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若有光:女主播抑郁症日记的读后感大全
《仿佛若有光:女主播抑郁症日记》是一本由青音 / 蒋术著作,鹭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4.90元,页数:3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仿佛若有光:女主播抑郁症日记》精选点评:
●我也是抑郁症患者。前半部分的日记不是很好看,可能是因为这种经历太过个人化,很难得到共鸣。青音写的那段不错,很专业很全面。
●作为有类似经历的人,这本书我给五星。一开始不是那么吸引人,慢慢的越看越好看,越看越快,不到两天,一口气看完了。青音写的第二章最好,从各个方面介绍了抑郁症,然后是网友的自诉集合很撼动心灵,接着就是旁观者的叙述也很有感触,总之,好书!也更让我坚定的要相信科学,相信专业,相信医生!
●抑郁症是生活对那些不会爱自己的人的一个提醒和一次惩罚。
●对于抑郁症,在读,仿佛是一个新的世界,不是非黑即白,而是一个十足的灰色地带,无法用语言描述的苍白,正如,你不懂患者在自虐中获得的快感…… 那么远,又那么近……
●心理学上非常强调“带着症状去生活”,而不是永远跟症状作斗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在心理问题上,你越是跟它搏斗,症状就越是严重,而接受它、陪伴它,让一切顺其自然地发展,它反而会慢慢好起来。无论是听音乐、做力所能及的运动,还是做做手工或者画画,即便是待在家里,也要把生活安排好,这样才不会让抑郁症患者产生完全跟生活脱离的无助感。
●原来抑郁是这样……
●对抑郁症的入门科普
●最近抑郁症的话题层出不穷,我会特别关注,是因为身边的同事因病离世,冷不防,错愕至极。本来冲着青音的名头去看,读完挺失望。第一部分是蒋术的抑郁症日记,应该是重头戏,但其实不多,7月初诊断确定,到10月份日记就结束了,而且大部分集中在前半段,稍有好转之后日记就很少,但其实很多人就是在稍有好转时就停药了,随后复发,病情加重,到最后走上绝路,而蒋术为什么能走过这段艰难的阶段,没说,我觉得很遗憾。第二部分是青音对抑郁症的专业解读,这部分不错,通俗易懂。第三部分是其他抑郁症患者的自述,没头没尾,很片面,没有意义,第四部分是抑郁症家属的自述,也是这样,这两部分特别鸡肋。最后是青音做的公益项目,几个主持人来助阵,也说了些不痛不痒的话。整本书有益的知识太有限,内容太单薄,失望失望。2016.10.19
●看过好多本国内国外的抑郁症患者日记,只有这个人的症状和我是最像的。我才知道居然有1/3的抑郁症是伴随身体的疼痛症状的。但有这种身体症状的抑郁症也是最易治愈的。而我这种丧失一切兴趣的是—_—最难治的ಥ_ಥ。还好我机智的根本治都不去治,自己吃点续命药保持食欲∠( ᐛ 」∠)_
●朋友的书
《仿佛若有光:女主播抑郁症日记》读后感(一):黑夜若有光——一个抑郁症患者的重生之路
黑夜若有光——一个抑郁症患者的重生之路
读《仿佛若有光——女主播抑郁症日记》
文/方木鱼
2015年12月,我在另一本书《折腾吧,小青年》里怀念青音:有一档节目,我听了将近十年,却从来没有一次听完过,或者听完整过。这也算一个不大不小的记录了吧。……节目主持人在稳定中慢慢地也有变化。姚科、杨富江、青音和林白,后来又渐渐有了刘起源,卫东、徐曼,以及小马。
没想到,这么快就和青音重逢了,在她和她的闺蜜兼前同事蒋术合著的新书《仿佛若有光——女主播抑郁症日记》里。
青音已经完美转型,现在她是北京心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而且她还运营着同名微信公众号:青音。而蒋术这个80后的文艺青年,抑郁症患者,正是“青音”公众号的签约撰稿人。这样玩也可以,青音,你把我也收了吧。蒋术,我好羡慕你,羡慕嫉妒恨。
抑郁症是个顽症,杀人不见血的顽症,一种说有没有,说没有却能致命的病。马上就是4月1日了,还记得13年的四月一日吗?一位抑郁症患者跳楼身亡了。没错,他就是张国荣。
对照了一下,自己目前应该是没有。但以后的事,谁能说得准呢。这个操蛋的社会,谁知道会把人折磨成什么样子。谁刚生出来不是个单纯的孩子?
蒋术患了抑郁症之后,青音在征得他的同意之后,把她的抑郁症日记公布在了她的微信公众号“青音”上,这因其了许多人的关注和震撼。原来抑郁症是这样的。
是的,就是这样:第一部分讲述了蒋术,偏重度抑郁症患者,嗜睡,吃不下东西,脾气暴躁,会尖叫嘶吼,抽烟喝酒,还会开玩笑,觉得世界就是个大咪咪,把她罩住了,而且还得了增生。
第二部分是青音作为知心大姐级的人物,对蒋术的心理辅导和情感疏导。青音从抑郁症和抑郁的区别,抑郁症的起因,症状,以及如何从情绪和药物上进行治疗,给出了细致而不厌其烦的解答,让人心中踏实。
第三部分,是许多网友的自述,其中有被抑郁症折磨的案例,有战胜抑郁症的案例,这些或痛或苦的经历给了人们以力量。
抑郁不抑郁的,读一读,抑郁的,巩固巩固,没抑郁的,预防预防,挺好。
《仿佛若有光:女主播抑郁症日记》读后感(二):有爱的日子便是晴天
上班途中遇到了同班同学,他家孩子今年高考,我问他复习怎么样了?他说顺其自然吧,现在的孩子不容易。接下来他又神秘兮兮的问我,你知道吗?某某家的孩子得了抑郁症,退学了。我非常惊讶,那个孩子一直学习很好啊,而且还考上了本市的重点高中,怎么马上就要高考了,还得了这个病,一定是压力太大了,想到此,我的心里也沉甸甸的,想想我家的孩子还在受着煎熬。
青音、蒋术著的《仿佛若有光:女主播抑郁症日记》最初吸引我的地方,正是“抑郁症”这个词,我一直想抑郁症患者写的日记与健康的人有什么区别吗?对于没有得抑郁症的人是不是有什么预防作用呢?我们先弄懂一个概念,什么是抑郁症?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其实韩国明星安在焕、李恩珠,香港的翁美玲,中国的歌手筠子,还有那个女神玛丽莲梦露,以及大家非常熟悉的三毛因为逃不开对荷西的思念,张国荣困惑于自己不够好,据说都有些抑郁症倾向,而且她们都采取了最残忍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让爱她们的人悲痛不已。
其实现在看来,患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多,因为压力越来越大,因为人们对自己的期望越来越高。《仿佛若有光:女主播抑郁症日记》就是患者蒋术在日记中真实地袒露了几乎每一天的精神状态和对病痛的切身感受,用患者的话来说这47篇日记是心灵探寻,是无声呐喊,更是带着孤独与恐惧在无人的旷野中执着地为自己亮起的零星灯火。用我们的话说,这是抑郁症患者每天记录着自己的生活和感受,有一种向死而生的悲壮。不过这本书中,我们仅仅看了抑郁症患者的口述还不会释怀和轻松,所以另一位作者作为媒体人和心理治疗师的青音,以柔软的心和温暖的文字,让抑郁症患者和他们的家人朋友了解抑郁症,用爱与温暖,还给他们一个精神明亮的世界。这也让大家知道,其实抑郁症是可以治愈的,特别是初期的抑郁症患者,而能治愈他们的唯一方式就是真心去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温暖的阳光,让他们感受到最真挚的爱,用爱唤醒他们,把他们重新唤回到这个多彩的世界。
爱可以治愈很多的疾病,当然也能治愈抑郁症,可见人生总会遇到各种坎坷,各种困扰,然而有些人却能在困难中过得幸福快乐,有些人却坐拥财富反而一直苦闷伤感,这就是有爱和无爱的区别,不管是你爱的人,还是你熟悉的人,不要给他们太多的压力,要多用爱去温暖他们,让他们远离抑郁,让他们的人生多姿多彩,这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如果有人给你一个笑脸,建议你一定还给她一个拥抱,有爱的日子便是晴天。
《仿佛若有光:女主播抑郁症日记》读后感(三):别让你的心灵感冒
在后记里,作者蒋术写到,“作为一篇后记,我会猜想,你是谁?是什么会让你决定买下这本书?又是什么让你看到了这里?”我忽然也想问和我一样认真阅读这本书的朋友,是什么让你决定读蒋术的这本《仿佛若有光:女主播抑郁症日记》,并且认真读到了最后一页呢?
蒋术,80后、摩羯座、文青。“青音”公众号签约撰稿人。曾任湖南人民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现居长沙。闲时工作,忙时撰文。爱独自旅行。2014年确诊抑郁症,忙于吃饭、睡觉、写病历。现已摆脱药物治疗,正常工作生活。
2014年7月2日是蒋术生命当中最特殊的日子,因为她去就诊的第三位心理医生在她的诊断书上郑重写下:抑郁症,偏重。从这一天起,蒋术真正地开始学习面对抑郁症、接纳抑郁症,也开始了与疼痛相处的漫漫修行。她生病期间写下的抑郁症日记和作为心理医生的好友青衣写下的对抑郁症的解读,构成了一份独特的宣言书。在这本书里,蒋术在日记中诚实地袒露了几乎每一天的精神状态和对病痛的切身感受,四十七篇日记能够人们对抑郁症病人的生活感同身受,也有青音对抑郁症的通俗解读,让我们能够全面了解抑郁症这种疾病。
原来抑郁症并不是简单的想不开或性格太内向,它有其复杂的病因。它是每个人都有可能得的一场心灵感冒,但是它病程长、易反复、需要配合药物治疗,而且它有着极大的杀伤力,甚至会导致自杀。所以,对待自己或亲友的情绪低落,一定不能掉以轻心,要给予及时的关心和帮助,才能帮他们顺利走过这段特殊的时期。
抑郁病人的内心十分痛苦,会觉得凄凉、空虚、孤独,内心常常充满自责与挫败感。但是抑郁症也是上帝的恩赐与一份礼物。它通过这份痛苦,告诉患者一些重要的信息。因为只有苦难才能使人打开心眼,看到那不为他人所知的一切。生命充满无常,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遇到想不到的坎。和病痛相处,是和痛苦的缘分,也是患者的修行。
很高兴看到蒋术已经成功走过了这个坎,完成了自己的这段修行,并且开始在郁金香抗抑郁公益组织帮忙。她说,虽然以后可能会做各种工作去赚钱,但是,普及抑郁症这件事,会把它当作事业去做。我想,正是初于这份善心,她才决定把生病期间的抑郁症日记集结出版。因为对于许多人来说,向世人公布生病这件事需要很大的勇气,这有可能招致别人的误解。但是,因为她希望大家知道什么是抑郁病,希望人们能够不要去伤害身边的患者,所以毅然决定出版此书。对此,我也深感佩服。
在书中,青音不仅给大家普及了关于抑郁症的基础知识,还给大家支了四招,告诉我们如何才能避免患上抑郁症。其中“舒压保健箱”对我的启发最大。平时里大家工作忙、压力大,常常忽略了内心的情绪,不知道该如何减压。青音建议我们,要积累一些自我减压的小技巧,把它存起来,在心里储备一个“舒压保健箱”,无论是某段音乐、笑话、涂色书、玩偶,或者其他任何能让你感到开心与放松的东西,只要对你用,就可以放到里面。当你感到情绪低落的时候,就去这个保健箱把你的宝贝取出来,帮助你减轻压力、放松身心。
最后,低头问问自己的心,你是否时常心情低落,负能量爆棚?你到底离抑郁症有多远?抑郁症是一场“心灵感冒”,或许在不经意间就有可能得。要小心保护好自己的心,不要让它得这一场心灵感冒。如果真的得病了,也没有关系,因为蒋术已经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不要怕,看,前方“仿佛若有光”!
愿所有的小伙伴都能拥有强大的内心能量,免于这一场心灵感冒。愿所有正在受抑郁症折磨的朋友们,都能够早日走出抑郁,拥抱光明。
《仿佛若有光:女主播抑郁症日记》读后感(四):摘录
仿佛若有光:女主播抑郁症日记
青音 蒋术
36个笔记
◆ 2014年7月15日 我开始信任我的心理医生
gt;> 复诊的时候,跟医生说了很多挫败的话,核心思想是自罪心理。我想让医生赶紧帮我解决挫败感、自责的问题,但是医生说:“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太努力的问题。”
gt;> 医生的诊断是:即便在对一切失去兴趣、消沉的抑郁期,我依然是处于战斗状态,在和抑郁症以及消极情绪进行抗争,我的精神无法从战斗状态里脱离,但是我的身体和心理都跟不上自己了。
◆ 2014年7月16日 我要学会与自己和解
gt;> 呕吐,喘不上气,从喉咙到心脏到胃,从前胸到后背都疼,神经紧张,害怕见人。轻的时候还能克制,能简单交流;重的时候谁都不能跟我说话,不能碰我,我会紧张地缩成一团,尖叫,甚至站都站不起来,腿脚发软,一屁股坐在地上。
◆ 2014年7月18日 世界欠她一个幸福的机会
gt;> 今天反复在看张柏芝当年演的《忘不了》,最后有一幕是刘青云告诉张柏芝:“别等了,其实大辉临死前,什么都没跟你说,都是我骗你的。”
◆ 2014年7月23日 好想休个假
gt;> 2014年7月23日 好想休个假
明天是星期四,我最不喜欢的日子,因为星期四是去医院复诊的日子。每次去医院,我都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个病人,可我至今都不想承认这一点。
最近感觉自己好了很多,昨天白天很好,昨晚虽然心脏不舒服,感觉很累,但还是坚持编完稿子了。
我总觉得我身边有鬼,或者家里有鬼,反正就是觉得气场不对劲,而且还有点儿幻听,听到各种莫名其妙的声音。想去寺庙里请个符。
昨天晚上生怕又睡不着闹瘫痪,我在家里点了沉香,然后翻出了一只狼牙,用金头链戴在脖子上,还戴上了小E送我的十八子手串,下载了一些琼英·卓玛的佛乐。
◆ 2014年8月3日 生命需要一个安顿之所
gt;> 有人说过去的痛苦和快乐都过去了,不要总记得,可我一想到“未来”就觉得绝望恐惧,我丝毫不想看到明天的太阳升起,而当下又经常是分秒难挨。
◆ 2014年8月5日 那么努力,最终是为了讨自己欢喜
gt;> 尽管到最后,变成了冬天的蒲扇、夏日的棉袄。
这几天我有点儿放弃治疗,心情反倒更好一点了。我有时候会恶狠狠地跟自己说:“你还有完没完?病死拉倒!”
于是我放弃较劲,不想吃饭我就不吃,睡不着觉我就不睡,瞪着眼睛发呆。无法上班我就请假,屋子乱成一团糟,我就在废墟一般的沙发堆里窝着。
好吧,我就是很失败了,我就是很糟糕了,我就是很不堪了,我倒要看看那又怎样?我被自己弄得烦躁了,干脆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带了一股子跟抑郁症奉陪到底的决心。“薄酒可以忘忧,丑妻可以白头,徐行不必驷马,称身不必狐裘”,说这话的,不知道是先贤还是阿Q。
或许正因为放弃了对自己所有的要求,反而觉得舒服了很多,吃饭睡觉都恢复了一些。
◆ 2014年8月12日 你所不知道的抑郁症
gt;> “走饭”曾经在微博里说:“我一听到‘你要行动起来了’,就恨不得冲出去被车撞死。”就是这样,我特别不愿意听到人家让我行动起来,特别不愿意!
gt;> 最好的爱是陪伴。
◆ 2014年8月13日 学着放下
gt;> 人生若真是赌局,赢的人,其实往往不是拿到了好牌的人,而是知道何时应该离开牌桌的人。
◆ 2014年8月18日 爱,是理解的别名
gt;> 昨天听到马栏山某超市在高声放着金海心的《唱过什么歌》,歌词唱:“离开钢琴生活,没把握。”想想我自己其实也是,离开文字和音乐生活,没什么把握。我曾经错误地离开了很久,还是准备捡起来。
gt;> 过三十之后,如果还在对别人说“我很理解你”“你必须”“你应该”“告诉你要怎样做才对”“我早就看透啦”之类的话,那就真要恭喜他青春永驻。
◆ 2014年8月19日 总有一些疼痛是抹不掉的
人应该有懒惰、丑陋和不健康的自由
gt;> 许鞍华穿着厚厚的大棉袍,叼着烟说:“我就是很害怕群体啊。我以前抽烟,有些朋友就是要逼着你健康,我在他们面前就不敢抽烟。我其实不喜欢这种人的,他们总是逼着别人和他们一样。很多女人都这样,反倒是男的好一点。我觉得对自己有要求没问题,跟朋友交流也没问题,可是如果觉得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唯一的、最好的生活方式,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我就不理他们了。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如果要强迫所有人接受,都会变成一种暴政。其实生活里有好多暴政的。难道我不知道抽烟不健康吗?可是人应该有抗拒哪怕是最好的东西的权利。所以你看怎么办,我只能一个人。”
gt;> 许鞍华穿着厚厚的大棉袍,叼着烟说:“我就是很害怕群体啊。我以前抽烟,有些朋友就是要逼着你健康,我在他们面前就不敢抽烟。我其实不喜欢这种人的,他们总是逼着别人和他们一样。很多女人都这样,反倒是男的好一点。我觉得对自己有要求没问题,跟朋友交流也没问题,可是如果觉得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唯一的、最好的生活方式,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我就不理他们了。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如果要强迫所有人接受,都会变成一种暴政。其实生活里有好多暴政的。难道我不知道抽烟不健康吗?可是人应该有抗拒哪怕是最好的东西的权利。所以你看怎么办,我只能一个人。”
◆ 2014年8月21日 真正地接纳自己
gt;> 如今觉得,真正的正能量,不是勉强压抑自己和伪装笑脸,而是允许自己不快乐,允许眼泪和脆弱的存在。接纳情绪、承认缺陷、正视挫败,然后以自己最舒服的方式,或走或停。
◆ 2014年8月22日 “郁金香”——曾经抑郁,而今芳香
gt;> 郁金香抗抑郁公益组织
◆ 2014年8月26日 我是抑郁蜘蛛女侠
gt;> 因为她告诉了我很多很多方法,什么“你要找一个支柱”“你要去运动”“你不要想多了”“你要……你要……你要!”,可是我满脑子都只有“我不要!我什么都不要!”。越是教育我、指导我,我越是觉得反感,就像一个处于叛逆期的孩子。
◆ 2014年9月2日 欢醉
gt;> 到了这个年纪,每一个字说的都不只是此刻,每个眼神都不只有一个含义,每次触摸都包含过去,每次亲吻,都不只是单纯的爱。将来越是往中年走,就越会如此。在那些歇斯底里的自娱自乐里,都没有了现在,只有前尘。
◆ 2014年9月26日 当心灵说话的时候,请理智后退一步
?人生如戏...
gt;> 他说他跟心理医生打赌“我半年内一定能停药”,结果每次停药都失败了。而他最终敢于走出家门,是因为银行通知他:“你的账户出问题了。”他纠结N久,决定:“我一辈子的积蓄啊,不行,老子死也要死在银行柜台前。”于是出门去银行了。从此克服了心理问题,停药康复了。
gt;> 他说他跟心理医生打赌“我半年内一定能停药”,结果每次停药都失败了。而他最终敢于走出家门,是因为银行通知他:“你的账户出问题了。”他纠结N久,决定:“我一辈子的积蓄啊,不行,老子死也要死在银行柜台前。”于是出门去银行了。从此克服了心理问题,停药康复了。
gt;> “虽然药物有用,但是要治愈最重要的是靠自己的心理调试。我的心理医生说我太爱惜羽毛了。我曾经一直觉得自己非常重要,可是现在我慢慢觉得,我其实哪儿有那么重要啊。我太看重自己了。”
gt;> 所以,我对于很多父母说“我只要我的孩子健康快乐就好”这句话,是一万个不相信的。而且,孩子必然会有不健康、不快乐的时候,怎么办?比如,抽烟、喝酒、哭泣、崩溃、自伤自闭……父母怎么办?如何去接纳一个不快乐的人,是对爱和智慧的真正考验。
◆ 2014年10月19日 释梦(二):接纳自我
gt;> 这一部分垃圾去除了,更深层的垃圾才浮现出来,需要你用“接纳、包容”,用自己的爱来消除。
◆ 2014年10月26日 一生,总要有一刻,可以温柔地唱歌
gt;> 尽管理性上知道这些都不过是迷信而已,但这些又何尝不是一种敬畏呢?我原是无神论者,但是每次去西藏或新疆地区,都会更加觉得要相信神灵,不是因为被气氛所染,而是在自然环境更加恶劣一点的地方,你会觉得人力似乎是不可胜天的,人对天地的恩泽、自然的力量要更依赖。
◆ 亲爱的,这些不是抑郁症,它们只是它的亚类型
gt;> 意大利的医生们认为,如果坚持每天早晨连续散步30—60分钟,让脸好好晒晒温暖的阳光,抑郁的心情就会随之消失。
◆ 得了抑郁症,是否应该在家里休息呢
gt;> 从更好地治愈抑郁症的角度而言,我更倾向于建议患者暂停工作,在家里休息。因为抑郁症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性格特质,就是既要强又要面子,而且过于自责和内疚,所以假如他们在工作中表现得很麻木很呆滞,工作效率低下,反而会加重他们的自我攻击。
在家里休息并不等于什么都不做。心理学上非常强调“带着症状去生活”,而不是永远跟症状作斗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在心理问题上,你越是跟它搏斗,症状就越是严重,而接受它、陪伴它,让一切顺其自然地发展,它反而会慢慢好起来。无论是听音乐、做力所能及的运动,还是做做手工或者画画,即便是待在家里,也要把生活安排好,这样才不会让抑郁症患者产生完全跟生活脱离的无助感。
◆ 如何陪伴身患抑郁症的家人——情绪篇
gt;> 首先,不要被他的负面情绪“催眠”,也就是说不要被他的情绪带着走,不要在他亢奋的时候跟着高兴,觉得他好了;在他低落的时候跟着低落,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如果你的情绪也跟着他一起上上下下,那么久而久之我们自己也会被拖进情绪的深渊里,无法再照顾他了。
gt;> 其次,不要由于他的病而自我谴责。比如,当他什么都不肯对你说的时候,你是否认为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好、不被他信任,所以他才什么都不肯告诉你?当他拒绝跟你互动的时候,你是否因为不被他爱而焦躁痛苦?而当他的病情出现反复或者总也好不起来的时候,你是否会认为都是自己照顾得不够好?你知道吗,你的这些没用的“自我攻击”只会让他病得更加严重。
gt;> 第三,不要急于做什么,有时候你什么都不做,反而是在给他支持和帮助。
gt;> 照顾生病的人,无论他是身体生病还是心理生病,都不要对他投射你的焦虑和不安。你安安稳稳待着,就是对患者最好的爱!
◆ (二)爱,是最好的陪伴:抑郁症患者的家属叙述
gt;> 这么多年来我明白了:想要抹平那个伤疤是不可能的,但至少我可以与它和解。就像我要彻底去掉心里的自责是不可能的一样,我只能跟我的自责和解。
和解的方式是心理学和爱。
gt;> 心理学帮我建立科学的认知,对于抑郁症、对于我自己的心理困境的认知。
gt;> 爱比心理学更必要。爱是疗愈心灵创伤的最好的方式。
◆ 附录 关爱抑郁症公益联盟出席嘉宾发言
gt;> 像青音说的,有抑郁症倾向的人有个心理,就是千万不要跟我说没什么大不了的,即使我也把很多事情看得很开了,但有的时候就是会对自己原来感兴趣的事情不感兴趣了。
gt;> 他说他不能给我看,因为如果双方是朋友的话做不了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