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好-你好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我好-你好读后感精选

2022-05-13 16:31: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好-你好读后感精选

  《我好-你好》是一本由[美] Thomas A.Harris著作,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9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好-你好》精选点评:

  ●也许是翻译的原因,觉得有点莫名其妙。专业术语太多了

  ●专业性有点强。从个人思想的儿童意识、成人意识、父母意识三个角度出发,介绍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有很多对精神状态的分析,还有对道德、政治关系等宏观方面的探讨。有趣的地方是,这种理论证明了,个人一定要突破父母的影响才能有所成长。而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前以为只会影响个人的思维方式,却原来也会影响到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

  ●比《人间游戏》、《人生脚本》更加通俗易懂。对自己的认识加强了许多。在儿童时期,受父母/周围人事物的影响被远远低估了。

  ●读起来很顺畅, “父母”、“成人”和“儿童——pac模式

  ●我好,你也好,这才正常。

  ●周老师的三天课后我快速地浏览了这本书。觉得前面似乎翻译得更细致,后半部分有点讲不清楚?觉得对心理学感兴趣然后希望快速帮到自己的人真的可以了解一下沟通分析技术,起码对于理解自己和父母的互动,审视亲密关系中的沟通模式,会很有用。

  ●不错的一本书 不过由于是译作 某些文字上有些拗口

  ●好书

  ●国内TA的著作太少了···

  ●交互分析。

  《我好-你好》读后感(一):人人能够成为心理医生

  周日看神探,其中描写的人格分裂有8成来自这本书分析的内容,还有2成,多半是讲故事需要,忽悠大家的。

  我好你好,这本书,印象中是大学读的最好的书之一,现在还倍感庆幸,要感谢读者俱乐部,感谢华工的大图书馆,感谢那个周六漫无边际在图书馆里游荡的下午...如果不是这本书,或许人生的轨迹会或许完全不一样了,算是今晚吃饭偶遇507老同学吧啦吧啦吧...

  书中描述的人际相互作用心理分析构架方法,认为每个人身上有3种本性或3种意识,即父母、成人和儿童意识,认识这3种本性就可以帮助你很好的认识自己和他人。

  强烈推荐...

  《我好-你好》读后感(二):PAC理论书

  AC,人格结构理论/交互作用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简称:TA,PAC)

  此理论书最初由Eric Berne在19世纪50年代在《人间游戏》(Game People Play)提出的理论

  通过对人的性格进行意识形态的分类,可以分成

  父母意识(Parent):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统治、训斥、责骂等家长制作风。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P成分占优势时,这种人的行为表现为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独行,滥用权威,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你应该……”、“你不能… …”,“你必须……”

  儿童意识(Child):比较像婴幼儿的冲动,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一会儿逗人可爱,一会儿乱发脾气。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C成分占优势时,其行为表现为遇事畏缩,感情用事,喜怒无常,不加考虑。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猜想……” ,“我不知道……”

  成人意识(Adult):表现为注重事实根据和善于进行客观理智的分析。这种人能从过去存储的经验中,估计各种可能性,然后作出决策。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A成分占优势时,这种人的行为表现为:待人接物冷静,慎思明断,尊重别人。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个人的想法是……” 。

  以上定义来自MBA智库,可以较直观的阐述具体意识个例的区别

  书中提供了该理论的一些实施和分析方式.普通大众也可以通过书里的方式进行心理分析,以及沟通分析,解答自身一些心理问题

  从我个人使用情况看,提升自我情绪控制,以及人际交往时,分析隐藏在交流背后双方所玩的"游戏".

  书中最后几章将PAC应用于更大的范围中,宗教.社会.国际关系等等.理论很严谨,体系完善,只是缺少相应的科学实证.还有不少不足之处,而且我个人觉得标签式的定义不够靠谱,比如DISC. MBTI.(人非线性,时刻在变,当下测试情绪影响最终报告的变量) 当然PAC和后者还是有区别的.自我诠释方面,还是相当给力的,解决一般的问题用起来得心应手.

  《我好-你好》读后感(三):一念之转(三)

  前篇:

  在对“想法”做功课上的推荐里,我把这本书放最后,不是说它不好,而是觉得它比前两本更理性,也就更生硬。

  每个人都有“父母”、“儿童”和“成人”三种自我状态,每种自我状态彼此有交叠,也并非平均分布。

  每个人的这三种自我状态分布不一样,从而形成每个人不一样的处事方式。

  这本书里,详细的讲解了各种自我状态面对同一个问题时的处理有何不同,帮我们区分自己在说什么做什么的情况下是以哪种自我状态的方式进行的。

  同样是给建议,本书与《生命的重建》的不同在于,《生命的重建》针对不同的问题给出了不同的建议;而本书则描述了什么样的方式是用成人态在思考,然后用成人态来回答所有问题。

  书里的例子也很多,易于理解这一理论。

  但例子里的一些操作方法稍显生硬。比如,在当事人以“儿童”或“父母”态处理问题时,突然被告知这不是“成人”态,从而来改变当前的行为,有点急刹车的感觉。

  除非你本身对这些观念比较接纳,否则这种骤然的改变会让你不舒服,最终使得改变流于形式。

  毕竟人不是机器,在不一致的指令之间转变,还是需要一定的过度的。

  这就是我为什么先推荐《一念之转》的原因——它起码提供了一种过度的方式。

  不管怎样,如果希望能深入了解自己的想法,这本书是不错的指导书。

  这三本书(《一念之转》,《生命的重建》,《我好你好》),都是从认知这个方面来改善我们的生活。

  你希望改变,就总能找到改变的理由和改变的方法。

  如果你没有达成,可能是因为你有维持现状的理由,而你的痛苦在于不愿意接受这样一个理由的存在。

  那不妨回过头,面对这个理由,你依然会抵达内心的宁静。

  《我好-你好》读后感(四):手牵着手一起走

  全书的中心思想是P(Parent 父母意识)-A(Adult 成人意识)-C(Child 儿童意识);按作者的说法P-A-C在我们面对社会和与人相互作用选择是起决定性作用,他们将导致4种生活态度:1.我不好-你好;2.我不好-你不好;3.我好-你不好;4.我好-你好。

  1.“我不好-你好”普遍存在于儿童的意识中,当一个“身高二尺“的儿童面对一个”身高六尺“的大人时,无力感,失去爱的恐怖感(死亡的恐怖)促使儿童思考:我这个“不好“如何得到”好”的爱呢?如果这种态度得不到调整,当孩子不再是孩子时,“孩子”将会选择离群索居,逃避社会,“不好”的我和“好”的大家生活在一起,不是很有压力吗?

  2.当父母冷漠,缺乏爱心,在一岁前不得不忍受他,当一岁后,孩子学会走路,“被人看管“的生活已靠结束,抚爱到此为止;当他想探索一切而又不愿意老实的待着的话,他将受到更严厉,更频繁的惩罚,比如从楼梯上滚下去。当一岁时生活还有一些安慰,现在竟荡然无存,当这种惨遭遗弃,身外逆境的感觉得不到改变,得出结论“我不好-你不好”自然是自然不过的事

  3.家教严格,父母崇尚棍棒教育时,受暴力的孩子会转向第三种生活态度“我好-你不好”;这种自我抚爱,是孩子从痛苦的伤害的自我修复过程中产生的;长大后反抗社会,叛逆,自私,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终极表现为杀人,杀人者自以为这种为了自己的利益的行为是无可非议的

  4.我们的希望在“你好-我好”,前三种态度是在儿童时期产生的,无意识;“我不好-你好”来的最早;对于大多数人将维持终身;对于那些特别不幸的孩子,之后转向第二种和第三种。当然这些生活态度并非不可改变的,但前提是得拥有强大的A(成人意识);前三种依赖于感情,而“你好-我好”依赖于思索,信仰,以及行动的保证;“我们并不是不知不觉进入一种新的态度,态度的改变来着与我们的选择!”

  每个人都能改变,这种改变来自于知识的积累,心智的成熟和一个好榜样;当一个人被崇拜的英雄所感染时,想要变成英雄的冲动绝不亚于性冲动,所以就算已经在前三种态度中走的很远,只要相信能改变,相信改变了的生活的美好,有一个好的榜样,“你好-我好”并不是个难题,当然得利用P-A-C工具。

  -A-C(父母意识-成人意识-儿童意识)

  一种相互作用分析工具,相互作用分析由两方面组成:刺激与反应。

  父母意识:管教,批评(总之想象一下自己的父母)

  成人意识:理性,客观,不武断,不抱怨

  儿童意识:任性,偏见,重视感觉

  如果刺激方表达的是父母意识,理想状态下,反应方应该表现儿童意识,反正亦然;

  如果刺激方表达的是成人意识,关系融洽的话,反应方也应该表现成人意识

  如果刺激和反应不配套,冲突与不和谐随之而来;书里面有详细的描述;本书的精华部分也在于此

  时间关系,不多写了,总之是一本好书,对培养下一代 和改善人际关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读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