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念佛是以始觉智,念本觉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念佛是以始觉智,念本觉理

2020-09-10 11:01:43 作者:真如妙心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念佛是以始觉智,念本觉理

  念佛是以始觉智,念本觉理

  念佛法门,有四种念佛,于中有总、有别,持名念佛是总,观相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是别。因为观相念必须兼持名,一边观相,一边持名。观想念亦是一边观想,一边持名。实相念佛亦是一边观实相,一边持名。倘若观相,观想,观实相,而不持名,则是依教修止观,非念佛法门。四种念佛,虽说有总有别,然而总不碍别,别不碍总。都要从心起念,还落中。以始觉智,念本觉理。如灯发光,还照灯体。一念如是,念念皆如是。念念相继,一句句接着念佛,如舂碓恰恰落在碓窝中。

  我们念佛时起观照,提起一句阿弥陀佛念下去,恰恰落在我们心中。久而久之,能不念而念,句句落于自心,即功夫不走作,舂碓不离臼窝;又如檐前滴水,久能穿石。单祇一念,即可成办。又提起念者,即于念佛时作观想,以称法界智,照称法界理。以大圆智光,照大圆镜本体,如是一念,即称性圆遍法界。能如是念佛修观,则千观万观是一观,千念万念是一念。初修时,智光不易显现,因有无明烦恼隔阂,夹杂浑,致使性光不清故。有无明则黑闇,黑闇则光明不显。欲去无明,起观行,切实行去。初步须自戒起,戒不染六尘故。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因得定则六根不随六尘转,故得慧光发现。不怕六根黑闇,只要得定发慧。慧就是光,有光就能照大圆镜之体。如水有波浪时,只现波相,不现水之光相,澄清之后,水之光相始现,方能照物。倘我们以称法界智观称法界理体,即教典所说以如如智契如如理,本无二相。祇为无明所隔,无无明,即一如,无二如。法身慧命原是一个。大家用功时,心如跑了,要识得,勿随妄想跑。怎么叫做用功?莫令妄想相续,识得是妄,妄想即瓦解冰消。

  用功须专注于一境,只念南无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如舂碓,如滴水,久之定能成办。吾人之心,摆在面前,非将充塞虚空之心收小,乃是藉缘发现。所以要一念一念向心上观,此观想亦属于堕,但非堕于三途,而是堕于充虚空遍法界之上。如不善观即老实持名,亦不为劣。念好了必得定。由定生慧,有慧即穷证法界矣。总之大家用功,放下念亦得,提起念亦得。放下念,专念念佛,不碍充塞虚空之大;提起念,念遍法界,不碍专念一境。所以说放下念,或提起念,都是一样。若不能放下念,又不能提起念,虽终日念,亦念不着一句佛。可似譬如做生意的,赚了钱往前算,赔了本往后算。功夫得了力,好像做生意的,愈赚钱愈要赚钱,就是赚了钱往前算。如何是赔了本往后算呢?就像晚学出以来随着打混,即或心不念佛,口中不能不念。要是不出家,未必能念佛,晚学业障深重,知念佛知法而不能用。恐有能用而不知者,所以说说念的方法。只要肯发真实心念,必得利益。虽说不会用功,念之无用,是说不能得三昧,不能了生死,不能感应道交。法华经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终能成佛道。」单合掌,小低头,就种成佛之因。所以要说到种善根,则又不可思议。但是大家欲了生死,必须向深一步处下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