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山中花开》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山中花开》读后感精选

2020-09-29 20:2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山中花开》读后感精选

  《山中花开》是一本由[韩]法顶禅师著作,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的192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008.1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山中花开》精选点评

  ●那些灵的洗涤

  ●禅悟

  ●想要提高生活质量必须拥有一颗温暖的心。快乐精进就是安居。

  ●已经读完,总共十一章。笔记作了一些,但是觉得还不够开始总会有点浮躁,要慢慢地读进去了,才能有所收获。读的时候有种身体力行冲动不见得完全是因为这本书,只是这本书之后,这样的想法,越加地强烈,并且越发地觉得需要。并且,他的随想、所思、所言,解开了一直让我觉得矛盾宗教冲突原来这些都是可以并存的,就像他和天主主教一直是多年的好友一样,所有的这些,归结到最后,仍是一体。很好的一本书,很值得好好读的一本书。

  ●看见你看所以我看了好几遍。

  ●看完后更加明确自己想要简单朴素的生活。书中很多精华文字十年经营,修得草舍三间。我一间,明月一间,清风一间。江山无法入住,那就围绕欣赏吧。学会生活,不要只想着填满,要懂得留白空荡地方,才能听见灵魂声音。人不要作茧自缚,学会像花朵一样,有持续绽放勇气

  ●1.法顶禅师的语言真的象初春时,山中的花开,静谧美好自然生发中有着生命活力气息毫不费力宁静繁荣简约素朴寂静孤独,但这正是他生命的养料滋养纯洁喜悦而充满力量心灵之花。

  ●减法生活。清贫活着,才能得到更多。每天净化自己的心灵。生命本来就是通向死亡的过程,不要恐惧。活在下,尽力自的活着!

  ●空格,空格,还是空格....

  ●实践选择的清贫对我尤为启发,向内探索才能永葆本真

  《山中花开》读后感(一):清贫并不是苦,而是内心的更自由

  这本书,让我有很深层反思

  的确,我有很多时候会买了不该买的东西,买回来又不一珍惜,又或者贪新厌旧,于是有些东西用得并不多,有些东西会拿出来发现买了都没有用过。总之,因为要得越多,却更多的不珍惜,也许只有一样实用的东西的时候,反而会比较珍惜,而且又会用得比较长久

  “心被什么束缚了?”

  越多持有,越多束缚。

  现在改变自己,从买东西开始,如果要看书,那就只买一本,看完了再买第二本,绝不允许自己多买粗读,要慢嚼细咽,也许会更容入与感受这本书。

  让里每一样东西都是自己最喜欢的唯一的,虽然不多,但每一样都会珍惜,学会欣赏享受清贫的生活。

  心的清贫原来就是心的自由。

  《山中花开》读后感(二):净化心灵的一本书

  远离城市喧嚣回归自然!一切在自然中~~~~~大师的意境不是尘世间的凡人所能够做到的,他已经到达了一种境界····························································································································

  生命的关系不止一两道,未来还有更多的考验在等待着我们,每跨越一道关卡,我们的精神年轮就会增加一轮,克服难关后,不只生理年龄增长了,精神年轮也会增长。

  你所拥有的东西,只不过是暂时拥有而已。

  幸福的条件是什么?

  幸福就藏在美丽、珍惜、爱与感谢之中。

  什么是尘世?

  必须忍耐,才能存活的世界。

  《山中花开》读后感(三):心中花开

  喜欢禅宗,就是喜欢她的睿智,简洁,朴素,超然,洒脱,灵性与自在。

  第一次看法顶的书,是一本台湾出版的《无所有》,书中反映了法师无所有的思想,读来沁人心脾,心中一阵清凉。

  前两天在西安出差时看到了这一本,欣然购之。

  我非常认可法顶禅师的清贫观点,特别是他坚持寺庙必须清贫的想法让我感叹。

  法顶认为“真正的修行和教化,是不可能在享受和挥霍中实现的,富裕容易让人生病,但清贫能让我们心情平和。”

  所有的宗教之乱都是从奢华与腐败开始的,中外无有例外。

  宗教如此,社会如此,人也是如此。

  法顶说:“单纯的生活使心灵平静,也能开拓最宽广的视野。想生活得单纯,就要常常自律。可以不看的就不看;可以不听的就不听;可以不读的就不读;可以不吃的就不要吃。所以尽可能地少看,少听,少穿,少吃,这样我们才能脱胎换骨,升华自我。”

  以前我以为的简朴清贫生活是减少消费,节约能源,多少带有环保的意识,虽然衣服啊,摄影啊,旅游啊都放弃了,也不大买DVD,CD了,可是依然喜欢买书,喜欢阅读,音乐,电影,其实,如果是真的清贫,应该正如法师所说,不但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生活的清贫,甚至是思想的清贫。

  这种说法是非常符合佛教观点的:自净其意。

  所以清贫的不仅是物质,还有精神生活。

  其实简朴清贫生活不但给我们自己带来好处,也给社会,人类乃至地球带来好处。

  人们都习惯于做加法:得到名,得到利,得到财富,得到快乐,得到物质,得到职称。。。。。。不停地去索取获得,最终这些东西除了一时快感外,更多是无尽的包袱。

  其实,生活不仅仅是加法,更聪明的是做减法:减去不必要的物质,东西,从而让自己从占有的包袱中解放,解脱出来,恢复以前活灵活现的生命。想想,我们最快乐的时候往往是拥有最少的时候,从儿童开始,到学生,到青年,到结婚,到家庭,越到后面,我们得到越多,我们的快乐也越少。统计上有个边界效应,有的东西得到一定的程度,其实并不能带来多少快乐了,这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减法。从清贫生活,到孤独生活,都是减法。

  当我们减去压在生命上的灰尘石头时,我们的心灵才能更好的呼吸空气,接受阳光的照耀,最后生命之花才能美丽的盛放。

  让我们学习减法生活吧,这样我们才能让我们的心中的花儿盛开。

  又:看看《猜火车》,再对比这本书(还有菜根谭》《围炉夜话》《格言联壁》《呻吟语》等书),你就知道面对现在世界的问题,解决的出路在那个文明里了。

  《山中花开》读后感(四):“华丽的人生,总归是一个空壳”

  行走在山路的时候,总是会被泥石间跃出的不知名野花所吸引,红的、蓝的、黄的、的,或者黄白相间,没有任何预约的形状,却比城市里修剪得工整的园艺来得更让人心生喜悦。这又仿佛像是人的心灵世界,常有各种的事务呈起,落下,山并不会因花朵而牵绊,城市的生活更像是修剪的花枝,少了一份从容天然,却多了一层刻意慌忙,纵然努力给花草提供再多的肥料,也无法了断日增的烦恼。

  法顶禅师这样归结修行的概念,他说:“修行是什么呢?修行就是消除业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断绝烦恼、断绝欲望”。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修行也绝非打斋念佛,如何断欲得道,禅师只是这样补充:“当我的心灵非常澄澈宁静时,就会产生一个重心,有了重心,就会有完整的心灵”。

  夏天来临时,人会比较烦躁,骄阳烈日烘烤、公车地铁拥扰,还没开始工作,已觉得无趣,有一个凉茶的广告语叫人“消消火”,除了中医里道出的人体内的各种火种,心灵常植一片清林,俨然是当务之急了。

  法顶禅师如是观:“明白了原来不懂的东西,并不是开悟,通过日常的行动来浇灌心灵深处本具的花种,与时节缔结因缘而开花结果,这才是真正的开悟”。现代人赖以增长的知识,是对物质世界的不同角度的观看,一块碳石,经过催化的巨变,成为钻石,但并不能改变其碳原子的本质。在法顶禅师看来,开悟并非是通过改变得来,而更像是一种培育,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清贫,财富往往会成为心灵贫瘠的主因,法顶禅师身体力行,对清贫的理解,禅师说道:“把拥有的物品减到最少,让心灵得到升华,成为宇宙生命的一部分,这便是清贫”。清贫不是让自己困窘,不是机械地拒绝财富,而是保持生存必要的物质就好,就像花草拥有了土壤和水份,也不会再囤积养料的想法,这就是“成为宇宙一部分”。

  除此之外,“拥有得越少,就会越珍惜,我们也会变得越富有,我不断强调,不能把这种生活态度看成是消极的人生观,这是睿智的人生选择”。

  读法顶禅师的文字,适合在山间的竹林、溪水旁的木屋,又或是湖心的亭宇里,只因文中可以读到写字的人心境中流露出的山水,以及那些并非只是抒怀畅意的智慧,不限于此更重要的则是,哪怕是身处烦嚣闹市,任鞠身择一位置,翻开禅师的《山中花开》,相信在心里头,仍是可以觅得一二处恬静的。

  诚然这是需要拥有一颗单纯的心,哪怕是在世间人际的枪林弹雨中走来,这颗对平静向往的单纯的心,仍然能够牵引着自己走回到那片刻的天堂,正是禅师所言:“单纯才是幸福,在秋日午后不受干扰地糊窗纸,当阳光从窗棂射入时,感觉多门幽静,多美美好啊!这就是一种简单的幸福”。

  保留着享受单纯所带来的简单幸福的能力,你也就保留了心中山花常开的季节。

  《山中花开》读后感(五):<<山中花开》我的阅读体验

  周六的晨间,搬来一把藤椅,伴随着玻璃窗外绿叶随风摇曳,打开《山中花开》,在家中的阳台上,我种的绿植边,聆听了法顶禅师的教诲。

  这是一本薄薄的约190页,可以在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翻阅完成的书。作者,是韩国的法顶禅师,一位生活异常简单朴素的智者。

  阅读这本书,得益于我们读书会的本月推荐,这个月的阅读主题是‘人与自然’,禅师说,我们本身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小宇宙。我对此深表认同。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是,当天气晴朗,我们的身心也跟着愉悦起来。当天气阴霾,我们的身体也会跟着感觉不舒服,我们与自然,是如此的息息相关。

  对于当前的信息化时代,信息过剩的问题,禅师认为,我们应该先将信息过滤,再加以吸收。倘若不加以筛选,就会被卷入信息的旋涡。禅师建议,我们应该多多安静下来,观察自己的内心,外界充斥着太多的声音。因此,应当尽可能的少说话,避免夸夸其谈。对于这点建议,我感触颇深,自从开始使用微信,朋友圈、各种公众号、资讯铺天盖地而来,常常感觉自己的大部分时间就在刷微信、看新闻的过程中度过了。在参加今年世界读书日,市图书馆组织的阅读马拉松的时候,我跟大家一起,关闭手机,在不受打扰的情况下,完成了《门外孤山》这本著作比较细致化的阅读。这个体验,让我感觉很安心、很舒服。我做了读书笔记,我也体悟到了语言无法表达的宁静感。

  我不由得思考,在家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给自己营造一两个小时,关掉手机、或者遗忘手机的时刻,只是静静地跟书籍对话,跟自己独处?

  关于清贫,禅师提出了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法顶禅师认为,清贫不只是过着单纯的贫穷生活,它的本意是与大众分享。对于这一观点,其实我个人是有困惑的,至少在我的观念里,能有能量或者讯息分享给别人的人,应该都是富足的,怎么能认为是清贫的呢?这里,法定禅师做了一下说明,他使用说文解字的方式,告诉我们,他所指的清贫,是与贪欲相对立的。贫,由分享的“分”加上贝壳的“贝”组成。从字形上分析,贪欲即指紧抓着金钱不放,而贫穷,则是分发的意思,因此,清贫就是指与众人分享。当然,对于这一观点,我个人还是无法完全认同的。当然,这倒也不是什么打紧的事,尊重并保留每个人的观点与权利,不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么?

  总的来说,我很赞同禅师在书里所表达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对于人的重要性。我也同样痛心于当下,经济发展对于环境的破坏。我外婆家,住在山脚下,山清水秀。可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完成耕地指标。硬生生的把山脚下约一百多亩郁郁葱葱的山林给毁了,去外婆家,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好像自己的根基有点被掏空。可是,却无能为力。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禅师的呼吁,尽管,不可能让世界逆向发展,但是,至少。也该让我们对于如今所处时代的多一些反思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