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政策市》读后感100字
《战胜政策市》是一本由袁幼鸣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0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是个不错的评论集,里面有些认识还是很有用的,值得仔细思考。
●一个妓者写的。。。。报刊杂志文章的水平。套利?你套一个我看看!
●: F832.51/4726
●好书
●有点意思,不可照搬~
●政府造势,主力造谣:浑水摸鱼。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3714600.html?from=douban&retcode=0
●有意思的夫妻对话录,而且还是个博士老婆;以前忽略了,a股就是个政策市,盲目照搬价值投资, 效果是会远远不如成熟市场的。
《战胜政策市》读后感(一):战胜政策市
要走学术路线的初学者应该好好读一下这本书,初学者,尤其是以微观实证领域的,往往分不清”是怎样“和”该怎样“,对契约理论和产权理论的理解,仅停留在文献层面,忽视了资本市场的生动故事:政府全方位地影响资本市场,有形之手无处不在,中国的资本市场自一开始就迥异于西方,在父权政府的影响下下,各市场主体形成了一套本土的行为逻辑和话语系统。要吃透研究国内资本市场的文献,就要理解代理理论和产权理论的适用边界,理解资本市场的发展历史,理解现象的来龙去脉,好的学术一定是接地气的,如书中所言,国内资本市场独有的现象尚待研究:板块轮动现象尚无严谨的学术成果,流动性与市场主体的行为研究,父权政府主导下,市场主体的话语解读和信息系统研究,如书中所言,上述问题应该放到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下才能踩到点子上。
如书中所言,"小农+流氓"是资本市场的主流文化,市场群体的潜意识里追求一夜暴富,不择手段,在这样的市场里面,价值投资,反而落入教条化,成为机构和既得利益阶层的意识形态工具
《战胜政策市》读后感(二):A股实战必读
看了这么多国内外经典著作,如果要选一本对中国股市剖析的最为清楚、操作上最能借鉴的,非此书莫属。
要了解任何一个游戏,先得了解游戏规则和参与者。A股市场的本质就是利益集团用来掠夺财富的场所,因此游戏中的规则制定者、大庄家就是包括证监会在内的各个部委、国企,绝对的老大——狮子;小庄家或者叫打手就是基金券商这样的机构,谓之老虎;游资、QFII是典型的另一股强悍力量,绝对的狼;散户就是典型的被宰割者,可怜的羊;如今日益强大的另一股势力就是上市公司的影子——产业资本,被用来承接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主体,算是狐狸吧;剩下的还有媒体、股评家这些服务机构,就当是乌鸦吧。
游戏就是这么玩的:狮子决定游戏怎么个玩法,老虎做打手,狼伺机而动,乌鸦凑热闹,狐狸来牵羊和前面这些的线,顺便咬上两口。
作为羊,想战胜这些穷凶极恶的大佬,就必须要:
A自身强大,并通过乌鸦看懂玩法
看清楚大佬出击招数
资金+趋势+板块
C因势利导
牛市:出击热点+潜伏强势板块
熊市:小仓位出击热点龙头+止损止盈坚决
发现大牛股:政治经济受益的行业+大产业+产业龙头
如此,方能生存于这险恶的世界......
《战胜政策市》读后感(三):受益匪浅
看了王成的《策略投资》,里面谈到政策那章推荐了这本书,马上买来读了。
这本书尤其适合新手及没什么经验的A股投资者,让大家更彻底了解政府的各项政策及言论如何影响A股市场,并以实例说明。虽然自己经历了07 08 09年的起伏跌宕,但是内心还不是特别清楚具体的缘由,听作者一一道来,恍然大悟,什么技术分析什么价值投资都是扯淡骗钱的,善于发现政府的真正意图才是最重要的,跟党走才是顺势而为!
我收获较大的方面:
在熊市时,密切关注政府是否向市场注入真金白银,历史上牛市每一次起步都有政府注资推动;
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三家报纸是发现决策意图的主渠道,在获得打压信号时,从三家得到讯号准确率为百分百,他们本能是多头,如能发空头问臧必定是奉命而为;
通胀无牛市;一通胀政府就会,一紧缩就要清掉股票买国债;
学习分析师关于资金动态的市场感觉;
政治经济学的视野来炒股;
作者推荐了一本书《中国历史通论》&曾国藩,以政治经济学框架编写,有利于提高投资博弈能力;还有曾国藩檄文;
有些收获但也不是看完书就成为炒股高手了,看了这么多投资类经典书籍后,得出的一个最重要的结论就是还是要独立思考,有自己的交易系统,可以借鉴别人的思路。
《战胜政策市》读后感(四):在政策市中散户要如何生存
作者对于中国股市的理解还时相当透彻的,中国的股市目前仍然处于一个政策市中,在这样的政策市中要如何胜出是散户必须思考的问题。散户需要站在政治经济学的大格局上系统的看待中国股市,股市从一开始就是为国有企业解困而设立的,在这样一个市场中散户务必小心谨慎。
本书的精华在第八章,对于处于中国股市弱势地位的散户,作者给出了一个具体的操作方法,那就是在确定上涨趋势的前提下,采用“潜伏与出击”的操作方法——把资金一分为二,一半用于潜伏,一半用于出击。同时把现金也算作一个品种,任何时候,保持账户内品种不超过三个。空仓,账户只有现金,属于彻底潜伏。半仓时,现金属于潜伏,买入属于出击。行情前段与中段,全仓介入,一半资金激进操作,追热点、搏题材,属于出击;另一半资金进入后涨板块或滞涨股、防御品种守株待兔,是为潜伏。到行情有调整迹象或发展到中后段时,回到半仓,并且半仓持股品种不超过两个。行情中后段每每出现由主力拉升的主升浪,这个阶段可以不留现金全仓介入,但必须设置止盈价位或一见高位十字星之类的筑顶迹象就逃,将操作方式彻底转为短线。
总之,在政策市这一背景下,要胜出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要站在政治经济学的格局视野下,密切关注政策走向,本质上就市要听党的话
2、要留意上司公司的管理层,大牛股公司必须有一个高质量的董事长和管理层。
3、要选择有发展前景的行业中的公司,最好是大行业中的小公司。
《战胜政策市》读后感(五):政策人制,行政之手。。。在这个国家,A股也不能幸免
本书对于我来说最有收获的,就是帮我理清了,历史上的一些著名事件发生的前后,高层、政策、各部委在做什么,他们是如何影响股市的。我认为犹以第一章甚为精彩。
二、三、四章是作者这么多年对中国股市林林总总发生的各种事件的杂谈,比如:股改、德隆、QFII,对读者操作层面参考意义不大。
第五章,作者对ST股的看法。A股市场经常有乌鸡变凤凰的例子。这一章谈了上述现象形成的原因,以及把握这种机会需要注意什么。重点在于该壳资源是否是浄壳,以及注入资产评估价格的高低。不过恕我直言,随着股改接近尾声,以及证监会最近的态度,搞ST股票发大财的机会今后会越来越少。
第六,七章,作者主要谈的是如何利用信息,比如股票、分析师、三大报。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三大报在传达政府意志方面的作用,尤其对牛市找政策顶事关重大。
后面几章作者等于是把自己炒股的思想与大家分享了一下,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选牛股重政策的思想。即从大背景下选股:房地产改革催生了万科;政府和央企的财政富裕成就了茅台;环保低碳成就了天威保变。
所以,如果将来我们的政策是重消费,那么消费和医药有可能跑出长牛股。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第四章,作者表达出对价值投资的怀疑甚至不屑,这里,我理解更多的是作者对当初轻信QFII所喊的口号的后悔,QFII打着价值投资的旗号尤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作者对价值投资的怀疑,有如下几点,我可以逐一作答:
1)价值投资不适用于所有公司,尤其是A股,很多公司不适用。
答:巴菲特一直说看不懂不作,而且一种估值方法比如净现值法或DCF也只适合某一类或几种公司估值,没有人说过适合所有公司。所以,不适用的或看不懂的不理不就好了么?我想这句话不仅对价值投资是正确的,对技术分析同样正确。
2)A股的特点是版块轮动,而不是价值回归,与其长期持有,不如波段操作。
答:如果能精确掌握所有波段的顶、低,那谁不愿意波段操作呢?价值投资实际上是一种大智慧:不去计较相对小的波段得失,而只在乎长期增长,这样才不会丢西瓜捡芝麻。
3)价值投资只是一时有效,在主流机构不发力的情况下,价值股表现并不好,何不如顺应市场随时更新理念。
答:与上一个问题答案相似,有取有舍是一种大智慧。这个世上谁不想把所有好处都占到,所有行情都赚到?但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价值投资从来也不是最赚钱的方法,但却是可以适合更多人的方法,恰恰因为它的取舍有度。
总结一下:
正如我题目所说,行政之手无处不在,股市又怎能幸免?本书把这一点描绘的淋漓尽致,让人唏嘘不已。
然而,如果说本书是指导散户获胜的指南,我觉得不恰当。本书作者长于批判,尽管给自己的书立意为“为利而忙”,但很多篇幅还是在批判各种制度、利益团体、文化等。
我认为本书可以作为中国股民了解自己市场的一门课,但若如书名:战胜xxx,就显得抬之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