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情感机器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情感机器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08-03 23:1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情感机器经典读后感有感

  《情感机器》是一本由[美] 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9.90元,页数:38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情感机器》精选点评

  ●每天一点点 看了半个多月 埋头的时候需要大师站在高处点拨

  ●一部心理学著作,马帮主学识广博令人钦佩,不过不算是AI方面的著作

  ●#为了不被时代抛弃文科生也在尽力#

  ●看看

  ●蛮不错的 读完不会太惊艳 但是会惊讶于对一些理上的架读or刨析

  ●一步一步解构自我(同一性),但是各章节之间感觉比较零散,很难形成统一理论体系

  ●马文·明斯基是AI和VR的先驱之一,本书所探讨的是「人类思维本质」,目标是对思维进行建模,让机器具备人类的:意识精神活动常识、思维、智能、自我6大维度,他认为「情感」是人们用以增强智能的思维方式人脑由众多「资源组成,每一种情绪转变都是在激活部分资源的同时关闭另一部分

  ●情绪,意识,也是程序的话,蛮好的哇。。陆续看了一个月估计,看完脑机那本后有了一层新的看法,人类不是随机的,其实是真正artificial的哇

  ●需再次阅读

  ●机器翻译

  《情感机器》读后感(一):翻译超级烂

  翻译超级,p316中的丹尼尔语:是在1991年的《意识的解释》(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p479第二段,这里的翻译没人能看懂。这个湛庐文化什么东西喜欢拿来翻译,译得有超级烂,平克的思想本质、语言本能都给搞乱额,还有本心智探奇,还好这本我看的是台湾的繁体版。在书的正文中经常插入什么书已经由湛庐文化翻译的插入广告恶心至极

  《情感机器》读后感(二):《机器之心》(摘抄

  ***主席工业4.0的“机器人革命”到李克强总理的“万众创新”。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

  “自我” 它源于你所有的渴望和目标,并通过挖掘你的“智能”来解决所有问题

  《情感机器》读后感(三):人工智能专家心理学学术综述

  人工智能专的心理学学术储备与创新理论,作为一个人工智能专家,是否需要具备心理学专家的学识,从学术和理论创新的角度而言,马文明司机给出的答案非常明显,这本书可以说是对心理学的文献综述与理论创新,不亚于一部心理学学术教科书。 马文明斯基作为人工智能的开创者之一,毁誉参半,开创了这么学科,却因为符号论的停滞导致人工智能发展进入低谷30年,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理论崭露头角之后,新千年人工智能方重现曙光然,我们不能否认马文明斯基在人工智能领域成功,也不能因为他领先理论达到高度制约人类的想象力而把相关责任归咎于他。最起码从本书而言,他对人工智能,心理学的理论素养让人敬仰。 普通心理学的框架会从认知,情感,意识的维度谈起,马文给出的框架从先天认知,后天认知,沉思,反思,意识的反思五个层次给出自己的理论,这涉及到人特殊性的辩论,从开始认为人的情感独一无二,到发现无数反例,然后普遍认为意识是人区别动物的关键,这一点也逐步受到挑战,《人类简史》给出的是人虚构的能力,想象和故事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关键,也颇有道理。马文引用了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人和动物思想和大脑没有本质区别,区别的是程度。先天认知是基因的种族潜意识表现,后天认知是教育,社会习俗,文化和生活习惯的熏陶使然,沉思是思维决策的能力起始点,反思则是人类快速进步的阶梯,实现持续改进。真正让个体或人类创新或只是发展的是意识的反思,是对框架结构本身的质疑改进。确实值得认同。

  另外三个要素,感知器,批判器和资源,形象化的描述决策理论的过程,感知器得多少在于认知知识体系的构成,也就是先天,后天的知识的宽度和广度,批判器对认知的梳理和评判,是规则集合的逻辑组合与判断,而把输入按规则评判的过程需要调动的资源决定处理的时效和结论的有效性,实现效率和效果的平衡。在大脑中,这一切源自于脑细胞的连接过程。而对计算机而言,这是转化为程序的产品性语言。

  至于以心理学学术结构组织的过程关键文献和领军人物语言的引用,佐证学术的严谨性以及核心心理学知识点的串接,值得仔细研读。但其中对心理学走向统计心理学而忽视个案的深入研究确实也给我带来不小的震撼,我们总是习以为常的理念确实需要通过意识的反思层面进行持续检讨,突破认知藩篱,极有价值。

  推荐。

  《情感机器》读后感(四):思维是区分人和机器的真正标准吗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思考怎么样管理我们的大脑:

  · 为什么我浪费了这么多时间?

  · 是什么因素决定我会爱上谁?

  · 为什么我觉得数学这么难?

  · 为什么我害怕跟陌生人说话?

  · 是什么让我沉迷于游戏?

  在尝试回答上述问题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先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 情感和想法到底是什么类型的事物?

  · 大脑如何形成新的想法?

  · 如何从经验中学习?

  · 如何推理和思考?

  但是一旦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就会遇到更多的谜团:

  · 意识的本质是什么?

  · 情感是什么?它如何工作?

  · 大脑如何进行想象?

  · 人类的身体和思维是如何联系起来的?

  每个都知道以下情绪是什么滋味:愤怒、快乐、悲伤、喜悦,但我们对这些情感过程的运行方式仍然一无所知。

  我们对大脑的运行机制了解甚少,那我们又是怎么去学习那么多从粒子到宇宙的知识的呢?牛顿只用了三个定律就描述了各种物体的运动;麦克斯韦只用了4个定律就解释了所有的电瓷活动;爱因斯坦把这些公式变得更简单。可为什么在心理学领域,我们却找不到一个公式去描述人的情感活动?

  情感是人类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也是人和机器最大的不同。也许,只有当我们能弄清楚情感的来源之后,我们才能造出真正的人工智能吧。

  人工智能之父明斯基

  在这个世界上,先知先觉者是极少的,明斯基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最初听到这个人名是和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绑在一起的,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明斯基等人就已经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人工智能之父。他坚信人的思维过程可以用机器来模拟,机器也可以有智能。他说:The brain happens to be a meat machine.

  1975年,明斯基首创了框架理论,用框架的形式表示信息。这样,框架里就可以包含各种各样的信息,例如描述事情的信息,如何使用框架的信息,对下一步发生什么和如果没有发生该怎么办的预期等等,这种方法大大缩短了机器语言和自然语言之间的隔阂。

  接着,明斯基研发除了世界上最早能够模拟人类活动的机器人Robot C,并且创建了Thinking Machine公司,用来开发具有智能的计算机。20世纪80年代正是人工智能如火如荼的时期,日本投入了1000亿日元研发第五代计算机,希望在10年内让人工智能替代人。明斯基在这个时候第一次提出了“虚拟现实”,他用的词是“telepresense”,允许人体验某种事件,而不是真正参与这件事。比如感觉自己在开飞机,在水下游泳等等,这个idea也激发了一系列科幻电影的诞生。

  1956年开始到今天,人工智能已经六十多年了,从乐观到悲观再到乐观……至少,我们现在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人工智能并不是一个锦上添花的附加机器,而是有史以来能最大限度增强人类能力的东西。

  什么是意识

  上学的时候,老师反复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力。我一遍又一遍地默念,当做正确答案写在考卷上。可是,物质是如何具有意识的?意识是从什么地方开始,又是在什么地方消失呢?我和桌子都是由原子组成的,为什么我有意识桌子没有意识?

  讲逻辑的人会说,在谈论意识之前,你应该先定义它。只有精确地描述意识是什么以后,才可能提出令人信服的论述。否则,一开始,争论的根基就不稳固。

  可是,如何去定义意识,如何解释它,它是如何演变的,它的作用是什么等等很多问题都不值得去问,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来说,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不尽相同。相反,我们拥有很多细分的能力,这些能力的来源都是不同的。比如有的来自于感知,有的来自于学习,有的来自于基因等等。

  有的甚至来自于错觉。比如我现在正坐在咖啡厅的桌子上打字,我只需要抬头瞥一眼,就会对整个咖啡厅的一切都尽收眼底。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因为我并没有去识别物体的真实存在,比如我没有去往后看,来确认我身后真的有一堵墙,我也没有去辨别每一张桌子是不是有四条腿等等。所以,为什么我们的视觉几乎是瞬间的呢?

  没有任何速度能超过光速(至少在我们生活着的这个维度中),这意味着没有特别的大脑区域能够在同样的瞬间知道发生了什么——无论是在外部世界还是在大脑的任何区域,只能对过去最近发生的事情略知一二而已。

  所以,我们现在所有的判断都来自于对过去的推断,通过对记忆结构的重新组织。也就是说,在我进入这家星巴克之前,我的脑海里就已经有了以前对星巴克的描述,所以我认为自己观察到的多数景象其实只是基于我期望看到的景象的回忆。这就是内在性错觉:对于我将要问的大多数问题,在思维较高层次有足够时间询问之前,一些答案就已经悄然而至了。

  这种错觉,动物不会有,机器更不可能会有,而这,只是意识回应物质生活的一种方式。

  人类是独一无二的吗

  我们都钦佩科技、艺术和人类学研究中取得的许多重大成就,却很少认可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取得的成功。我们认识眼中看到的事物,理解耳中听到的词语,记得过去经历过的事情,因此可以利用这些经验应对以后将遇到的其他困难和机遇。

  我们可以完成其他动物无法完成的非凡壮举:一旦无法采用常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我们就会反思;假如反思显示我们出现了错误,那么我们就能重新塑造一些全新而有效的思维方式。任何其他动物都无法像人类这样拥有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

  我们的每一个正常个体都是一个自我,用大脑编织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在这种语言和行为的指导下思考并做决定。我们称之为“自我”和“同一性”,而且不管发生了什么,我们都认为它始终与我们共存亡。

  我们似乎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似乎也是孤独的。

  哲学家大卫·休漠说:“身随心动,这使得我们每一刻都具有意识,但是通过手段来影响意识,通过能量来执行如此非凡的操作,这是我们迄今为止所能立即意识到的一切,而意识永远在逃避我们最勤奋的查询。”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永远不可能超越所有人。

  我赞同休漠,他认为没有任何思维可以试图通过正视自己来彻底地理解自身。因此,如果人永远站在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人工智能就永远不会有发展的可能,机器是否能思维取决于人是否能接纳机器的思维也叫思维。人愿意向机器学习,变成拥有机器思维的人,才能做出能像人一样的机器人。

  佩帕特曾经说:“人的思维方式显然不同于机器。人是生物。我们如果问机器能否会思维,就等于问我们自己是否愿意将思维这一概念的范围扩大,使它把机器可能做的事情都包括进去。只有在这一点上,我们问机器会思维吗?才有意义。当牛顿说地球受到太阳的作用,它在力学方面引进了一个新的技术概念。人工智能的情况也一样,它在思维方面同样引进了一个新技术概念。”

  我期待有一天,对于思维的解释可以像对行星的解释一样,对原子的解释一样,简洁而又完美。

  change log:

  2018.1.21 整理书摘

  2018.1.19 阅读完毕

  《情感机器》读后感(五):人脑改造计划

  此书的作者Marvin Minsky,是一位伟大的认知科学家,专业背景为数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智能实验室——MIT人工智能实验室。同时他也是计算机科学和哲学领域的研究者,并曾经参与电影“2001: 太空漫游”制作的科学顾问工作。

  本书以非线性的逻辑进行叙述,讨论“意识”问题,但不问“什么是意识”,而是去探索“由意识所产生的情感涉及怎样的思维程序、大脑如何来执行这些程序”。所以作者以“思维程序”为核心,由机器和人脑的差异性和各自的独特性为线索,谈论了涉及多重领域的根本性问题,比如“自我”、“疼痛”、“依恋”、“理性”、“本能”、“决策”、“自由意志”、“真实性”和“思维方式”等。

  与大多数以心理学实验为论证基础的神经科学著作不同的是,本书作者注重以大脑原生的“程序”为研究对象,思考“大脑程序”如何自主运作,如何进行更新和改进。

  一方面,人的大脑是一个顽固狡猾的懒汉,沉迷于生物本能。另一方面,造物主赋予了大脑无可取代的优势,那就是在经验中进行学习、反思,重建思维方式的能力。同时这也是机器和人脑最大的不同,是作为个体,进行自我了解、改造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最佳工具,也是人工智能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也许我们对大脑改造的能力就决定着人类与人工智能的距离。

  以下内容为本人根据主题分类所摘录的书中文本,供大家参考。

自我

  1. 我们每个人都被大脑中强大的生物控制,它左右着我们的感觉、想法和决定。我们称其为“自我”(selves)或者“同一性”(identity),我们相信,不管我们发生怎样的变化,它们始终如一。

  2. “自我”使用感官系统观察世界,然后将其学到的内容储存在记忆里。它源于你所有的渴望和目标,并通过挖掘你的“智能”来解决所有问题。

  3. “单一自我”(single-self)的概念在日常的社会交往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但它却阻碍了我们对以下问题的思考:大脑是什么,它是如何运行的?尽管单一自我的概念具有实际用途,但它不能帮助人们理解自我,因为它没有提供可供我们构建理论的细节部分。

  当你把自己当作单一实体时,便不能理解以下的问题:

  我思考的主题是由谁来决定的?

  我如何选择下一步的目标?

  我怎样解决这个难题?

  相反,单一自我概念只能提供下面这些毫无用处的答案。

  自我选择思考的内容。

  自我决定以后的目标。

  我应该尝试让自我去工作。

  4. 当我们探索大脑时,问的问题越简单,似乎就越难得到答案。我们不再问“情感和想法到底是什么类型的事物”,而是问“每种情感涉及的程序是什么、机器如何来执行这些程序”。

本能

  1. 人类的一些目标是天生的本能,是由我们的基因决定的;另一些目标则是通过“尝试和错误”学习,来实现已有的目标的次级目标;而高层次目标,则是由一种特殊的机器体系形成的。这种特殊的机器体系是指我们对父母、朋友或家人的价值观的继承,这些价值观积极地响应了我们的需要,在我们体内产生了“自我意识”情感。

  2. 人们总是在追求目标,任何时候,你只要感到饥饿,就会寻找食物;只要感到危险,就会奋力逃跑;只要受了委屈,就可能寻求报复。有时候,你的目标就是完成工作或想方设法逃离工作。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有大量的词汇来描述,如尝试、希望、需要、期待、努力和寻找。但是我们却很少问自己以下这些问题:

  什么是目标,它是如何起作用的?

  伴随目标的感觉是怎样的?

  目标坚定或摇摆不定的原因是什么?

  是什么使冲动“强大到不可抵抗”?

  什么使得某些目标保持“活跃”?

  什么决定了目标的持续时间?

  3. 我们使用类似“需要”或“目标”的词时,下面的信息比较有用:当你说自己想要某种东西时,你的大脑处于积极的精神活动中,这种精神活动缩小了没有那件东西和拥有那件东西之间的区别。

道德

“永远不要让所谓的道德感阻碍你做正确的事。” ——Isaac Asimov

  1. 印刻者(母亲)的赞美或责备改变了目标的性质,使其变成具有道德价值的游戏(或一种她认为不光彩的游戏)。

  2. 对于什么是社会可接受的行为、想法和感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们通过文化互渗获得自己的标准、规则和目标,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学习了一套适合自己所处特定环境的规则。想要成为任何一个组织中的一员,我们首先必须向组织中的其它成员学习。实践了自己内在一套标准或者违反了自己的标准,也就形成了非常复杂多样的情感。

关于学习方法和教育

“然而,我并没有自杀,又因为我想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罗素

  1. 如果卡罗尔想要高效地学习,她的大脑必需知道何种技巧能够对自己有帮助,而何种技巧只是在浪费时间。例如,在最终填满杯子后,难道她能把这种成功归功于她那天的穿着,天气或事件发生的地点吗?假设使用叉子时她是微笑的,现在使用勺子时却是皱眉的,那么又是什么使得卡罗尔不会去学习像“皱眉有助于填满杯子”这样不相关的规则呢?

  换言之,人们开始学习时,不仅仅是在学习“制造联系”的问题,还在学习制造能够被联系起来的结构。这意味着我们既需要寻找表现外部事件的方法,也需要寻找表达内部相关精神状态的方法。

  3. 我们通常认为,孩子们在玩耍时是无拘无束的,他们的快乐和自由暂时遮盖了目的性。当你尝试不让他们完成选定的任务时,会更清楚地看到这点。事实上,孩子们“玩耍的天性”是最苛刻的老师,它帮助我们探索未知的世界,解释未知世界的体系结构,以及其中可能发生的事。探索、解释以及学习是孩子们最为持久的驱动力。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再也没有比这更让他们努力的了。

  4. 虽然快乐能帮助我们更轻松地学习,但当我们需要通过较大程度的思维方式改变来学习时,我们必须学会“享受”一些困难。

  5. 学习知识重要,而学习的目的和原因更重要。

依恋

  1. 孩子甚至会对根本不存在的实体产生依恋之情,比如传说或神话里的人物、书中的虚构人物或想象中的动物。一个人深知会对抽象的教义、信条或代表它的图标及图像产生依恋:在崇拜者的大脑中,这些想象中的实体可以充当“精神上的导师”。毕竟,我们所有的依恋都是杜撰出来的,你永远不是对现实中的人产生依恋,而仅仅是对一些你亲手制造的、代表你心中依恋的概念的模型产生依恋。

疼痛

奇怪的是,有时疼痛的再次袭击要比研究疼痛时的无聊更有趣,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也更喜欢前者。——Daniel Dennett

  1. 任何疼痛都会激活“摆脱疼痛”这一目标,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将有助于目标本身的消失。然而,如果疼痛强烈而又持久,就会激发其它大脑资源,进而压制其他目标。如果这种情况级联式地爆发下去,那么大脑的大部分区域都会被痛苦占据。可见,在处于某种精神状态中时,我们也就失去了“选择的自由”。

  2. 如果你可以研究疼痛(即使是非常强烈的疼痛),你会发现(事实上也是如此)自己不会在意它:因为疼痛感会停止。然而,研究疼痛(如头疼)本身很快就会变得无聊,一旦停止研究,疼痛就会去而复返,你会再次感受到它的存在。

  3. 尽管我们普遍认为疼痛和快乐是相反的,但他们拥有相似的特征:

  快乐使你专注于它涉及的身体部位;

  快乐使你很难再思考其它事情;

  快乐使你更进一步思考令你获得快乐的原因;

  快乐使你想保持快乐的状态,与此同时,它教会你以后要坚持再犯同样的“错误”。

  这暗示我们,快乐和疼痛拥有共同的机制。两者都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都与我们学习的方式相关,都会改变我们其他目标的优先权。

  4. “煎熬”的主要成分是失去选择权带来的沮丧,就像自己的好多想法被偷走了一样,然而这种自我认知只会让事情更糟糕。例如,我听人把“煎熬”比做大脑里不断膨胀的气球,到最后,大脑里根本没有思考其它事情的空间。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失去了太多“自由选择权”的人们就会成为“囚犯”。处于“煎熬”中时,我们可能会体会到以下痛苦:

  无法自由活动的痛苦;

  对无法思考的憎恨;

  对无能和无助的恐惧;

  对连累朋友的羞愧;

  对可能遭遇失败的沮丧;

  对濒临死亡的担忧和恐惧。

  在处于某种精神状态时,我们也就失去了“自由选择权”,因为我们会被伴随这些精神状态的目标所限制,因而永远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自己想做的所有事。

  5. 如果你在想别的事情,也许疼痛就没有那么剧烈了。我们都听过这样一则轶事:一个受伤的士兵并没有受到疼痛的干扰,而是继续奋战,战斗结束以后才感觉到自己受了伤。因此,一个强大的目标可以使你拯救自己和朋友,也能够拯救其它一切。简单说来,如果你太忙,根本不会注意到轻微的疼痛;疼痛依然存在,但却没有干扰你做事的优先次序,从而也不会干扰你其它活动。

  6. 我们会问这样的问题:“我到底做了什么要受到这样的惩罚?”但如果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理由来证明惩罚是正当的,可能就会缓解我们思想上的痛苦,比如这样想:“现在我能明白为什么我要遭受疼痛了!” 因此,一些受害者想方设法适应慢性、顽固的疼痛,他们发现新的思维方式,并根据这些技术重建自己的生活。

  7. 慢性疼痛的不利影响并非来源于选择进化的过程,而是来源于“程序故障”。换言之,我们在远古时代发展出的对慢性疼痛的反应,尚未与后期大脑中发展出的“反思”以及“计划性”形成兼容状态。进化过程中,物种的演化和发展没有明确计划,因而,疼痛如何干扰我们高层次能力的发展也是难以预测的,我们从而渐渐演化出能够保护身体却有损思维发展的机制。

"情绪沉迷"状态

  1. 当我们认为自己正在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选项时,这样的选择实际上可能来自于一些压制其他竞争者的过程。每一个“入迷者”都会对其他事物无欲无求。如果果真如此,那么我们感觉越快乐,就会有越多影响其他精神活动的负面情绪被隐藏。在这种状况下,“我正享受(拥有)这种感觉”可能意味着“我想要保持目前的状态,因此,我将努力抑制所有可能改变它的情感”。

理性

“理性”概念本身就是幻想的一种,因为我们的思想并不完全基于纯粹的逻辑推理而产生。

  1. 日常生活的主要部分是由幻想事实上不存在,但可能需要的东西所组成的,比如即将来临的假期。一般来说,为了思考该怎么改变事物的现状,我们必需想象它可能成为什么样子。

  2. 与其问什么是意识,不如试着仔细的研究人们何时、怎样、又为何使用这些玄妙的词汇。

  3. 任何一个词或短语都可能意味着很多不同的事情,这不是很伟大吗?

  4. 大脑每一部分所做的大量工作是大脑其他部分不能观测的;另一个难题是,当任何一部分试图去检查其他部分时,对该部分的探讨可能会改变其他部分的状态,从而破坏第一部分试图得到的证据。

  5. “理性思维”的概念并不完整,原因在于,逻辑仅能帮助我们从已发生的假设中得出结论,但其本身对我们应该作出什么假设只字未提。

关于“意识”问题的研究方向

  1. 我认为定义意识根本不重要,同时,我相信定义意识会转移我们对重点和难点问题的关注。它不仅与一件事相联系,而且与诸多截然不同的事物的超大集合相联系。

  2. 我们必须尝试设计(而不是定义)能够做人类思维所做工作的机器。

意识的优点

  1. 人类解决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并非建立在大范围搜索的基础之上,而是基于如何使用大量的常识性知识来“分割和克服”人们面对的问题。例如,为了发现“停靠点”的确切位置,我们要尝试找到子目标,或尝试与过去已经发生的类似问题建立类比的关系。

  2. 在日常生活中,每当遇到困难,我们总会选择不同的解决方法,因为任何方法都会有瑕疵。但是,正是由于方法本身的瑕疵,我们才有可能把这些方法全部组合起来,利用其整体的优点。

认知错觉

你所听到的关于知识的美好论调只是一种吹嘘,本能的可靠性是它的40倍。

  1. 意识似乎如此神秘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夸大了自己的洞察力,例如,只要你进入一个房间,就会感觉到一切事物尽收眼底。然而这却偏离了事实,它其实是一种错觉。因为你的视线很快就集中到那些吸引了你注意力的事物上去了。这同样适用于意识,因为对于自己能在思维深处看到多少东西,我们犯了同样的错误。

  2. 没有任何速度能超过光速,这意味着并没有特别的大脑区域能够在同样的瞬间知道发生了什么——无论是在外部世界还是在大脑内的任何区域,只能对过去最近发生的事情略知一二而已。

  3. 其实,在进入一个熟悉的房间之前,你脑海里可能已经有了以前对此房间的描述,而且当你发现有些东西已经改变时,可能已经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换言之,你认为自己所观察到的多数景象其实只是基于你期待看到的景象的回忆。

  4.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当下的想法可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我们高层次的描述能力则主要来源于自身的稳定性。

  5. 在看一个人的时候,你是不能从他的外表看到其思维的。同样,看着镜中的自己,你无论如何也看不到藏在皮肤下的东西。人们还认为,可以从内心深处看到自己的思维。然而,来自内心深处的“洞察力”经常犯错,比你的好朋友的观察要模糊得多,我们经常对自己正在思考的东西犯下错误。

“记忆”的偏差

  1. 近些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我们所谓的长期记忆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样长久,可能会被建议或其它经验改变。记忆系统有时也会失效。有一些事情我们根本记不住,而且有时我们回忆起的是我们更想相信的版本,而不是实际发生的版本。

“常识”问题

  1. 我们所做的许多常识性事情和常识性推理,要比吸引更多关注和敬仰的专业技能复杂得多。你“看到”的东西并不全部来自于视觉,还包括由视觉内容引发的其它知识。常识性知识指人类在文明世界生活本身中涉及到的许多问题。常识性问题可以包括:目标是什么以及它们是如何实现的?我们平常是如何通过类比来推理的?我们如何猜测哪一项知识可能与我们的决策方式相关联。

  2. 所有的现代程序都不具备常识性知识。

  3. 发现看待事物的新方式是我们最强大的常识性过程之一。

“本能反应”的缺陷

  1. 无论如何,天生、本能的反应左右着我们对很多事情的反馈,但我们也在不断更新着新的反应方法,这需要人类大脑组织模型的第二个层次:沉思。

平行类比

  1. 信息的表达意义大部分来源于信息形成的语境,这会是很大的优势。从某种程度上说,两个具有思考能力的人如果享有共同的语境,它们可能会使用这些信号沟通交流复杂的思想。

  2. 类比的想法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有助于我们处理新情况。事实上,类比的想法几乎总是这样的,因为没有任何两种情况会是一样的,这就意味着我们总是在做类比。

关于反思(作为高层次思维方式)

  1. 认识到自我反思的重要性,就如同认识到自身的困惑一样,是件颇具智慧的事情(相反的是已经陷入迷惑却没有意识到)。因为只有当我们意识到自我的困惑时,才会知道该升华动机和目标了。自我反思有助于我们认识到以下几个问题: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为无关痛痒的细节浪费时间;正在追寻一个不太合适的目标。自我反思也有助于我们制定更好的计划,思考范围更大的情感活动,像“只要想到这我就想吐,或许到了换一个新目标的时候了”。

  2. 人们何时会使用自己的高层次思维方式?当人们不能使用常规思维系统时,反思性思维方式便开始起作用。例如当人们能轻松走路的时候,便不会去思考走路的机制。但当膝盖受伤,不能正常走路时,便会开始仔细思考之前是怎样走路的,开始制定更详尽的计划,这种计划就包含思维本身。

关于决策

  1. 当你知晓自己的理论并不完善时,就需要为一些可能的想法预留出空间,否则,如果你使用了完整的模式,就要承担任何其它想法都不能融入其中的风险。这种模式尤其适合复杂的结构,如大脑,因为我们对大脑的实际功能和发展演化的细节知之甚少。

  2. 系统必须具有预测未来行动结果的能力,但只有当系统拥有大量的“常识”和“理性思维”时,它才会具有这种能力。

“真实性”问题

我们看见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自己的样子。——Anais Nin

  1. 早期普遍认为,人们的视觉系统是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发挥作用的,即首先识别场景的低层次特征,其次让这些低层次特征形成的区域和形状达到识别物体的目的。但是近些年来显然表明,我们的最高层次期望能够影响“初期”行为。

  比如说,将意识首先设立为“感到自信”或者“成功”模式,高层次期望就能影响初期的行为。而不是说,拥有某种行为和结果之后,才能得到“自信”与“成功”。

  2. 事实上,视觉系统接收的信号主要来自大脑,而不是眼睛。

阅读

  1. 读者所读的只是自己的内心世界。书籍仅为一类光学设备,作者提供这类光学设备,目的就是让读者发现自己,只有在书籍的帮助下,读者才能发现自己内心世界里的某些东西。

自由意志

  1. “自由意志”并非我们用来做决定的过程,而是我们用来停止其它活动的过程。“我的决定是自由的”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我不想知道是什么导致我做出决定的”。

思维方式

  1. 如果你拥有重要的目标,那么就应该注意到,陷入困境往往非常有用。此外,如果还能识别出自己被那些特定的障碍、困难所阻碍,那么陷入困境将对你更有用。

  2. 当你思考自己正在思考什么时,这种冲突会变得更为激烈,因为每一个这样的行为将会改变语境盒中的内容,而这个语境盒却试图纪录你正在思考的内容。

  3. 无论此时此刻你正在做什么,你可能都另有选择,而且,无论你正在思考什么,你的其他思考都正在与之竞争。

  4. 节省时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抛弃那些消耗你太多时间的目标。

  5. 无论在何时思考复杂的问题,你都应该从至少两个方面去理解它,或者改变你的思维方式。假设有一天早上你的汽车无法启动,当你向它求助时,它只会这样回复:“似乎你的汽车并不想工作,这可能是因为你对它不好,所以它就生气并罢工了。” 这显然只是对精神现象的一种描述,而这或许无法帮助你解释为何汽车无法正常工作。然而,当人们使用上述言语来描述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事物时,我们并不会感到恼怒。

思想之流

  1. 在大部分时间里,想法似乎都是在平滑、稳定的思想之流中流淌的,对于如何从上一步进行到下一步,你几乎从未思考过。

  2. 我们的祖先从数百种不同环境的变化中进化而来,每一种环境都需要拥有应对各种新情况的方法。然而,我们从未发现一个能够应对所有环境的、简单并统一的体系,因此,为避免各种最常见的错误,我们的大脑经过亿万年的发展,最终形成了很多不同的应对方法。

  3. 每一种主要的“情感状态”都是因为激活了一些资源,同时关闭了另外一些资源——大脑的运行方式由此改变了。

  4. 我们都能观察到自己孩子价值观的变化以及能力的进步,然而我们谁也无法重新回忆起自己幼年心灵成长的步伐。可能有这样一个原因:那时候,我们一直都在探索加强记忆的方法,而且每一次都会转换到新的层级上,这让我们难以检索(或是理解)以前的记录。也许这些旧有记忆仍然存在,但在形式上我们已经不能理解它们了,因此我们记不起自己是怎样从初始的反应系统进化到了更加先进的思维模式的。我们已经重建大脑太多次了,因此无法记起幼年时代的感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