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自贡报业与我家族及亲戚渊源颇深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自贡报业与我家族及亲戚渊源颇深

2022-03-12 11:15:05 作者:李树身P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自贡报业与我家族及亲戚渊源颇深

  自贡报业与我家族及亲戚渊源颇深

  最近,有旧同事转告笔者,自贡日报社正在向民间征集该报的历史实物资料,想必又要“盛世修志”这可真是功德无,量善莫大焉!可以说,《自贡日报》在全国地市报中资历最深,有划时代的代表性。笔者无历史实物资料回馈,谨以此文权作野史奉上供参考。

 

  笔者的故乡四川省自贡市,不仅以“千年盐都”驰名中外,而且在八年抗日战争中,爱国的大盐商踊跃向政府捐款买飞机打击日本侵略者,当时的捐款数量,居全国第一名,有史可鉴。但许多国人对自贡市在那段历史时期的报业盛况,却知之甚少。过去,笔者曾经在《追记抗日的自贡报业》一文中讲述过,今天老调重弹一番,不仅仍有历史意义,也有现实意义。

  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自贡报业界曾为宣传、支持抗日战争书写过辉煌的历史。八年间,共创办过14种报纸,其中三日刊五种,计有《戏剧三日刊》、《大家看》、《正确日报》、《觉报》、《自贡新闻》(先三日刊,后一日刊) ;日报刊竟多达六家,计有《新运日报》、《新自贡晚报》、《自贡民报》、《自贡新报》、《川中晨报》、《川中日报》。

  回顾抗战时期的自贡报业,其中1938年6月1日创刊的《自贡民报》,是由自贡市盐商集资创办、铅印的4开4版日报。说来也是真巧合,《自贡民报》的初创者是我的亲姑父曾也鲁,他时任发行人兼社长。姑父和我父亲李子涵(字乃昆),是复旦大学同窗,抗战爆发松沪失守,他们才回川。

  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时期,是自贡报业大发展的时期”呢?其主要理由是: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全民族抗战,而在这一时期的民族矛盾也异常尖锐。但由于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建立起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恰好为自贡报业发展提供了难逢的契机、丰富的内容和广阔的空间。特别是随着沿海地区盐场陷落于日军魔掌之后,“自贡井盐”对于国家、民生和抗日战争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川盐济楚”是真实的历史。尤其是巨额的盐税,对国家用于抗日战争的重要性,就愈加地显得重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随之武汉大学、燕京大学、复旦大学等著名高等学府,以及一些高等学术研究机构迁至乐山、成都、重庆等自贡市的周边地区,因而很快便在四川汇聚了不少报界名流和文化界知名人士,他们曾为那时期自贡市的报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人才大力支持。

  比如,当时《正确日报》的特邀著名左翼作家,有张天翼、黑丁、周文、减克家、王余祀、邹荻帆、沙汀、蒋弼、向真等,他们不断地为自贡报界撰文投稿。

  比如,民国时期的自贡报业,还邀请巴金、吕叔湘、杨人椒、吴其玉、蒋荫恩、刘乃诚、曹禹、陈自尘等著名作家、教授,为自贡多家报纸撰写了大量的精彩文章。

  笔者在旧文《追记抗日的自贡报业》文中写道,为了纪念抗战70周年而即将举行的北京天安门盛大“9.3大阅兵”庆典后天(9月3日)就要来到了!在此,我特撰此短文,告慰我的远房亲戚同乡故人,即已故的时任《人民日报》社长兼总编辑胡绩伟老前辈同仁;告慰我的亲姑父,即时任《自贡民报》发行人兼社长的曾也鲁老前辈同仁:“历史,永远不会忘记您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