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情人节》经典观后感1000字
《消失的情人节》是一部由陈玉勋执导,刘冠廷 / 李霈瑜 / 黑嘉嘉主演的一部喜剧 / 爱情 / 奇幻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消失的情人节》观后感(一):消失的不仅是情人,还有女人——一个小意见
《消失的情人节》作为本届金马奖大赢家,最让我惊讶的不过于评审团把头奖颁给了一部商业爱情喜剧,这是在整个金马奖历史上都罕见的事情。我们总是笑谈金马奖标榜艺术性为第一性,很少给予商业性作品以肯定,但是可以从近年来整体的入围影片中看出,金马奖或者说台湾业界,越来越来重视具备作者性表达的商业作品。
回到影片本身,剧本是陈玉勋在多年前便已构思写成的(笔者按:豆瓣条目中编剧栏有误,叶如芬和李烈为该片监制),直到多年后,阔别导演椅多年的陈玉勋才重回创作第一线。影片用工整的两段式叙事结构全片,通过设置一对行为举止相反的男女制造笑果,同时在故事行进中有条不紊地解谜开头设置的“消失”谜题。
在陈玉勋创造的世界观中,时间的相对关系成为了联结两位主人公命运的钥匙,以一种“明暗交织”的叙述方式阐述了一个异性相吸、快慢互补的奇情关系。李霈瑜(大霈)饰演的杨晓淇做什么都比别人快一步,刘冠廷饰演的吴桂泰(乌龟太)做什么都比别人慢一步,杨晓淇在明,而吴桂泰在暗,再利用一个叙事翻转进行补充。所以,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杨晓淇发现自己被偷走了一天(情人节),而吴桂泰在情人节那天却发现整个世界的时间都为之暂停,因而多出了一天可以去实现自己多年来的心愿。影片整体非常流畅有序,为了呈现异世界的奇观氛围为技术团队做了很多尝试,终于形成了最终的样貌。陈竹昇饰演的电台主播马赛克,和顾宝明饰演的代主人收集遗失物品的壁虎两个角色,都为勾连故事线和构建世界观提供了有效助力。
但是,在此,我必须要提出一个异议。在故事后段,被时间作用力静止的杨晓淇被迫与吴桂泰相处一天。在这一天的时间里,杨晓淇之前塑造的张扬个性由于一种外力被完全桎梏住,成了任人摆弄的木偶。虽然影片塑造的是一段克制柔情的暗恋故事,但是此处呈现的两性(权力)关系,暗藏着一种危机——杨晓淇所代表的女性可以通过一种强大的精神力被世界操控,被男性操控。而且杨晓淇这个角色的塑造,依然没有脱离了男性创作者对于女性形象的刻板想象,她失落于父亲的离家出走,容易被情场浪子骗去感情,最后的症结都需要一个深情而隐忍的“好男人”去解开。本质上,这依然是一个公主等待王子来拯救自己的老套童话故事。
《消失的情人节》观后感(二):总有人在默默爱着你
电影推荐《消失的情人节》
好久没有推荐一部电影 大概是太过浮躁
我也觉得这是2020年最浪漫的电影
也是金马奖最佳影片 总之是2020金马奖最大赢家
时间过得很快 总有些东西不经意就遗失了错过了忘记了
有时一瞬间很漫长 可以让你翻山越岭去见想见到的人 最终回到你原本的世界
时间停止不停止 你都要骑上单车找到你爱的人 给他拍照 带他去你的秘密基地 跟他讲你偷偷喜欢他的点点滴滴 然后默默为他做很多很多事
“看到三十岁的你 我很开心 虽然你已经忘了我 虽然我们小时候只相处了几天
但是没有你 我不知道如何度过那段艰辛漫长的岁月
等着长大 等着将来再遇到你 是我走下去的动力
谢谢你 谢谢你一直在我心里陪伴着我”
这段听不到的表白也是独白真的好戳心
这大概就是漫长岁月里不被知晓的暗恋吧
整个世界都不动 只剩下风在吹
人生还很长 他有他自己的人生 祝福他吧
喜欢最后那句:你要好好爱自己 因为有人爱着你
真的 有被治愈到
但不喜欢最后的结局 不要强行升华
《消失的情人节》观后感(三):五星!!!
昨天下午群里放出了资源 今早有时间看完 带入感情地看完 结果泪崩
首先觉得里面那个渣男大叔好面熟 一查结果是 十七岁的天空 的男二 我还觉得很像连凯
片尾曲是 Bee Gees 1968年五专《Idea》里的一首《I started a joke》 旋律抒情 就像现在电影都流行的那样 选一首早年西方的金曲 代入年代感
我觉得电影涉及了三大主题
1 暗恋与虚无的关系 看到男主后面被车撞飞的一幕(想到电影《一天》) 还以为牺牲了 就想到《情书》里暗恋者先离开世界的这种预设 结果后来没有死 又想到《天使艾米丽》的he结局 有时候想想暗恋一个人是多么虚无的一件事情 可以下一秒就不成立了 变成可有可无的事情 也可以一生一世
2 时间的定义 这几年有种很强烈的感觉 就是时间是在加速度地流逝 当然和信息时代的感受有关 但是如果抛开一切外在的心理的因素 时间本身会不会是真的在加速度运行 如果有科学理论作为基础 应该也是可以证明的 更不用说平行宇宙这些概念了 总之 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个世界的出现 就可以想到相对的其他世界的必然存在 这个可以不用证明就能得到的答案
3 找自己 最后女主爸爸被和尚的摩托接走 (想到与和尚私奔的桥段哈哈)想想这个世界一定有很多出离的中年男女 看透人生 最后终于选择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殊途同归
台湾电影一直在我心里是华文电影之光 类型也多种多样 每次看台湾电影都能深深感受到台湾当代社会的和谐之风(即使《阳光普照》《大佛普拉斯》这样反映社会阴暗的电影)
以前去台北住的地方电梯口贴的台北有很多小公园和街心小花园 看到电影开始不久这个画面时 立马就看出是以前住处不远的林森公园还想到了一个没有多少人知道的tips:画面右边白色鸟居后面的那棵大树就是许美静的这张很有名的新歌+精选的封面里的这棵树(好拗口 封面背景的天空和原野是p的)
我可能想的比较多 总觉得暗恋这类主题隐喻了一些什么(比如zz) 当电影最后一幕的文字出现时 简直泪崩
想起三岛由纪夫曾经说过的一段话 话的意思是 要趁早表白 这样喜欢的人在想自杀的前一刻还知道世界上有一个人喜欢你 也许觉得自己还有那么一点用 就放弃自杀 你也因此救了一个人
男女主角小时候虽然只相处了很短的一段时间 但是在男主的心里就是永远 这里的内容想到了村上的《1Q84》 不知道导演在编电影的时候有没有借鉴这个构思
当然 我知道这部电影首先在主题上就不够深刻 也是很多人觉得不配获得金马最佳电影和导演奖的原因 之一 它是一部轻喜剧 电影里的很多细节都显得刻意做作(比如看电影的时候女主会先笑 男主后笑 看到这些情节时我会觉得好肤浅的表达哦)但是我还是忍不住给它打了5星 因为它打动到我心深处了
最后还想到一件事 昨天晚上无聊想看看综艺 打开看了《追光吧哥哥》第一集 看到陈志朋的现在觉得挺感概(感觉他整个一人包括穿衣风格就是变性前的金星的感觉哈哈 对不起我毒舌了 )看到别人对他总是忽略有点凄惨 想想曾经的小虎队就是我们80后的掏粪男孩之存在 想起小时候搜集的磁带 于是去打开小虎队最后一张专辑《庸人自扰》的磁带盒 就着网络上的资源(磁带早已没有机器听了)听了完整的一遍 熟悉的旋律又想起 其实挺好听的
当我打开磁带歌词页的最里面的时候 突然看到这几个字
我一下懵逼了 这个名字是谁?渐渐地记忆涌上来 好像这个名字似曾相识 我知道我以前经常和同学换磁带听 但是这个名字自从当年也就是1996年之后就再也没有想起过 也就是这样一个人的存在 24年前。。恍如隔世般的感觉 (这里和电影里308号信箱的地方也不谋而合)
直到现在我也没有记起她的样子 只确定曾经有过这个同学的存在 那些花儿如今散落到什么地方
生活即电影 我把自己活成了电影里的情节--我最爱的电影《情书》里的最后一幕 女主拿着那张画着她的读书卡时做出不知如何是好的表情
《消失的情人节》观后感(四):“你要好好爱自己,因为没有人爱你; 你要好好爱自己,因为有人爱着你。”
前不久刚落下帷幕的台湾金马奖,一部奇幻爱情片成为最大赢家。
拿下了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剪辑、最佳视觉效果五项大奖。
但这部电影的评价却十分两极化。
有人说:未经女性同意任意摆弄女性,恶心、性骚扰。
有人说:这是今年最浪漫的爱情电影。
抛开这些偏见不提,我觉得该片比很多法治在线让女生避免“杀猪盘”的案例更深得人心——
消失的情人节
豆瓣:7.4
杨晓淇是个很普通的三十岁女生,母胎SOLO在邮局当柜员。
她是个急性子的抢一拍女孩,因此她赛跑比赛抢跑,电影院看电影抢笑,从小到大的照相抢眨眼而没有一张睁眼的照片。
她住在狭窄的出租屋里,拮据的生活丝毫没有精彩,每天靠蹭廉价鱼汤回家填肚子。
有时候她会在邮局没人认领的信件里找一张旅游的风景明信片,发在网络上,伪装成自己旅行的模样,在网友的慰藉里填补空虚。
她羡慕着身边美女同事经常被人搭讪、爱情的滋养、生活的甜蜜。
但她只能向前看,退一步似乎就成为无人问津的老处女,因为别人都说“你要好好爱自己,因为没有人爱你。”
就是这样的杨晓淇在自己三十岁情人节前夕,终于遇见了生命中的白马王子,一个无论是身材、长相、魅力都让人欲罢不能的天菜,刘老师。
他主动搭讪了杨晓淇,约她看电影、给她送便当、他们还约好了一起去参加情人节默契比赛获取奖金。
但就在杨晓淇急着去参加情人节默契大赛,帮助刘老师给他孤儿院的孩子筹钱治病时,她的情人节不见了。
再次醒来时已经是隔天早上,而自己浑身被晒通红,上班路上偶遇的照相馆竟然还有一张自己睁着眼的照片?
与杨晓淇不同,阿泰是个公交车司机,他总比别人慢一拍,无论是笑、剪刀石头布、还是地震的感觉,他都后知后觉。
阿泰每天都会去邮局寄一封平信,而每一天他总会去看这个叫杨晓淇的女生。因为杨晓淇是曾经陪伴着阿泰走过阴暗的精神支柱。
在阿泰五年级时因为车祸父母双亡,自己也在医院动弹不得。
这时旁边床的小女孩总是找他聊天给他鼓励,而这个女孩就是杨晓淇。
可长大后,似乎杨晓淇已经不记得阿泰,但阿泰心里却一直默默地爱着她。
他看见了杨晓淇对刘老师的春心荡漾,偷偷跟踪杨晓淇和刘老师的约会,以及阿泰发现了刘老师不过是个专门骗单纯女孩的恶棍。
当你的很多美好回忆,在别人那里已经不重要,阿泰还会继续吗?
其实该片评分两极化的主要原因是一段时间的猎奇设定,杨晓淇的时间抢一拍,阿泰的时间慢一拍,因此杨晓淇比别人消失了一天的时间,而阿泰比别人多了一天的时间。
突然有一天全世界都停止了,只剩下阿泰,他带着杨晓淇去了自己的秘密基地,帮她摆姿势拍照,和她共度了这多出来的一天。
而这一段在女权看来,无法接受,可恰恰是这一段让我感动到泪流满面,那种爱一个人默默守候,一辈子争取来的一天,只为了和你在一起。
这种浪漫是让人望尘莫及的浪漫,而爱情有时候也许真的是自我催眠吧。
这个世界很复杂,有的人不相信爱情当然看不见爱情,有人相信爱情却常常被骗。
最近网络上突然涌出一种骗术,杀猪盘,随便一搜这样被骗的女生随处可见。
“我是一只刚刚被杀的猪......”
“我被骗了30万......”
“我刚刚被骗了5万......”
这些杀猪盘把单纯的对爱情充满幻想的女孩收入网里,用美丽的情话,说不尽的关心,以及帅气的完美形象等等,瞬间博得女孩的心。
再利用投资、理财、或者赚钱的心收网,在他们心里这些女孩就是“猪”。
而多少女孩,被当做“猪”却不自知。
他们消费的是什么?是很多女孩不自知的心理,对爱情存在的虚无幻想,跌进虚妄的世界,以及迷失自己的判断力。
似乎影片中的杨晓淇,和这些女生没什么区别,被蒙蔽双眼更没有注意身边真正爱着自己的阿泰。
阿泰每天都会去寄平信,每天只对着杨晓淇的窗口,她总是不耐烦,甚至嘲笑阿泰为什么不去邮筒邮寄方便,她只会注意客户大姐带着秃头儿子介绍给美女同事,却从不会在意每天都会来寄信给自己的阿泰。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会丢掉一些你可能不在意的东西,或许是很久不用的钥匙、一只袜子、小时候的玩具。
我们丢掉那些觉得不重要的,却在追逐着可能自己根本望尘莫及的向往。
我们投身在普通的生活里、日子里、一成不变的岁月里,日复一日看起来毫无生机让人绝望,因此杨晓淇的父亲离家出走几十年都没有回去,他想从这些日子中逃离,想寻找自己,想过不同于的生活。
但正如他所说“火车走出去,还是火车。”
灰姑娘会遇见白马王子的童话故事,只属于童话,而现实里关键的是你要做到真的爱自己。
“你要好好爱自己,因为没有人爱你;
你要好好爱自己,因为有人爱着你。”
当你跳脱出那些望尘莫及的幻想,离真实的世界近一点,想必世界也会真的爱你。
《消失的情人节》观后感(五):陈玉勋官方回答整理
【为何要帮广播DJ做马赛克?】
我几乎每个角色的型都反覆想很久
一开始我是想要他是感性型的,像光禹那样(光禹别杀我,救命啊)
但到底是要什么样子呢?角色不出现,只听声音的话会很无聊
那是个穿汗衫的阿北还是个时尚帅哥、还是个文青?太帅或太有魅力又会抢掉两个男生的光彩
想来想去都不太对
后来我发现问题的症结了
以前我们听广播是看不到主持人的,只听得到声音,广播DJ就会带给我们很大的神秘感和想像空间
以杨晓淇的观点,她是不知道这位DJ的长相,那就不应该让观众看清楚这位DJ的长相
所以我决定帮他弄马赛克,也取名叫马赛克
想把他的脸直接用化妆化成马赛克妆,和造型师讨论了许久,实在太难实行,就直接在他脸上打马赛克
因为杨晓淇也是个会幻想的人,就让她去猜想马赛克本人是长什么样子,让他每次出现,马赛克的部位都不一样,最后有个镜头让马赛克没跟到,终于一瞬间露脸
然后就要面对竹升了,我老早就决定这个角色找他演,找了一个这么好的演员,又不让人家露脸,这导演是变态吧,不管怎样我还是必须先跟竹升讲清楚
我:竹升,我决定把你的角色打马赛克
竹升:蛤.....好呀....好呀....呵呵呵,很棒呀
他真是个很敬业的好演员,这样一个好演员就算不露脸也是能演得很好的啦
他这个角色一直到剪接完、配音时我都还在改他的语气和写他的台词,反反覆覆一直改,时常想到新的主意就写了新的词,然后传给竹升,要他找时间用手机录不同语气给我听,我就把他新的声音套进影片再剪接看看效果如何
我知道我的后期制片都觉得我疯了,我善变很难搞,但她们还是很努力地帮忙做
视觉特效公司也做了许多种不同大小密度的马赛克给我改来改去
竹升明知是个没露脸的角色,还是非常认真的满足我无理的要求
真的很感谢他们
我真的很龟毛又机车,为什么拍喜剧这么龟毛啦
【为什么想到壁虎伯,他的意义是什么?】
我写剧本写不出来时,看到家里有壁虎,觉得壁虎这种小生物很奇怪。每个出现在家里的小生物都有其目的性,蚊子是来吸我血的,蚂蚁是来偷吃东西的,蟑螂和喇牙是来吓我的,那壁虎干嘛住在我家,要吃蚊子外面很多呀,而且牠非常低调,低调到比卧底的间谍还低调
我们在家里也常会找不到东西,以前都怀疑是掉到黑洞或四度空间去了,看到壁虎后让我开始怀疑这家伙是不是跟遗失那些小东西有关,难道都是牠捡走的
这部电影有个重要的题目是「遗失」,遗失的那些东西究竟到哪里去了,是不是被收集起来了
那个低调卧底在人家里的壁虎好像很适合当这个收集者的角色,而且很切合主题
我们成长的路程也会遗失了一些东西,例如纯真、善良、同情心、想像力、热情…等等,编导像壁虎伯一样把这些东西收集起来放在电影里,端出来让观众失物招领,有感觉的就可以拿回去,没感觉的也可以pass
其实壁虎伯也就是这部电影的编导
我对过去美好事物和人情味的渐渐消失是十分不舍
能够被说老派,那至少是很幸福的,代表经历过美好的年代
要退休的壁虎伯是真的老派呀
【阿泰怎么知道杨晓淇住哪里?】
他再度遇到小淇之后,一定不想再失去她的消息,知道她在邮局上班,也就会想知道她住哪里,所以他其实是有跟踪她,就像跟踪小淇和刘文森去看电影一样
这张照片本来要放在片尾相簿里,但就是怕有人觉得他太变态才拿掉,其实不说明也很好理解
找这个景也是为了能从外面就看得出小淇住哪一户
至于跟踪算不算变态,我问过很多女生,她们都说如果是像金城武、乔治克隆尼那么帅就不会
这我也没办法替阿泰说什么
年轻时很多人都会追逐着爱慕的对象,会想知道她的一切,有点像粉丝,你说这种行为是变态吗?
我觉得是痴啦,不是变态,有些人心地善良但行为表现像个痴汉
阿泰是个慢吞吞但很专一的怪咖,小淇一开始也是觉得这人超怪咖呀
人有很多种,好人恶人都不是单一面向的
【阿泰怎么知道小淇在东石邮局等他?】
363天后的情人节前一天晚上,小淇call in给马赛克,谈到了自己请调到东石邮局
阿泰复健的过程也是每天听着马赛克的节目,期待着有一天能听到小淇的声音再度出现在广播里
那一夜,阿泰听到小淇又call in广播,隔天就前往东石邮局,买了一碗绿豆豆花要给小淇
一路上他都想逃回去,但小淇爸爸的请托是他再见杨晓淇最好的藉口
拜托别问我他那碗绿豆豆花是哪里买的
我也没吃到,不知道好不好吃
【小淇爸爸为何要离家,后来为何又说回不去了?】
问这题的多半是年轻人和女性,老男人问都不用问就能理解
禀持着拍电影要多跟观众沟通不然以后观众也不鸟你的精神,我还是说一下爸爸这角色的设定好了
爸爸的离家或想轻生没什么好不能理解,许多人走的时候是不会留下只字片语的,他都放弃这世界和这一生了又何须多言
我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世界,要别人快乐一点、看开一点,问忧郁症患者为何想不开,却没真的想理解他们内心的问题,生活担子已经很重了,没有力气在挑别人的担子
有些映后观众问到,我都有尽可能地回答
简单来讲小淇爸爸是个慢半拍又内向的人,不善于沟通,心事都往肚子里吞,他的个性也让他的工作不是很如意,升迁很慢,同事们只是把他当笨笨的好人看待
到了中年后,对老婆小孩都无话可讲,每天重复讲一样的话,演着人夫人父的角色
经常在半夜惊醒,感觉对身边的一切很陌生。失眠,想到自己年过五十人生已经走下坡,年少时有的梦想完全没有实现,这一生是他想要过的吗,他几乎都在为别人过活,从来没有认真追求过自己想要的,到了中年,他连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都不清楚了
某一天晚上在帮小孩做炒饭时突然想结束一切,不想再演了,应该就像把电视关掉那么简单吧,于是他忘了手上的锅铲,立刻出门,遇到了女儿,随便应付一下女儿继续走,看到一栋高楼门开着就走进去,居然顺利到了顶楼,就在他爬上围墙要往下跳时,发现下面的一切都是静止的,这奇怪的现象让他对世界有了不一样的看法,他的人生想结束前被按了暂停键,他不想再继续播放同一部片了,他想直接换频道,过不一样的人生,要变成另一个人
于是他走了,离开原来的生活,放逐自己,四处流浪
过许多年他才发现,火车出轨还是火车,不会变成飞机,他还是他,都已经年过半百了,不可能变成另一个人另一种个性,而对家庭的愧疚让他也无颜回去了
其实这个不理解真的没关系啦,解释再清楚,不理解还是不会理解,在这部电影里有得到自己喜欢的那一部份就好,这世界那么多种人,不可能理解所有人
【为什么阿泰要把他们的头转向窗外?】
出去旅游不要滑手机,多看风景
【小淇为何那么节俭?(我们的观众好投入,什么生活细节都问,简直当真实纪录片看)】
小淇每个月要付房租
弟弟妹妹都在中南部读大学,她要贴补弟妹的学费和零用钱
每个月也要汇一点钱给妈妈,以前举家迁回新竹娘家时,妈妈要供养三个小孩,也跟亲戚借了一些钱,虽然妈妈的老家有地方给她们住,但还是必须贴点房租意思意思,妈妈也是四处到各家米粉厂打工
小淇读大学有申请助学贷款,也是要还
高中时,爸爸失踪,让她家陷入经济危机,小淇对未来总是有不安全感,因此她拼命存钱,担心哪一天家里又有什么意外,必须急用钱
最大的梦想是出国去玩,但只能看看回收别人的明信片过过干瘾
附注:妈妈也许比较适合脸圆圆的李警官,但对的人总是在不对的时机登场,这就是人生呀
【为什么一开始那张明信片要选吉里巴斯?】
小淇没钱出国玩,看到要被送去回收的明信片有漂亮风景就会带回家贴在墙上,也po在脸书上骗人她去那边玩
因为吉里巴斯是个奇妙的地点,刚好位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的交接处,国际换日线经过,同一个国家可以相差一天,跨过去就多一天,跨回来就少一天,本来是有两个日期的国家,后来才硬是改成同一个时区
它有世界的尽头之称,也是快要消失的国家
非常符合本片
本来有一度我把小淇和阿泰父母都写成去那边旅游或度蜜月,两个妈妈在那边怀孕,一个刚好往东跨过国际换日线,一个刚好往西跨过,所以这两个小孩长大后一个多了一天,一个少了一天
后来觉得光讲这件事就可以拍一部电影了,好麻烦就算了
【为什么在片尾字幕放了一首这么贵的西洋老歌?】
买这首歌除了花很多钱,还联络了三个多月才得到授权,买到时大家都很开心,因为这部电影没有这首歌不行
在结尾时我需要一首老歌而不是一段音乐,国语老歌的歌词都找不到贴切的,某天乱点youtube突然听到这首小时候常听的歌,马上被雷打到,就是它了
只有这首歌能搭配阿泰最后的情绪,尤其是转到后面的相簿时,完全吻合阿泰成长过程里的孤单岁月,想哭又想笑的荒谬人生,酸楚中还带着一点温暖
本片我最喜欢的就是这段从结尾到相簿了
也很感谢我们的剧照师吴马克拍了那么多动人的照片
不知大家对这首歌有没有感觉,应该也是年纪大的观众比较有感吧,年轻人的老歌可能是2000年时的流行歌曲,我的老歌是1970左右
这部电影有很多冥冥之中被命运安排好的事,这首我6岁时候的歌,居然在五十几年后放进了我的电影里
谢谢Bee Gees,谢谢Robin Gibb
至于这首歌放在结尾有什么含意或设定?
我想的是电影里面看不到的,那是我的
你的就自己感受吧
【许多观众问,公车窗边贴的张老师和小淇爸爸有什么关连?是隐喻什么吗?】
嗯.......这.......完全是我们美术组的自由发挥,跟导演、编剧和小淇爸爸无关,美术组应该都喜欢看柯南
【胖弟胖妹不是没过情节吗?怎么又去参加比赛?】
阿泰多了一天,小淇少了一天,其他人都没多没少
小淇少的这一天就是情人节(星期天)
阿泰等于过了两个情人节,那个世界暂停的一天是他自己的情人节
小淇在情人节当天早上搭公车时,世界暂停了,当阿泰离开小淇房间,把公车归位,骑脚踏车去归还时,世界又开始运转,这时间也就是接续情人节早上小淇搭公车坐色狼旁边时,只是这时小淇不在公车上了,因为之前就被阿泰抱回房间了,胖弟胖妹发现小淇不见了以后,继续去参加比赛
小淇醒来已经是情人节隔天星期一了,她整整消失了24小时,从星期天早上08:35到星期一早上08:35,她都不在这世界上
所以,第一段的标题,「消失的人」除了爸爸和刘文森以外,讲的是杨晓淇,她才是消失的人
这样有清楚吗?
不要问我小淇不在这世界上那她去哪里了?
爸爸有说,有人多一天,就会有人少一天
其实我也常不在这世界上
【和尚之谜】
和尚是什么?
和尚是理解
人因为不被理解而感到寂寞,寂寞时总是渴望有个人可以作伴谈心
小淇爸爸是个非常寂寞的人,身处繁忙运作的拥挤世界和时间暂停的静止世界对他来讲根本没差,一样寂寞。但是当这世界暂停只有他一个人能活动时,遇到了另一个能动的人,这是找到了同类,那个孤独感有人可以理解了,有人理解你,就不会那么寂寞了
和尚是朋友
寂寞的人对空气讲话太悲惨,阿泰用写信来对小淇这个「朋友」说话,小淇的「朋友」是马赛克
我想要让小淇爸爸也能得到一点温暖,他也必须有一个朋友,他比小淇和阿泰更寂寞
这朋友当然可以是一只狗或一只猫,但我希望他是一个很特异的存在,可能只有小淇爸爸看得到,也只有他理解小淇爸爸
和尚是天使
他可以是类似西方神话中的天使或精灵,也可以是一只友善的妖怪,友善的妖怪已经有个壁虎伯了。我又不想拍一个有翅膀的天使来接爸爸,觉得会像cosplay,想来想去还是和尚好,最能代表小淇爸爸的心境,也有心灵导师的意思
和尚是自己的投射
佛有四大皆空、修行的意义,是小淇爸爸某部分的心境,但他又不想出家,他随遇而安、我行我素。如果他想出家,那上车的时候就会是他作和尚的的打扮
和尚当然不是来接爸爸去西方极乐世界的法师,爸爸如果死了就不会有后面那张和小淇的合照
那和尚到底是什么?
有形的来讲,他是个得道高僧,可以穿梭时空、来去自如,和小淇爸爸意念相通,小淇爸爸去外地采了野菜,要去永安渔港,和尚就会知道要去接他
他为什么要骑机车?因为他就是喜欢骑机车呀,溜滑板或轮鞋、开车都可以,但是他就是喜欢骑机车呀,骑车载人很方便,世界暂停也不用戴安全帽
无形的来讲,和尚就是「理解」,一个理解你的人
有些观众看这一段会感动,是因为你觉得「被理解了」
那这段不感动也不理解的人怎么办
没关系啦,这是电影里没出现的背景,当然不好理解,也不重要,真实生活有人理解你就好
会写这么多寂寞,是因为写剧本真的很寂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