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杏坛之“呐喊”——读《不跪着教书》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杏坛之“呐喊”——读《不跪着教书》有感

2020-05-17 12:20:01 作者:春水煎茶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杏坛之“呐喊”——读《不跪着教书》有感

  捧起《不跪着教书》,整颗先被封面上的话牢牢地钉在那里。“下跪”、“耻辱”、“铁骨”“铸造”……一个个常见词语在这样的组合里,是那么震撼、那么有力字字叩人心门。那古文般的竖式排列,更像个铁骨铮铮汉子,立在那或清晰模糊生活画卷前。

  迫不及待的打开,聆听一番番的激情演讲,总有个画面脑海中浮现:不是自己捧卷而读,而是吴非老师面对着办公桌,我则坐在他的一侧,倾听他声情并茂演说。时而会到他说到激愤处会站起身来大声地说,甚至,会听到他“咣咣”的拍桌子声音

  一篇篇激情的演讲,透露着他对现今教育中的各种现象的痛析与呼唤。他试图用自己的大声疾呼去唤回正在“走向麻木”的人们,去唤醒“曾经奋进、现已沉睡”的心灵。越读越能清晰的听到他的呐喊声。为了更清晰地读懂他的思想,再次借来鲁迅的《呐喊》细读,与之相混而饮,遂渐明其深意

  《呐喊》中的小说中国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中发现社会和人的病态,以高度艺术概括将其突现出来,以达到振聋发聩、催人猛醒的效果。与之相比,《不跪着教书》则从教育生活的琐事总结分析提炼,更直接、更明确的指出了教育“病在何处”,并指引着人们走向正直、走向光明。细细品味作者的思想层层显露:对“人性本善”的赞扬与提倡,让人涤荡心灵的污浊;对“尊师重教”的深刻分析,让人倍感亲切,如同教师贴心人;对“英雄学者”的敬重,让人钦佩不已;对很多“官道进校园”的强烈愤慨担忧;对诸多“名校”大搞名气而缺少文化氛围心痛……篇篇可见其忧心,时时可闻其呐喊!

  对着教师呐喊:在沉静反思,在学习提升

  教师也是人,在浮华的社会大染缸中,也会被浸染,也会变得虚浮、世俗慵懒。可也正是因为教师是人,所以应该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精神追求。“要想让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我希望自己拥有出色学生,就我必须使自己成为最出色的教师。”……一声声的呐喊,是对教师心灵的呼唤,对教师思想觉醒的期盼。面对很多“教师不读书”、“培训不听讲”、“业余时间醉生死”的生活,深表痛心他用大声的呐喊告诉人们:只有静下心来,在沉静中反思自我,多读书、多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做一个“站直了”的人!

  对着社会呐喊:尊重师者,切莫只敬重那职业

  书中写到的家长及学生对教师的态度、社会对教师的评价,引起了作者的深思与心痛。他大声疾呼:这不是尊重,是歧视!越来越功利的教育现状、越来越重视分数的社会大气候、各项禁锢教师的苛刻规定名目繁多的课改实验……使得很多教师身心疲惫、忙于应付,甚至有些辨不清方向了。而社会及长对教师的尊重大多是冲着那份职业。

  对炒作者呐喊:高考必行,请为多为考生着想

  书中多次谈到高考及高考作文的问题。现今社会中,很多好事者以各种挑剔甚至是挑衅的态度,来评议高考作文。吴非老师站在教育之中,现身说法,具体地分析了高考的形式、特色及突破封锁线的方法;又跳出教育之外,俯瞰整个国民教育的现状及发展,提出了高考的必要性与公平性。

  对着校园呐喊:提升文化品位,丰富文化内涵

  作者从对多所名校的考察中发现,很多“名”是造出来的。一是“名”被误解为“大”、“新”,大搞基建、购置新设备;二是“名”被误解为“升学率高”,靠各种强压手段在短时间内提高升学率,以装点校冠;三是“名”被误解为“撑”,靠笼络各路英才、“著名教师”撑起其“名”。篇篇浸着作者的痛心,字字透出教育人的忧虑。作者一次又一次的提到“文化氛围”一词,是想让警醒那些得意于迷途中的“名校长”们吧。让他们从搞钱、跑官中清醒过来,真正置身于校园中,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丰富文化内涵,让学校回归自然、真实,让学校真正具有“学校”的味道。

  合上书,那震耳的呐喊声仍不绝于耳,让人深思,催人自省。一个坚定有力的声音时时萦绕在心中:不跪着教书,让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