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明代的漕运》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明代的漕运》读后感100字

2021-01-02 04:10:1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明代的漕运》读后感100字

  《明代的漕运》是一本由黄仁宇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页数:27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明代的漕运》精选点评:

  ●很多人读不太懂,或者说没有毅力对下去。本身是篇论文,但我认为还是很反映了明朝的对结构化官僚体系的坚持态度,但绝对不能割裂的去读它,今天从书架里翻出来钱穆老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配合着理解理解也许会有好处

  ●黄仁宇先生的博士论文啊,还是很有功底的。

  ●整个书就是黄仁宇的博士论文,论文的写法很中规中矩,根据运河的发展情况,分析了明朝的各种经济政治方面的内容,从漕运的发展角度分析了明朝灭亡的原因。整体上趣味性可能不是很多,专业性比较强,书本里参考了许多文献,个人觉得是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书吧。

  ●黄仁宇的博士论文,主题是明代的漕运,不过开题部分则梳理了运河的历史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从论文中看,作者主要分为了漕粮运输和其他商品运输,大体看法认为漕运对于明代财政具有积极意义,不过由于运输费用和贪污,使得漕运费用增大,反而成为了帝国财政带来了消极影响。

  ●大师之作,通过京杭运河的漕运,写了市镇经济,侧面描绘当时朝廷机构,军户劳役,旅行商业,贡品粮食等社会剪影。有趣。

  ●宏观史的时代貌似已经过去了,现在史学界似乎不像以前那个时代那么整齐划一,很多人觉得此书说得不细就是因为不习惯于宏观,无论怎么写,真想把关于漕运的一切都写清楚着实很难,漕运联系着地理,经济,政治等太多太复杂的东西,一一都要写出来不如写一部漕运详史,其实不要太追求详细和前因后果,黄先生本身就提倡大历史观,不要非得本本主义。

  ●我眼中也有一个明代

  ●黄氏族之学,颇为浪得虚名,其所谓”大历史“史观,实乃黄氏包装的宿命论,极为粗鄙且有害。此书算是黄氏稍为严谨的著作,其余不足论。

  ●对于只看历史白话的我来说,一头一尾够看,中间议论漕运细节的地方太难读明白作者的思路。只能说开卷有益。

  ●这是作者的博士论文。再看后来的《万历十五年》,作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很聚焦,积淀很深。

  《明代的漕运》读后感(一):文风西洋化参考尚可

  这本书大概因是在国外大学申请论文,文风西洋化,感觉似乎多英语逻辑的句式结构。个人感觉杂杂而无纲领。

  至于结论,漕运实际是帝国利益机制的分配,从此脉络整理似乎更清晰可辨。国家政策或者制度都会形成利益机制。如漕粮数值的多少必是中央与地方乃至各方利益博弈均衡的结果。并非不是获利性的,只是谁在获利而已。

  《明代的漕运》读后感(二):别干读啊,得配合才能理解

  很多人读不太懂,或者说没有毅力读下去。本身是篇论文,但我认为还是很反映了明朝的对结构化官僚体系的坚持态度,但绝对不能割裂的去读它,今天从书架里翻出来钱穆老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配合着理解理解也许会有好处。

  特别请注意所谓“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的辩证关系,真的别和这书本身较劲,别急。

  《明代的漕运》读后感(三):不如想像的好

  不如想像的好,论证有些大而无当。

  看完明白了漕河的运输是非常困难的,水位高于长江,需要穿过黄河,需要克服若干湖泊的波浪。

  但没有完全明白,为啥要漕运,除了给北京送贡品以外,还有许多的运输,这些运输和漕运啥关系?

  模糊的感觉到,明代的统治是很简单的,大部分地区只是一种名义统治,没有有效的税收,大量的依靠地方政府和地方经济的自给自足,中央是唯一依靠国家机器来保障运作的。

  《明代的漕运》读后感(四):写得很粗的书

  这本书比较粗,没有厘清几个问题。第一,漕运在明代经济中占何种地位,能不能代表明代的经济制度?第二,为何不把华北的800万石和江南的400万石做个比较?第三,是不是确实是当时中国的经济制度[税赋制度]以及背后的帝国意识形态,使得中国错过了大航海时代?第四,漕运制度和帝国意识形态之间的关联如何?

  在论据方面,很粗,感觉没有把材料理得很清晰。

  又,为什么汉唐时漕运能达600万石,而明时只有400万石呢?不解。

  《明代的漕运》读后感(五):对明代漕运的学术研究,并对明代政治起到了“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效果

  这本书是黄仁宇的博士毕业论文,也是黄仁宇全集系列的第一本。

  黄仁宇写书主线一向明确且明显,这本书也不例外。全书都贯穿了:导致错误管理的是被扭曲的思想观念,而不是技术缺陷。

  明代官员僵化思维是明代没有发展商品经济的原因。

  本书虽然主要从各个角度细细的对明代的漕运体系进行了全面的剖析,但黄仁宇的大历史观已经开始体现出来了。

  从历史分析的角度上讲,本书对明代漕运的研究较为深入,逻辑清晰;

  从论文写作上讲,其写作水平是我们现在绝大多数博士毕业论文难以匹及的,其论文引用书目之多,之深入,写作只规范,全篇浑然天成,娓娓道来。

  黄仁宇对明代漕运的研究起到了“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效果,表面上是写漕河运输体系,实际上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整个明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

  总之,本书非常值得一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