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西行漫记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西行漫记读后感精选

2020-12-16 02:42:5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西行漫记读后感精选

  《西行漫记》是一本由[美]埃德加·斯诺著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76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行漫记》精选点评:

  ●看此书眼前为之一亮

  ●脑子不灵光,对历史不清楚的都应该看看

  ●中英对照,斯诺的文笔真是很好。当然,故事本身很打动人。

  ●读了很多遍~学历史,学英语...还挺自得其乐得

  ●一口气,把中文读完了(这本书是英汉对照的。。)。一句话,值得一读!(嘿嘿,对于我早期读过的书,我都要给极其主观的评价……力荐!)

  ●读研究室时候读的,中英对照,不错。

  ●The Red Star rose and has been hanging over China, bringing us warmth and hope, as well as heat and suffering.

  ●一手史料。看看现在的教科书,就知道红对白的态度非常委婉了。

  ●You do know something, Snow.

  ●终于看完了,厚厚一大本,斯诺作为第一个深入共产党探访的外国人,外国记者,所有事实的陈述都具有客观性。读这本书时,才知道以前中学学的历史很浅显,在这本书里读到了很多新鲜的词汇,甚至对中国近代历史,都有了新的认识,打算好好恶补历史了。这是一本每个中国人都必须读的书。

  《西行漫记》读后感(一):了解共产党历史的一本好书

  这可以看成是一个调查报告,各种问题的分析很撑系统。今天读来仍有震撼。所谓红星者是恒星,非指的是个人,而是一群无产阶级革命见。这跟后面时代的个人崇拜相差甚远。共产党通过舆论宣传,通过给农民土地很好地组织和发动了农民,就这一点来看,就有着极大的功绩。历史宗是惊人的相似。100年前要解决的是农村农民问题。100年后依然是这个问题。通过将农民转移城市,是个方法。但是中间问题依然很大。中国农村需要的是新的组织方式和生产方式,而不是仅仅通过转移就能解决。

  其次,一个事业的成功,需要信仰的支撑。中国共产党具有务实,乐观和殉道的精神,这些都是极其需要的品质。

  《西行漫记》读后感(二):当年好作风

  这本书2010年读的是中文部分,当时印象非常深刻。一直想再读一遍。这次读的是英文部分。才发现中文部分有不少漏译,有些像是版本和审查的原因,有些则好像是翻译的原因。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里说,“伟大的革命一旦成功,便使产生革命的原因消失,革命由于本身的成功,反而变得不可理解了”。身处今日,很难想象当年中国的贫穷、落后、阶级冲突的严酷和社会矛盾之深。官样化的宣传也使得那一段历史日益变成神话。而斯诺的书作为最贴近历史的记载,在80多年后读来,仍然是那么活生生有血有肉,让人震撼不已。这本书能让人明白共产党为何能取得胜利,人民军队的力量源泉在哪里。对比当年在保安时期的党的作风、干群关系和军民关系,今天是需要汗颜的。

  《西行漫记》读后感(三):如果当成个人志去看?

  毛泽东真是个怪人。好感他的晚睡晚起、幽默。我想知道他交那么多报名费又不去读到底是在想什么呢?毛泽东真的是我国历史上我最想亲身交往的人物之一,我对他太有好感太好奇了。

  另一个好感人物是董健吾,百度了真是个神人,他后来的经历也是怎么说,有点历史的嘲讽吧。

  少先队员的发展历史其实当过少先队员的人都不怎么清楚吧。。我第一次觉得这帮小鬼很厉害,是斯诺准备进入苏区,被一个小鬼误以为是民团头子,跑了好几里路到安塞报告。再一个是他们具有很强的自尊心,让我这个现代儿童自愧不如(还有就是这些大人对这点予以保护,好令人感动)。我记得我小学时候红色之旅也有那种小英雄的故事,小兵张嘎也很流行。那时候没啥感觉吧,普普通通女孩子对战争没什么感觉,有时候也觉得啊是编的吧,但是看了西行漫记以后觉得很理所当然。有些东西也确实应该辩证法看待,比如我虽然不赞成现在一些法律,但是星条旗能否被焚烧那个案例,不也是激起了很深的民族感情,有军旅背景的法官也无法认同这一行为吗?

  我一直对战争史没有多大的兴趣,读这本书是因为我想对红军领袖到底是个什么样有个大概的了解,我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在一个比较客观脱离官方语境的叙述中,看到他们“那一面”。 完全能理解初中所说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种什么样的精神。 我相信“白匪”中也会有爱国抗日的人,但是没什么比一颗赤子之心更动人,这些人的认知从今天来看或许很粗糙,可是他们直率勇敢的很可爱。 这段历史是最可贵的历史,因为往后的历史不是一腔热血和革命信仰就能书写的历史。 然后我个人配合丰乳肥臀还有点疑惑。昂嗯。。我可能还需要更多可靠的资料吧。

  《西行漫记》读后感(四):惊人的洞见力

  《西行漫记》堪称百年经典著作。强烈推荐。基于三点理由: 第一,此书成书于1937年,当时红军的残酷处境和力量弱小众人皆知,它就像田野里随时会熄灭的零散火星,且受国民党政府宣传影响,在当时众多国人和西方观察家眼中,共军只不过是一支叛军,带有土匪性质,他们面目可憎,到处打家劫舍,不但要求共产,而且要求共妻。但斯诺先生通过自己详尽的考察,在书中通过有理有据的分析,明确挑明了古老的中国未来的希望就在延安这片红色热土上,共产党的军队终将取得胜利,毛比蒋也高了N个境界,巨大的红星终将照耀中国。这属于多么叫人吃惊的洞见。该书甫一出版,便被疯狂加印,当时多少受过教育的青年精英受其影响,冲破国民党设置的多道封锁赶赴延安。(不知1938年到延安的江青是否就是如此)我想,如果我当时读到此书,应该也会毫不犹豫地卷上铺盖,到延安去。

  第二,我们经常说“不忘初心”,这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一个组织来说都是无比重要的,因为这关乎你是谁、你将要去何方的问题。那么,党的初心是什么?在这部书中会部分找到答案。现在很多共产党员都忘了党的初心,甚至压根不知!我认为,每一名党员都应该好好读一读《西行漫记》,相信定能少去很多腐败分子。最好也列为大学生必读书目。记得有人提到过,中国历史上统治稳固而且长命的朝代竟然都是惊人的300年,不信你看,西周300年,汉朝300,唐朝300,宋朝300,明朝300,清朝300。但这些王朝均是“一姓之治”,比如汉朝姓刘,唐朝姓李,明朝姓朱,清朝姓爱新觉罗;共产党实际上已经摒弃一姓之治,而是聚天下英才而治之,那么共产党的统治寿命应该能翻一番,600年!处于这种大背景下,顺道者昌,你必须了解之,适应之,而《西行漫记》无疑可以帮助到你。

  第三,没想到斯诺先生的文笔如此优秀。比如书中:陕西“很少有真正的山脉,只有无穷无尽的断山孤丘,连绵不断,好像詹姆斯.乔伊斯的长句,甚至更加乏味。然而其效果却常常像毕加索一样触目,随着阳光的转移,这些山丘的角度陡峭的阴影和颜色起着奇异的变化,到黄昏时分,紫色的山巅连成一片壮丽的海洋,深色的天鹅绒般的褶层从上而下,好像满族的百褶裙,一直到看去似乎深不及底的沟壑中”,从中可见斯诺的写法是什么风格,这显然让这部长篇的新闻纪实报道增加了可读性甚至增加了可信性。

  《西行漫记》读后感(五):曾经的一些人、一些事

  “别忘了我的假臂!”蔡树藩叫道。

  “别忘了我的照片!”陆定一提醒他。

  “我们等着你的航空队啊!”杨尚昆笑道。

  “给我送个老婆来!”李克农要求。

  “把四两可可送回来,”博古责怪道。

  走到城门口,大家挥别。毛主席在睡懒觉,所以没有起床来送他。

  “聚光灯之外,这些著名的“红色匪首”不再是一个个遥远的形象,而是和普通人一样,有着好或不好的童年、有着各种各样的成长经历,对于迎面而来的命运,有过迷茫与徘徊、也有过坚持与选择…… 而这一切,四个月前,斯诺还一无所知。

  不过,好奇心总会迫使人们去探索未知,面对宣传和反宣传中扑朔迷离的红军,脑袋中一大堆问题的斯诺决定抓住机会,设法去触摸处于无声的绝缘的新闻封锁之内红色中国的脉搏。

  “这要经过怎样的冒险呢?我不知道,但是在这些年的国共内战中,已经有千千万万的人牺牲了生命,为了要探明事情的真相,难道不值得拿一个外国人的脑袋去冒一下险吗?我发现我同这个脑袋正好有些联系,但我的结论是这个代价,不算太高。”

  于是,斯诺便登上了一列缓慢行驶在一个劳苦的、饥饿的、革命的和受到外国侵略的土地上的破败不堪的火车,开始了自己的冒险。

  “云南和四川两省的人对官员有两点共识:一是官员都贪污腐化,一是他们都抽大烟。在朱德所成长的地区,抽大烟就如同喝茶一样普遍,父母习惯把大烟涂抹在甘蔗上来抚慰嗷嗷待哺的婴儿,所以他也不可避免地抽上了大烟。而给予了他官位的官僚体制,则不仅将劫掠公共资源视为一种权利,更大程度上视为一种对家庭的义务。朱德也效仿自己的上司们利用当官的种种特权来为自己和子嗣谋取福利……人们也许会以为他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财富、权力、爱情、子嗣、尘世的浮华、显赫的声望以及可以宣扬儒家仁义道德的安适未来。实际上,他只有一个真正的坏习惯,但是正是这个坏习惯导致了他的衰落,他喜欢读书(读书开眼界、抛家舍业闹革命)……”

  我问彭德怀受到什么书籍的影响。他说,他年轻的时候读过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第一次开始对军人应对社会负有什么责任有了一些认真的考虑。“司马光笔下的战争都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只给人民带来痛苦,很像我自己的时代里中国军阀之间的混战。为了要使我们的斗争有一些意义,为了实现长期的变革,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对当时的现状,稍有理想的既得利益者也会感到不满,更何况一直笼罩在死亡和捐税阴影下的小老百姓?“群众只关心他们生计问题的实际解决。”

  斯诺采访了很多人,军官、士兵、领导者、平民百姓,带有剿灭性质的阶级战争似乎比其他类型的战争都更为残酷,无论对军人还是军属。不过出乎斯诺意料,“虽然他们(红军)几乎全体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是他们都没有太悲伤,也许是因为年纪太轻的缘故。在我看来,他们相当快活,也许是我所看到过的第一批真正感到快活的中国无产者。在中国,消极的满足是普遍的现象,但是快活这种比较高一级的感情,却的确是罕见的,这意味着对于生存有着一种自信的感觉。”

  “红军和苏维埃政府已在他们区域内的全体人民中,造成了一种磐石般的团结,因为苏区中的每一个人,都准备为他的政府反抗压迫者而战,因为每一个人都是志愿的、自觉的,为着他本身的利益和他认为正确的信仰而战。(土地革命;南京分化对手的失败)第二,在苏区的斗争中,人民是由有能力、有力量和有决心的人领导的,他们对于自己在战略上、政治上、经济上以及军事上的需要,都有着深切的了解。(严格的纪律对个人主义的压制,个人的存在是群众之中的沧海一粟)

  决不会有一个人可以做中国的“救星”,但不可否认,你觉得毛泽东的身上有一种天命的力量。这并不是什么昙花一现的东西,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根本活力。你觉得这个人身上不论有什么异乎寻常的地方,都是产生于他对中国人民大众,特别是农民——这些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贫穷饥饿、受剥削、不识字,但又宽厚大度、勇敢无畏、如今还敢于造反的人们——的迫切要求作了综合和表达,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假使他们的这些要求以及推动他们前进的运动是可以复兴中国的动力,那么,在这个极其富有历史性的意义上,毛泽东也许可能成为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

  我常常在想毛泽东自己对于武力、暴力以及“杀人的必要性”等问题的责任感。他年轻的时候,就有强烈的自由主义的和人道主义的倾向,从理想主义转到现实主义的过渡只能是在哲学上开始的。虽然他出身农民,但在年轻时候,本人却不曾怎么受过地主的压迫,像许多共产党员那样;还有马克主义是他思想的核心,但据我的推想,阶级仇恨对他来说大概基本上是他的哲学体系中的一种理性的产物,而不是本能的冲动。

  他的身上似乎没有什么可以称为宗教感情的东西。我相信他的判断都是根据理性和必要作出的。因此我认为他在生与死的问题上,在共产主义运动中大概基本上起着一种节制的作用。我觉得他想把他的哲学,即“长期观点”的辩证法,作为任何大规模行动中的权衡标准,而在这个思想范围内,人命的宝贵只是相对的。这在中国的领袖人物中间显然是很不平常的,因为从历史上来说,他们往往置权宜于伦理之上。

  毛泽东预测说抗日战争将会持久而艰难,历史上武装斗争的领导人不向其追随者许诺速胜者凤毛麟角(蒋介石在他的日记里写道,“我告诉他们(张、杨),剿匪已到了只需最后5分钟就可实现最后胜利的阶段。”),毛泽东肯定是其中之一。他的坦率事先消除了那种折磨着支离破碎的梦幻的失败主义情绪:另一方面,毛泽东正确地估计了进行革命动员后以中国的人力和物资资源为后盾的强大的持久力,从而帮助增强了人们更为持久的自信。

  应该为李德说句公道话,他在江西应负的责任的实际程度可能被夸大了。实际上,他成了共产党为自己吃了大亏进行辩解的一个重要借口。他成了一个骄横跋扈的外国人,害群之马,替罪羊;能够把大部分责任归咎于他,总是使人感到宽心的事……实际上几乎无法相信,不论由哪个天才来指挥,红军在遇到了他们在第五次“围剿”那一年所遇到的不可逾越的障碍之后仍能胜利归来。

  斯诺离开苏区时,路过一个小村子,这个地方风景很美,树木成林,野味很多,可以打到野猪和鹿。树丛中间尽是大野鸡,有一天,他还看到两只老虎在秋天一片紫金色的山谷中蹿过一片空地,在射程以外。

  其他:

  1.红军正在保安盖起几所新建筑,但当我在那里的时候,住处是非常原始的。毛泽东和他的夫人住在两间窑洞里,四壁简陋,空无所有,只挂了一些地图。比这更差的他都经历过了,但因为是一个湖南“富”农的儿子,他也经历过比这更好的。毛氏夫妇的主要奢侈品是一顶蚊帐。除此之外,毛泽东的生活和红军一般战士没有什么两样。做了10年红军领袖,千百次地没收了地主、官僚和税吏的财产,他所有的财物却依然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包括两套布制服。他虽然除了主席以外还是红军的一个指挥员,他所佩的领章,也不过是普通红军战士所佩的两条红领章。

  2.我问毛泽东,苏维埃是否主张取消不平等条约。他指出有许多的不平等条约,实际上已为日本所破坏,特别在满洲。至于中国代议制政府将来的态度,他这样说:(不是简单回答是或否,分析现状,区分对象,区别对待,前景展望)

  “那些援助中国或者并不反对中国独立和解放战争的国家应该请他们同中国保持密切的友好关系。那些积极援助日本的国家,自然不能给予同样的待遇:举例说,德国和意国,他们已和伪满洲国建立了特殊的关系,是不能算做中国人民的友邦的。

  “对于友邦,中国愿意和平谈判以达成互利的条约。对于其他的国家,中国准备在更广泛的范围上同他们保持合作……至于日本,中国必须以解放战争的行动,来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没收日本帝国主义所有的财产,取消日本在我国的特权、租界和势力。关于我们对于其他国家的关系,我们共产党人并不主张采取可能使中国在抗日斗争中在国际上处于不利地位的措施。

  “当中国真正获得了独立时,那么,外国正当贸易利益就可享有比从前更多的机会。四亿五千万人民生产和消费的力量,不是一件能完全由中国人来管的事情,而必须要许多国家来参加。我们几万万的人民,一旦获得真正的解放,把他们巨大的潜在的生产力用在各方面创造性的活动上,能够帮助改善全世界经济和提高全世界文化的水准。但中国人民的生产力在过去却很少发挥;相反,它还受着本国军阀和日帝国主义的压制。”

  3.我们必须加强自己部队的教育工作。最近有好几个例子说明我们的人违反统一战线政策,对我们允许撤退的军队开火。还有一些例子是我们的战士不愿交还缴获的步枪,说了几次才交出来。这不是违反纪律问题,而是不服从指挥员的命令,说明这些战士不充分了解这样做的原因,有些战士甚至攻击他们的领导发出“反革命命令’。有个连长收到白军指挥员一封信,看也不看就撕掉了,还说什么‘这些白军都一样’。这说明我们必须更加深入地教育战士。我们第一次讲话没有把我们的立场向他们说清楚。我们要请他们提意见,在经过彻底讨论和解释后根据他们认为必要的那样改正我们的政策。我们必须使他们感到,统一战线政策不是骗白军的诡计,而是一种根本方针,符合党的决定。

  4.毛没能参见二大,因为迷路了,又没找到同志。

  5.彭德怀在孙中山手下从事谍报活动被抓:“每次受刑后我常常想,下一次得招供了,因为我实在受不了这种刑罚。但每次我又决定不屈农服,坚持到第二天再说。最后他们从我口中得不到什么东西,出乎意料地释放了我。”(遇到困难,要再多坚持一下)

  6. 西安事变中,东方的装模作样的艺术令人眼花缭乱,南京的几波人打的奇怪的太极拳,似乎人人都“得胜”了,只有历史受了骗。

  7.许多倒在前进途中的人,可能只有运气不如幸存者,这是历史残忍的一面。《人间正道是沧桑》中有句话说,“理想有两种:一种是我实现了我的理想;另一种是理想通过我得到实现。” 所谓功成不必在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