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2020仅剩三个月,你慌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2020仅剩三个月,你慌吗?

2020-09-20 13:46:20 作者:唤醒疗愈创造 来源:张德芬空间 阅读:载入中…

2020仅剩三个月,你慌吗?

  最近,微博上有个热搜:2020仅剩三个月。很多人感叹:我觉得我今年什么也没做……

  朋友菁菁愁苦地对我说,2020倒计时100天时自己就在为碌碌无为焦虑,眼看历史又要重演了。

  因为年初的疫情,菁菁离职在休息结果一躺就是大半年,最让她难受的,不是存款不够,而是不但没瘦,反而更臃肿了。

  除了减肥计划失败,早睡早起、控制饮食提升厨艺等,这些她离职第一天写进规划表里的事,一样没有坚持

  本想趁这段时间好好提升自己,结果Flag刚立时还满满,不到半个月,就刷手机到停不下来。通宵追剧、泡面外卖、补觉到傍晚,硬是把每一天都过成了工作时的颓废周末。时间一长,精神状态越来越差,不知如何是好。

  很多人有类似经历办的健身卡一次次过期,做的计划一次次延期时,才深感焦虑:自律这件事,怎么这么难!

  自律为什么很难做到?

  1. 垃圾快乐成瘾

  大多时候我们会在“现在想”和“实际期望”间,选前者,比如:

  现在想追剧,其实期望尽快写完方案(选追剧);

  现在想打王者,其实期望自己多看书(选王者)。

  人的本性趋乐避苦,一想到某些事需要费心坚持,就本能放弃,转而选择让自己迅速获得快乐的事。垃圾快乐,刚好能满足我们获得短暂快感需求

  心理学家亚当•阿尔特发现,有些东西就像毒品,一不留神就能让人上瘾。垃圾快乐就如此,一旦被这种快乐裹挟,我们就会像上瘾一样沉浸其中。

  只不过时间一长,就会感到空虚,或为即将到来的焦虑不已。

  有句话说,自律即自由自律带来的自由和快乐,远非垃圾快乐所能及。

  2. 消极心理暗示(自证预言

  上个月我和同事芸芸一起进了读书群,完成30天的打卡任务即可获赠新书开始时,我们积极性都很高,觉得趁此机会可以养成坚持阅读习惯

  结果不到两周,芸芸就开始嘀咕:我肯定坚持不下去,我做事总是三分钟热度……

  几天后她默默退群了,还和我说:你看,我早说我做不到。

  心理学有种说法自证预言,指当我们对某个事物产生一种认知时,认知会影响行为,从而推动事情朝自己认为的方向发展,最终导致认知变成事实

  大多时候,我们不是不可能做好一件事,而是被消极的认知阻碍了。

  3. 太过急功近利

  知乎上有个问题:为什么别人都能做到持续性自律,我却是间歇性自虐?

  有个回答是:自律不是自虐,不是苦行僧式地强迫自己,而是不疾不徐地轻松坚持。

  同事元元前不久在朋友圈晒起了自己的运动轨迹。有次加班到晚上九点,她回家还绕着小区跑了好几圈,说无论如何,一天要跑够十公里。

  看起来这一次,是下了狠心要坚持。恒心是有的,只是有些用力过猛,一周后因为腿太疼,不得不把计划取消。

  太过急功近利,想赶快看到成效,说明内心有想改变的强烈冲动,但不注意方法,不循序渐进,只会给自己的身心带来巨大压力,最终与目标背道而驰。

  如何做到自律?

  1.正向激励+延迟满足

  伦敦大学的神经行为科学家Tal教授曾做过很多改变人类行为的实验,发现重要的不是拿坏习惯的危害威胁恐吓自己。真正的改变,从自我激励开始。

  之前听一位成功减肥的朋友,聊到自己的秘诀,就是适时给自己一些小的奖赏。

  比如成功打卡一周,奖励自己喝喜欢的奶茶,或买想穿的衣服。坚持一个月,为自己安排一次短途旅行。

  正向激励自己,而不是用怀疑或否定的语句打压自己,你才能拥有更多自律的动力。同时,要学会延迟满足。

  著名的棉花糖实验中,实验者在孩子面前放了棉花糖,同时给出三种选择:

  一是立刻吃掉一块棉花糖;

  二是等实验者回来,得到两块棉花糖;

  三是呼叫实验者马上回来,得到一块棉花糖。

  最后,有30%的孩子成功抵抗了诱惑,得到了两块糖。

  所以,为了获得更大的享受,变成理想中的自己,我们需要暂时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正如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说的:“自律,就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其中必然经历放弃的痛苦。”

  如果你可以在给自己设置奖励的同时,学会适时延迟满足,自律就会变得简单。

  2.从点滴做起,养成习惯

  想学习冥想,不要一开始就逼自己静坐1小时,不妨从五分钟开始;

  想练习写作,不要求一个月必须写多少字,不妨从每天写50个字开始;

  想坚持跑步,不要一开始就日跑10公里,不妨从1公里开始慢慢增进……

  自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调动许多意志力。所以一开始,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而是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让身心有个适应的过程。

  当身心适应,你就会养成习惯。习惯像转动的车轮一样,一旦开始,就很难停下来,且做起来,会越来越轻松。

  生活中确实有人看起来自律到极致,比如不管饭菜好吃,她只吃七分饱;不管追剧多上头,她到点就睡;不管徒步多难坚持,她就是风雨不误……

  这些在你看来不可能做到的事,在她眼里不过是一种能轻松做到的惯性日常。这时,习惯,就起了决定性作用。

  3.找到自律的好处

  表妹连续好一段时间,每早5点在朋友圈晒出丰盛早餐,自制三明治、烤肉卷、外加一份水果沙拉,成功养成了早起的习惯。

  问过才知道,刚开始决心早起,她也曾严重赖床,试图把闹铃一键取消。后来努力坚持几天,才真心get到早起的好处。

  提早两小时起床,她可以安静地做瑜伽、看书,不紧不慢地为自己做一顿美味的早餐,再坐下来细细品味。她说这让她有一种时间是偷来的侥幸感,更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正是这种好处,成了她坚持早起的动力。

  确实,很多人提到自律,第一反应是痛苦,当你做自己不接纳的事时,必然如此。但如果能从中找到好处和乐趣,一切就会变得不同。

  康德说:“真正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相信,做到这三点,你一定会发现自律比想象中简单,更好地主宰自己的生活。更多自律,更少焦虑,一点点靠近那个闪闪发光的自己。

  

  roro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喜欢记录生活

  用新鲜的眼光发现美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