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十三个原因:幕后故事》观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十三个原因:幕后故事》观后感100字

2022-05-18 02:08:5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十三个原因:幕后故事》观后感100字

  《十三个原因:幕后故事》是一部由杰伊·阿谢 / 艾丽莎·伯 / 布兰登·弗林执导,纪录片 / 短片主演的一部美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十三个原因:幕后故事》精选点评:

  ●It is okay to not to be okay. It is okay to not to be perfect. You have no idea how much you matter to me.

  ●Stay alive so you can get more chances to see the beauty of the world

  ●和正片相比 在这里看到的评论简直都太舒服了

  ●从一个本不该发生的悲剧中获取正能量,看完之后越发觉得本剧在给人带来的现实思考远比其本身在剧情创作上的良好发挥还要更给力。要相信,你永远不是一个人。

  ●想对以后自己的孩子说,我永远站在你身边。You're not alone.

  ●太说教了啊

  ●这才是充满教育意义的青春剧

  ●It's ok to not be ok,it's ok to not be perfect and for everything to be exactly right every moment of the day.But that you can get pass that.It gets better,you won't always feel this bad.

  ●看了这集才算把这个电视剧看完整了

  ●喜欢那个大胡子大叔,女主原来是英国人

  《十三个原因:幕后故事》观后感(一):如果 你也听说

  《13 Reasons why》里涵盖了许多交织着阳光和阴影的故事,不仅展现了Hannah一个人的受伤和挣扎,还描述了诸多来自不同背景的孩子的互动,展现了家庭、学校等外界环境的影响,是一部关注点很全面、角度相对客观的好剧。在作品的社会影响力方面,我觉得和前段时间读过的林奕含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有一些共通之处。

  林奕含在一次采访中提到,她不希望自己的书被轻易用体制解构,被用于“大格局思考”的佐证,因为这样便是视房思琪的故事为个案,把她归入无数受害者的分母数字中。

  她说她更害怕那些所谓“比较进步的人”,在学习了心理学社会学后,仿佛能轻易地去理性化分析一切,甚至解构伤痛。而就是在这些成体系的宏观分析中,一个个房思琪被筛子漏了过去,成为了统计表上的数字。没有人会记得她们曾经是活生生的女孩,原本可以享受简单而幸福的生活。

  而对于《13 Reasons why》,我也有着相同的感觉。它把Hannah Baker的故事单独拎出来,放到了聚光灯下,细细观察描摹,将一个十六岁女孩的心事解剖给每个人看,不评判每个人的作为,也不遮掩任何丑恶。

  这部剧可以引发很多话题的讨论,对里面每个角色的爱憎褒贬众口难调,如果写成案例分析、总结教训,可以洋洋洒洒长篇大论。但归根结底,这是Hannah Baker的故事,是一个鲜活美好的女孩被校园霸凌摧残,搁浅在了青春浅滩上的真实记叙。导演不仅仅希望能引起社会对校园霸凌、青少年情绪引导的关注,开启家长和孩子、同辈之间的话题,而更希望我们能直视深渊的眼睛,用心去理解一个生命的存在和陨落。

  《十三个原因:幕后故事》观后感(二):《聊聊自杀这件事》

  《十三个原因》讲述的是虚构的故事,旨在唤醒大家对自杀问题的意识,并不是基于某个真实事实而创作的。汉娜的故事不是真实的。

  你可能会有跟剧中人物类似的经历和想法。大家常常会对影视剧中的人物产生认同感。然而,要记住,有很多健康的方式来处理剧中出现的问题,考虑自杀并不是其中之一。

  如果你看完本剧后觉得你需要别人的帮助,或是跟别人聊聊的话,去跟朋友、家人、辅导员或者咨询师谈谈。总有人会倾听你的所思所想。

  自杀不是对于生活之挑战和不幸的正常回应。绝大多数经历过欺凌、好友离世等不幸事件的人不以自杀为出路。实际上,他们向别人求助,跟别人聊聊以获得帮助,或者通过别的有效途径来应对。之后,他们的生活健康照常。

  尽管有人看了本剧会认为汉娜的自杀很英勇或者很浪漫,但是,自杀绝不是英雄式的行为或者浪漫的行为。本剧中没有什么是英勇的。事实上,本剧本质上是悲剧的。

  切记,尽管剧中展现了一次失败的干预治疗,针对面临人生挑战、压力痛苦和心理问题的治疗皆有,而且有效。

  自杀会影响每个人,但只要我们看到听到有人有自杀倾向的征兆,所有人也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助他们。

  公开坦诚地交流心绪困扰和自杀想法是允许的、正常的。这不会使得某人更倾向于选择自杀或是将自杀的念头印在脑海中。如果你担心某个人,直接问问她近况如何。

  知道如何理解并回应那些与你分享他们的苦恼和自杀念头的人,十分重要。决不能对他们本人或是他们的想法做出主观判断。你要做的只是倾听。关心他们,体谅他们,善待他们。主动提出你愿意陪在他们身边,主动提出你可以陪他们去寻求帮助或是拨打心理干预热线。剧中辅导员的回应是不恰当的,绝大多数辅导员不会这么做。学校里的心理辅导老师是专业可靠的帮助提供者。

  尽管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怎么回应或者积极响应,还是有人极力想找到有能力帮助你的人。如果有人告诉你他们想要自杀,不要当儿戏,应该立刻寻求帮助。

  一旦你死了,你绝没可能再拍出一部电影或是与人沟通。从坟墓里给别人留言只可能出现在好莱坞影视剧中,而不可能在现实里发生。

  纪念自杀而亡的逝者是不提倡的。装饰逝者的储物柜或者在前面自拍是不恰当的,也不会达到向自杀而亡者表示缅怀和哀悼的目的。

  汉娜在剧中将自杀的原因归结于别人。自杀绝不是因自杀而亡者周围人的过错。对于逝者身边人也有相应的支持团队提供帮助。

  ---

  《十三个原因:幕后故事》观后感(三):It's okay to be not okay, but …

  一直遗漏的番外,看完了才算把这个剧了结了。

  剧组用心良苦。请了演员、制作人、心理学家一起发声,去传播Suicide should never be an option这个认知。但这些说白了都是没有经历过欺凌,或者经历了之后挺过来的人会说的话吧。

  对于那些真正经历过的绝望,好像没办法轻飘飘地去斥责别人的软弱。

  欺凌和纵容是罪,软弱不是。但软弱抹杀的是你自己的可能。

  我一直记得莫小姐跟我说的,你哪怕现在不想活了,要是过了两三年想活呢。不要替未来的自己做决定。——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每个自杀的人都至少会对六个人造成影响。如果有认识的人自杀,人们自杀的可能性会更高。经历过别人自杀的人,会把错误归于自己。”

  如果说这是在鼓励受害者求救,另一层意义上,剧组试图去解释“成年人意识不到 ”的“校园/网络欺凌有多伤人”。

  “我们一回家就是MySpace、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学校和社交网络就是我们的整个世界。所以当你经历网络欺凌的时候,你会被很多人欺负。他们躲在电脑屏幕背后。”演Jessica的演员说这句的时候都哽咽了。

  还有由Selena这样在大众话语下成长起来的童星来说“他人即地狱”:

  “这些事一旦上网了就会一直在那儿。一张图片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解读。人们会想象出自己的故事、他们愿意相信的故事,它会影响你、伤害你。”

  她说的时候已经没有哭腔了,甚至语末有一种特别残忍而又讽刺的无奈的笑。所谓公众人物的强心脏,都是被逼出来的。

  ——没喜欢过Selena,但那声笑比她哭出来更让人心疼。

  “你会觉得额外孤独。由于人们的这种通信方式,所以事实上根本没有安全空间。”

  “才成年时,人的大脑额叶赫执行功能还没有完全成形。所以如果发生点什么,他们就觉得是一辈子的事。他们常常觉得没有出路,导致无法挽回的事”

  “成年人会把青少年和年轻人在意的事当成小事,创伤和痛苦感觉永远不会停止。”

  elena的母亲和心理教授们说这些,尽力去让不理解的人理解。但是这样的影像,说白了只会让度过难关的人回溯之后再痛哭一次而已。

  他们说起Hannah受到的荡妇羞辱,说起Tyler受到的肢体霸陵,说起Jessica受到的强奸…大家总在诠释说这部作品一直在讲“小事对人的影响”,但从一个共感者角度来看,真心不觉得这些是小事。

  “荡妇羞辱对于女孩子来说是毁灭性的,它允许人们像对待一个性对象一样对她,而不是一个人。”

  兄弟法则则更普遍。“我的就是你的”“任何情况下我都支持你”“你的错处我绝口不提”,放到中文语境里就是“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这种屁话。

  “但真正的兄弟是「我绝不让你陷入那种境地」。”

  当然还有旁观者效应。旁观者效应是我们觉得当有严重的事发生时,作为正义的人,你怎么可能不介入呢?连接剧情的话就是Jessica被性侵的时候,衣橱里喝醉了躲着的Hannah为什么什么也没做,甚至直到她死都没把“你没性侵了”这个真相告诉Jessica。但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最严重的侵犯一般在15秒之内发生,周遭的人会吓傻的,当下甚至都不会意识到“糟糕的事情会发生”。

  人和人对“正义”的界定并不相同。“不作恶”和“为善”的差距,跟“不作恶”和“见义勇为”基本类同。在条件弱势情况下,人也会对正义的要求不断降低。纸上谈兵也没有价值。

  对于性的讨论也很精妙。

  年轻男女对于“同意”有很大的误区,你可能很难去说服他人,“口嫌体正直”这种事真的不会发生。这种误区的始作俑者是成年人。成年人对性话题的规避,使得他们甚至没有教会青少年“同意”到底是怎样的,以及,受了伤害之后要如何对待。

  Justin的演员在说性交流的时候说的没错。青少年在向成年人咨询的时候并不需要知道所有细节,但成年人要告诉他们“应该做的那些事”。比如达成“同意”的共识——“Is that Okay?”这句话incredible sexy.

  总会觉得这类作品,是拍给受害者看的。因为不存在因果报应,很难去撼动加害者和旁观者。因此网络评价来看,拿此打趣和“至于吗?”的人并不少。

  所以它的作用大概是“代陈述”。很多时候受害者只是感觉疼,无法去自白自己到底遭受了什么,你也不信任他人会去理解这种感受。

  可是即使是长大之后,那种感觉并不是完全离开了,社交的恐惧和不得法依旧存在,看似劫后余生,创伤性应激反应仍然让你不同于常人。也就是专家所说的“他们有时候需要帮助,有时候又拒绝和反抗”。

  “当人们面临重大的不幸时,他们要么抵抗,要么逃避,要么不知所措。尤其是当过去发生过痛苦的事时,那最可能的反应就是不知所措,甚至感到从自己的身体中抽离出来,失去自我意识。”

  旁观者在评述时也会把焦点放在“为什么别人都没事”“为什么就她…”上。但这本不应该成为重点。很多时候“受害者有罪论”不过是普通人用来增加自我安全感的方式。只要确信了受害者不无辜,那么能避开那些错误的自己就一定安全了一样。

  “在那种情况下你会觉得跟人呼救是很困难的,因为你觉得你会给别人增加负担,或是下意识觉得别人不愿意听、不在意。”“常常人们是不愿站出来诉说的,因为幸存者羞辱常常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野岛伸司在他的剧作《人间失格》里甚至揭示了另一层可能,当受害者有机会转嫁欺凌的时候,他自身的妖魔化可能会超过原本的欺凌者。

  受害者从来不是独立存在的。这个过程中也不是没想到过,那些因为自己沉浸在悲哀情绪之下,忽视掉的别人的感受。像Tyler对Hannah、Clay对Tyler做的那些事一样。

  因此你看,受害者不会抱团。只会逃避。“自身难保”是一个漂亮的托词。

  半小时的纪录片看了两个小时,我也是没谁了。用制作人的话说:

  “拍摄过程里我们每个人都去反思自己的初高中,我们做对的事,我们做错的事,我们没有勇气去做的那些事——我们后悔的事。”

  大概也是观看时的我的心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