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走出了最铿锵的步伐,演奏了最华美的军乐,留下了最靓丽的倩影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走出了最铿锵的步伐,演奏了最华美的军乐,留下了最靓丽的倩影

2020-08-20 16:45:54 作者:时光的愿望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走出了最铿锵的步伐,演奏了最华美的军乐,留下了最靓丽的倩影

  首先说明,这支军乐队是业余女子军乐队。因为题目相对过长,我把业余两字去掉了。

  再一个需要说明的是,武警卫学校诞生后,一直分散办学,1988年在天津定点办学后,在上级支持全体人员努力下,很快变为武警医学专科学校,并于1993年升格为武警医学院,1999年升格为副军级。直到近年军改变为武警后勤学院。院址也从市区转移到东丽区的东丽湖。同时学院规格也从副军级降到建校时的正师级。因为同一个学校,名称数次变更不知道内情者会觉得很,在此特别说明。

  话归正题:在武警卫校建校之后,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诞生了一支远近闻名、叫得很响的文化宣传队伍,也就是学院的业余女子军乐队。如果你想知道,她怎样闻名,又叫响到什么程度,那我告诉你,她在一次全国高校二十多支业余乐队的比赛中,名义上得了亚军实际上是冠军。所以在名义上是亚军,是因为组织者们觉得那是一场全国高校参加的比赛,如果把冠军给了军校我们,在大面上过不去,所以,就给了我们一个亚军,让我们屈居了第二。如果这还不能说明问题,那我接着再告诉你。学院的军乐队曾受国家文化部的重托代表我们国到法国巴黎参加国际军乐节的表演。而且没有第二个,只有我们学院的业余女子军乐队。你说厉害不厉害?由此,你就可以猜想到我们学校业余女子军乐队的水平了吧。

  我们是一个卫生学校,为什么要创建这支业余女子军乐队呢?想法有两个:一个是卫生学校具备这个条件,而且有不少卫生学校都有自己的业余乐队,尤其是我们武警卫校初建时期,以培养护士主体,几乎是清一色的女学员,而且她们的身貌和文化素质都非常好,不仅组织这样一支队伍轻而易举,而且还是高质量的。第二个就是活跃学院文化生活的需要。事实证明,一个院校,有这样一支队伍和没有这样一支队伍,文化氛围大不一样。业余女子军乐队不仅极大活跃了院校文化生活,也极大提高了学院的知名度时,不仅天津市的一些重大节日庆祝活动,就是北京有的重大活动,也都邀请我们学院的业余女子军乐队参加。那些年,我们学院的车辆隔三差五的往北京跑,拉着乐队成员,去参加北京有关方面举办的各种庆祝活动。

  当然,要建设一支业余女子军乐队也不是一件容易事情不仅需要一定的金钱投入,更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艰辛,还需要处理方方面面矛盾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既要保证乐队成员的训练,又要保证她们自身专业学习。业余女子军乐队的建设,是我们政治部一位副主任创意,他也一直负责乐队的建设。我们宣传处有一名干事主抓,当然有时还需要别人配合。建设军乐队最困难的是基础训练。那些新挑选的队员们,个个精明伶俐,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但绝大多数不懂乐理知识,更不用说吹奏乐器了。为此,我们需要从地方上,有时从武警北京总队军乐队聘请老师进行教学。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最先要从基本乐理知识教起,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深入。在解决了识谱认谱后,再熟知乐器,练习吹奏,还有鼓手的击鼓练习。在个人动作熟练和准确了之后,再进行集体合练。在合练基本成功之后,再进行行进间演奏和舞台交叉行进演奏训练。一个环节紧扣一个环节,每一步都不能凑合。只有把每个环节的基础打实,才能顺利进入下一步。从开始训练到能够演出最少需要三四个月时间,这是难度很大的一项工作,特别是主抓这项工作的人员,晚上每天都要加班加点,除了抓好队员的训练外,还要接送照顾辅导乐队的老师,组织平时乐队的学习训练,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艰辛。

  院校要建立和长期保持一支乐队,最大的矛盾是学员的流动性问题。专科学员在校学习三年后就要毕业,就要离开学校。因此,每隔两三年时间,乐队的建设就要从零开始,再次挑选队员,再次聘请老师和再次组织训练,一个周而复始。尽管我们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每年都尽可能把有发展前途的乐队骨干留校一部分,但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需要过两年再来一次,只不过是人数少了些和有了骨干带训而已。这是女子军乐队长期保持、并且永盛不衰的最大难点。所以,我在离开宣传处的时候,我最大的担心就是女子军乐队能不能保持和继续下去。后来的事实也证实了我的担心并非多余。在我离任后没有多少年,女子军乐队就渐渐沉寂,并最终消失了。因为很少人有那么大恒心,能像当初我们那样,把女子军乐队的建设作为一件大事,并不惜代价的维持她和把她推向艺术的顶峰。

  学校的业余女子军乐队的成员,都是护士大队的学员。大队的秦政委为了乐队的建设付出了很大心血,在许多时候,都是随队演出,把思想工作和组织管理工作做到现场。他们大队的干事尹宏伟,是具体负责军乐队工作的,很多事都是她亲力亲为,为乐队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从宣传处来讲,程红干事是专门负责乐队建设的,在那些年月里,她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一心扑在乐队建设上。同时,她还要抓好学校的文艺演出等方面工作,常常忙的焦头烂额,有时连喘口气的功夫都没有,把所有精力都奉献给了乐队,为学校的文化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她去了上海武警政治学院发展,听说在基层文化教研室工作。在业余女子军乐队建设方面,还有一个张干事,他也抓了一段乐队建设,出了不少力气,后来他去了武警海南总队工作。

  现在,已经四十多年过去了,有时回想在学校当宣传处长的岁月,业余女子军乐队活动的各种场面,记忆仍然清晰。他们在学校内外的演出,凡是我所参加的,还能回忆起来。这支名声斐然的乐队之花虽然凋落了,但她当年艳美无比的瑰丽之姿,依然铭刻在我的心中。

  相信,她们中的每个人也是。因为那是她们人生的最灿烂的时候。她们的年华没有虚度,在历史的特定空间里,她们为学院的文化建设,走出了最铿锵的步伐,演奏了最华美的军乐,留下了最靓丽的倩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