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男》经典观后感1000字
《少男》是一部由Auraeus Solito执导,Aeious Asin / Aries Pena / Noni Buencamino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少男》精选点评:
●露了就好
●哦
●金鱼缸那段有爱
●挺矫情的一故事,小受在烟火下笑起来的样子好看多了
●两个菲律宾男主颜值不高,感情线也就露水情缘,但是鱼缸旁的床戏拍的还不错,充其量算是不错的短篇吧,故事比较稀薄。
●为什么标签中会出现美少年?!
●肿么又是菲律宾 小清新+呆板笨拙的镜头
●谁来喜欢这个喜欢男孩的男孩
●第一眼觉得男猪脚好丑,后来发现还挺耐看的。
●少男少男
《少男》观后感(一):少年的鱼缸
Aries:为什么这个鱼缸特别脏?你从来没洗过吧?
oy:本来就该这样,每个鱼缸都是一个生物群落,模仿与生存栖息的自然环境,水质,温度,底层植物,共生鱼类。
这些来自南美河流的Earth-eaters,喜欢生活在黑暗中,水域越阴暗,越适宜他们生存。
Aries:如果你把两种不同水体的鱼混到一起,会怎样?
oy:也许有一只会死掉,或者即便他存活下来,也不会快乐。
Aries:有些需要清溪,有些需要浊流
电影讲述的是纯情文艺小少年与诱惑艳舞男生的一次唯美性事。在无比美化的影响与情结的外衣下,我觉得关键的其实是上面那一段台词。
o,这就是大自然。当然你可以说,大自然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但是,谁知道,奇迹是否会降临到你的头上呢?
《少男》观后感(三):【简介】少男/Boy
━━━━━━━━━━━━━━━━━━━━━━━━━━━━━━━━━━━━━━━━━━━━━━━━━━━━━━━━━━━━━━
原名:Boy
译名:少男
导演:Auraeus Solito
演员:Aeious Asin
Aries Pena
oni Buencamino
Madelaine Nicolas
Danton Remoto
类型:剧情
片长:80min
年份:2009
地区:菲律宾
语言:菲律宾语 英语
简介:
《少男》的故事挺简单,叙述一名少男对自己感情去向的逐渐肯定。少男虽然家境富裕,但母亲的地位只是二奶,所以父亲总不在家,连逢年过节都难得见他一面。与母亲独居的他,在房间养了好几大缸的鱼为伴。
一天,他独自来到一家生意清淡,顾客零丁的夜店观赏舞郎表演,正值青春期的他,恋上了其中一个年纪轻轻的舞郎。为了凑钱让舞郎能和自己共度一宵,他转售了珍惜收藏的漫画书,终于在新年前夕得愿以偿。
少年情怀总是诗,《少男》里的男孩不只满怀诗般的情意,他本身也是个诗人,而影片里的诗,却是导演奥拉乌索里托自己亲手写下的。
和他的前两部剧情片《马希莫欧立卫洛的盛放》和《割之女》(Tuli)比较之下,这部《少男》感觉更个人,带有某种程度的自传味道。奥拉乌索里托坦然承认,《少男》的确有部分是他本身的经历,他是在第一次观赏了菲律宾的舞郎表演后,终于恍然大悟,坦诚面对自己的性倾向,了解自己的确是喜欢男性的同性恋。就像戏中的少男,一番观赏夜店舞郎的经验,解开了心里的迷惑,开拓情感上指定的方向。
影片里性爱的场面,拍得唯美动人,两具年轻、结实的身体,在橙黄色的微光下激情相欢,是绝对的赏心悦目。对不起,新加坡的电影检察局,这是自然生活的纯真境界,不是简单无聊的同性恋规范化。(遗憾的是,导演透露,影片原本还有一幕非常近距离,从下往上拍的勃起镜头,但后来在检修处理时去掉了。)
《少男》的剧情似乎很简单,可是传递的讯息和思想却丰富多彩,并非少男叫春那么简单浮浅。奥拉乌索里托会很漫不经心地在影片中安排,让观众捕捉的讯息和感觉的桥段。少男衣食住行都不缺乏,就是没有父亲的爱和关怀,舞男虽居住贫民区,但父亲却带着吃的来探访,互相嘘寒问暖,温馨无比,简短的一幕,就道出了富不一定拥有,穷则并非一定贫乏的观点。
倒是少男满室大鱼缸的隐喻,起初以为就是为了增添少年诗意气氛,后来傻傻地问了导演,他回答:你不觉得这些鱼和自然界有关联吗?恍然大悟,少男心里的同志情怀就和鱼缸里的鱼一样,都是自然界的生态。
剧中一句少男的气话:「在菲律宾,女的还是妓女,男的还是情色舞郎」,令我不禁询问导演,为何有如此偏激的看法。他答道:这是他个人对菲律宾社会情况感到痛心的比喻,他从小就认识的贫穷邻居们,这么多年来,物换星移,年复一年,他们还是同样的贫困,没多少改变。
最喜欢的是导演以豁达丶开朗的心态处理影片,少男和舞男的关系虽然始于交易,导演却将这份关系处理得唯美,无关道德准则,只是少男对自己生命一部分的肯定。
奥拉乌索里托的导演手法越来越显个人风格,在众多喜欢把剧情搞得分枝散叶,拖泥带水的菲律宾影片中,他的作品,无疑地,鹤立鸡群。很欣赏他在剧情中细腻,巧妙地传递自己的想法,观念的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