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娃娃师傅》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娃娃师傅》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2020-12-04 23:26: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娃娃师傅》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娃娃师傅》是一部由Franziska Buch执导,Friederike Becht / Fritz Karl / Franz Dinda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娃娃师傅》观后感(一):电影频道压箱底的宝贝一定还蛮多的。

  最近电视基本上全是疫情报道,换到CCTV6看到这个片子感觉到了不一样的画风。译制片配音腔配上复古的色调真的没看出来是部15年的片子,半截开始看的故事线已经在讲述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维权艰辛了,有机会一定完完整整的看一下,毕竟我也是个野生的人形师呢(笑),可以看到古董娃娃,那个时代的装束,因为台词配的有点尬便把注意力都放在画面细节上了,蛮精致的。

  《娃娃师傅》观后感(二):商业女性的成功之路,背后需要2个男人

  今天情人节,央视6台电影频道一大早放了一吻定情

  第二个电影就是娃娃师傅

  没有太多爱情的成分

  但是女主角太美了

  她生于贫困,成为女演员

  吸引了当时最有名的雕塑艺术家马克思

  两人自由恋爱,却因为男方的理念没有走入婚姻的殿堂

  她是个英雄母亲,生了8个孩子

  为了丈夫的事业躲在乡下,为了女儿开始制作娃娃

  从粗糙的布娃娃到泥塑油彩娃娃

  不太能理解的是,她的创作生涯,作为雕塑家的丈夫并没有直接帮助过她,可能艺术家毕竟是艺术家吧。但是在法庭上,他还是承认了她的成就。

  《娃娃师傅》观后感(三):永恒之女性,引领我们向上

  

很喜欢海报上女主角的形象,笑靥如花,随风轻舞,正如她在电影中表现得一样,无论身处顺逆,都不会轻易言败。

影片讲述手工娃娃师傅凯特·克鲁斯与欧洲最大的玩具生产商冰的专利之争。开场即是凯特穿过记者步入法庭的画面,镜头一转,却回到凯特的幼年时期。凯特成长于单身家庭,母亲是一名裁缝,在为一位军官生下凯特之后就被无情抛弃了。影片有一场戏,凯特想把得到的糖果与母亲分享,却遭到父亲的指责。面对辱骂,凯特一口把糖果全部吞下,毫不畏惧地盯着父亲。这一个动作就体现凯特性格刚强的一面,正是这种性格造就了她传奇的一生。

成年的凯特出落成一名出色的戏剧演员,结识了很多社会名流。或许是童年缺少父亲的陪伴,凯特疯狂地迷恋上比自己大许多岁的雕刻家马克斯,并为后者生下一子。看到这里,我不禁为凯特的前途担忧,似乎母亲的悲剧会再一次在她身上上演。好在马克斯没有抛弃凯特,而是让她带着孩子去乡下照顾病重的母亲。期间凯特认识了年轻有为的摄影师戴维,后者给孤独的凯特带来心灵上的慰藉。

好景不长,母亲病重过世,丈夫作品受冷落,孤立无援的凯特发现自己给孩子缝的布娃娃很受欢迎,于是开始制作手工娃娃。故事从这里进入正轨,欧洲最大的玩具商冰先是想低价收购凯特的娃娃,遭拒后开始仿造她的产品,凯特毅然决定起诉冰。

电影巧妙地运用情节的呼应设置悬念:凯特母亲病重过世与丈夫突发心脏病对应;丈夫版权纠纷败诉与凯特起诉冰对应。这样设置不仅让情节更加紧凑,还能调动观众一直与凯特共情,看她不断冲破命运循环的诅咒。

真正的法庭戏份只有结尾的一点点,导演似乎更想表达的是凯特的自我成长。凯特有着清晰而完整的人物弧光,从依赖丈夫的经济支持,到制作娃娃贴补家用,再到成为赫赫有名的女企业家,一步步完成人格与经济上的双重独立。可喜的是,在强调女性独立的主基调下,影片没有刻意突出性别对立。马克斯性格古板但有责任心;戴维思想开放却过于激进。如果说前面是凯特依靠着两个男人;后面则是两个男人依靠着凯特。结尾两个男人站到凯特的战线,共同对抗强大的冰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三位主人公的人设颇具象征性。马克斯象征着古典保守的浪漫主义;戴维象征着理想激进的革命主义;凯特象征着自强实用的商业主义。从结果看,古典主义被时代抛弃,革命主义被战争摧毁,只有实业主义才能带领德国迎来光明前景,这也让这部女性主义影片平添了几许忧国忧民的深切思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