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拉黑了那个总对我说“为你好”的人
2019-08-16 08:01:00
作者:好看的 杂志之旅 杂志
来源:杂志之旅
阅读:载入中…
文丨林檎 · 主播丨左左
01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我们都是为你好。”“我们不会害你的。”“我们做这些都是为了你。” 从小到大,我们听过无数次这样的话。 当我们在完成作业想要玩耍时,父母会打着“为你好”的旗号让我们多做一套习题。图片来源:网络当我们工作完成后还被“前辈”压着扔了一大堆杂活时,他会说“我是为了你好想要锻炼你。” 当和朋友一起逛街时,她会对你的身材妆容挑挑拣拣。还说着“我是为你好不然你以后怎么找男朋友。” 就因为“为你好”这几个字,我们甚至连反驳的力气都没有。 似乎很多人都喜欢打着“我是为你好”的幌子来要求我们,教育我们。 人总是以自己的主观臆断来判断这件事是否是“为了别人好。” 可是“为你好”从来都只是个伪命题。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同一个事物或事情对不同人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对你来说很美好、适宜的事物,对别人也许就是致命的伤害了。 我们从来都不能把这些事情一概而论。 举个例子来说,我喜欢吃苹果,不喜欢吃梨。 有一天我们聊到了夏天要多吃水果,皮肤才会好。 你就打着“为我好”的旗号送了我一箱梨,还美滋滋的到处宣传你对我有多好。 我也不能因为自己不喜欢吃梨就觉得你是坏的。 因为你只是单方面的,自以为是的为我好。 从来没有问过我需要的到底是什么罢了。 如果说这种自以为是的善意的还能让人容忍的话,有一种包裹在善意下的恶意就让人无法忍受了。 那就是在知道对方对某种食物过敏的情况下,借口说“多吃点形成抗体就好了”逼迫或者偷偷给别人放会引起过敏的食物。 还有那些说着“为你好”而篡改朋友志愿的人,更是每年都能从新闻上看到几个。 图片来源:网络这种自以为是的善意,真的令人生厌。 灭绝师太说着是为了周芷若好,贾府上下觉得哄着贾宝玉娶了薛宝钗是为了他好。 他们不会去考虑对方是否能够接受他的“善意”。 与其说是“为你好”,不如说是“为他自己好”。 因为所谓的“为你好”,一定是要对方觉得好,那才是真正的“为你好”。 02小欢喜,让人欢喜不起来 今夏有一部热播的电视剧,名字叫做《小欢喜》。 虽然贴着轻喜剧的标签,却因为拍的太真实,让无数网友感觉是自己的妈妈跑去演电视剧了。 因为这部剧为我们展现的是家长和孩子在面对高考这个人生话题时产生的矛盾。 那段如梦魇的时光,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没有好受过。 《小欢喜》里有三对父母。 可以说,这三个家庭里的三组家长都没有绝对的坏人。图片来源:网络但还是有很多网友从剧中那些父母的举动感觉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如何被父母“挟住”。 其中由小陶虹饰演的单亲妈妈宋倩,由于她的演技实在太好,把单亲妈妈那种孩子就是人生的一切的执拗感饰演的入木三分。 很多网友感慨说,真的看到窒息。 为了女儿能专心学习,宋倩装了一个隔音室,还有可以随时监视她的透明窗户;图片来源:网络几乎每餐都给女儿放一些中药和补品; 直接辞职在家陪女儿一起学习; 不准女儿有别的兴趣爱好,不可以在“无谓的事”上浪费时间。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三个字“为你好”。 宋倩真的不爱女儿吗? 在女儿哽咽着说自己没考好时,宋倩开始和女儿探讨到底出了什么错。 那种透着重压的温情,让很多人产生了既视感。 有网友说,“我生活被安装摄像头”。 是啊,这种披着爱的名义的胁迫,真的是好的吗? 我们不知道。 《天空之城》里的英才被父母用“为你好”的理由胁迫着学习。 图片来源:网络如父母所愿,他考上了录取率极低的首尔医大。 但在拿到录取通知书后,他把通知书扔向了父母,说,这是你们想要的,不是我想要的。 然后就离家出走了。 不错,也许有人被父母用“为你好”的名义逼迫着成为了优秀的人才。 但他一定是健全的吗?他一定是幸福的吗? 吴谢宇弑母之后,他说与母亲生活得太辛苦了。 我们没有为凶手辩解的意思。 不管怎么说,杀人就是犯法,那就是错的。 可是大多数的教育,往往就会拿父母生育你来抵消一切他们对你的伤害。 他们再怎么样你都不该如何如何。 是不该,但是父母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自己呢? “为你好”,真的不是可以肆意控制和伤害别人的遮羞布。 因为往往,到最后把你逼疯的全都是那些口口声声说是为了你好的人。 03别说“我是为你好” 《奇葩说》节目有一期的辩题叫做:“我为你好是不是扯?” 辩手阮经天说:“我为你好”,代表我曾经走过或者我曾经见过,但是你不是我啊。 图片来源:网络是的。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我是为你好”这句话,并不能起到说服的作用。 往往这句话一出来,双方的距离反而拉远了。 因为说这句话的人,给对方营造一种“我很牛叉,你太傻叉”、“我是过来人,你别走弯路”的肯定自我,否定他人的感觉。 李雪在《当我遇见一个人》中说道:界限,可以说是中国人最缺乏的概念之一。 不错。 很多朋友、同事、家人因为和你建立了亲密关系,所以就产生了一种“我可以对你指手画脚因为我是为了你好”的错误想法。 我们有时也会不自觉的去说教别人,因为心里觉得自己是为了别人好。 就像之前微博上有人发文称:“当我和侄女独处不知道聊什么而开口问了她期末成绩后,看到她脸上虚伪的假笑,我终于意识到自己变成了小时候最讨厌的人。” 甚至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产生一种“我是为你好,你怎能这样对我”的情绪。 然后生气吵架,甚至还会上升到打架。 可是我们都忘了自己的初衷是“为你好”。 有人发文说,我拉黑了那个总是对着我说“我是为你好”的闺蜜。 因为那个闺蜜只是嘴上说着“为你好”,实际上却什么都不做。 让她产生了一种自己又多了一个妈的错觉。 因为这个闺蜜,总是打着“为你好”的旗帜对她进行无端的打击。 在这样的闺蜜身旁,哪怕她是真的“为你好”,你也生不出半点感动。 在一期《圆桌派》里,作家马家辉说他在淘宝花了88块钱加入了一个夸夸群。每天都会有人给他发15条消息,内容没有别的,就是夸他。 图片来源:网络马家辉说: “你想象不到,本来刚开始只是觉得好玩;每天被夸15次以后,觉得成就感高了很多,小说写得特别快。” 日剧《坡道上的家》中,女主里沙子一直被否定:小时候被母亲贬低和否定,结婚以后被丈夫的语言攻击。 可是让一个人变好的办法很多,为什么偏偏要选择这样一种方式,去用“为你好”当做遮羞布呢?图片来源:网络因为有了这块遮羞布,就可以毫无顾忌的散发恶意了吗? 成年人的世界里,朋友应当互相温暖而不是互相伤害。 就连小孩子都明白喜欢一个人就要把自己喜欢吃的糖分给她。怎么到了成年人,就觉得裹着糖浆的刀刃就不会割痛人了呢? 好好说话,互相赞美,两个人才能更好地一起成长。 少说一点“为你好”,才能维系两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