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高级“炫富”图鉴
最近网上有一个新词:凡尔赛文学。
简单来说就是:先抑后扬,用最苦恼的语气,
不经意间说出想炫耀的东西。
比如:“男朋友熬夜给我抢,
结果手机到了,我才发现不是最爱的白色。
哎,这直男审美。”
可我发现,大家之所以都能拿它玩梗,
是因为包、车、房,都已经是最初级的“炫富”了。
还记得《请回答1988》里的五个家庭吗?
要说最幸福的,我挑不出来。
但最让人羡慕的,一定是豹子女士家。
相比德善和善宇家,他们不愁吃穿;
相比娃娃鱼和阿泽家,他们家庭“圆满”。
可即便是这样,豹子女士依然羡慕善宇妈妈——
“焕啊,善宇什么都和他的妈妈说,
你挑几件想说的,跟妈妈讲讲。”
钱,怎么样都能赚到。
反倒是那些不显于表面的拥有,才最令人艳羡。
这大概是现在年轻人最想拥有的一份自由。
到下班点就能关机走人;
微信置顶的工作群,直到第二天上班前,没人讲话;
最重要的是,老板和客户都不会找上自己。
根据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大概有2亿人夜夜失眠。
恰逢年初那段时间,我就属于其中。
明明身体和大脑都已经接近极限,眼皮也沉重地忍不住合上。
可当我躺倒在床上,依然辗转反侧地无法入睡。
哪怕是尝试过泡脚、喝热牛奶、褪黑素等一系列“妙招”,都统统无效。
以至于后来发觉身体有些抱恙,却还是不敢到医院体检。
比起直接关闭朋友圈的人的果断,
发朋友圈从不设置分组的人的洒脱,更让人羡慕。
他们既不怕被人误会,更不会费心和人解释每一条朋友圈的意图。
“朋友圈就是我的记录本,管别人什么看法呢。”
毫无忌惮,任谁看了都会说句“帅气”。
我认识一个朋友,无论遇到什么突发状况,
她只需要到卫生间待10分钟,出来就能稳定情绪,继续工作。
有次我向她请教,是用了什么办法,迅速让自己调整好状态。
她给我看了一个东西:微信收藏夹。
里面有几个她旅行时大笑的视频,还有一个孩子第一次喊她妈妈的音频。
“看完这些,我就觉得没什么事是过不去的。
当然,这个方法只属于我。”
郑爽曾说她不想拍戏了就不拍,得不到准许就哭,这无疑是一个办法。
但相较于此,我更敬佩那些知道怎么控制自己情绪的人。
有一个古老的话题:
你会选择爱自己的,还是自己爱的人在一起?
我想现在很多人都找到了答案——
真正的恋爱自由,是选择和喜欢且喜欢自己的人,在一起。
遇见喜欢的人,很难;
遇见喜欢的人,还能在一起,更难;
遇见喜欢的人,并且对方也喜欢自己,难上加难。
还好,幸福指数和难易程度,永远成正比。
双箭头的亲密关系,最容易幸福。
如果遇到了,可要千万抓紧。
读者嘟嘟关注了我一年半,前不久才第一次给我留言:
“发小回家了,我好羡慕她和她男朋友。”
原来两年前她的发小辞掉工作,跟着男朋友去杭州,
今年他们一起回家,是为了结婚。
可这两年嘟嘟的恋爱并不愉快,谈了两个男朋友,全以被出轨而终。
在她看来,发小的爱情结果了,
而自己这些年只得到了伤害。
这让我想起曾经有个姑娘,写信给三毛。
大意为:“我容貌平凡,工作能力有限,实在自卑;
我真羡慕你,恨不得活成你,但我不能。
请你多写书给我看,丰富我的生命。”
但实际上,她有一份稳定工作,租得起一间屋子;
有良好的读书习惯,愿意不断充实自己;
最让人羡慕的是,她才29岁。
比起许多人,她仍然有着无限可能。
很多人用完美的标准审视自己,
然后拿缺点和别人的优处相比,自我打击。
其实,真的不必自我苛责。
“某些即使再微弱,也还在发光的星星,
可能比最亮的那一刻好看得多。”
你可以羡慕任何人,但一定要永远最喜欢自己。
最近看了一档综艺,其中有个叫李浩源的男孩。22岁,同龄人羡慕他出口成章,同专业的伙伴佩服他法条张口就来。然而他私下里,却一直担心自己的性格太强势不受欢迎。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你羡慕的人也正羡慕你,轻松点,你真的也很棒。
长按住下图识别关注
你的每一条留言我都会回复
点个“在看”
永远最喜欢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