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社团活动】传泥塑之风 寻非遗之梦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社团活动】传泥塑之风 寻非遗之梦

2020-06-18 17:47:29 作者:李育婷 来源:李育婷投稿 阅读:载入中…

  跨越千年,一代代人凝聚创造出的灿烂文化,在悠悠岁月中谱写了对生活热爱诗篇。方回的《初夏书事》这首诗曾提到“平生万事鸟飞空,绿鬓苍颜俯仰中。醉若山无旧侣,坐如泥塑有新功。”为了让同学感受到泥塑的制作不易,以及让同学们更加了解我们的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传媒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学生于6月12日在艺术泥塑工作室进行了“时代新象 百年芳华”泥塑造交流研讨会,并得到一致好评

  泥塑是一道工艺,是门技术,与心灵手巧较量,泥塑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常见民间艺术。在韩明哲老师引领下,同学们积极交流过程出现问题,虚好学,大胆构思,勇于创新。在了解泥塑的发展、地区分布、制作工艺以及历史意义方面,更好地掌握各种泥塑的造型特点合理利用切、揉、捏等方式把握泥塑造型的成型。

【社团活动】传泥塑之风 寻非遗之梦

  在交流研讨中也提到了泥塑的制作过程,主要分为四点,首先是选泥,要粘性强、少沙石红色泥土;然后制培,把粘土一晒二搅三过滤,制成细腻的粘土胚,然后反复摔打,直到粘土有了韧性,就可以开始塑形了;其次是塑造,手工泥人捏造成自己想要的形状,如果是初次制作可以选简单的,易上手的,比如一些小动物;最后是阴干,在阴凉处将制好泥人阴干。制作过程详细,制作成品值得推敲。

  韩老师根据学生泥塑成果作品,进一步演示了泥塑的“精”、泥塑的“魂”,使学生们更加熟悉良好应用改进。通过对学生作品的认真点评提出创新性建议,并针对有特点的作品进行系统化、具体化的讲解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继续完善

  灵感凝聚成文化,当符号化为了诗篇,一脉相承的文化如今需要新的方式使其继续发挥原有的光和热,照亮艺术家笑颜。最后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们能在了解泥塑文化和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努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牢记于心。韩明哲老师说到:“保护非遗迫在眉睫、不可放松作为大学生我们更应该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保护非物质遗产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同学们纷纷表示认同,并决心学好泥塑技艺,护好非遗文化。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