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
我们到了茶道室, 其实就是一楼最西边一间教室,布置成温馨的茶室,熟悉的居家气息扑面而来。室中心位置,有一整套茶海静静摆放着,玻璃杯子一排,透明,干净,上面还有水珠晶莹剔透,还有各种泡茶用具。茶海四周,分别摆放着桌椅,一组一组的,是给选修茶道课的学生围坐品茶听茶道的,四周也精心布置过,按照我们预先报名的人数,分别增加了座椅和茶几。所有桌几上摆放着茶点,绿色植物环绕四周,醒目的一角,有摆放各种茶叶的琥珀色的精致茶柜。
大约5点40分,选修茶道课的学生们来了,牛老师一边讲白茶,几个姑娘就在一边预备了。
牛老师亲自示范,明确告诉大家,手是洗过了,但也不能直接接触茶叶,有专门的用具。牛老师细心又耐心,给大家分享了泡白茶的一整套程序,我们每个人都喝到了由学生端来的泡好的白茶,有几个细节印象颇深:
牛老师说,泡茶不能发出杯盘相碰的声音,一点都不要有方能入静。刚说完,可能是她一边要讲解,一边又有动作示范,一不小心,茶杯与茶杯就碰了一下,这时候,牛老师就道歉了,说这样就很不好哦,她的脸微微红了。
牛老师还说,任何茶具都不能有汁水滴落,这个是茶道基本礼仪之一,她用干净的布,不断擦拭着杯子底部,给我们大家示范——想想家里来了人,虽诚心待客,然并不懂这么多规矩。
牛老师将茶道和学生的做人结合起来,学生们在喝茶之前品尝茶点,她提醒,看看你身边的人,是否都有茶点呢?学生们果然就行动起来了。其实,课之前,已有周密的安排,每个人都有好几样茶点摆放在茶几上的。
牛老师一直为大家泡茶,一道又一道,先集中,再分茶,姑娘们托着茶盘,上面有一个个小小的茶杯,她们温和缓慢小心端给在座的每位老师,空气中一股茶香氤氲。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意。
我看见每个学生自带小小茶具,他们也都在听课时品茶。茶具是装在精致的袋子里的。仅仅这个习惯,我觉得很有意思。据说张文质老师随身带着一套茶具的,他们福建人离不了茶;北方有人一喝茶就失眠,对于那些爱好茶道的人而言,不喝茶才睡不好呢!
杨欣老师课后归纳:茶道就是教育之道!
整个下午,牛老师一直在付出劳动,先是布置茶室,打扫卫生,接着去和学生共读《史记》,学生领读,齐读,老师讲解补充,串联有关知识,学生赋诗,牛老师平时的功夫已然显现出来——可牛老师在课后谦虚地说,浪费大家的时间了。
牛老师的茶道选修和《史记》师生共读课,都是她发自内心喜欢的事情。感觉得出来,她激情四溢,思维活跃,热情热心,难怪她上初中的儿子说:妈妈,我觉得咱们家算不上富贵,可我很快乐,为什么呢?就因为有你!
这个茶道室,牛老师个人预支了近五千元了,学校能不能报帐,能报多少,还很难说呢!
第一次接触牛延萍老师,是去年冬天吴彦超老师关于贾平凹作品讲座分享活动中,相见恨晚的感觉立刻就生了出来。今天走的时候,大家彼此真有些依依不舍,就想和她在一起,多说点什么,那种真诚,炽热,真真温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