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西方的兴起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西方的兴起读后感锦集

2021-01-10 01:53:4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西方的兴起读后感锦集

  《西方的兴起》是一本由[美] 威廉·麦克尼尔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68.00,页数:10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方的兴起》精选点评:

  ●所谓先烈,文明史文化史的写法。古代史以中亚、欧洲为轴心的对峙,间及埃及印度中国文明,近代史则英美法德俄中,当时的全球史仅仅是作为知识容量的框架史及精英史

  ●全球史开山之作

  ●对中国历史或者亚洲历史整个就涉及一点点,还完全说的不对,如果不是开篇他一直道歉,连两颗星都不给他。唯宗教伦和唯西方论,名字的前半段还可以,人类的共同史绝对不配,没有研究东方和远东的历史,瞎写。即便是欧洲的历史也是鼓吹的多,宗教定性的东西多。可以帮助了解一下西方的宗教史,其他真心不够格。

  ●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美国国家人文勋章得主、全球史奠基人威廉·麦克尼尔代表作,以全球视野精彩讲述整个人类的共同历史;全球史史观的拓荒之作,真正以世界眼光写作的全球史,汤因比时代向麦克尼尔时代转变的标志作品。

  ●这种通史类的书很大程度受到时代影响,这本书的写作年代,会让我们看到过去的思想发展体系。

  ●微信读书 电子书真可怕 不知不觉中走马观花又看了一遍 20190413

  ●真的是我目前为止看到最全面,多角度多思维阐述不只是西方而是全世界各大洲各国家有关他们文明的兴衰变化。 西方的兴起这本书是我年度阅读前十书籍,推荐

  ●西方的旗帜,飘起来。大部头的书才是书。

  ●写得很有趣 让人有兴趣读下去。

  ●写的比较宏观。几千年的人类社会演进,最后出来了的是“这个行动需要审批,填写适当的表格,一式三份,只有在高一级委员会审批后才能实行”,西方算是胜利了?

  《西方的兴起》读后感(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部非常好的历史著作,与之前看的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相比,这本书深度稍大,书中对历史发生的事件所花的笔墨相对较少,大量的笔墨用来阐述背后的原因,所以不太适合小白,建议和《全球通史》结合着看。 这本书很合我的胃口,书中提供的答案与我一开始看这本书的目的很吻合,但由于自身知识的短板,我并没有完全吸收里面的知识,以后还会重读,所以在这里我只谈一下我觉得比较重要的个人的观点,前半部分是以游牧和宗教为两个元素,讲述了游牧角色在15世纪之前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和文化传播中所起到的主要作用,宗教则起到了协调作用,15世纪之后,随着科学革命、思想革命、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到来,游牧和宗教两大元素开始淡出了世界历史的舞台,接下来便是西方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遥遥领先世界。 我觉得西方之所以在历史这个大熔炉中冶炼成金,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生产力的问题,中国农业时期充足的生产力塑造了中国文明的连续性和凝聚力,再加上儒家综合体系坚如磐石的特性,将中国文化发展限定在了比较狭隘的空间之内,相比伊斯兰教和基督世界比较多样华的知识遗产,就没有如此狭隘的局限,可想而知,中国的大航海事业拱手相让给西方一点也不足为奇。生产力的差异导致社会制度的差异,从而影响商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这就是中西两方最核心的差异:追求强大的西方商人,远远甩开了中国阿谀奉承的中国商人,真是成也生产力,败也生产力,再次验证了孟子所说的一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麦克尼尔在文末说:我们现在所生存的时代是最伟大的时代之一,未来的世界主义一定带有西方的烙印!这种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我并不赞成,首先未来发展成什么样,人类将进化到什么地步,这是谁也无法断定的,其次,工业、科学并不是被创造出来的,它既是文明交流融合的结果,也是在通往罗马的条条大路上所探索出来的,没有西方,这些东西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西方的兴起》读后感(二):麦克尼尔全球史的魅力

  年初的时候,读过麦克尼尔撰写的哈钦斯时期的芝加哥大学,对于推行通识教育历历在目。麦克尼尔是四十年代的芝加哥大学历史系的学生,一方面受到了通识教育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接受了现代史学思潮,因此他能够跳出传统单一的史学写作模式,将人类学与社会学有机结合起来,撰写出这样一部成功的文化史与文明史。

  撰写文化史与文明史,其实是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的两条线索,也是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为什么这么说呢?在十九世纪的欧洲,在工业革命和法国革命的影响下,人们倾向于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加以区分。将传统社会研究视作人类学研究的工作,而将十九世纪的欧洲社会视作现代社会加以研究。这一时期社会科学的奠基人如卡尔·马克思、涂尔干、马克斯·韦伯都尝试为现代社会立法,解释传统社会。这种努力在二十世纪变成了撰写通史的两条线索,即对传统社会做多元性解释,而将现代社会描写成一种大体单向性的发展道路。社会学家区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努力,最大限度地影响了二十世纪史学的走向。如果说,二十世纪前半叶史学家们还在通过语言文字来描绘非西方社会以及古典社会的话,那么下半叶则是通过经济、社会、文化等多角度来赞扬现代社会。

  麦克尼尔的《西方的兴起》恰恰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写出来的,因此也打下了深深的历史烙印。这部书用了四分之三的篇幅来撰写传统社会,用四分之一的篇幅来撰写近二百年来的世界发展。与《全球通史》前后各一半的篇幅相比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我们看两部书的布局,依然是将传统世界与现代世界分裂的写作方法。 

  回到麦克尼尔的《西方的兴起》,我们看到他在撰写传统世界的时候,采取的是多元文化史的写作方式,具体上说就是通过文化形态的描绘,孤立地刻画各个传统社会的形态。如果熟悉费孝通《江村经济》的朋友,能够看到相类似的影子。不过,一个是从西方人的角度,一个是作为传统社会出身的知识分子。不过,总体上说是一种民族志的写作方式。

  对于十八世纪之后的现代世界,麦克尼尔似乎有了一种议程性的写法,也就是将经济与社会发展作为现代历史发展的线索。对此,我们中国历史教科书也大体类似,即将经济发展作为社会历史的中心,以此作为现代社会的标志。不过,这个发展的模板显然是欧洲社会提供的。麦克尼尔就不免将欧洲社会作为文明的尺度来衡量整个世界的发展。我认为他对于现代史本质上是一种文明史的写作方法。

  最后,我必须说受西方学术发展的影响,我们自然也常常接受文化史与文明史二元的写作方式,不过我们更习惯用古代与现代,或者中世纪与现代社会这种二元写作。这种将传统社会视作现代社会对立面的做法,显然是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这就可以解释了中国学术为何能够迅速在八十年代之后与西方顺利接轨,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共享相同的社会观念。不过,随着西方后现代对于启蒙运动与现代性的批判,人们对于单一的现代化进程表达了不满,提出了世界多元现代化的理论。这种理论暗示了非西方国家也存在不同的现代化进程,其实这个说法不过是回到原来传统多元社会而已,并非新的学说和理论。麦克尼尔这部著作能够给予我们最大的启示,应该是如何思考多元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对于这个问题,或许历史还没有能够给与清晰的答案。

  《西方的兴起》读后感(三):东西文明均势来临,做好历史长河中的一粒沙

  要问当今最热门的新闻,中美贸易战必然是榜上有名,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发展,接连发起香港人权法案和新疆维吾尔族人权法案,借人权之名,不惜直接插手香港事务,并希望通过联合西方社会共同拖住中国前进的步伐。对于身在历史其中的我们,这些影响显得更为具体,它甚至可以直接导致你所在公司是否裁员或倒闭,而如果跳出时间的框架,将今天的中美摩擦放进整个人类历史发展中来看,今天所发生的事情似乎就是早已注定会发生的。

  威廉·麦克尼尔的《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就是这样一把历史的时间标尺,这本史学巨著从公元前四五千年的人类文明开始讲起,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50年,通过三大部分写就了人类社会发展和扩张的冰与火之歌。中译本的《西方的兴起》有近百万字,八百多页厚的像块砖头,但是读起来却一定也不枯燥,一边阅读一边仿佛能够看到眼前有一幅实时变幻的世界地图,各种文明随着时间的变化在上面不停的来回厮杀,或侵吞,或混合,或重生,经过几千年的演变而成为我们今天的世界版图。

  本书由作者构思于1936年,1954年开始写作,1962年完成,1963年首版发行后就大获成功,几十年来多次再版,成为西方史学界的经典之作。不过也正如作者在“二十五年后再评《西方的兴起》”中坦言,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以及自己所受西方教育的影响,有些地方未免有失偏颇,其中就包括对远东的中国的影响。但当你真正读完全书,还是能够发现作者的专业和诚意,尽管是从西方人的角度来书写历史,但对历史事件表述基本中立客观,并未发表带有偏见的观点,大概这也是本书如此被推荐的原因之一。

  作者将这段漫长的人类共同史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中东统治时代(公元前1700-前500),欧亚文明的均势(公元前500-公元1500)以及西方统治时代(公元1500至今)。第一部分之所以叫中东统治的时代,是因为在作者看来,我们通常所说的四大文明(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中国)都曾受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影响。从目前已有的史料来看,古巴比伦自不必说,古埃及和古印度确实能找到美索不达米亚的渊源,而在中国出土的约公元前2000年的彩陶,其工艺和风格与中东和东欧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颇为相似,因此若说中华文明源于中东或许还有争议,但两者之间有过联系应该是非常可能的。

  古希腊文明作为欧洲文明的摇篮,其最早也深受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影响,而中东更是各种宗教的孕育地,古波斯的的琐亚斯德教和古希伯来人的犹太教对之后的基督教、印度教和佛教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艺术方面,虽说古希腊最早吸收了两河流域的一些文化,但其后来又反过来影响中东,直到影响了印度的佛教雕像,甚至穿过中亚大草原将其影响力延伸到了远东的中国。

  如果说本书的第一阶段是以中东文明为起点,然后讲述不同文明的诞生,那么到了第二阶段则是这些文明在欧亚大陆上互相抢地盘的阶段。在西边,首先是希腊文明开始繁荣和扩张,中东的统治阶级被希腊文化所俘虏,开始日渐希腊化;当希腊式微后,强大起来的古罗马开始接管了希腊地盘,直到最后分成了东西罗马;紧接着中亚大草原的野蛮人骑兵部队开始向东南西三大方向冲击中国、印度和中东不同的文明;以此同时印度文明也开始向东南亚延伸,而中国文明则影响了朝鲜、日本和安南等地区。

  直到公元600年左右,当伊斯兰教在中东诞生之后,世界格局又有了全新的变化。这个新生的宗教势如破竹的扫荡了几乎整个中东地区,并向东南从印度延伸到了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岛屿,直到13世纪蒙古人的西部大扩张打碎了伊斯兰东扩的步伐,北方的罗斯人与蒙古人共同将其钳制在现有范围。

  当时间来到大航海时代,人类共同体的天平开始向西方倾斜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释放了中世纪压抑已久的活力,新的海外扩张开始了,那些之前还处于自己原始或缓慢发展阶段的文明,开始一个个要么被西化,要么被灭绝了,除了武力的扫荡,西方人带来的传染病更是如死神过境,让这些边缘世界的文明毫无招架之力。

  紧接着西方进一步迎来了工业革命和民主革命,新的坚船利炮能够摧毁的已经不仅仅是非洲和美洲那种较为原始的文明了,奥斯曼、印度、中国,这些曾经强大的国家终于在西方世界的敲击下陷落,而这其中东方的日本却像是那条漏网之鱼,反而通过自身的明治维新运动成为二战的挑起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西方的中心逐渐从西欧转移到了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则巩固了美国的中心地位,而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的霸主地位得到了确认,因此当中国开始崛起时,中国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打压就变成一件预料之中的事了。

  威廉·麦克尼尔认为古中国文明或多或少来源于中东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如果这是真的,那么这颗中东的种子在中国的土壤中已经完全成长了一棵独具中国特色的参天大树,而这棵树发达深厚的根系更是能够吸收不同来源的水分,将其转化为自身继续成长的营养。当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它被中国的儒道两家改造成了中式佛教和禅宗,当蒙古人和满人来了,他们最终成为了中华56个民族之一,当马克思主义来了,它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使是资本主义在这里也能成为改革开放的手段。

  当西方拿民主和人权来封锁我们时,中国的土壤又会将它们变成什么,我们不得而知,因为即便西方自己如今也是麻烦不断,其民主和人权是否还会变成其他模样也未可知,毕竟今天所谓的西方民主和人权也才诞生不到两百年。

  本书第二篇“欧亚文明的均势”作者划分的年代是公元前500-公元1500整整两千年,而接下来的“东西文明的均势”将要持续的时间即使没有那么长,也至少还需要持续个上百年吧。我们所处的时代,或许正是这段历史高潮来临前的时代,作为个人,在大历史中,就做好历史长河中一粒沙的本分吧。

  《西方的兴起》读后感(四):西方历史经验的局限

  “西方的兴起”可以作为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历史的简要概述。

这是已故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对其代表作《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一书的总体概括。从这句概括中,也能看出18世纪末至20世纪末期,这两百年时间里,西方人对其文明的自我欣赏到了自大迷恋的地步,至今仍然津津乐道。

因为该书的初版年代正是冷战兴起的1960年代,所以对于麦克尼尔强调西方的重要性,我们不值得批判太多。然而,自麦克尼尔到当今,西方“全球史”这样的宏观历史改变并非太多。

我们可以用“光环效应”或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其他概念来批判这种西方中心主义,举例来说,当成功学和管理学试图解释比尔·盖茨或是500强企业的成功之道时,往往会从这个人或企业的生平经历/创业历史、性格/企业文化以及思想/管理哲学等等方面为其蒙上一层光环,而看不到这些人和企业的成功并非可复制、也常常与“运气”或概率等分不开,因为同样的性格或企业文化以及其他元素,却始终无法解释其他人和企业为何并未成功。

认为西方是独特的文化体系,于是历史学家追溯到了远古的希腊罗马遗产,然而同样地中海其他地区、甚至印度也受到了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却并没有变成西方;认为西方因为清教精神或是宗教因素的社会学家,同样没有看到如匈牙利这样的国家,并未走向西欧的发展之路;谈论种族优越已经不再是任何一个正经学者的论文著作主旨,但谈论民族性格依然占据了大部分历史论述……

这些以西方近几百年的发展来解释历史和社会变化的理论,大多都从西方的历史经验出发,缺乏更宏观的视野。然而,如何提出与西方学者不同的替代性历史观念,从而不会落入西方左派或后现代主义的窠臼,依旧是其他反西方中心主义的学者们致力思考的问题。

在这里总结提出以下几点可能的替代解释路径,以便在阅读西方历史著作时,提高批判能力:

其一:自由市场替代理论:李斯特主义

自由市场的经济理论是研究西方近代以来发展的标准,然而这样的理论无疑是后来构建的,以至于形成了“自由市场神话”,这一点波兰尼的著作《大转型》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另外,替代西方自由市场理论的是19世纪的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所提出的“国民经济学”。这种经济学在近年来受到了像张夏准等人的发扬,其著作《富国的伪善》也可以看作是对自由市场的彻底批判。

李斯特经济学将经济和政治结合在一起,就回到了马克思主义传统的“政治经济学”,但与之阶级分析不同的是,将民族国家的政治学纳入到了经济分析中。但民族国家理论也是值得反思的理论。

其二:民族国家替代理论:帝国理论

在政治史研究上,西方在近代以来的兴起通常被概括为民族国家体系的建立并扩张至全球,从而替代了传统的帝国形态。查尔斯·蒂利的《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是其中最重要的作品,但是否民族国家的组织形态比帝国形态更加有优势,却是值得商榷的。

西方民族国家体系以及其前身封建制度,造成了历史上主要战争,一直持续到了二战。而相比之下,无论是奥斯曼帝国还是中华帝国在想当长的时间里保持了境内的和平。

其三:工业革命/资本主义替代理论:尚无

马克思主义是重要的替代理论之一,但显然已经不合时宜。在其之外,应该还有不少可选择的理论。

在解释工业革命之所以发生的理论中,加州学派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资源,他们认为其发生的相当偶然,如同上述所说个人成功来自于运气一样。但却无法解释为何随后普鲁士和美国接过第二段工业革命的火种。

李斯特的国民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资本主义和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解释为何先是英国,随后是德国和美国代替了英国继续着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那就是缘于这几个国家实行的贸易保护主义。然而,贸易保护主义却并未能够解释明代和宋代中国为何工业革命未曾发生。更不能解释更早地人类社会从狩猎采集向农业社会的过度。

其四:战争/竞争替代理论:合作理论

由于根据西方历史经验,大多数研究历史和政治发展的学者,例如蒂利、福山、图尔钦等人都认为战争是推动历史和政治发展的主要动力。国家之间的竞争,即不同种群之间的战争,因此这种理论最根本的起源来自于社会达尔文主义,虽然这种观点已经不再被西方学者所接受,但战争理论无疑还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变种。

不同于战争/竞争的社会达尔文理论,来自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分工与合作,以及来自生物学、博弈论等关于合作的最新理论,可以解释从单细胞发展到灵长类动物,同样也可以解释从原处的几十人的小部落,过度到大型帝国。

以上只是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和经济学等基础理论的反思,如何从最基础上建立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显然已经不是这些学科的学者们所致力解决的问题。个人认为,从第四条可以开启一种自生物学向上的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的理论,并最终形成一个解释宏观历史的框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