果然,那是一场下在过去的雨
一年过去了,又一年过去了。
她和丈夫终于在城市慢慢扎下了根,从租房到买房,从小房到大房,从小本生意到把生意做成企业,她和丈夫一步一个脚印,凭着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韧劲,在这个原本不属于他们的城市中,竟然一路高歌猛进所向披靡。
钱是越赚越多了,两个人却也越来越忙碌,忙到一天到晚、甚至几天几晚,都彼此见不到对方的身影。
突然有一天,她回想起最开始到这个城市,和丈夫挤在小小的出租屋内,那时他们什么都没有,可是他们有一股要闯出一片天地的精神,而且他们每天有那么多的时间泡在一起。
她突然觉得,她最幸福的时光,不是现在,而是曾经和丈夫一起挤在出租屋内的那段日子。
她不知道的是,她体会到的这种心情,早有人感受到了,同时还提笔写成了诗词:
朝云漠漠散轻丝。
楼阁淡春姿。
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
而今两日明金屋,
春色在桃枝。
于是瞬间我们惊觉,上片所描述的所有那些美景,春天落雨的美景,并不是眼前景象,而是发生在过去。
果然,那是一场下在过去的雨。
丽日明金屋,这是一幅非常美丽又非常富贵的景象,丽日是晴好的天气下,风和日丽,阳光暖暖地照耀着美丽的房子,将房子染成一片辉煌。
不仅如此,既然说是金屋,固然可以说是阳光照耀的结果,更合理的猜测是就算不是黄金做成的房子,但那显然是一套华丽丽的房子。
春色在柳枝。
如此,回过头去,将这里的景色和上片的景色作一对比,便会发现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
一为早春,一为春浓;
一为落雨,一为晴好;
一为小楼,一为金屋;
……
最妙的是最后一句:不似当时。小楼冲雨,幽恨两人知。
就是这一句,让我们瞬间领会了整首词作,原来上片描述的是两个幽会的年轻男女,他们相约在小楼中,虽然外面雨声淅淅沥沥说不上什么风狂雨骤,但是两人心中却翻江倒海难以名状。
幽恨两人知,好在他们心有灵犀,彼此都能读懂对方的心思,哪怕仅仅通过眼神,他们也能知道对方在想什么,感受到的又是什么。
只是,这对青年男女,幽恨的到底是什么,又为何幽恨呢?
作者并没有交待,这中间的空白留给了读者,我们会自然地想到也许他们因为种种的原因不能长时间呆在一起,甚至连见面的时间都受到种种限制。
就算如此,他们还是寻找一切可以相见的机会,奈何相聚的时间实在太短,他们不得不黯然分开,这正是词作中会出现“柳泣花啼”之语的背后原因。
奇怪的是,经历了这一切,当主人公生活安定之后,竟然无比怀念以前冒雨相见和分别的日子,觉得现在不似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