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台DV的故事》观后感精选
《180台DV的故事》是一部由张艺谋 / Peng Wang执导,纪录片 / 短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80台DV的故事》精选点评:
●留守儿童需要关爱。
●人和人的差距太大了 我觉得痛心 心酸 但我感受不了你
●孩子的视角很动人
●成长中的中国啊,到底付出了多少血泪。 这是一部汇报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 城市里的孩子怎么痛苦也没法和这相提并论吧
●动人的部分是孩子们的创作
●孙小兵小朋友太有趣了,想知道他长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大人。
●这个项目意义非凡,其价值比起某些做秀诚实得多,不仅让孩子们有机会领略科技的魅力,也能深入他们的日常,留守孩子不止于苍溪县,是整个中国巨大的一个群体,他们眼里对于父母的渴望,对于孤独的诠释都是不加修饰的镜头语言。
●国师果然是国师。一直很关心国事。
●发给孩子们DV要孩子们拍自己 想法很不错。
●良心
《180台DV的故事》观后感(一):有益的探索,最好的爱是陪伴
有人说,有钱买180台DV,不如把DV钱捐给孩子来的直接;也有人说,180台DV的钱是有数的,而这部作品所带来的影响是无限的;我想,最好的爱是陪伴!如果直接给钱能给孩子们带来开心和快乐的话,能让爸爸妈妈陪在父母身边的话,留守儿童的问题解决就容易多了。180台DV,让孩子们有机会用自己的眼光和视角去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在未来人生轨迹上留下发展的种子,我想,相比简单的施给型慈善做法,这应该是参与式公益探索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路和借鉴吧。
《180台DV的故事》观后感(二):180台DV里的麻木
除片头片尾,基本上全部由孩子拍摄的素材剪辑而成,整片除了公式性的项目介绍外,也几乎没有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对事实的批判,像那个跟家里的家禽家畜对话两天的孩子一样,镜头只是简单粗粝的记录,记录这群每年只能和自己的父母见上一面,且不足二十天的孩子们的日常生活。
我觉着自己没有什么资格评价或者批判,看完后最想做的事,就是搂着自己的儿子,对他说“我爱你”,然后,尽可能多的,去陪他。给他读绘本,陪他去公园,给他讲每一棵树的故事,给他讲每个灌木丛里藏着的狼人,跟他一起摆弄超级英雄的手办,抱着他小小的身躯一起玩体感游戏,跟他一起看粉红小猪和海底总动员,抱他午睡时让他头枕在我的肩上给他讲马琳和多利的海底冒险。
因为我知道,闰土很快就会长大。
《180台DV的故事》观后感(三):观后感
感谢老谋子,感谢保时捷。但他们不做这件事,这个巨大的现实我们就看不见么?中国的问题很多,都摆着呢,老谋子用他的记号笔在留守儿童上面 highlight 了一下
可能有人说,这些孩子的父母如果按照美国的法律,都抓起来了。但中国不是美国,中国人谁手里有枪?否则怎么有那么多的强拆,血拆?
但即使不被抓起来,我觉得他们也不是称职的父母。那么,中国不称职的父母成千上万么?对,是这样。就像有成千上万的贪官污吏一样,这就是现实。
说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是不称职的父母,是不是不妥当?我想,他们自己大概也是认同的。政府在这方面需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国家的投资向大城市倾斜,北京,上海等地的基建热火朝天,高楼大厦已经是世界一流,城里人很会玩儿,早已经进入后现代。但广大农村还处于前现代,萧条,凋敝,贫困。大城市的病已经很厉害了——交通拥堵,房价奇高,垃圾围城.....为什么不能平衡发展?我看到片中几乎没有提到上网,一个是贫困,另一个可能是没有网络。那么,基建就有很多可以做的。现代世界没有网络,就被抛弃在地球村之外了。自己主动砌墙,已经处于第二世界,没有网络,就是第三世界了。
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有没有丁克?当然,就是有,本片中也不会有人来拍他们。但这是避免成为不称职父母的一个对策。丁克农民工和不称职父母之间会有怎样的交流?《无后为大》作者关军是否看过本片,想必他一定有很多想法。
大城市更先进,更透明;小城市和乡村更落后,更黑暗。大概一般是这样的。因此,投资也不太会到落后地区,那么,对于这样的情况,社会学家是怎样的看法?国外的经验又是怎样的?
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也有很多和子女一起,但农民工子弟学校遇到问题。看到新闻有报道说,农民工子弟学校被勒令关闭。当然,也有很多学校还在运行之中。这不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么,至少不那么坏。
前段时间,老谋子因为超生上了头条,我想采访一下,对于孩子的教育,对于自己作为父亲的角色,有什么想分享的?自己(张艺谋)工作很忙,和自己的孩子们一起住么?怎样平衡工作和家庭角色之前的矛盾?
城市化进程是必然,但这些留守儿童是不是就是这光彩进程中被遗忘的黑暗角落,自生自灭?
--------------------------------------------------------------------
另外,在创意和技术上,本片开了一个先河。很赞。其实,这个互联网时代,人人成为制片者已经慢慢成为现实了。但,谁拍,怎么拍,拍什么,本片还是给我们很多启示。这个创意可以继续下去。
孩子的目光其实很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