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The Looming Tower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The Looming Tower读后感摘抄

2020-12-21 01:19:3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The Looming Tower读后感摘抄

  《The Looming Tower》是一本由Lawrence Wright著作,Vintage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USD 17.00,页数:4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The Looming Tower》精选点评:

  ●精彩,引人入胜!

  ●早就看过中文版了,就一畅销书随便看看爽一把的那种,没想到原著文笔一气呵成,厚厚一个大砖头,明明看过了却根本停不下来,完全沉浸其中、忘乎所以,真是不能不服啊

  ●最后两章读(听)的人想落泪

  ●

  ●里面有一段描写美国报复轰炸阿富汗基地组织留下很多未爆炸的战斧导弹,结果被本拉登以1000万美元卖给“东亚”某国,中译本只写了东亚某国。翻到原版相同的地方,明白无误写的China

  ●对于现代中东历史和社会变化了解不多的读者,例如我,应该会很喜欢这本书。Lawrence Wright的叙述条理和脉络清晰,叙事的地方讲故事功力老练。解读了中东是如何在二十世纪一步一步走向911和恐怖主义。海湾战争是起点,伊斯兰教原教运动和本拉登如何从商人蜕变成“恐怖基地”的控制者是篇幅的重点。虽然我大学念了很多中世纪宗教史和伊斯兰艺术史的课程,但是听过这本书之后对当代宗教还是有了新的认知。最后,每次听到本拉登的老婆们还有女儿们的命运和生活,都特别庆幸自己出生在红旗飘飘的无神论国家里。

  ●浮生偷得半日闲,当不负韶华,多读好书

  ●就喜欢你们暗搓搓损自己的样子!

  ●2020年第8本书,对阿拉伯世界、伊斯兰世界以及伊斯兰信仰的发展有了很系统的了解和认识,我想这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收获。

  ●完整的读过的第一本英文厚书,mark一记

  《The Looming Tower》读后感(一):没有标题

  厚厚一本,砖头一样。可读性很好,考据也详实。前半本讲基地组织的成立,后半部讲其发起的恐怖袭击,最后以9/11收尾。作者耐着性子熬了将近400才最终点题。读的时候一直有紧迫感,会意识到随着右手可感的剩余页数的减少而无可避免将到来的灾难(得感叹 The Looming Tower 这个名字起得真好)。这本书着重描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无可避免”。基地组织并非是无所不能的,美国情报机构也有无数机会可以阻止悲剧的发生,但是历史是由巧合构建起来的。作者的另一个观点就是基地组织以及9/11是一个由“现代”产生的悲剧。基地组织的伦理(如果这也能称作伦理的话)和美国的崛起以及消费主义的盛行无不关系。除却最后颇有宿命感的悲剧,印象最深的就是基地训练营里的和常人无异的家庭生活,也只有在这样一个时刻,我们有机会喘一口气,透过庞大叙事的铁幕看到的困于其中的鲜活的人。

  《The Looming Tower》读后感(二):透过庞大叙事的铁幕看到的困于其中的鲜活的人

  

厚厚一本,砖头一样。可读性很好,考据也详实。前半本讲基地组织的成立,后半部讲其发起的恐怖袭击,最后以9/11收尾。作者耐着性子熬了将近400才最终点题。读的时候一直有紧迫感,会意识到随着右手可感的剩余页数的减少而无可避免将到来的灾难(得感叹 The Looming Tower 这个名字起得真好)。这本书着重描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无可避免”。基地组织并非是无所不能的,美国情报机构也有无数机会可以阻止悲剧的发生,但是历史是由巧合构建起来的。作者的另一个观点就是基地组织以及9/11是一个由“现代”产生的悲剧。基地组织的伦理(如果这也能称作伦理的话)和美国的崛起以及消费主义的盛行无不关系。除却最后颇有宿命感的悲剧,印象最深的就是基地训练营里的和常人无异的家庭生活,也只有在这样一个时刻,我们有机会喘一口气,透过庞大叙事的铁幕看到的困于其中的鲜活的人。

  《The Looming Tower》读后感(三):巴别塔

  因为看了BBC的同名电视剧而想读的书。然而电视剧的内容其实只有后50%,前一半从本拉登的老师讲起,记叙了本拉登和基地组织的渊源,对我来说是一种补课。在历史进程中苏联、美国、中东甚至非洲地区在这一系列事件中的角色勾勒得十分清晰。巴别塔的失败是因为语言不通,而同为人类的不同族群互相仇视,是一笔因为权力、贪欲和因此而形成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宗教、历史、文化上的种种积怨导致的乱帐,就算没有语言差异也是无法厘清的。正如书中所说,本拉登并非简单的恶棍无赖,很多基地组织成员,是受过良好教育、生活优渥、甚至长期在西方国家居留的人,他们不是野蛮人却行最野蛮之事,难以理解吗?这是我永远不能理解的人性的恶与悲哀。

  虽然已经看过不少关于911的音像描述,但是在书中以文字经历这一事件,还是让人十分沉重难忍的。让我想起中学时代阅读一篇关于广岛核弹纪实文学时的感受,虽然两个事件的源起没有可比性,然而对生命的凛冽是一样的。

  书中还以翔实的资料记述了美国政府各种建制下的官僚主义、权力争斗甚至是法律体系下的局限,由此引起的协作匮乏,最终导致美国情报史上这一最大的失败。现在有不少影视作品也拿这种真实来编故事,恐怖分子已经打倒家门口了,自己兄弟还在互相杯葛,让人无话可说。

  月底出发去美国。上次去纽约,世贸中心还没有倒下,这次去,应该会去看看那片曾经焚烧了100天的遗址。

  《The Looming Tower》读后感(四):因为jihad从未止息

  个人很喜欢此类非虚构书籍的写作方式,本书作者讲故事的能力和文笔都很棒,让读者可以全景式的了解导致发生9/11的历史背景,那些发生过的真实事件和关键人物的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的性格特征,他们的家庭背景,动机,决心,手段,个人魅力,以及令人毛骨悚然的宗教狂热。那些人的精神世界是我们这些在世俗化社会里生活久了的人们无法理解的,号称对中东的历史和现实了如指掌的美国人,恐怕做梦也想不到,在他们出钱出力出CIA帮助阿富汗抗击前苏联入侵的1980年代,反美、反西方、反世俗化穆斯林国家、以及决心建立极端的伊斯兰国的梦想,已经在阿富汗及其邻国的巴基斯坦开始萌动,而始作俑者就是本拉登和扎瓦希里等人。谁又能想到,本拉登出身沙特富可敌国的家族,他本人身体瘦弱而且为人温和,这样的人会成为屠杀无辜平民的恐怖组织的精神领袖。扎瓦希里是职业医生,受过良好的现代化教育,曾经参与红新月会在巴基斯坦救助阿富汗难民,他会鼓动极端恐怖主义者牺牲生命,并进而一手策划了9/11恐怖袭击。

  在本书出版的2006年,美国还是布什当政,泥足深陷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本拉登还未被美军海豹突击队击毙,ISIS尚未公开建立,叙利亚危机也未开始,但是读了这本书你会知道,击毙本拉登其实只是为了出美国人的一口恶气,结束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也只是兑现了奥巴马的竞选承诺,这一切对于中东那块被诅咒的土地而言,都仅仅只是翻过去的一页而已,动荡和战争,伤害与泪水,血与火,远未结束,因为jihad从未止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