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故都风物》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故都风物》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2-03-10 18:10:2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故都风物》经典读后感有感

  《故都风物》是一本由陈鸿年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5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故都风物》精选点评:

  ●陈先生爱北京爱的深沉,我理解。北京东西那么难吃他也爱,故土嘛!可老先生怎么那么爱用感叹号?这整本书没见几个句号,一个个感叹号扔下来,砸在眼睛里似的,哐!哐!哐!

  ●同《北平风物》,有kindle版。

  ●对老北京风物的描绘,很有意思,打发时间不错.

  ●追故忆旧老北京

  ●仿佛在读小学时的语文课本,置身在小时候对过去的幻想中,真怀念那时候的自己。

  ●一个台湾人讲北京 瞅着就心有不甘 今儿个特地买了这书 读了几句 就觉着拧巴。虽说是通篇京片子 可压根儿就没有北京人说话那股子幽默劲儿。末了儿随手往后一翻 结果一眼就瞧见老爷子竟然笑话北京哪吒城这讲儿 这您就棒槌了 这可是真真儿的老北京传说 民俗学家金受申的《北京的传说》开篇就是八臂哪吒城。(防杠区域!我是一个不严谨的人!也有可能是我误会他了!就先这么着吧!)

  《故都风物》读后感(一):风物长宜放眼量

  人难免有思乡怀旧之情。《故都风物》,是写给北京人的乡思小文。首都故土,有和气的乡风,有里九外七的名胜,有四季分明的节令,有五行八作的行业,有让人念念不忘的美食。

  北京是首都,给人的感觉是高端的,北京的建筑恢宏、大气、磅礴的,这里是经济、政治中心,但是《故都风物》却向读者展示了故都北京柔软、细腻、接地气的另一面。

  为什么要读这本《故都风物》,读的是百姓的日常,读的是世间万物,开阔的是我们的视野,拓宽的是我们的心界。作者陈鸿年世居北京,二十世幻四年代迁台,这是他对北平的回忆,对北平的怀念,书写的是民国时期北平百姓的生活细节,这些风物多见于当时社会的中下层,所以文字叙述平实,没有雕琢之感,每篇小文虽短,但是却又妙语天成,在字里行间能读出深情动人之感。

  老北平真真是有太多好玩的地方和好玩的事,只是时过境迁,好些只能存在于回忆中。今日跟随陈鸿年老先生的笔去追忆这一切,虽未亲历,却在书中一道见证那些文明与沧桑。身处异乡的人,也在这些文字里一解乡思。

  《故都风物》读后感(二):京腔京韵话故都

  这是一本自带声音的书。

  陈老爷子1949年去了台湾,但乡音难改,京腔京味儿十足。读着书,就仿佛有个北京大爷在耳边唠叨,过去的北平真是好啊,人好景好吃的好,全天下就没有比北平好的地方。可是去乡一二十年,思乡之情越来越浓,何时能返回北平,陈老爷子翘首以盼,一天也不愿意在台湾多待。可惜终未能踏足故土,就连“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机会也没有。

  北京是六朝古都,即使民国时期首都南迁到了南京,但依然是文化之都。旧日的王公显贵,新晋的文人墨客,聚集在北平,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风尚。从早上见面打招呼“您喝茶啦!”,到八旗子弟养鸽子、斗蛐蛐儿、遛鸟、揉核桃,旧日的北平如同一幅清明上河图,展现在读者眼前。

  写古都风物的书不可谓不多,难得的是有自己的特色。陈老爷子的这些怀念故乡的文章,北京土语随处可见:“老尖儿”、“大蹲儿安”、“纸媒儿”、“起灯儿”、“坠根儿”、“闷得儿蜜”……有些南方人可能还真不太容易明白说的是什么。“老尖儿”,又做“老家儿”,指父母或家里的老人;“纸媒儿”可不是电子媒体纸媒的那个纸媒,而是引火用的很细的纸卷儿;“起灯儿”是火柴,我小的时候还经常听家里的老人管火柴叫“起灯儿”;“闷得儿蜜”恐怕更难懂,形容一个人特别高兴特别美。

  老爷子还喜欢用歇后语,什么“腿弯儿的汗——一伸腿就干”,“砂锅捣蒜——一锤子买卖”,“买个麻花儿不吃——瞧的是这个劲儿”,“属龙井鱼的——望天”,“王小过年——谁也不理谁”,“砂锅安把儿——怯勺”,“老虎闻鼻烟——没有这么八宗事”,“二郎爷开会——神说”,“狗安犄角——羊(洋)式”……谑而不虐。

  老北京人管这些叫俏皮话儿,过去过年家里为了装饰房子贴的画儿,还有专门写满了俏皮话的。画上画了一只老虎在山涧里张牙舞爪,这是“老虎掉山涧——伤人太众”;又有的画房脊上有个门,写“房顶上开门——六亲不认”,等等。所以人说,老北京骂人都是不吐脏字,绝不像现在的所谓“国骂”,而是又讽刺又有趣。

  这些俏皮话的流传往往有其特定的背景,所以时间久了有时候后人就不能明白究竟是何意。民国时期的报纸上也经常刊登类似的俏皮话儿或是北京土语,为其做出解释。故而陈老爷子这本书的语言也值得注意和收集。

  《故都风物》读后感(三):北平城里的浮生偶忆

  北平城里的浮生偶忆

  --评《故都风物》

  读这本《故都风物》很辛苦,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个原因是这本书太厚了,五百多页的书,真的很厚重;第二是场景描写太丰富了,从二环城里的胡同描写到了颐和园圆明园,甚至更远的地方,我这个读者正好生活在北京城里,看书的过程中不时地停下来查一下百度、看一眼地图;第三是作者的感情丰富,因为是一本回忆录,所以经常在北平城和台湾两地切换,过去和现在两种时空的场景环绕其中;最后呢,应该是疫情期间给予我们的一种冷静思考,不再是“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的追风一族了,更多会想一想人生的意义,想想身边的人和事,等等。

  我在北京城已经快20年了,可是除了正常的上下班之外,偶尔到城里的胡同里参观溜达,还真的很难感受到北京的味道。即便是过年过节的时候,带着孩子逛天安门、王府井,行走在奥林匹克公园、圆明园的时候,更多感觉自己还是一个“客人”,不像家里的山山水水,想起来的时候就觉得亲切,就觉得那些的山水都属于我的,而我也属于山水中。突然也能理解作者背井离乡之后对于北平城的回忆和眷念了,因为很难再回到过去,很难再拥有在北平城的生活了,所以北平城变得额外珍贵,自己的经历也被回忆所珍存。

  最美的风景不是在路上的风光,而是在记忆中的珍存。即便是经历了清末的动荡和民国的战乱,当时的北平城依然保有一份纯真和质朴。因为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先对固定的民风民俗,北平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有很多值得纪念的风土人情。作者作为当时的名门望族,自然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风俗、欣赏风物,于是他笔下的北平城经过记忆的美化,成为了书中的一处处美景。随着新中国的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如今的北京已经成为了国际化大都市的代表了,很多乡土建筑都被高楼大厦取代了,摊煎饼式的向五环六环以外扩张;很多当时的小吃已经慢慢被快餐速食取代了,国际化的脚步加快了人员的流动和信息的传递;快节奏的工作生活让以前很多娱乐节目和风俗活动慢慢消逝,人们很难静下心来去欣赏风物。发展中的北京依然继承了北平的大气和包容,很多历史珍贵的遗产也得到了保留和珍存,很多文化得到了继承和发展,类如《故都风物》这样的纪念性文章成为了人们怀念过去的最好寄托。

  2020/6/30

  《故都风物》读后感(四):老北京的味儿,这里头还真是不少

  小的时候,是唱着、听着《我爱北京天安门》《北京的金山上》《让我们荡起双桨》《前门情思大碗茶》等等这些歌曲,看着老舍的《香山红叶》和《故宫博物馆》《人民英雄纪念碑》等等这些文章成长起来的,于是也盼望着有一天能到天安门、北海公园、香山去看一看。这些愿望的达成倒并不是很难。但也有一些遗憾,觉得本来说得好、想得也好,体验的时候却才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譬如北京炸酱面,兴冲冲地去品尝,却发现量又少价又贵,吃起来总体评价就是实在是言过其实!“全聚德”倒不失其味,但却有点高高在上的感觉,倒不如本地的不那么正宗的“全聚德”一样两相宜。

  所以,“叫一声杏仁儿豆腐,京味儿真美。我带着那童心、带着思念么,再来一口大碗儿茶”大约还真的只能在梦里想见了。北京是首都,越变越漂亮,越来越现代化,却总感觉是有所得必有所失——如果当年听了梁思成的建议,把一些古建筑保留得更多一些,比如城墙、城门什么的,也许就会好一些。

  现在人们动辄说“老北京”“京味儿”,其实细究起来,也就是清朝入关以来这些年沉淀下来的一些东西吧,比如北京话——不是指普通话,以及那些像老舍的《龙须沟》《茶馆》中所描述的那些场景等等,当然也包括胡同文化——那应该是元朝留下来的;明朝的东西也有一些标志性的物件,比如八达岭和慕田峪长城。不过归根到底,清朝距离最近,留下来的东西也最多。但这些也有不知不觉地流失、变味。至于在现在,像陈鸿年的《故都风物》里所谈到的那些,确实越来越少了。虽然不至于有多么向往和留恋,而且还要有所扬弃,但世事变迁的那一种感慨却自是免不了。

  《故都风物》里,里里外外都是浓浓的老北京味儿,既是一种怀念,更是一种对生于斯、长于斯,那里的一切的想见。风物人情的专题之作。字里行间,不难见出久居北京的陈鸿年对老北京的一草一木所怀有的那一份真挚的感情——假如不是真心喜欢、真心怀念,怎么能写得如此从容不迫、娓娓道来呢?虽然书中所记,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北京的市井生活,距离现在已经足够遥远;虽然其中所写到的老北京的风情、业态、市肆、庙会、货声、习俗、游乐、饮食等内容,并非称得上是都有必要保留、继承下来!但总体而言,所有的一切,并不需要在永远失去的时候方才想起来确实不能够那样、而要有所纪念。该珍惜的、该记起的,都要趁早。

  书中的“老北京味儿”确实足够浓,浓到了有的如果不是北京当地人,就很难产生同理心,觉得“于我心有戚戚焉”,总是有点儿距离感;但如果因为这本书,而想起了自己的家乡,也不由地产生了某些乡愁的话,那也不失为一些收获——这样挺好。

  《故都风物》读后感(五):《故都风物》: 老北京的那些风物人情

  

提起这北京,首先会想到的是什么?

天安门、卢沟桥、颐和园?北海、胡同、大栅栏?豆汁、烤鸭、驴打滚?

其实大多数人对于老北京的了解,并没有真正的去见识过体验过。所知道的那些内容元素,还是大多是来自于各种影视作品和文字内容。不少人也都去过北京这所城市,还有许多人在这座城市生活了很久。各种名胜遗迹去瞧过,一些所谓的老北京的“京味儿”也都见识过,可是总觉得这老北京似乎不是那么一回子事儿,仿佛缺少了什么韵味?

这其实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每一座城市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而以往的历史痕迹却变得越来越淡,北京这座城市也不例外。或许今后的我们只能够借助经历过从前时代的人所留下的各种记忆,来在脑海中畅想曾经的故都是怎样的一番样子。。

《故都风物》,一本有关于老北京的往事回忆录。将老北京的社会风情、游乐习俗、衣食住行、市井百态为读者尽数道来。仿佛一幅生动鲜活的生活画卷,将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北京人的生活风貌一一为读者展示。

故都的生活

现在的人每天一大清早起来见面打招呼,一般都会说“早上好。”可在旧时的北平,大家伙儿早上见面第一句话却是“您喝茶啦!”这问喝茶就好像是请早安一样。看来早起喝茶这件事,对老北京的人来说还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

且不管是家庭住户还是买卖店铺,也不论是春晓秋冬还是四时节令。每天睁开眼睛第一件事,就是生炉子烧开水,接着您该洗脸漱口的洗脸漱口,该扫地擦桌的扫地擦桌,等到把自己和家里都收拾利落了,这水也烧开了,茶也该沏上了。

这喝茶可是有讲究的,头一碗端给谁,怎么端都是有说法的,不能乱了规矩。现在谈事上饭店,过去商量事得去茶馆,清晨见面,以喝茶代替早安,大街上遇见熟人不说喝酒,必邀喝茶。由此可见,这“茶”在老北京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喝茶不过是老北京人的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养鸽子、揉核桃、吸水烟、斗蛐蛐、听唱戏……这些都是老北京人生活中的片段。一段段串联起来,那场景仿佛是一段老北京般的“清明上河图”,瞧着就是这么接地气。

故都的名胜

说起这北京的名胜古迹,那可真是海了去了。首当其冲的就是那故宫博物院,毕竟那可是曾经的皇帝家的庭院。

顺着一路走来,什么北海小白塔,长安街天安门、太庙国子监、天坛中山公园……这老北京的名胜古迹,真是多的数不清,逛也逛不过来。每一处地方都包含着时代的意义,每一件器物都承载着历史的意义。当然,还有那说不尽的各种历史传说故事。现在看来,这些名胜大多都还存在,可是从作者的笔下瞧来却是别有一番的感慨。或许是作者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那份对于北平城的回忆与眷念更加的能够打动人心吧。

故都的节令

感觉现在不管是过节日还是过节气,似乎没有什么不是一顿饺子应对不了的。可若是读了作者在《故都风物》中讲述四季节令的那一部分,会发现原来这过节还有那么多好玩的事情可以去做,还有那么多有特色的食物可以品尝。

腊八蒜祭糖瓜、张灯笼跑旱船、吃春饼买兔爷……这才是过节应有的味道,没有千篇一律的乏味应对,却有着各种各样的花样与惊喜。

细算起来,书中所讲述的老北京那些事情,距离今天也有近百年的时光了,各种行业、习俗、饮食、游乐等内容有传承保留下来的,也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烟消云散的。不过好在还有如同这本《故都风物》一般的文字保留下来,好在还有人能够记得起曾经发生的那些故事。

作者用这本《故都风物》来为自己消除那份思乡之情,而对于我们来说则是不可多得的一部了解老北京市井风俗的百科全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