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大盗奶奶的读后感大全
《了不起的大盗奶奶》是一本由(英)大卫·威廉姆斯 著 / (英)托尼·罗斯 绘著作,接力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80元,页数:18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了不起的大盗奶奶》精选点评:
●亲情片,还不错
●一步一个P太形象了…故事挺有意思,经常叫人捧腹,版本翻译的也不错。结局么……还是喜欢电影改编的…
●给我妹找的书,自己忍不住先看了一遍,故事真好,感动了〜
●插画大赞,可爱的老奶奶萌~
●感谢作者
●很好的。。。。。。。。
●对英国幽默,需要积攒一些勇气来接受。
●十分有趣,即使看过介绍,也没有猜到结局。
●很适合给小朋友看
●故事很暖,刚刚适合现在的心情
《了不起的大盗奶奶》读后感(一):80多岁的奶奶变成了淘气包!!
看了这本书,感觉里面的奶奶真是了不起,为了让孙子更好地和自己相处,竟然在满头白发的年纪去学游泳、去做大盗,而且还碰到了英国女王……老人真是用心良苦啊,向这样的奶奶致敬!我觉得家有老人的所有孩子都应该来看看这本书,它绝对能让你改变对老人的刻板看法!!!
《了不起的大盗奶奶》读后感(二):了不起的奶奶
这本书是我几年前和孩子一起读过的,最近被翻出来是因为在家整理书架时,看到了另一本小说,作者名字很眼熟,于是又找出这本书确认了一下,果然是同一位作者。
可能很多朋友对大卫-威廉姆斯这位作者的名字略显陌生,他是一位著名的英国喜剧明星和演员,了不起的大盗奶奶这本书的同名小说里面,他饰演了爸爸的角色,而且他本人还作为评委参加了几季“英国达人秀”的节目,是个很有趣的人。
大盗奶奶这本书我是在看完电影之后买回来的,当时孩子才上二年级,已经可以自己看书,于是这本书算是他看过的比较长的一本无拼音小说了。
这本书很有趣,整个故事都充满了英式幽默,情节和人物性格都特别可爱,让我觉得有意思的地方是小男孩儿本恩去奶奶家,奶奶从铝皮的饼干盒子里拿出饼干给孙子吃的情节,让我突然想起我小时候,在姥姥家偷吃她放在柜子里饼干的情景,很让人怀念。书中这些小细节充满了生活气息,而本恩父母的表现其实也就是普通爸爸妈妈会做的事情,他们会周末把孩子送到老人家里,自己就会得到一点时间的放松,而孩子需要在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家呆个一整天,甚至两天,会觉得无趣,厌烦,这些描写真的太真实,却又充满趣味性。
当奶奶的真实份伸被本恩发现时,这本书变得更有意思了,变身淘气大盗的奶奶让孙子本恩兴致勃勃,他急切地想知道奶奶的所有故事,而奶奶的计划也让本恩兴奋的想要参与其中,于是祖孙偷盗团成立,紧张的情节一层层推进到他们见到女王的时候,故事达到了高潮,为了避免剧透,具体内容还是请朋友们自行去阅读吧O(∩_∩)O。
故事的最后,无论是书本还是电影中,都是同样的结尾,最后奶奶因病去世了,哀伤的情绪总是会让人不太舒服,不过这总是人生的常态,生命的更迭也不会因为亲人和朋友的不舍而停止。最终的结尾虽然有些小伤感,却又温暖安心,奶奶的秘密也一直存在本恩的心里,成为他和奶奶最后的小秘密。
强烈推荐这本书,这是会很多次回看的一本儿童文学,同样推荐同名的电影,情节轻松可以和家人同看,之后应该会有该作者的其他书籍推荐,敬请期待。
五星推荐哟(●'◡'●)
《了不起的大盗奶奶》读后感(三):有一种深刻叫夸张
英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大卫•威廉姆斯新近出版了一套幽默小说系列,一共四本, 这些小说作品语言幽默诙谐,用夸张的手法编织出一个个看似离奇却又仿佛近在身边的故事。故事乍一看都会逗得人哈哈大笑,别说孩子,就连大人都会忍不住笑出声来。之所以会有这种效果不仅得益于作者的幽默,也得益于作品中无处不在的夸张。这种夸张形式多变,妙趣横生,让事物的特点更加突出,让矛盾更加尖锐,让幽默更深入人心。
语言的夸张。小说中这种夸张几乎遍布每本书,每个章节,常常让我们在阅读中忍俊不禁。比如《臭臭先生》中对于臭臭先生臭味的描写,对于克洛伊母亲发型的描写,都让人印象深刻;《钱堆里的男孩》中对于乔家的富有的描写,蓝宝石生日礼物单,让人对富有程度和蓝宝石的形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了不起的大盗奶奶》中对于圆白菜和奶奶的屁的描述,让老奶奶更值得同情和关注;《穿裙子的小男子汉》中关于校长先生的女装描述,等等。这些描写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但又高于现实,在阅读中会产生一种亦真亦幻但有痛快淋漓的感觉。尤其是那种对坏人的鞭挞更让人觉得大快人心。
细节的夸张。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四本看似毫无关联的书中却有一个共同的人物,小商店的主人拉吉。他搞笑,爱占小便宜,但无疑很善良、热心,给予了孩子们很大的帮助和鼓励。他推销东西的方式让我们对他既爱又“恨”。另外,臭臭先生的小白狗(它在没洗澡前是小黑狗),一些书中对现实的讽刺,包括对女王和首相的(这一点尤其让我佩服)而且不止一次,偶尔看似跑题的废话,等等也让我们觉得很好笑。
版式上的夸张。大多数儿童小说排版都规规矩矩,但这四本书中却不一样,有时字是曲里拐弯的如《钱堆里的男孩》,有时是一个重复的字占了几乎一页,如《臭臭先生》中臭臭先生大的那个嗝,安娜贝尔的课程安排;等等。这部分内容不论是字体还是形式都和正文不一样,让人一目了然,充满了夸张和讽刺,效果非同一般。
再有就是插图的夸张。我不懂插图,但插图给人的感觉却和内容相当的协调,每一幅插图都是抓住了人物的特点,寥寥几笔,线条简单却夸张不羁,充满了随心所欲和洒脱,让文章的内容锦上添花。
夸张的形式不仅产生了幽默的效果,也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也在夸张中思考和成长。因为夸张的背后是现实的故事和成长中的烦恼、困惑、孤独。夸张成了深刻的代名词。这些故事的主角大多是八九岁、十来岁的孩子,他(她)们内心孤独,渴望得到理解和关爱。如《穿裙子的小男子汉》中,单亲少年对于母爱的渴望,对被人接纳和理解的渴望,以及对追求自己喜欢事物的渴望;《臭臭先生》中,女孩克洛伊从家庭中得不到她想要的温暖,转而用包容和爱去温暖流浪汉;《钱堆里的男孩》中, 暴富中的乔对于真正友情和亲情的渴盼,对于金钱的困惑;《了不起的大盗奶奶》中,隔代的祖孙俩之间互相接受、理解、关爱的感动。这些都是孩子在成长过程的敏感问题。作者能够关注到,并且用孩子们容易理解的夸张形式表现出来,少了说教和刻板,多了生动和幽默,产生了笑中带泪,泪中有笑的效果。
对于现实的关注和反思,对于儿童生活的理解和关注,融入生活,巧妙构思才有了这一深刻的表现形式——夸张!我们也在这夸张中见识到了作者写作的才华!
《了不起的大盗奶奶》读后感(四):姜果然老的辣,80多岁的《了不起的大盗奶奶》带孙子去冒险
想象一下,
假如你80多岁了,
你会做些什么?
是躺在床上回忆过去?
还是逛街喝茶打麻将?
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个这样的老亲亲奶奶,
等待,
等待,
他总是在窗户边上等待着你的到来。
《了不起的大盗奶奶》是英国国家图书奖最佳童书奖获得者大卫威廉姆斯的全新力作。它是给孩子的勇敢成长魔法,给大人的美好生活秘方。
这本书的作者是大卫·威廉姆斯,他可真了不起,既是英国著名喜剧明星,又是著名的插画家和作家,创作的绘本超过350种,专著70多种,曾获得凯特·格林纳威奖提名奖、英国聪明豆图书奖银奖、德国儿童图书奖银奖,还曾三度荣获“最佳绘者银画笔奖”。
大卫·威廉姆斯号称“罗尔德·达尔的继承人”。他的儿童文学作品,既有结合现实的夸张和幻想,又有联系现实的幽默和讽刺,和罗尔德·达尔的作品风格很相似,连插图都一个风格。
英国泰晤士报:有趣极了……这是一个幽默,令人动容,不时又有些小伤感的故事
英国每日邮报:在这本书中,大卫威廉姆斯在高度的喜剧性和情感传递之间做到了很好的平衡。
11岁的本恩觉得自己80多岁的奶奶,只会嚼薄荷糖,玩拼字游戏,身上全是臭臭的圆白菜味儿,他讨厌和奶奶待在一起。但是有一天,奶奶要带她去冒险,本恩开始研究地下管道,练习游泳,学习各种逃生技巧。让他和奶奶一起就要完成冒险计划,他又重新爱上变成淘气包的奶奶时,英国女王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本恩才知道原来奶奶听到孙子说自己很乏味,于是编故事说自己是大盗。孙子沉浸在他编织的故事里面,奶奶沉浸在天伦之乐里。
永远的祖孙之情
本恩心里奶奶的形象经过了三次变化:
乏味的奶奶:圆白菜味儿和嘎嘎的放屁声
大盗奶奶:冒险、有趣、了不起
永远怀念的奶奶
本恩的爸爸妈妈每个星期都要有独处的时间,他们就会把本恩寄放在奶奶家。随着年龄的增长,本恩越来越不喜欢奶奶了。
直到他在电话里抱怨奶奶乏味,本恩说完就内疚了,因为他好像看见奶奶的身影了。
那天之后,本恩发现奶奶的不同,原来奶奶是一个大盗奶奶,她很有趣、了不起。
最后本恩才知道这一切都是奶奶编故事告诉他,只是想要更好地陪伴他。
爱是亲子陪伴和尊重
奶奶给了本恩很多陪伴,她陪他玩填字游戏,讲睡前故事和晚安的亲亲。奶奶还尊重他喜欢管道工的爱好,没有期待他长成自己期待的模样。
这些是本恩爸爸妈妈没有做的。本恩爸爸妈妈没有那么多时间陪伴孩子,而且他们想要本恩学跳舞,去延续他们的梦想。虽然最后爸爸妈妈也尊重了本恩管道工的梦想。
奶奶的言行,让他们明白了爱是亲子陪伴和尊重。
组成生命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是我们所创造的价值,还是获得的名气和地位,又或是赢得的物质财富……奶奶年龄那么大和人生阅历很多,她深知是时间。
因为其他的东西,失去了有可能再回来——但是,唯一不可逆的,就是时间。
奶奶得了癌症晚期,生命到了尽头。她想要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长大,然而事与愿违。
爱是什么?爱就是在一起。孩子最需要的不是满屋玩具、华服美食,而是父母的陪伴,他们最需要读故事的妈妈、一起玩游戏的爸爸。他们渴望和父母在一个空间里相处,但是不希望这些相处时间是“人在心不在”的“垃圾时间”——他们最讨厌父母打电话、对着电脑工作、逛淘宝、看电视剧。
如果你和孩子每天只有15分钟在一起,希望你能给孩子讲讲睡前故事。故事能够提供给孩子巨大的享受,能够连接孩子的情感,能够传达你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每天15分钟的故事,能够给孩子心灵最好的滋养。
如果你们有更多的时间在一起,就尝试一起去露营,一起去小区的花园看蚂蚁搬家、蜗牛慢吞吞地爬,一起躲猫猫,一起阅读,一起做手工……这些都会成为一个人一生最美好的记忆。无论你还是孩子,都会最爱这样的时光。
写在最后
白天不懂夜的黑,年轻人不懂老去的难。奶奶身上的圆白菜味儿、走路嘎嘎的放屁声和无聊的填字游戏,是岁月的见证。刚开始本恩觉得这一切太乏味了,等他成长之后,开始怀念这一切。
爱尔兰诗人叶芝有首诗: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思昏沉,在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本诗歌慢慢读,回忆你昔日眼神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