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超越自己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超越自己读后感摘抄

2021-01-26 00:46: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超越自己读后感摘抄

  《超越自己》是一本由刘墉著作,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0.00,页数:1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超越自己》精选点评:

  ●小时候

  ●过了看这种书的年龄

  ●因为书中有对子女的爱!

  ●很好看~虽然书名不吸引人

  ●L燕送的,熟读啊。。。

  ●第一本他的书. 从这一本起就一直追,直到那本才尽的书.

  ●刘墉对儿子说……

  ●初一

  ●小学的时候自己买来看的,好像还挺喜欢的

  ●大学时才看,受益匪浅

  《超越自己》读后感(一):教育

  如果你想有个孩子

  如果你即将有个孩子

  如果你的孩子尚且年幼

  看看吧

  肯定自己

  创造自己

  超越自己

  如果你单身

  如果你沧桑

  也看看吧

  《超越自己》读后感(二):很不错

  开学已经初二了,语文老师特别推荐这本书,是她从小看到大的,每次语文早读都会给我们念一两篇,写得很真实,也让我们有所启迪,还是推荐初中生看吧!对于初中这个特殊时期用处最大!!

  《超越自己》读后感(三):书是好书,但好像有点文不对题

  我看到不是这个版本,是98版的,才6元一本。刘墉通过一个个刘轩成长学习中所发生的生活中的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个道理,值得一看。

  但不知道是不是我看得不太专心,或是文化水平太低,看了以后总觉得是一部刘轩成长的“流水账”、教子书,但和《超越自己》这个题目没多大关联,也许取这个名字就是为了好卖,望高人指点一二,谢谢!

  《超越自己》读后感(四):超越自己

  有幽默感(With a sense of humor),这句话

  在中国或许并不重要,却是西方社会对人极高的赞

  赏,因为他不仅表示了,受赞美者的随和、可亲,

  能为严肃凝滞的气氛带来活力,更显示了高度的智

  慧,自信,与适应环境的能力。幽默像是击石产生的火花,是瞬间的灵思,所

  以必要有高度的反应与机智,才能发出幽默的语句,

  那语言可能化解尴尬的场面,也可能于谈笑间有警

  世的作用,更可能作为不露骨的自卫与反击。

  早就聪明。绝顶了!”你想,若不是他有相当的自

  信,又想可能将就别人的话,幽自己一默呢?

  所以,愈是开放而富裕的社会,人们愈富幽默

  感:愈是闭锁的环境,愈难让幽默存在。不存在的

  原因,不是人们没有这份智慧,而是没有这份胸襟;

  不是因为人们有过强的自尊,而是因为色厉内在的

  自卑。一个幽默者最重要的条件是完满健全的人格。

  防人之心

  。我

  的意思,并非教你不要帮助人,而是希望你慎重。

  尤其是许久未见的朋友,虽然在初中有很好的交情,

  由于并不了解他近来的生活,那早期建立的信任,

  也就应该重新评估。

  那位朋友对我说:“咱们是老朋友了,这又是

  华航的新闻,但是为了慎重,我必须打开检查一

  下。”

  日后我经常想起这件事,我不是对那位航空公

  司的朋友不高兴,而是觉得自己理当主动地先打开

  包装,让对方检视,而不应该等对方提出。如果他

  碍于情面未讲,岂不是要在心中嘀咕很久吗?

  往后的日子,你必有许多旅游的机会,别人可

  能托你带东西,你也可能请朋友传递,希望你以上

  面的几个真实故事作为参考,保护自己,也减少朋

  友的困扰。

  你问我“用时间的方法”我的答案是:用时间

  好比用金钱,如果你知道怎样用钱,也就应该知道

  怎样用时间。

  在这个速度的时代,同一时间永远只能做一件

  事的人,将可能被淘汰!

  金钱与时间,在“会用”与“不会用”者的手

  中,是可能产生天渊之别的。善于理财的人,能够

  用有限的金钱,买到他所需要的东西,甚至以钱滚

  钱,创造更多的财富。至于不懂理财的人,则可能

  毫无计划地使用,东头一点、西添一样,到头来买

  的东西不少,却可能该有的没有,既买的又无用处。

  同样的,会用时间的人,懂得安排时间,按照

  事情的缓疾来支取,到头来,不但完成了他要做的,

  而且能够留下多余的时间。至于不会用的人,则东

  摸摸、西磨磨,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浪费的比利

  用的多,犹豫的比决断的多,时间永远不够用,事

  情永远做不成。

  同样的道理,今天上帝给了你时间,你不能先

  拿去打电脑游戏和看电影,也不可以先去整理相簿、

  看小说和胡思乱想,而应该先安排出自己睡眠。上

  课、读书和通学的时间,因为没有充足的睡眠,你

  的身体状况不可能好;不花时间乘车,你到不了学

  校;至于上课、读书、则是你现阶段最重要的事。

  当然,除此之外,你必须吃饭、交际、消遣,并处

  理生活上的琐事。只是在整个时间的分配上,前面

  几项占的份量大,后面几项占的时间少。

  我为什么会特别提出所占比例的问题呢?很

  简单,当你有一笔巨款,你可以考虑买贵的东西;

  相反地,你有的款子少时,自然是买小的东西。一

  个永远只买小东西,钱多的时候也不买房子、汽车

  的人,不能算是懂得用钱的人。同样的,如果你支

  配每一段时间,都用来做小事,也不能算是会用时

  间。必须既会利用长时间,完成较大的工作,又知

  道掌握零碎的时间,做小事情。譬如当有两个月的

  暑假时,你可以计划作一个参加西屋科学奖的大研

  究报告。当体有一个星期的假日时,你可以为校刊

  写篇专访。当你只有周未两天的时间,你就只能做

  做功课、出去看场电影或邀几个朋友聚会一下。如

  果你在暑假的“大时间”天天用来聊天、看电影,

  在周未却想写大的研究报告,就是大小时间不分了!

  所以,当你假日起床之后,坐在桌前发呆,说

  是要想想那一天的时间该怎么安排,就已经是在浪

  费时间。你何不一面洗脸、刷牙、吃早餐,一边想

  这些事呢?

  或许你要说,做事应该专心,同一时间只能做

  一件。我想对于念书、算数这件需要高度精神集中

  的事,确实如此,但如果讲:等公共汽车时不能一

  边看报,就没有道理了!在何种情况下一时两用、

  一心两用、必需由你自己去决定。但我要强调,在

  这个讲求速度的时代,同一时间永远只能做一件事

  的人,将可能被淘汰。

  综合我以上所说的,掌握时间的原则应该是:

  一、决定事情缓疾、轻重,以优先顺序来安排

  时间,免得该做的到头来没有做。

  二、以大的时间做大的事情,以小时间做小事,

  绝不将大时间打碎,用来处理琐事。

  三、以速度争取时间,将争取到的小时间,集

  中为较大的。

  四、如果可能,在同一时间,做更多的事情,

  使时间多元化。

  你细细想想,这用时间与用钱的道理岂非相去

  不远吗?

  在纽约,有个高中生连续被抢了五次,匪徒没

  有抓到,学生却得到老师的赞扬,教同学向他学习

  ——如何面对抢匪,而不受伤害!

  当你今天对我说,班上有个同学,已经在街上

  被人抢了五次时,我并没有对他遭抢的这件事感到

  吃惊,倒讶异于他不曾受到一点伤害。

  因为抢匪在动手时,往往先会给对方一个下马

  威,使他失去反抗力。所以能够毫不动粗、抢了就

  走,必然由于你同学的瘦小,以及他反应方式的恰

  当。

  或许你要说,面对暴徒,居然还要讲究“反应

  的方式”,是多么没有出息的消极做法。但你也要

  警方更叮嘱,受害者应该做出受害者的样子,

  不要表现得十分潇洒,更不可说:“要拿?全都给

  你!”这种蔑视的话,否则反而会挨揍。因为即使

  是强盗,也有自尊,他是要抢,不是要被施舍。

  最重要的是:你必须记住他的特征,清点自己

  损失的财物,并即刻报警!

  你要记住,只知刚的人,难免被折断;只有柔

  的人,到头来终是儒夫,只有那刚柔并济,以自己

  的理想为目标,而在崎岖坎坷且多荆棘的人生道路

  上,以最适当的方式来应对的,才可能作为最后的

  成功者!

  你知道那位导演为什么成功吗?

  因为在同一时间,他找了许多只外型一样的动

  物演员,并各训练一两种表演。于是当别人唯一的

  动物演员费尽力气,也只能演几个动作时,他的动

  物演员却仿佛通灵的天才一般,变出许多高难度的

  把戏。而且因为他采取好几组同时拍的方式,剪接

  起来立刻就可以将电影推出。观众只见其中的小动

  物,爬高下梯、开门关窗、卸花送报、装死促狭,

  却不知道全是不同的小动物演的。

  我讲这两个故事,是为了告诉你,这世间许多

  “非常的成功”,是以“非常的手段”达成的,那

  未动手之前的战略和构想,在一起时,就注定了他

  们的胜利。

  同样的道理,我建议你在做每一件事之前,甚

  至每一天的早晨,对将要做的事情订个计划,而不

  是在慌慌张张地动手之后才去思想。

  上帝给每个人同样的时间,只有那事半功倍的

  人才能有过人的成就;也只有知道计划的人,才能

  事半而功倍。

  “一个人如果二十岁时不美丽、三十岁时不健

  壮、四十岁时不富有、五十岁时不聪明,就永远失

  去这些了!”

  这个世界是不等人的,它残酷得甚至不能给予

  失败者一点同情心。

  ,难道那马断了腿,就活不成了吗?为什

  么非要置之于死地。

  他说:当然能活!但是身为一匹马,不能跑了!

  就算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以上,我讲了许多残酷的故事给你听。因为你

  已经是可以接受这种事实的年龄,未来也将面对这

  些残醋的现实。

  “你必须成功,因为你不能失败!”

  这是一句非常莫名其妙的话,却有耐人寻味的

  真理!

  答案是:因为那位名歌星,有她独特的风格。

  而独特的风格,往往并不是由许多十全十美的东西

  历集合成的,甚至可以说,有些独特的风格,从某

  种角度来看,反是一种缺陷。譬如伊秉缓和金农的

  字,如果拿到中学缴书法作业,只怕要吃下;马蒂

  斯和塞尚如果参加早期学院派的美展,恐怕也会被

  踢出来。连那李恕权,我都怀疑他若参加合唱团,

  会不会因为嗓子太哑,而挤不进去。

  可是,这些人都成名了!

  这是因为人们

  愈获得别人尊重,也愈懂得尊重自己

  听来像是一个笑话,但是那最后两句话,却有

  极深的道理。你会发现这世上的人是十分奇怪、又

  非常矛盾的,他们希望你写最深入的作品,都可能

  整天整夜地干扰你;他们希望球员的精神饱满、场

  场奏捷,都可能晚上请球员痛饮,三更半夜才让他

  们休息;他们希望老人长寿,却可能在寿宴上灌酒,

  并强迫老人吃过量的食物。他们一方面要表现自己

  尽了奉承之力,使受者盛情难却、背负着情感的包

  袱;另一方面,却又因为对你育了狂热的招待,而

  跟着有了狂热的要求。

  至于你失败了,他们则可能离你而去。

  所

  你成功,所以我们奉承你。由于我们如此地奉

  承,所以你应该成功。如果你失败,则有负于我们

  的招待。不知你听完这段话,会有什么感想?你觉

  得人们大现实?还是维系成功的不易?

  其实这世界本来是如此的,譬如看戏时,掌声

  会引来更多的掌声;嘘声也可能勾起更多的嘘声。

  不论我们怎么说“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那

  添花的毕竟要比送炭的多。

  所以,当你获得奉承的时候,千万要注意你为

  什么被奉承,而且应该知道,如果失去了那被奉承

  的东西,你也可能失去己获得的一切。

  请不要觉得我太现实,否定了人们超现实的一

  面与友情的价值。但我也必须强调,在任何情况之

  下,你都要保护自己的根本,如同那位写时事评论

  的学者所说:“今天我不赴约,只要稿子写得好,

  改天还有得约。相反地,今天我去了,写作的水准

  降低,连着几次,就再也没人请了!

  我觉得脑子里一定有个死角,因为念书时,常

  有些东西硬是进不去。碰到这种情况,我绝不硬背,

  而将那正面的冲突改为消耗战。方法是将背不进的

  要点,写在课本靠近页边的位置,每次读书之前,

  先快速翻阅一遍,使那些字闪过脑海,仿佛分期付

  款,一个月下来,自然就记住了,反比那硬背的东

  西结实。

  。又譬如我背长江沿岸的十个二等港,

  只用了一句话“震元安九月常常杀一万”,意思是

  “政治不安定,九月秋决时处死的人往往高达一

  万”,虽然句子没有道理,却让我到今天还能记得

  “镇江、芜湖、安庆、九江,岳阳、长沙、常德。

  沙市、宜昌、万县”,有人大为惊讶,封我为“电

  脑”,岂知我是用了特殊的读书方法。

  明朝韩道亨的

  “草诀百韵歌”,由于草字与楷书的笔画顺序有很

  大差异,许多字不易记得,我就将它们制成方块字,

  正面写楷书,背面写草字,口袋里揣上一把,随时

  同样的道理,百科全书的检索目录、各种字典、

  辞典、植物典、句典、名典、世界历史年表、地图,

  也是必备的。甚至像国家地理杂志这类书,由于资

  料丰富,很具有参考价值,为了检索方便,你也可

  以去函买一本数十年来的目录。纽约时报集合各种

  重大新闻的(首版集成》(PageOne),和百科全书的

  年鉴也很有用。

  最好的老师,教你活的学问,且由其中引导出

  更宽广的天地。

  听完你讲述历史老师给的假期作业,实在令我

  佩服他。

  相信你们现在正念到欧洲的百年战争,所以老

  师会教你们假设自己是生在那个时代,而又身为报

  纸的主编,以现代的方式,来编写一份当时的报纸。

  于是你们要与社论,根据事实绘声绘影地写专

  访、配插图、漫画、气象预报,甚至还杜撰几个广

  告。为此,你们必得熟读历史,找到那时的绘画作

  品,追索当代的风俗习惯,并了解地理位置,否则

  就画不出插图、勾不出气象、模拟不出专访的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你们见习了报纸的编辑方法,

  加强了写作的能力,了解了时事漫画的制作。甚至

  版面和广告设计,也成为必须注意的。尤其重要的

  是:他使你们发挥想象的能力,把课本上读到的史

  实,活生生地展现。

  由此可知,在我们的四周,到处都可能发现自

  己的贵人,他们不一定是直接提拔你的尊长,反而

  可能是毫无关系的陌生者、一面之缘的过客,甚至

  你的敌人。只要你能在他们的身上领悟到重大的事

  务,以致导引你走向更好的未来;或由于因缘,使

  你免于原本可能发生的厄运,就都是你生命中的

  “贵人”。

  所以,不要轻视任何人,也不要轻视自己,因

  为那平凡人可能是你的贵人;你也可能作为别人的

  贵人!

  现在你应当知道,那无心都可能有恶果。如果

  开锁的人是贼,你就是共犯:若是凯尼的弓箭和朋

  友的气枪伤了人,你也脱不开关系。今天你还小,

  如果当你长大之后,还不能慎交朋友,又不懂得审

  度自己的行为,只怕那无心,就会惹下天大的麻烦。

  所以只要你的态度和缓,是有风度的君子之争,即

  使是向权威不可侵犯的老师争,我也支持。

  正像你所说,老师评分方法不公平,虽然同学

  们都不服,却不敢说,只有你提出来,并逐项与老

  师辩论。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发现有道德的人不

  少,但是有道德勇气的人不多,问题是如果没有人

  敢挺身出来抗争,不公的永远不公,委屈的永远委

  屈。所以我自己是,我也支持你作为一个有风度的

  抗争者。

  在此你要注意,我说有风度的抗争者,那“风

  度”是其中极重要的两个字。当我们看美国总统大

  选辩论时;评论员往往把辩论者是否从头到尾面带

  笑容这件事列为优先,也就是说,即使在你激动而

  义正辞严的时候,也要维持自己内心思路的清晰冷

  静,及应该对事不对人,尊重那与你抗争的人。因

  为你争的是理,不是去毁损对方的人格。

  问题是,她们都不忍心这样做。也因此,造成

  你得不到教训,而不知改正;得不到棒喝,而不能

  顿悟。

  因为他们在家里被逼惯了,每天一进家门,父

  母先问有多少功课,然后便一样一样盯着做。他们

  的时间,理当由自己来安排,却成为了父母的事,

  当有一天自己到外埠念书,没有人逼的情况下,事

  事都失了方寸,自然一落千丈。

  我常想,今天这些孩子在父母的呵护下,进入

  附近的学校就读,固然又会被导上轨道,可是当他

  毕业之后,怎么办?也正因此,我们可以讲:学校

  里成绩好的学生,除非他是完全自动自发的,否则

  没有人能保证,他到社会上,还能站在前方。

  因此,我今天做了个决定,尽量不问你学校的

  进度,不叮嘱你去做功课,不催你去弹琴,也不叫

  你起床。我也愈发坚定了一个信念:让你到曼哈顿

  去上学,不要总是距家人太近,是正确的选择。

  父母不能帮你走未来的路!

  现在你应该知道,他们对纽约的观感为什么有

  那样大的差异了!虽然接待的朋友都花了不少钱,

  也都带他们逛了世界最著名的博物馆和最高的建筑。

  但是前者住在安宁的住宅区,看到的是幽静的中央

  公园、豪华的商场和干净的市容,后者却见到了肮

  脏的地铁、杂乱的下城、藏污纳垢的时代广场,且

  领教了旅馆附近的嘈杂。

  问题是:若非再有机会到纽约,这种观感就可

  能在他们的心中维持一辈子。由于是他们亲眼所见、

  亲身所感,所以每当他们提到纽约,那好极了与坏

  极了的评语,必是斩钉截铁的。

  我们不是常听人斩钉截铁地说“某人是好人”

  或“某人坏透了”一类的活吗?他们也是亲眼所见、

  亲身所感,但是如果以纽约的例子来想,你认为他

  们说的对不对呢?

  请不要觉得我是小题大作。因为犯这种以偏概

  全的毛病的人真是大多了,我们甚至可以讲每个人

  都会这样,甚至不经过亲身的观察,而以自己的推

  想,或得来的小道消息,来评断事情。

  记得我在研究所的一个教授,曾经在课堂上说

  “秦始皇是坏人!”引起了许多研究生的反感。因

  为那是研究所,不是幼稚园,研究的是客观的史实,

  而非给予主观的评断。当教授未举史实,而骤下评

  语,说“秦始皇是坏人”这句话的时候,除了显示

  他的强烈主观,也漠视了学生的判断力。

  师傅说,石头运回来,一定先要曝晒,因为许

  多石头在溪流里漂亮,却有难以觉察的裂缝,只有

  不断地日晒雨淋之后,才能显现,甚至自己就会崩

  裂。

  师傅又说,未经琢磨的石头,因为表面粗糙,

  不容易看出色彩和纹理,淋上水之后,比较会显现,

  但是水一干,又不见了。只有在切磨打光之后,才

  能完全而持久地呈现。他还说,其实这世上的每一

  块石头都很美,即使不适合做砚台,也各有特色,

  耐人赏玩。

  回程的路上我一直想,砚石何尝不像人,无论

  表面怎么拙陋,经过琢磨,都会显现美丽的纹理。

  当然一方好砚,必须用石质细腻,触感好像肌肤,

  又坚实而耐磨的石头制作。那石块且须经过严格的

  考验,如同文质彬彬,外表敦和而中心耿介的君子,

  经过心志与肌肤的劳苦之后,才能承担大任。

  有个话剧演员,独白到舞台边,突然听见下面

  人传来嗑爪子的声音,虽然只有一声,他却气得差

  点从台上跳下去,掐住那人的喉咙„„

  聆听的学问

  正当他尴尬得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如果你能

  做他唯一的忠实听众,甚至大声地追问:“继续说

  啊!下面的事情怎样发展?”他一定仿佛潮水时突

  然抓到援手般,眉头一扬,又恢复了精神,续完他

  的故事。

  但是我相信,最令你感激难忘的,应该是那追

  问你“继续说啊!下面事情怎么发展?”的朋友。

  最让你咬牙切齿的,则是泼你半盆冷水,大家突然

  转变话题的场面。

  说话时,使听众注意力集中,是一门学问。

  听话时,集中注意力于说话着,更是一门学问。

  因为前者是一种才能,后者是一种德性。

  这种德性,可能包含着尊重、体谅与忍耐,并

  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当我们听演讲或音乐会时,知道要准时入场,

  中途不能讲话。也不该离座,因为这是对台上人的

  尊重。

  如果这台上人的演出实在差得很,而你能维持

  风度地听下去,不就是一种忍耐吗?

  问题是:忍耐对你来讲只是一时的,如果你半

  途离场,对台上人的伤害,却可能是永远的。

  。如果你没有体谅,知道情

  人心、父母心、乃至宠物心,再加上忍耐与尊重,

  是极可能无法长久听下去的。

  我说:因为这是他再三遭遇挫折后,唯一做梦

  的机会,有些人的梦可以早早打断;有些人做梦的

  权利,却不是我们应该去剥夺的。

  这种听话的忍耐力,是因为我了解他的苦,也

  可以说是一种体谅。

  从以上这些例子,你应该知道,聆听人讲话,

  是一门多大的学问!你要学着去尊重、去容忍、去

  谅解。也必能因此而获得对方衷心的感激

  失志人前,勿谈得意事;得意人前,勿谈失意

  事。失意时交的朋友,得志时常容易失去;得意时

  得罪的的友,失意时也难以挽回。

  所以,向他说一些你对于他前去国家的向往,

  说我们将去那里看他们,说希望他每年回来玩玩,

  届时可以往在我们家。并告诉他,你们在未来可以

  经常通信,井交换资讯。使他能够面对新环境,有

  更多的憧憬与勇气。

  这些,才是你对朋友应该说的。

  失意人前,勿谈得意事。因为那只可能加重对

  方的落寞感,所以即使万事顺心,也要故意说些辛

  苦处给朋友听。

  得意人前,勿谈失意事,因为得意人常不能体

  谅失意者的痛苦。所以即使有许多不如意,也要振

  作起精神。

  失意时交的朋友,得意时常会失去,因为他觉

  得你高升了,不再是他的一伙,他不愿意高攀,也

  高攀不上,你无心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引起他自卑

  的敏感。

  得意时开罪的朋友,失意时也难以挽回,因为

  他觉得你昔日气焰的消失,不是因为你变得谦和,

  而是因为走投无路,才回头搭老交情。昔日你不认

  他,他今天也不认你!在未来的岁月,随着你的成

  长,将会逐渐了解我这番话的道理。

  你说我的朋友和你的姨大是不是很冤枉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是在这个人际关系复杂、

  环境压力沉重的社会,因为看一眼而挨刀子,一句

  话而结深仇的事真是大多了!

  所以身为现代人,就好比开车,你除了自己守

  规矩,还得注意别人是否不守规;除了照自己认为

  正确的方向去做,还得留意是否会计别人多心。你

  必须保持高度的敏感,且常常设想别人的感觉,才

  可能过得输快。

  今天你问我:讲话直,有没有错?

  我当时告诉你没有错,但是几经思考之后,我

  要纠正自己的说法,如果直言对事情有帮助,则可

  以宣言,否则不如不说。

  话虽然讲得简单,即使是我自己,在几年前也

  是办不到的,因为把事情压在心里,硬是不说,真

  会把人憋死!

  等了足足有十几分钟,才见他从另一头驶回。

  上车之后,我抱怨地说:“为什么这样久才来,

  不是在电话里说好五分钟就到吗?”

  那司机居然回答:“是啊!只怪路上交通太挤

  了!”

  我当时正在气头上,毫不考虑地说:“算了吧!

  我看到你从我面前驶过,你是没找到,不是交通

  挤!”

  那司机没有再说话,我却一直记得他通红的耳

  根和下车时带有恨意的目光。为什么呢?因为我当

  面拆穿了他的谎言。问题是,这直言对事情有什么

  帮助呢?只怕反而伤了情面,结下了怨恨。

  讲话的技巧何止于此:甚至当别人要直言时,

  我们也应该看情况而有所处置。记得十几年前的一

  个场合,有位朋友对我批评某人,偏偏某人是我的

  好朋友,而批评的人事先不知道,在他将我的好朋

  友讲得一无是处之后,才有旁边的人提醒他,骂的

  正是我的挚友。当场那骂人的,和我自己都尴尬极了!尤其糟

  糕的是,他猜想我必会告诉自己的老友,竟先去我

  的好朋友处说我与他言语不和,只怕会搬弄是非。大家都没有错!但是如果在他刚有意图批评时,

  我能先洞察,而及时把活岔开,或是说:“唉!各

  有长短,咱们不谈别人吧!”他自然会及时把话收

  住。再退一步想,他旁边的人就算不及时提醒、阻

  止,也犯不着当面拆穿,不是最少也可以免得当场

  尴尬吗?岂知那女人的丈夫回到家,不但没有责怪自己

  的老婆,反而狠狠地把某人踢了出去,且拒听任何

  解释。

  原来那女人怕某人告状,竟先行告诉丈夫,说

  某人有非礼的行为。

  你说,某人错在哪里呢?错在他应该于事情没

  有显明之前,先暗示那女人自己的正派,甚至借故

  避出去,而不应该任对方表白得太明朗,失去了转

  圜的机会。由此可知,我们不但不该毫无城府地,讲无济

  于事的活,而且应该避免去听可能引起纠纷的话。

  孔子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又

  讲“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这三个“不”

  和三个“勿”的学问,真是太大了!现在我告诉你吧!如果是攀登路径不熟的高山,

  即使原定一日往返,除必备的指南针,你的行囊中

  也应该包括一把小刀、一打绳索、一盒用塑料袋包

  好的火柴、一点盐巴、一块折起来不大的透明塑料

  布或雨衣和一个哨子。对已知的环境,做进一步想;对未知的环境,

  做退一步想。在人生的旅途上,前进固然可喜,后

  退也未尝可悲,最重要的是。

  在前进时要知道自制,免得只能进而不能退;

  后退时则要知道自保,使得退却重整之后,能够再

  向前行!

  所以,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也不

  要认为过去的光荣,可以被永久地肯定。在这个世

  上,“现在的成功”是重要的,而现在马上便成为

  过去,下一刻又得有下一刻的成功。

  记住!没有豆子在上面,就不认它是豆子,这

  是你母亲说的,也是大多数人会说的一句话。

  马思明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六点出门,六点

  四十至七点做暖身运动。然后练习到九点半。十点

  开始上学校的正规课程,下课之后再去体育馆练习,

  从四点一直到七八点,才开车回家做功课,并在十

  一点钟就寝。

  记住!上帝给每个人的时间都一样,但是每个

  人使用的效果却不相同。如果你没有崇高的理想,就不能战胜自己的惰性;无法战胜惰性,就很难把

  握时间。我尤其欣赏马思明的教练唐•彼得斯听说

  的两句话:

  “我认为她是美国最好的体操选手,她有能力

  把握每一天的时间!”

  一对十七八岁就结婚生育的父母,不仅没能完

  成他们年轻时的理想,又没能实现他们子女的梦想,

  甚至一连串地影响了许多人。那么,这个早婚的价

  值,是不是值得斟酌呢?

  天哪!你要知道!相信你也早知道,我在大学

  教课时,最痛恨就是在下面讲话的学生,因为他们

  非但注意力不集中而成绩总是不好,更影响了其他

  同学听讲。尤其糟糕的,是他会弄坏我授课的情绪,

  使教的内容也订了折扣。

  但是你也要知道,正因为他用这种轻松的教法,

  你愈要与他合作,使他的每个幽默,都获得反应!

  使他的亲切,能获得口馈。他不把你们当学生,而

  看成自己的小弟弟妹妹,是他对你们的尊重,你们

  怎能因此而不自重呢?

  在广大的丛林里迷路,如果没有指南针或辨别

  方向的可能,走出丛林最好的方法,是顺着小水流

  前进,从小流走向小溪,从小溪进入小河、转入大

  河,最后自然会流向江海,脱出丛林的围困。

  在黑暗的建筑中,找出逃生之路的最好方法,

  不是东跑西撞地狂奔,而是朝固定的方向一直走,

  自然会碰到墙,再沿着墙一步步朝同一方向摸索,

  自然可以找到逃生的门窗。

  在山洪暴发的半山腰,逃避的最高原则,是绝

  不能往山下跑,因为愈向下,山洪汇集得愈多,夹

  带的砂石也愈多。唯有朝山顶的方向前进,才能减

  少山洪的威胁。所以登山家有句名言:“没有一个

  山顶,会有所谓的山洪。”

  如同上面所说的情况,在我们遇险时,有许多

  “最高指导原则”,它们听来非常简单,却可能带

  给你最大的希望。

  在你的心中,有多少这样的指导原则?使你在

  最紧要的关头,可以立刻作出正确的抉择了。

  你的听力真是增加了吗?答案当然不是。而是

  你增加了关心的程度,你care(关心)你alert(警

  醒),甚至可以讲:你有了忧患意识!

  什么是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所涵括的真是太广了!往大处想,可

  以是人民对国家、社会、时局变迁的担忧;往小处

  看,可以是学生对考试的担心、居民对窃盗的警戒。

  总归,凡是认为环境与个人的命运休戚相关而有所

  警醒,都可以称为有忧患意识。

  我的答案很简单:

  我希望随着年龄的增长,你能对许多事情具有

  忧患意识。你应该开始关心环境污染的问题、国家

  施政的方针、世界局势的变化,更应该对自己未来

  的发展有忧患意识,考虑到未来求学的方向,乃至

  人生的目标。也可以说:你要把自己放大这个世界

  的大环境中,而不再一切等父母师长的安排。

  你会发觉,当体育忧患意识之后,许多潜力都

  能获得发挥,你也能看得更深、更广,且计划得更

  长远!

  快乐的条件,非但不是无忧无虑,而且可能是

  有忧有虑!

  快乐是要付代价的!要被爱,更要去爱;要获

  得,更得付出!

  “快乐很可能正是在有忧有虑、有负担之间所

  能享有的一种欣悦,如果真无忧无虑,只怕反不知

  什么是快乐了!”

  有人研究什么是最快乐的工作。结论是能够从

  头到尾都参与的工作,譬如你自己盖一个房子,从

  设计、选料、施工到装演,当房子终于落成的时候,

  便是最快乐的时刻。

  又譬如你接到公司交下来的一个工作,从构思、

  人事安排、联系运作,到验收结果、达成目标,看

  着由元到有,是最快乐的。

  同样地,由孩子的诞生、哺育、教养、到长大

  成人,成家立业,那付出无数心血的父母也是最快

  乐的。

  可是你想想,盖房子时设计、选料、施工、装

  演;工作的构思、人事、推展;乃至孩子的哺育、

  教导,哪一样是不令我们操心,而没有负担的呢?

  从以上这些点归纳起来,你应该知道。

  快乐是要付代价的!要被爱,更要去爱;要获

  得,更得付出。快乐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先建立目标,

  井完成它。而就本这完成的过程中,在那忧心与释

  怀、走人困境与突破万难之间,我们享有了真正的

  快乐。

  快乐就是完成理想、完成生命;就是由无到有

  的创造;从这一站到下一站的旅程。

  快乐也就是积极的生活!

  因为体育活动除了是体能的活动之外,更包含

  了技巧与智慧,如同用杠杆和滑轮举东西,当你使

  用恰当的工具,能有所谓“四两拨千斤”的功能。

  也就因此,当我们练网球时,第一件要学的是握拍

  的方法和手臂的屈直,如果起步的基本动作不对,

  不但球打不好,而且可能伤到身体。相反地,当你

  使力的方法正确时,则能以较少的力气,击出较佳

  的球。

  昨天晚上你抱怨地对我说:

  “您明明讲现在我长大了,可以自己支配时间,

  不再逼着我去弹琴和读书,可是却要不断地间我成

  绩,使我仍然感觉到压力„”

  现在让我告诉你,那没有错!当我不再叮着你

  去做每一样事的时候,并不表示我不再要求你,而

  是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判断力,决定事情的缓疾轻重。

  当我不催你去睡觉时,不是不再顾虑你的健康,而

  是希望你由前一天迟睡,第二日疲困的经验中得到

  教训。当我不通问你过几天可能考哪些科目时,是

  希望你由拖延积压,以致临时抱佛脚的困窘中得到

  教训。

  “过去,我只逼你辛勤地工作,要你只问耕耘,

  不问收获。但是从今天起,我不通你工作,却要只

  问收获,不问耕耘。”

  其实这个世界就是如此,我们对于自己,固然

  可以讲”只问耕耘”,以求心安。但是别人对我们,

  却常常“只问收获”。即使是赌徒,都只问他下桌

  时,能带走多少筹码,又何必计较,他上桌时有多

  么地阔绰?

  年轻人!生物就是在竞争中成长与进化的。有

  竞争,就有压力,只有具备最强的实力,又能忍耐

  最大压力的人,才能站到巅峰

  在学习中工作,是一般人所谓的打工。

  在工作中学习,则是打工者应有的态度!

  今天当我知道你把设计一个多月才完成的电

  脑资料,借给同学,自己却未留底的事,真是吃惊

  极了!因为我发现你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也就是

  不为自己留后路。

  退路就是这么简单,它只是退一步想,做一个

  相反的假设。譬如办园游会时设避雨篷、跳伞时带

  一份备用伞、飞机上准备逃生器、高楼设置防火梯,

  虽然没有人希望用这些东西,即使用,也不见得百

  分之百管用,设置时反要增加许多麻烦。但是,毕

  竟退路可以使我们不至于一败涂地。它为你在绝望

  时带来希望,如此说来,“退路”何尝不是另一种

  “进路”。

  个天才,如今小事了了,长大之后未必能成。除非:

  体育那种内在、自行激发的能力,主动地、不断试

  图的冲动,楔而不舍、百折不挠的精神。

  这就是天才所特具的一种气质,它不见得是过

  目不忘、一目十行的高度智商,而是一种说不出的,

  对任何事务自然所具有的怀疑态度、好奇的想法,

  与不达目的绝不终止,近于傻的冲劲。

  ,他说奥运的真正精神,是把我们自己硬推

  到自己的极限之外(Push yourown limits)。这句

  话也适合形容天才,只有那种不向自己既有的能力

  屈服,不满足于既有的成就,总是试图,抱着一种

  不服、不平、甚至愤懑,以自己为敌,追求突破的

  人,才可能称得上天才。

  ,但是不论你的文章、

  绘画、弹琴目前有多么好,只要那不是出于你内在

  学习冲动而获得的成就,便会不算一回事。

  如果现代经营的理论是以促进消费来刺激生

  产,过去是以节约消费来积蓄财富。那么过去设法

  少让子女参加活动及打工,以集中精神念书的态度,

  是不是也应该改为多证子女在外发展,从发展中产

  生更大的冲力,对知识更深切地求取,也对未来产

  生更大的憧憬呢?

  过去常是父母为子女计划未来,现在是否应该

  让子女到相当的年龄之后,就自己计划未来,父母

  只担任参谋的角色呢?

  从那个年轻人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以环境激

  发潜力,将时间作最有效分配,以一种积极态度投

  入社会,而不是被动走向社会的青年形象。

  他穿最讲究的服怖、用名牌的相机、开流线型

  的跑车、做九个家教、在高中修大学的课程,且参

  加许多活动。他以服饰、车子满足了年轻人的虚荣,

  以做家教来付每月五百多块的分期付款及保险费,

  又以车子载着自己参加活动、担任家教,争取了许

  多时间,且能够掌握每一分钟,在学业上有最佳的

  成绩,并用他的成绩,征得信任而获得家教,不正

  是以促进消费来刺激生产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