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地震书》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地震书》读后感摘抄

2021-02-03 02:57:3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地震书》读后感摘抄

  《地震书》是一本由日本地震日常防灾项目组 / [日] 寄藤文平著作,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地震书》读后感(一):地震中的智慧

  

日本是一个坐落于太平洋板块上,频发火山爆发和地震的国家。

开篇的一各密密麻麻画满了年份的图片,我一个数字一个数字数了过去,整整200个数字,对应200年的历史。最为震惊的就是每一年日本都发生地震灾害。

地震中的智慧

虽然是一本给孩子们量身打造的绘本,但是仔细读来,发现凝聚了一百多人的经验和智慧。按照地震灾害前的预防,地震中的逃生,地震后的重建三个部门展开讲解。配合着漫画见微知著的功效,非常简单明了的带给读者,尤其是小读者们对于地震的认知和重视。

【地震前】

地震前,我们平时生活中就要有居安思危的悟性。多多储备水,将加剧固定,避免在地震中被身边之物所伤。这里可以看到一些孩子们力所能及的事务。更是无形中告诉他们平时生活中节约的品质。

【地震中】

地震中,开篇就是墨绿色的纸张,采编也是非常用心了。在灾害面前,配合了人们心中的悲痛之情。用暗色系的纸张,去彰显灾难的可怕。

地震中的智慧

地震中的智慧

震中的一些自救和互救的能力都是地震前培养和训练出来的。因为日本每年都有地震,所以他们经验丰富,但是对于我们国家地理面积的幅员辽阔,更是充满了复杂性。更应该做到居安思危,平时多多预习,才能在地震发生时,做出最好的应对。

【地震后】

这一次的画面是鲜红色的。极大的刺激了我的感官。

地震中的智慧

地震后,除了一片哀鸿。就是活着的人惊惧之余,开始解决在灾害中受到巨大伤害的同胞们。绘本中,用简单明了的绘画,讲解着通俗易懂的道理和方法。非常适合小朋友们去阅读和学习。

这本地震绘本从一百多人的经验中传达出对地震灾害的敬畏和应对方法。我们无法避免自然灾害,但我们可以努力把危害值降到最低。

小朋友们,一起努力吧!

  《地震书》读后感(二):帮小朋友了解地震

  

以前,有时候会觉得生活好无聊,会有厌生的感觉。自打成为妈妈后,生怕自己有个病有个灾,没有人去照顾她。看到新闻有小学生跳楼了,就开始担心她的教育问题,阅读了很多教育相关的书籍;看到周围哪个小朋友生病了,就会担心她的健康,定期带她去体检;看到新闻上说哪哪哪又发生了地震,想起之前看电影《唐山大地震》悲惨画面,就想着一定要教她一些基本防灾知识。《地震书》正是一本写给孩子的防灾手册。

图一 封面

阅读这本书的初衷是想教孩子一些基本的防灾知识,也就是面对地震我们应该怎么办?跟原来买这本书的想法不同,书中更多的是面对地震,平时我们应做好哪些准备。因为书的绘编都是日本人,跟他们国情有关,日本是一个地震高发的国家,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都会去注意,怎么去预防。

图2 地震的形成原因

数据显示,在日本,没有一年是没有地震的,也就是说在日本自始至终都要与地震相伴。所以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都做好准备:包括家具的摆放、固定、应急物品的准备,做到了防患于未然。

图3 家具倒了怎么办

《地震书》由日本知名插画家寄藤文平所绘,日本地震日常防灾项目组根据日本阪神大地震亲历者的讲述(50人)和调查问卷(117人)的结果为基础进行重新编辑,内容生动形象、真实可信,防灾方法简单实用。该书以漫画的形式,生动地讲解了地震的形成、发生瞬间的感觉、理想和现实的应对方式、地震过后、受伤时的应急措施、不同的防灾方式、家庭常备物品清单等非常实用的知识。

图4 大手绢的用途

书中有很多细节,如被门附近的家具困住,遍地都是玻璃和瓦砾、四处弥漫灰尘、受伤的应急措施、提前和家人约定好(包括集合地点、如何取得联系)。我记得之前看过一个新闻,说发生了火灾,爸爸已经出来了没有看到家人,以为他们没有出来又返回火场,结果酿成悲剧,其实家人也已经被安全救出了。所以提前跟家人给定好集合地点很重要。

图5 与家人的约定

这本书非常适合亲子阅读,或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自己阅读,因为绘本的方式阅读起来相对比较轻松,漫画的表达非常的形象生动,通过漫画,孩子能更深刻的学习到关于地震防灾的知识。我本人非常喜欢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如果给小朋友讲枯燥的知识,很少有小朋友会感兴趣,实际上的效果应该不会好到哪里去。

人的一生,谁也保不准可能会碰上什么灾什么难的,在灾难来临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可以避免很多伤害。《地震书》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学习防灾知识!

  《地震书》读后感(三):地震书:亲子共读防灾手册,提高生存技能

  

今年的新冠疫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小区突然封闭,道路封锁,快递停运。家家户户盘点储备物资。很多必需品,我都后悔没提前多储备一些。看新闻报道,南方水灾,农民们在安置场所临时避难,从家里拼命跑出来的时候,有的只抱着一只鸡,有的空手,有的拿着家人的照片,由于太过紧急,根本来不及考虑和选择。

是的,灾难突发,根本不会给我们很多时间,细细考虑周全。灾难来临,就是一瞬间的事。我们总是说抗灾如何艰辛如何勇敢…其实防灾更重要,防患于未然,打好提前量,才能使灾难的破坏力降低到最小,伤亡损失降低到最小。

在防灾方面,日本的忧患意识和细节操作,确实值得推广借鉴。日本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交界处,这两大板块挤压运动,造成日本地震频繁。到底多频繁呢?当我翻开后浪出品的《地震书》绘本,我都惊呆了!

近200年,每年都有大大小小的地震,日本真是一个自始至终都要与地震相伴共存的国家。也正是这样的命运,使得日本人对地震的预防和普及教育做到了极致。绘本中以167位日本阪神大地震亲历者的经历为基础,以漫画形式科普,条理清晰而又重点突出,告诉我们如何防灾,最大限度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虽然是写给孩子的防灾手册,家长也会从中学到生存技能。从家具的摆放技巧,到蜡烛电池等物资储备,从停电停水的角度,教给我们如何沉着应对日常需求。对于地震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比如玻璃碎掉,门卡住等都给出具体预防措施。必备单品如雨衣、口罩、厚底鞋等,都是来自地震亲历者的宝贵经验。方方面面,叙述明了易懂,是亲子共读的好绘本,是帮助我们了解地震,思考地震预防和应对措施的指南。

亲历者的回忆,真实而又令人感慨:在避难所领取救助物资,面对废墟发呆,情绪的失控,又脏又臭的厕所,邻里的关怀…绘本中还给我们列举了防灾备忘录:在平时,提前与家人约定好集合位置,在灾难发生后避免失散,可以尽快到约定地点会和。书中还建议我们平时要对附近地形建筑有所了解,地震发生后,有些路堵死,熟悉地形的人更容易逃脱。这些应对突发灾情的小策略涉及到每个人的安全,具体到每一个可操作性细节,不是空洞的口号。

《地震书》最后附上了家庭常备物品清单,不仅是应对地震,对于其他突发灾情也都可以借鉴参考,对照这个清单,可适当增加调整。家长带着孩子在阅读完绘本之后,可以根据自己家的生活情况及地理位置,让孩子参与和主导,讨论后,拟一份针对性更强的应急物品清单。

《地震书》不是童话故事,是实实在在的生存手册。这样的绘本,既能提高孩子的认知水平,又能增加责任感和生存技能。确实值得推荐给每一个家庭。

  《地震书》读后感(四):灾难面前,请保持一颗平常心

  2008年汶川大地震,当时一位19岁的年轻战士从废墟中救出了一位12岁的小女孩。 在医院里,小女孩对年轻的战士说:“等我长大了,我要嫁给你。” 为了安慰受伤的小女孩,战士假装答应了。 十年后,小女孩已长大成人。大学毕业后,女孩子找到了当年的战士并相恋。现在,两人已经结婚,并且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灾难是残酷的,来时汹涌,毁天灭地。人类在灾难面前,就如蝼蚁,只能听天由命。我们无法与灾难抗衡,但我们可以了解它,尽量把灾难降到最低。 为此,我们通过阅读一些放灾手册来了解自然灾害。比如这本《地震书:写给孩子的防灾手册》。 作者是日本作家寄藤文平,他是日本知名的插画家,为了使内容更加适合孩子阅读和理解,书中用了大量可爱的配图。枯燥的防震知识变得有趣且通俗易懂。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地震高发的国家。这是由于日本整个国家都处于地震带上,在这里,一年到头都有各种小型地震发生。在日本动漫里,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很多建筑物都是采用木质结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减少地震带来的伤害。 作为地震亲历者,作者有着丰富的经历和经验。作者根据日本阪神大地震亲历者的讲述和调查问卷,编写了这本《地震书》,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能从中了解到地震知识。 一、地震是如何形成的 作者在书中介绍道,地震由形状各异的板块拼合而成。在板块的下面有运动的岩浆。当板块受到地球内部岩浆运动产生的作用力而缓慢移动时,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会挤压碰撞,并一起向下俯冲。当大路板块无法承受这种相互的作用力时,就会以回弹的方式“逃离”大洋板块的挤压,从而引发地震。 就想海面上的两块木板,当海面风平浪静时,木块之间移动的速度极其缓慢,几乎不会发生碰撞。但是,当海面波涛汹涌时,巨浪一层层的打过来,木板移动速度和方向发生改变,发生碰撞的次数也会增加。 那么,地震时会发生什么状况呢? 二、地震发生时会发生什么?

  地震发生时,如果是轻微的地震,我们会很难有震感。但是,当地震严重时,我们就会有强烈的晃动感觉。物体掉落,吊灯摇晃,甚至地面会裂开一个大口子,吞噬着坍塌的房屋。 作者在书中绘声绘色的写了他的感受。 “当时一边发抖一边想,是不是小行星撞地球了,地球时不是要毁灭了?” “听到了‘咚咚!’‘轰轰!’的声音,房子也跟着摇晃。一开始没意识到是地震,还以为是飞机坠毁了呢。” 不仅如此,地震还会导致断电和断网。如果是在夜晚,周围会一片漆黑。 地震来时,往往会让我们措手不及,慌乱和恐慌会让我们失去判断能力。但是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应对方式。最好的方法是提前准备。 因为地震来的瞬间,我们根本无法思考该做什么。所有的准备都会变得徒劳。因此,我们应该提前做好准备。作者认为,不需要“有所应对”,而是“可以什么都不做”。这才是防灾最重要的事情。 ①、家具摆放。 地震时,衣柜和书架是极其容易倒塌的。因此,平时我们就可以把这类家具固定好。比如把家具摆放在同一侧。家具在同一侧,即使发生坍塌,也可以避免家具相互叠压,关键时候还可以挪动它们。 也可以把报纸叠一叠垫到衣柜底下,这样衣柜就不容易倒塌。也可以在较高的家具前方摆放一个较矮的家具,当高的家具砸下来时两者之间还可以形成一个生存空间。别小看这个生存空间,在地震时,这可是非常宝贵的。 ②、玻璃防护 地震时玻璃也是非常容易破碎的,为了防止玻璃破碎时误伤到我们,我们可以在玻璃上贴上一张防爆膜。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窗帘拉上。 ③、高空飞物 地震时,电话、电视和书等物品容易突然飞出来。因此,在平日里,我们可以将这些物品固定起来。比如我们可以在书柜上安装金属杆,以防书本掉落。 ④、提前和家人约定好集合地点。地震后可能会和家人走散,为此,可以事先和家人约定好在哪里集合。 ⑤、提前熟悉周围环境。地震后,周围的建筑物倒塌,平常所熟悉的街道也不能正常通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多熟悉下周围的建筑物和环境,一旦经常走的路不通了,我们还可以选择其他路线。 除上面提到的五点以外,我们还需要准备一些蜡烛。一个手电筒,并随时保持电是满的。还需多储备一些瓶装矿泉水和一周的食物,比如罐头。  三、地震之后我们又应该做些什么呢? 地震过后,像是经历了一场战争,四处一片狼籍。此时我们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余震,谁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出现。余震带给我们的恐慌,只能靠我们自己去克服。 地震过后,由于交通终断,水电也无法正常供应,物资的匮乏是亟须解决的。在救助到来之前,我们要学会自救,尽量物尽其用。 ①、水的使用。地震后用水,不能再像平常一样。我们要多次重复利用。洗脸水可以拿来洗衣服、冲厕所等。 ②、毛巾的使用。受伤时,我们可以拿毛巾做绷带和止血带。需要发出求救信号时,可以做成旗子插在显眼的地方。需要敲打重物时,可以在毛巾里面放一块石头,当作锤子使用。缺水时,可以拿毛巾过滤水中的泥沙。不止是毛巾,我们穿的衣服也可以。 ③、身边的小物品也可以派上用场。比如报纸、塑料袋和保鲜膜等。当我们的手受伤时,可以把报纸折叠固定在手臂的下面,用绳子布条固定好,然后在用塑料袋套在外面,挂在脖子上,固定好,以免再次受伤。也可以用保鲜膜暂时包扎伤口。 ④、地震后,电话等通讯设备都无法正常使用。我们可能会和家人走散。因此,我们要用有颜色的笔在显眼的地方写下集合的地点和新的联系方式。 ⑤、学会接受新环境。地震后,会接触到很多的人,避难所的人、志愿者、媒体记者,各种各样的人聚集在一起。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一切都是陌生的,我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这时候我们要尽快的接受新的环境,并且适应它。 地震的可怕,除了它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以外,还有它给我们带来的恐惧。 在《事实》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当我们对另外一件事情不够熟悉的时候,我们将很容易假设它是按照直线发展的,而忘了考虑这种假设很可能是愚蠢的。” 也就是说,我们在看到事情的开头时,就会想到最坏的结果。这是一种错误的本能思维。 在我们了解了造成地震的原因、地震后会发生的状况,以及日常生活中可以做的准备工作。把对地震的恐慌降低到最低。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灾难,我知道这会很难,但请尽力。

  《地震书》读后感(五):灾难面前,请保持一颗平常心

  2008年汶川大地震,当时一位19岁的年轻战士从废墟中救出了一位12岁的小女孩。 在医院里,小女孩对年轻的战士说:“等我长大了,我要嫁给你。” 为了安慰受伤的小女孩,战士假装答应了。 十年后,小女孩已长大成人。大学毕业后,女孩子找到了当年的战士并相恋。现在,两人已经结婚,并且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灾难是残酷的,来时汹涌,毁天灭地。人类在灾难面前,就如蝼蚁,只能听天由命。我们无法与灾难抗衡,但我们可以了解它,尽量把灾难降到最低。 为此,我们通过阅读一些放灾手册来了解自然灾害。比如这本《地震书:写给孩子的防灾手册》。 作者是日本作家寄藤文平,他是日本知名的插画家,为了使内容更加适合孩子阅读和理解,书中用了大量可爱的配图。枯燥的防震知识变得有趣且通俗易懂。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地震高发的国家。这是由于日本整个国家都处于地震带上,在这里,一年到头都有各种小型地震发生。在日本动漫里,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很多建筑物都是采用木质结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减少地震带来的伤害。 作为地震亲历者,作者有着丰富的经历和经验。作者根据日本阪神大地震亲历者的讲述和调查问卷,编写了这本《地震书》,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能从中了解到地震知识。 一、地震是如何形成的 作者在书中介绍道,地震由形状各异的板块拼合而成。在板块的下面有运动的岩浆。当板块受到地球内部岩浆运动产生的作用力而缓慢移动时,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会挤压碰撞,并一起向下俯冲。当大路板块无法承受这种相互的作用力时,就会以回弹的方式“逃离”大洋板块的挤压,从而引发地震。 就想海面上的两块木板,当海面风平浪静时,木块之间移动的速度极其缓慢,几乎不会发生碰撞。但是,当海面波涛汹涌时,巨浪一层层的打过来,木板移动速度和方向发生改变,发生碰撞的次数也会增加。 那么,地震时会发生什么状况呢? 二、地震发生时会发生什么?

  地震发生时,如果是轻微的地震,我们会很难有震感。但是,当地震严重时,我们就会有强烈的晃动感觉。物体掉落,吊灯摇晃,甚至地面会裂开一个大口子,吞噬着坍塌的房屋。 作者在书中绘声绘色的写了他的感受。 “当时一边发抖一边想,是不是小行星撞地球了,地球时不是要毁灭了?” “听到了‘咚咚!’‘轰轰!’的声音,房子也跟着摇晃。一开始没意识到是地震,还以为是飞机坠毁了呢。” 不仅如此,地震还会导致断电和断网。如果是在夜晚,周围会一片漆黑。 地震来时,往往会让我们措手不及,慌乱和恐慌会让我们失去判断能力。但是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应对方式。最好的方法是提前准备。 因为地震来的瞬间,我们根本无法思考该做什么。所有的准备都会变得徒劳。因此,我们应该提前做好准备。作者认为,不需要“有所应对”,而是“可以什么都不做”。这才是防灾最重要的事情。 ①、家具摆放。 地震时,衣柜和书架是极其容易倒塌的。因此,平时我们就可以把这类家具固定好。比如把家具摆放在同一侧。家具在同一侧,即使发生坍塌,也可以避免家具相互叠压,关键时候还可以挪动它们。 也可以把报纸叠一叠垫到衣柜底下,这样衣柜就不容易倒塌。也可以在较高的家具前方摆放一个较矮的家具,当高的家具砸下来时两者之间还可以形成一个生存空间。别小看这个生存空间,在地震时,这可是非常宝贵的。 ②、玻璃防护 地震时玻璃也是非常容易破碎的,为了防止玻璃破碎时误伤到我们,我们可以在玻璃上贴上一张防爆膜。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窗帘拉上。 ③、高空飞物 地震时,电话、电视和书等物品容易突然飞出来。因此,在平日里,我们可以将这些物品固定起来。比如我们可以在书柜上安装金属杆,以防书本掉落。 ④、提前和家人约定好集合地点。地震后可能会和家人走散,为此,可以事先和家人约定好在哪里集合。 ⑤、提前熟悉周围环境。地震后,周围的建筑物倒塌,平常所熟悉的街道也不能正常通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多熟悉下周围的建筑物和环境,一旦经常走的路不通了,我们还可以选择其他路线。 除上面提到的五点以外,我们还需要准备一些蜡烛。一个手电筒,并随时保持电是满的。还需多储备一些瓶装矿泉水和一周的食物,比如罐头。  三、地震之后我们又应该做些什么呢? 地震过后,像是经历了一场战争,四处一片狼籍。此时我们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余震,谁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出现。余震带给我们的恐慌,只能靠我们自己去克服。 地震过后,由于交通终断,水电也无法正常供应,物资的匮乏是亟须解决的。在救助到来之前,我们要学会自救,尽量物尽其用。 ①、水的使用。地震后用水,不能再像平常一样。我们要多次重复利用。洗脸水可以拿来洗衣服、冲厕所等。 ②、毛巾的使用。受伤时,我们可以拿毛巾做绷带和止血带。需要发出求救信号时,可以做成旗子插在显眼的地方。需要敲打重物时,可以在毛巾里面放一块石头,当作锤子使用。缺水时,可以拿毛巾过滤水中的泥沙。不止是毛巾,我们穿的衣服也可以。 ③、身边的小物品也可以派上用场。比如报纸、塑料袋和保鲜膜等。当我们的手受伤时,可以把报纸折叠固定在手臂的下面,用绳子布条固定好,然后在用塑料袋套在外面,挂在脖子上,固定好,以免再次受伤。也可以用保鲜膜暂时包扎伤口。 ④、地震后,电话等通讯设备都无法正常使用。我们可能会和家人走散。因此,我们要用有颜色的笔在显眼的地方写下集合的地点和新的联系方式。 ⑤、学会接受新环境。地震后,会接触到很多的人,避难所的人、志愿者、媒体记者,各种各样的人聚集在一起。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一切都是陌生的,我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这时候我们要尽快的接受新的环境,并且适应它。 地震的可怕,除了它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以外,还有它给我们带来的恐惧。 在《事实》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当我们对另外一件事情不够熟悉的时候,我们将很容易假设它是按照直线发展的,而忘了考虑这种假设很可能是愚蠢的。” 也就是说,我们在看到事情的开头时,就会想到最坏的结果。这是一种错误的本能思维。 在我们了解了造成地震的原因、地震后会发生的状况,以及日常生活中可以做的准备工作。把对地震的恐慌降低到最低。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灾难,我知道这会很难,但请尽力。

  《地震书》读后感(六):日本专业防灾手册《地震书》,在生活中时刻准备着!

  

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从年初的新冠疫情到夏季南方的洪涝灾害,哪一项都让人措手不及,在人们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发灾难,确实会毁了人们的生活,而且日常生活中,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就像定时炸弹一样,随时可能发生。

那么对于这些灾害的防范意识就尤为重要。日本人在面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做法,一直被全世界夸赞,他们在面对天灾时的井然有序着实是让人佩服。对于日本来说,他们那儿的地震并非紧急的特殊情况,而是日常事件。因此,他们会把地震当做是日常事件来看,时常准备着对抗灾难的降临。

我倒觉得,这一项在生活中时刻准备着抗灾的做法,值得我们去学习。因为你真的不知道,大自然是否会在某一刻突然爆发,当爆发的那一刻,再来回想自己没有准备就有点迟了,所以我们的古人就有着”居安思危“的说法。

相对于日本拥有全面的防震知识系统,中国对防御地震的知识还是少之又少。所以今天读的这本关于地震知识的绘本《地震书》就真的很必要被大家知道。

《地震书》是日本地震日常防灾项目组和插画家寄藤文平合力创作的作品,主要内容是在于告诉孩子们如何提前做好防灾准备,以及当地震来了时该怎么应对。

书的内容也是以这两个方向展开两个部分的分解,第一部分是关于地震发生后该怎么做,第二部分是关于地震后的避难生活是如何进行。

寄藤文平的简单易懂插画,轻轻描绘着地震发生时的各种情况,以及地震后受灾群众的各种生活场景,我初读时,就被里面的一些专业知识、灾后防护知识给惊到。

那些灾难的经历,是普通平时无法接触甚至是无法想象的经历,但那些又是普通人随时都可能遇到的情况。

所以书里的专业知识,就是普通人必须要学习的知识,比如图书中介绍了在各种环境下的预防策略与工具包,包括家具的防倒措施、生存厨房、生存卫生间、应急措施等等,每一项都可以在意外中,给人们带去更多的生存机率。

实际上,很多灾难,也许并不会产生严重的房屋倒塌,但由于房子里的灯具设计、家具布局等等方式,让地震时的伤害变得更大,所以防灾很重要,所谓“防患于未然”便是如此,提前做好防备,才能使灾难的破坏力降低到最小,伤亡损失降低到最小。

比如地震中,可能会出现玻璃碎掉,玻璃渣飞溅伤人、门被卡住无法逃出等,书里都有给出具体的预防措施,一些必备的物品也会罗列出来。

而这些物品都是采访了地震亲历者得出的宝贵经验,从大方面到很细小的方面,都有很详细的解释,能够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地震、思考如何在地震中将伤害减到最小,以及在震后,如何做自我救助。

回想起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的汶川地震,这些惨痛的经历,值得我们去索取经验,经验也许不足,但可以从别人的经历中去学习相关的知识,《地震书》中应对突发灾情的小策略涉及到每个人的安全,具体到每一个可操作性细节,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

虽然《地震书》是写给孩子的防灾手册,但我却觉得家长们也需要从中取学习必备的生存技能。从家具的摆放技巧,到蜡烛电池等物资储备,从停电停水的角度,去学习如何沉着应对日常需求。

在中国,地震的危害也不容小视。虽然中国的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在不断完善,但防灾宣传仍有待提升。只有把防灾当做日常事情来看待,当灾难来临时,我们才可以从容应对,保护自己,保护更多生命。

  《地震书》读后感(七):万一发生地震怎么办?其实你应该担心一下

  

我小时候经常被爸妈责怪是“乌鸦嘴”,因为我常会说些“不吉利”的话。比如,花盆放阳台上会问,万一掉下去怎么办;下雨天坐车走山路会问,万一车打滑滑下山怎么办;坐船的时候会问,万一遇到大漩涡把船卷进去怎么办。万一万一万一……每次我得到的都是怒目而视以及一句“乌鸦嘴!”。但我总是很委屈,因为我是真的担心啊。

当然现在的我已经没有那么ky,也不会老是担心有的没的。毕竟如果你已经看了二十多年太阳东升西落,就不会担心明天太阳从西边起来了。

然而我们的日常生活真的坚如磐石吗?要知道太阳也不会永远东升西落的。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不就打破了我们习以为常的秩序吗?

正所谓未雨绸缪,树立起防灾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想让孩子了解关于地震的防灾知识,那么这本《地震书》再合适不过了。这本书以日本阪神大地震亲历者的讲述和调查问卷的结果为基础编辑而成,配上可爱的插图,向孩子传递简单易懂的地震以及防灾知识,是一本非常真实而且实用、适合亲子阅读的防灾指南。

地震亲历者讲诉真实的地震情况

作为一个95后,我开始对地震有认知是从08年汶川大地震开始的,汶川地震让我切身体会到了震感,知道了什么是余震、震级、地震能带来怎样的灾难……但一场大地震究竟是怎样的,遭遇一场大地震意味着什么,会遇到什么问题,只有亲历者最清楚。

《地震书》的主要内容正是来源于阪神大地震亲历者的经历和经验。阪神大地震是日本关东大地震之后72年来最严重的一次,也是日本战后50年来所遭遇的最大一场灾难。在《地震书》中,阪神大地震亲历者们讲诉了地震发生瞬间的感受,地震之后屋内和屋外的情形等。

看着亲历者们的切身体会,才真的感受到了“灾难”这二字的重量。

地震发生在瞬息之间,然而造成的损失和破坏却需要人们花很长时间修复。书中“地震及震后”这一部分,地震亲历者讲述的震后生活都是一些很具体的东西。比如,直升机的噪声像余震,让人看了就生气;能独处的地方只剩又脏又臭的厕所;拎着相机到处跑的业余摄影师等等。这些真实的细节,比空泛的伤亡数字、经济损失数据更能让孩子体会到遭遇地震意味着什么。

日常可行的实用防灾方法

要学习地震防灾知识,日本人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地球上没有哪个国家比日本更熟悉地震了。《地震书》第一页记录了从1800年到2011年地震“光顾”日本的年份,1800,1801,1802……2009,2010,2011。每一年,日本每一年都发生了地震。

“生活在日本就意味着自始自终要与地震相伴。”《地震书》中提到了两个概念,应急型防灾和日常型防灾。与地震“共存”的日本人有着丰富的日常地震防灾经验。这本书里,阪神大地震亲历者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孩子提前做好哪些防灾措施,就能在大地震来临的时候有效减少灾害带来的伤害和损失。比如地震来临时很容易给人造成伤害的家具倒塌、灯具掉落、玻璃破碎等,书中都提供了防灾措施。

还有地震后的生活,在断水断电、物资缺乏的情况下,怎么巧妙地利用身边仅有的物品,顺利度过震后的生活。其中很多小窍门不仅在震后生活中很实用,也能用于日常生活。比如用报纸做夹板,塑料袋做三角巾,大手绢能做绷带、头巾、过滤网等等。作为一个懒癌患者,我甚至还从中学到了懒人生活技巧。

当时看到这里,我惊喜地发了一条广播

书里介绍的日常型防灾,还包括跟邻居好好相处,去露营增加户外生活经验等,可以说是非常全面了。

本书最后还附有家庭常备物品清单,地震发生后需要随身携带的物品和应准备的个人用品。

适合亲子共读的地震防灾指南

本书是《地震笔记本》的儿童版,日本地震日常防灾项目组在《地震笔记本》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了重新编辑,使内容更适合孩子阅读。

语言简洁易懂,插画可爱生动,书中的防灾措施也是孩子可以操作的。把地震防灾知识用一种趣味的方式传达给孩子。

家长带孩子阅读完《地震书》后,还可以跟孩子一起检查家中的隐患,一起去街道“探险”,去户外露营,约定好紧急情况时的联系方式,评估与邻居的熟悉程度等等。在增强孩子防灾意识,做好日常防灾准备的同时,又能促进亲子互动。因此这是一本非常适合亲子共读对地震防灾指南。

《地震书》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亲历者讲述的地震后的感受:“人间已经沦为痛不欲生的地狱了,天上却挂着一轮明亮的圆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在天灾面前,人类是弱小的,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只能听天由命。“万一地震来了怎么办?”这样的想法并不是杞人忧天。“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其实“万一”也没什么好怕,只怕人们轻视“万一”,不做好周全准备。如果你家里也有个爱问“万一”的小“乌鸦嘴”,那就给ta阅读《地震书》,一起做好日常生活中的防灾准备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