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读后感锦集

2021-02-18 04:07: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读后感锦集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是一本由许知远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2019-9,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精选点评:

  ●许知远还是那个挣扎在理想与现实中的年轻人。

  ●长销???二十年???

  ●读了差不多五分之二吧,弃了。一股浓厚的自诩“知识分子”的自视清高,过分偏激又落不到实处。相比之在读的王小波杂文集,更是越发感受到其弥足珍贵。“一本旧的好书比一本烂的新书要好。”

  ●看许知远大学时候这些挥斥方遒、强说新愁的稚嫩文笔就觉得,一个思考者的天真和希冀是多么难能可贵。

  ●理想而又单薄。

  ●像那个年代许多必须被提早成熟的作品一样,这其中包含着多大的真诚,也就隐藏着多大的无知。但是换个角度看,那种看似守旧而精英的姿态,经历时代变迁的参照,在今天反倒更具温润的色泽。

  ●我觉得不是理想国疯了就是我疯了要不然就是许知远疯了,当然时局佐证很可能许知远没疯,那必定就是理想国或我疯了。中国有这种“知识分子”才是真的了不起。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读后感(一):90年代末的思想存档

  终于重新读完了这一本。20年前的作者。对于这一个时代这一个时局无法改变。20年后。事情也并没有往他的想要的方向去。这样一个时代潮流之下,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跟所有人一样。你依然可以为你的精神,你的心灵再多花一点时间,可以把这本书提到的一些东西,作为一个切入的线索。

  作者现在也算是在自己的文化事业上有一定的成就。作为一个过期大学生,我可以理解他所呼喊等这些东西确实是美好的,也确实是这个时代所缺少的,也并不被人所重视。正因如此他才要呼叫。他代表的一直是作为少数中的少数。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读后感(二):年轻是年轻,但有的问题恐怕老了也答不出

  读这本书的时候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那是怎样的年代和怎样的年纪,或者该说这本书的受众恐怕并不是我,但其实很多问题是无解但依然值得思考的。对于大学制度、何为大学、怎样的大学生才是好的大学生这样的事,其实倒是讨论的意义不大。不知道如今的学弟学妹去读这些文字是不是会共鸣。假如有,大概也没什么关系。如今经常觉得事情真相如何或许不可知也无所谓。

  记其中两件思考

  1、媒体应当承担的责任是什么

  我其实觉得要求媒体报道正确、准确,在有些时候是强人所难。假如就是难以证实真伪的,事实上倒还是就倾倒出来交由大众评判最好。只不过变数太多,一个是媒体这件事归根结底其从业者只是从业者,工作这件事也不过是用来糊口,大概总要怎么有效怎么来、怎么省力怎么来。其次是大众,这个词说一说就觉得让人有点害怕,虽然自己也是其中一员,只不过每个人手里的权力过多的确是令人担忧的事。

  2、现在人能否还拥有灵魂的交流

  能吧。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读后感(三):90s大学作品集

  

许知远的90年代大学作品集. 不少部分停留在“应该”的层面: 大学应该保持理想, 青年应该读什么书, 生活方式应该追寻体验, 诸如此类.

“应该“实在太浅, 缺乏实际意义. 要产生效果, 需要进入对技术结构, 心理结构或者社会结构的建模推断. 两个系统横向对比, 最简单的想法是“A的某一方面 a1 应该像B的 b1, B的某一方面 b2 应该像A的 a2”. 进一步的理解能得出“a1, a2, b1, b2 并非无本之木, 在时间上的形成源自如何如何, 在空间上与 a3 a4 a5 a6 如何联系, a1 的内部不存在足够的转变动力, 外部关系 a1-a3 和 a1-c2 阻止转变, 但是20年后这些因素发生了如下变化, 导致动力因素变为..”这样的推断. 由于社科因素难以精确观测, 动力包含复杂系统, 不能用简单代数关系呈现; 推断也容易发生差错. 但至少需要超越“应该”的努力.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读后感(四):孤独的荷尔蒙

  通过《十三邀》与许知远相识。白村衫、牛仔裤,满世界寻人聊天。这是一份让我十分羡慕的工作。

  老实讲,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有获得某种快感。虽然作者本人在多年之后都不愿再读这些文字,豆瓣评论里的批评也让我无法反驳。静下来思考这份快感的来由。我与当时写下这些文字的青年的高度相似性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长期追求阅读“死人”的经典著作,对阅读的乐趣是有丧失的。突然读到与我的生活如何贴近的散发着青春荷尔蒙的文字,怎能不让人惊喜?今日已与文字中描写的时代已相隔多年,但小县城的某种滞后性让我在许多方面仍能与书中描述感同身受。

  书中描写的北大的自由与颓废是我极为向往的。或许是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我这个普通高校学生的虚荣心。瞧!他们不也一样抽烟喝酒翘课,整日胡思乱想,无所事事吗?他们追求的自由,是我如今的一种奢望。

  他责怪上一个时代过度的理想化,抱怨自己处于一个“青黄不接”的时代。他茫然,满腹牢骚,却跳不出这时代的束缚。

  他批评大学教育的种种不足,却从未提出解决办法,只是在改革与顺从之间游荡,始终带着精英阶层的优越感。

  他想要在阅读中寻找某种答案,却对表述自己观点不够自信,也毫无创意,总是在文章里掉书袋子。

  他身上的臭毛病和我一样多,可我实在是太爱他了。我爱他像爱我自己一样。他也爱诗歌、电影与姑娘。他也孤独,自负,真诚和理想主义。狂热的追随是一种无知和自我沉浸。

  艺术家是注定不能管理世界的,他们会把世界弄得和他们的卧室一样混乱。我可比他们爱干净多了,即使那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重复某些动作。

  即使是更多地是在批评他,但也并意味着我比那位青年出色。我也很难得到那份梦寐以求的工作,所能做的只有尽可能地保持独立的思考。青春荷尔蒙可能会不再,孤独却永恒。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读后感(五):年轻人许知远的追逐

  

“年轻人的忧伤,恰是时代真正的希望”。

读许知远在二十年前写下的文字,我常常可以幻想出一个游荡在燕园里的年轻人:你并不常常在课堂上见到他,偶尔见到,他也是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排睡觉和发呆;他身材高大修长,衣着邋遢不修边幅,走路的时候一双拖鞋热烈地敲击着地面;他也并不怎么讲话,眼神迷离而飘渺,时常透出一股忧郁的气息,可是你也可以一眼看穿那忧郁背后的稚嫩,那种年轻男孩为了博得女孩的好感所故作的深沉。

今天中国高校里的年轻人大可以在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对沉闷课堂的厌恶,对年轻女孩背影的着迷,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以及对日复一日重复无聊的生活感到迷茫和不解……

即使身处无数中国学子向往的燕园,年轻的许知远依旧对周遭的一切表达出激烈的不满。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度过了动荡的一整个世纪,开始意识到我们必须无可避免地去拥抱世界。彼时商业资本的力量已经开始显现,对人和智识的工具化成为一股新兴的潮流,大学里的年轻人已经普遍丧失了对真理的渴望以及对理想主义的捍卫,转而过早地表现出对实用技能的过度追逐。

面对年轻的许心中的不满和困惑,我们不会对其所采取的策略感到惊讶:他选择将自己流放于历史和阅读,企图在其中寻找他所推崇的人文主义。1920年代的美国和1980年代的中国都成为他追忆的对象,尽管这种追忆带有某种程度上浪漫化的想象,但它及时地提醒我们当下所处的时代文化是怎样的贫瘠和羸弱。

你也可以将这种浪漫视作一个年轻人偏执的追求,正如他强烈地追忆那些散发出浪漫主义迷人气息的作家,卡萨诺瓦、夏多布里昂、玛格丽特·杜拉斯……从18世纪到20世纪,他们对欲望的接纳、对性的渴望、对肉体碰撞出来的生命力所展现出的热情,恰是我们这个精于理性算计的时代所缺乏的精神。我们原始的激情被压抑了太久,想释放却趋于怯懦;我们用理性和集体主义伪装自己,羞于承认自我的力量和人本主义的重要性。

如同年轻的许不断地追忆过去,今天的我们四下环顾,越来越压抑的环境让我们也不自觉地怀念过去。二十年前的许知远已经意识到商业资本对公共教育和人文发展的极大威胁,今天的我们呢?阅读他二十年前写下的文字,我仿佛在看今日的世界:商业逻辑已经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其与技术和政治的合谋,使得公共生活里本该有的激烈交锋退化成为某种单一的情绪。而本该孕育独立思想和人格的大学,却容不下一个教授异议的声音。看看每年7月份全国最热门的大学专业吧,那背后的考虑有多少是为了热爱与真理?

毫无疑问,读年轻的许知远是令人愉悦的。通过他流畅且富有韵律的文笔,我们可以优雅地穿梭于不同的年代与思想当中。当然,其丰富性与广阔性也注定了他的局限:对于一个致力于更深入地分析与阐述这个时代的思想者来说,年轻的许没办法给予你更多的启发。

拉泽尔·齐夫用“玩世不恭”和“多愁善感”来描述19世纪末美国的那群文学家兼记者——“玩世不恭使他不至于多愁善感而脆弱得不堪一击;多愁善感又使他不至于因为玩世不恭而丧失对人的兴趣”。正是这种矛盾性使得那群自命不凡的知识分子流于事实的表面,无法进行更加深入的智力思考。

很明显,年轻的许知远尽管已经比同时代的人走得更远,却依然无法提供关于这个时代更深入的分析。但这正是年轻的许的魅力所在,他的彷徨、困惑和纠结,是每一个沉迷思考的年轻人所必要经历的阶段,也许也是我们终其一身都无法走出的困局。

一颗年轻的心灵注定只能向年轻人喊话。对于挣扎于当代中国教育系统中,普遍缺乏人文教育的年轻人来说,这本书依旧值得一窥。

但愿他能击中你闲暇时间的玩世不恭与多愁善感,也能激起你内心等待开发的理想主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