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建军节的思考
八一建军节的思考
又逢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看到一个新闻,从某县到某村庄的一辆班车上,坐了满满一车人,乘务员开始检票,每人20元,到了一个30来岁的青年人面前,他一手拄着拐杖,另一只手掏出10元和一个军人残疾证,乘务员的脸上立马成了一张马脸,说,有哟,还是军人残疾证呢,活不起就去死吧。一脸鄙夷的形态画在脸上。这时,旁边的乘客都开始说话了,都争先恐后地要给这位残疾青年人掏付另外的十元钱,就连车上的七岁小女孩还向妈妈要了十块钱,要代替这位青年人付了这十元钱。
当前在军人优先的口号下,在让军人成为最尊崇的职业的要求下,军人虽然工资和待遇有一定幅度的提升,但是谁都知道在国家面临大灾大难面前,最先挺身而出的是军人,在新冠病毒脑炎疫情肆掠时,是解放军的医务人员,支援了重军灾区,在前段时间甚至现在还在发威的洪水,是解放军指战员用身体筑成了钢铁长城,在洪水中与自然灾害抗争。他们还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世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有的只有别人替我们挡住了扑面而来的寒风!
除了应感谢大灾之时“最美逆行者”的医护人员早早投入疫情应对、病患救治之外,我们还应真诚地感谢更广大的基层一线公务人员,当有些在疫情中隔岸观火、矫情被封之时,同样是为人子女、为人父母的广大公务员早已舍弃家庭团聚、围炉涮肉的温馨,于寒夜冷风中提前上班,坚守在疫情肆虐的市场监管、卫生防疫、交通管控、秩序维护岗位上。
他们当中多是非官,也未带长,领工薪待遇,了无加班补贴;上有父母,下有子女,一年四季,假期可数。体制的诸多要求,社会的无数期待,比沙子还多的不理解,被骂不应总是“公务员的宿命”。
岁月的静好,我们欠一个理解、一份将心比心的对待,一句善意的言语。我们不能因个别简单化的举措或不足,而抹杀这些能看见或不能看见的工作人员大量的付出与辛酸;我们更不能因“一将无能”而导致的问题,而将“累死的千军”也冷眼相待!这个社会需要一些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