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约翰经典读后感有感
《小约翰》是一本由[荷] 弗雷德里克·凡·伊登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约翰》读后感(一):寻找人生的意义
《小约翰》的作者是荷兰的费雷德里克•凡•伊登。这本书发表于1887年,与《小王子》风格很相近,简单的情节、优美的语言、寓意深刻的对白、富有哲理的思考,使本书在一百多年来吸引了无数的读者。 鲁迅先生也曾经翻译过《小约翰》,称它是“一篇象征写实底童话诗,无韵的诗,成人的童话”。这本书也直接促成了他创作《朝花夕拾》,其中那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便是鲁迅先生译过《小约翰》后的一种自我追忆。 主人公小约翰,与精灵清风娃娃为伴,在奇幻的大自然中漫游,并一心寻找寻求一本“解读人生疑问的大书”,后来怀着对人类的爱回归现实生活。 小约翰的奇妙旅程和漫漫求索,是少年成长的寓言,是用美丽幻想传达的痛切体悟。这个文采和哲理兼备的优秀童话,一开始的色调是美丽而温和的,后来转为哀愁而冷峻,结尾又复明丽而积极向上,却又带着忧思和悲壮,正象征了人从童年到成年的历程。小约翰并不是太阳、月亮之子,也不是地之子,而是人之子。对人间的爱仿佛是他生命的根须,他无法斩断这庞大驳杂的根系。因此在结尾,小约翰迎着寒冷的夜风,踏上了他的辛劳之路,走向了属于人类的苦痛、深沉的大城市。此时的小约翰不再是纯粹的儿童,而是不失赤子之心、又勇于承担的成人。 小约翰一直想寻找一本“解读人生所有疑问的大书”,在寻找真理的路上,最为重要的是保持天性和经历磨难。在这条路上,你我皆是行人,步履不停。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的人记得。童话给我们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的大门。在小说里,看到我们的童年,看到我们的现在,也能看到我们的未来。挑战,困境,复杂,变化……说到底,人究竟该追求什么?又该如何内心充实地度过每一天呢?或许我们一时间难以达成唯一的答案,但这不会妨碍我们不懈地寻找。
《小约翰》读后感(二):成长
人在这个世界上活的久了,就容易去回想过去的事,这是老而会去做的一件事,而小会做的事情就是去接触世界、了解世界,最终是与这个世界和解,这也就是所谓成长的一个过程,似乎这个过程每个人都会经历过,当然,弗雷德里克·凡·伊登笔下的《小约翰》更是如此,堪称《小王子》姊妹篇的《小约翰》它寓意着人从童年到成年的成长,在这个成长过程中,人类追求美好,追求知识,也追求赞美,最终直面人生现实,《小约翰》曾被鲁迅称誉为“无韵的诗,成人的童话”。
《小约翰》他进入一个虚拟美好的精灵世界,他听懂了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的语言,渐渐喜欢上这个世界。这也如同孩子的一个过程,犹如刚出生小孩呱呱落地,对这个新鲜的世界充满了好奇,耳朵、眼镜都充满的各种新鲜事情,而在慢慢的熟知了这个环境后我们又产生了一种变化就是“求知”的过程,人总是有好奇心,也是有求知欲的,也就是我们小时候的“十万个为什么”的开启,小约翰亦是如此,当知识的大门打开,孩子看到了许多未知,想要寻找答案,而这个过程会让我们从接触这个世界变成了解世界,我们的小约翰也回到了现实的人类世界,但在因不同的境流落他乡,看到了不一样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周遭的声音嘈杂、街道环境肮脏,在人类的脸上出现脸疲倦、呆滞、冷漠,他开始为这个世界而感到心痛。当他跟数字博士学习时,他学习很多科学知识,还了解人类的死亡与疾病,于是他开始痛恨这个世界,希望自己不要成为人。当我们看到社会的本质时,会有不一样的状态,当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终还是要和这个世界和解,学会在这个世界上与之好好相处,这也就是成长过程,也是人面对世界本质的一种心态、想法最终转化为一种行动力。最终小约翰是做到了,但是我想我的过程,似乎我这个年纪还没成长,还在于这个世界在抗衡,所以我的世界还是灰暗的,但是小约翰已经和解了,他的世界开始变得光明温暖,在他的眼睛里,“城市已焕然一新,灰雾化为炫彩的蓝雾,面纱般笼罩着长街尽头和远方的灯塔。”这似乎是希望的力量,他的身体里充满了阳光,拨开阴霾,完成了成长。我们的小约翰长大了你长大了吗?
《小约翰》读后感(三):成人的童话
不要被《小约翰》的书名和简介欺骗,虽是儿童文学,但是其内容开阔深邃并非是单纯的为儿童写作。“无韵的诗,成人的童话”,鲁迅先生一语道破《小约翰》的本质,这是一本带给成人启示的童话,如果不抱着反思的心态去阅读,恐怕将一无所获。 作者给我们讲述了“小约翰”不为人知的奇幻经历,其中充满了不可思议与反思,对世界,对万物,对人类及自身成长的反思!小约翰的经历分为四个阶段,也象征着每个人的成长阶段。 遇见“清风娃娃”,童真年代 第一个阶段是遇见“清风娃娃”,并由他带领着小约翰认识这个世界。这个阶段代表着人的童真年代,在这个阶段中,小约翰亲近自然,热爱生命。小约翰由清风娃娃引导着,相信这世间万物的美好,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没有贪欲,小约翰的友情也是真挚的。在这时小约翰厌恶人性丑恶的一面,但还坚信着人性中的美好。喜爱光明与清风的小约翰不愿成为自己厌恶的人类。 充满不安分求知欲,失去“清风娃娃” 当清风娃娃无法再满足小约翰的求知欲,小约翰不可控制的追寻未知的事物,逐渐的他失去了自己的童真。清风娃娃消失了,即使小约翰极其想念他,在这时,小约翰遇到了让自己心动的女孩子。小约翰还在怀念自己曾经的经历,沉浸在属于自己的情感中,但是现实中邪恶的人类欺凌了他,否定了他所经历的一切,甚至剥夺他心属的女孩子。世界仿佛没有小约翰的容身之处,而成长悄然已至。 所有童真被否认,“毛怪儿”现身 这一阶小约翰段被欲望及求知欲吸引,童真逐渐丧失,即使从内心深处渴望寻回童真,面对现实也无法改变。“毛怪儿”先生的出现让小约翰感觉恐惧厌烦,但是自己又无法反抗。他跟着毛怪儿看尽了世间苦难、荣华、死亡,每一样都令小约翰痛苦,他想要逃避,却又不得已的每天面对。毛怪儿告诉他人类每天漫无目地的寻找,日复一日终归尘土。小约翰被迫要成长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类,他不断学习着科学知识,增长自己的见识,知识越多,那些曾经不可思议的存在便离他越远。当他回到家中,却是面对父亲的死亡,回到过去已是妄想,他不再任由毛怪儿摆布,反抗,是他最终的选择。 面对最终抉择,成为真正的自己 经历一切的小约翰,最终选择了面对人生的现实,即使这条路充满苦难,小约翰也坚定了决心。至此小约翰完成了成长的过程。再往回关于小约翰的道路已不是童话文学,而将是现实文学。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属于自己的成长疼,从天真到叛逆,再到迷惘,最终将走向成熟,面对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
《小约翰》读后感(四):一本解答人生疑问的真理之书
这本书堪称十九世纪的《小王子》,是一本写给孩子的童话书,也是一本写给成人的童话书。这是本童话版的《瓦尔登湖》,人们喜欢拿这本书和《瓦尔登湖》相提并论。鲁迅看后盛赞不已,被首次翻译成中文,说这是“无韵的诗,成人的童话”。因为鲁迅先生的推荐,这本书被多次出版,经久不衰。这次有幸读到这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本,让我收获颇丰,感慨颇多。
小约翰这本书非常精美,书的封面是有无数高楼大厦的简笔画,一个小男孩站在楼顶,眺望远方,好像在思考人生,他的旁边书有一竖行大字“一个精神分析学家和诗人对世界的思考和追问”。这本书的作者弗雷德里克.凡.伊登正是一个精神分析学家和诗人。他把对世界的思考寄托在这部童话中,寄托在小约翰身上。
这本书用纯净通透、轻柔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美轮美奂的人间天堂,一个大自然的天堂,语言风格和描绘的意境确实类似小王子,完全可以和小王子媲美。这个叫小约翰的小男孩,穿梭在大自然的奇幻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花儿、萤火虫、甚至蚯蚓都变成了有感情会说话的生物,他们都是小约翰的好朋友。小约翰变成了可以空中飞翔,海中遨游的神奇的孩子,他可以和蝴蝶翩翩起舞,也可以和鳗鱼同游,和鸽子同飞。我也曾无数次梦想自己可以自由飞翔,在梦中好像一绷紧身子,昂首挺胸就可以自由飞翔,醒来后发现是场梦,感觉还挺遗憾的。这个神奇的孩子不是纯碎来游玩的,他是有自己的任务的,那就是寻找一本可以解答人类疑问的“真理之书”。
这本书的内容和意境充满着睿智的哲思之辨,传递了人类对世界观的思考,对人活着的价值和意义,理想和责任在故事中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追问。这是一个奇幻冒险的故事,小男孩历经世界的残酷,一直为了追寻人类的真理之书。小黑人给了小约翰两条路,一条路是伟大的光芒,这条路可以成为一直渴望了解的自己;另一条路是人类与他们的苦难汇集的地方,这不是小约翰追寻的虚假的光,那是个真实的世界,这是条艰辛的路,人们在坚强的活着,小约翰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他希望给人类带来爱和光明。
《小约翰》读后感(五):那个叫约翰的男孩
请允许我与你说一个叫做《小约翰》的故事,那个我以为是写给孩子的童话,读过却发现是写给所有成人的我们的故事。这部与《小王子》其的故事,承载着童年的梦想和成年后应有的责任。鲁迅先生评价它为“无韵的诗,成人的童话”。是的,写给成人的童话,那个曾经天真爱幻想的我们。 年幼时我们总是有着太多的希翼,爱冒险爱闯荡。而现实总是如此乏味,所以我们渴望掉进兔子洞和爱丽丝一起冒险,也希望误入橱柜,走进阿斯兰的故乡纳尼亚。那些魔法的世界是如此的新奇,我们可以驰骋沙场,可以号令天下,而现实的我们却又如此的平凡。书中的小约翰便是如此,年幼的他拥有一只猫和一只狗,不过对于他来说,猫总是懒洋洋的躺在窗台阳光处,面对一切事物都无动于衷,而小狗却是约翰的好朋友,它总是陪在约翰的身边。某一天,小约翰邂逅了一个精灵,清风娃娃,这个精灵带着约翰开启了一场冒险的旅行,他们见到了很多昆虫动物,听着它们的过往,还有一些对人类的鄙视。是的,在它们的眼里人类是如此的愚蠢。当然小约翰听着它们的言论也会不赞同。尤其是蚂蚁们关于和平和暴力的认知,对于我们来说那样的想法似乎就是一个笑话,是的,或许现在的我们以外人的想法会这么认为,而当我们有着蚂蚁身份的时候我们会有怎样的想法呢?不知道,真的不知道。全书的前半部分就像一场童话,那里有着太多的新奇,太多的梦幻,当精灵国王将钥匙赠送给小约翰的时候,他是幸福的,在他这时所经历的一切。然而小约翰依旧感到孤单,或者是孤独,他去寻找人生的真谛,这样的一场出走也让他失去了那个叫清风娃娃的精灵。 离家出走,这是一段多么惊险而又挫败的旅程,在经历过重重挫折以后回到自己的家里,看到的是奄奄一息的父亲,那个爱他的父亲。猫咪依旧懒洋洋的沐浴着阳光,而曾经陪伴着小狗也不知去向,死神的到来让一切回归平静。如何选择呢?故事的最后我们知道我们终究会长大,终究要去面对这残酷的世界,告别桃花源,才能真正的长大。这部写个成人的童话,我们读懂多少呢,也许只是一部分吧。
《小约翰》读后感(六):愿童心永驻心间
看到《小约翰》这个书名,我一度以为这是写给孩子的童书,因为书的宣传中有“堪称19世纪的《小王子》”,家有两宝,我对童书的关注就多了些,给孩子看的书我常常是先睹为快,我也喜欢童书,我希望自己能走进孩子的世界,拥有一颗童心,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小约翰》是一部很有深意的哲理小说,作家用纯净、轻柔明快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仑美奂的大自然的天堂。故事的主人公小约翰有一只狗和猫儿陪伴,在书中,我们没有看到他的母亲,只知道他有一个父亲,但是父亲不能常陪在他身边,他只能和猫狗做伴来排解孤独,小约翰渴望着有一天能发生奇迹,能带给他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有一天,小约翰在可爱的小精灵——清风娃娃的引导下来到了一个美仑美奂的世界,在那里,他能听懂花花草草说的话,还能和小动物对话,听到动物们对人类的议论以及对人类的偏见,每个小动物们眼中的人类都是不一样的,他感到很新奇,同时他的心中也藏了好多的疑问,他在不断的探索,想解决这些问题。在那个世界就像是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可是总有一天他要面对着现实。有一天,清风娃娃不见了,小约翰感到很失落,他最终面对现实,回到了自己的家。
而家中的父亲已经身体虚弱,死神在召唤父亲,小约翰最终失去了父亲,他有过伤心和痛苦,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坚强,努力前行,相信在前行的路上他能走得更好!
很喜欢这部书中描述的那个美丽的童话世界,生活的忙碌让我对大自然的美忽略了太多,失去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很多机会,偶尔有一天,我在水池边静静的听着青蛙的鸣叫声,仿佛童年又回到了身边,我多想自己还是年轻的孩子,过着最简单的生活,那样,多单纯啊。然而,人终究要长大,终究要融入社会,我只希望,我能永远拥有一颗可爱的童心,读读《小约翰》,感受着童真的美好,然后,放下一些沉重,继续轻装前行!
《小约翰》读后感(七):小约翰
非常喜欢《小王子》这本书,反反复复读了好多遍,真的是经典,超级喜欢,爱不释手。同事推荐我看看《小约翰》,说这本堪称为19世纪的《小王子》,鲁迅盛赞它并首译成中文,被誉为“无韵的诗,成人的童话”。看完《小约翰》,感觉世界更美好了,但是对世界的思考也更深入了。相比《小王子》,感觉《小约翰》后面的基调更灰暗深沉一点。推荐大家都来读一读,喜欢《小王子》的朋友们肯定会爱上《小约翰》的。正如作者所说,这本书是一篇童话,但是故事里的一切都是真的。也只有带着相信的心,你才能真正的走进故事,走进作者的心里。如果不相信,就到此为止,不要继续读下去了,因为你体会不到其中的美好,因此这个故事也不是为你而写。故事分为两部分,生的喜悦以及死的痛苦。这本书关乎人生理想、意义、价值与责任。故事一开始向我们描述了非常美丽的大自然风光,让我想起了我的小时候,那时候的夏夜总是漫天繁星,吃过晚饭,就和奶奶爸爸妈妈一起躺在平屋上,听蟋蟀歌唱,看萤火虫舞蹈,时而还有蛙鸣,简直是一曲欢快的田园合奏曲。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霓虹灯闪烁,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能看到星星的夜晚越来越少了。大量的使用农药化肥,田间的小动物也越老越稀少了,已经好多年没听到阵阵蛙鸣了,好怀念啊。你曾在某个美丽的秋天的森林中迷过路吗?当明亮的阳光静悄悄的照射在色彩绚烂的树叶上,你能听到脚下树枝折断的声响和干枯的树叶发出的沙沙的声音。而故事的主人公小约翰的奇幻之旅就这样在森林中开始啦。清风娃娃带着小约翰去另一个世界或者说精灵的世界走了一圈。在这里,蟋蟀认为人类是大而无用的东西,而且非常危险非常有害。而兔子王国的人正在举行募捐,因为人类修建了大大的房屋,大量的动物失去家园,无家可归,有的甚至失去了生命。同样,萤火蚯蚓也认为人类是最低级的物种,是万物生灵中最可恶的,因为人类搜寻他们,毁灭他们。而在灌木丛的所见所闻,也让我们发现了人类的丑恶罪行。灌木丛被人类粗暴的推开,花朵遭到践踏,小草青苔要承受人类的重量,还有很多乱扔的垃圾。。。由此可见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但是人类给大自然带来了太多的破坏,人类离大自然太远了,所以当他们回到大自然的怀抱,就会显得愚蠢,荒唐,做出很多破坏的事情,砍树,伤害动物,污染大气等等。我们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当看到蚂蚁王国的对话时,深有感触,战争是不好的。只要有战争就会有伤亡,而受害最深的肯定是普通的劳动人民。主动去进攻的战争是正义的么?战争是光荣的任务么?从这里面我读不出正义,反而感受到的是侵略,而人类确实也向蚂蚁学习了这一点,用冠冕堂皇的理由发动战争,并美其名曰是正义的!其实不是的。小约翰后半段的旅程就沉重了好多,后面的基调也是灰暗的,充满了思考和疑问。他看到了人们的虚荣,嫉妒,看到了悲惨的生活。小约翰在这种沉痛的追问和思考中,一直前进。小约翰苦苦寻求那本“解读人生所有疑问的大书”的经历,某种程度上正是人类心智成长历程的缩影。这本书看似写孩子的,但是即便在大人的世界里,那些追问和思考,仍可谓是深刻的哲学。非常喜欢的一本书,推荐阅读。
《小约翰》读后感(八):不论结果,只求过程
这本纪念《小约翰》中文版90周年是由欧阳竹立翻译的,首译成中文的是鲁迅先生,只不过我没有读过鲁迅先生译的版本!《小约翰》堪称是“19世纪的《小王子》”,虽然写的都是一个儿童,原以为是给儿童读的儿童文学。但当你读完以后,才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它是富有哲理的小说!
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小约翰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清风娃娃。那么清风娃娃是什么呢?清风娃娃当时告诉小约翰的是,他出生在一个专门用来储存风的杯子里,太阳是他的父亲,而月亮是他的母亲。平常我们都认为太阳跟月亮是不可能见面的,比如太阳是活跃在白天的,而月亮活跃在夜晚! 小约翰与清风娃娃成为朋友以后,清风娃娃就带领小约翰感受着大自然,听风的气息,参加兔子的宴会,以及跟萤火蚯蚓聊天。可以说,他活在一个奇幻的世界里,探索一切他想知道的事情。他也感受着自然的动物和植物,还可以与他们交流。当然一切都是清风娃娃的功劳。但是,在一次偶然中,小约翰听信了树精威斯狄克的话,然后帮忙去找那本书,那本“真理之书”。因为这本书里,写着所有的一切,装着所有的知识。当时,清风娃娃就警告过小约翰,让他不要相信,也没必要去寻找。可是,好奇心害死猫。我们都有求知的欲望,也有自己追求的目标。
小约翰做出决定以后,所有的一切开始变了,他再也没有听到大自然,也不能跟动植物交流了。直到遇到了毛怪儿,毛怪儿给他指引道路。因为,小约翰曾经获得过一把金钥匙,而金匣子就在人类的世界里,那本书就在金匣子里。于是,小约翰就听信毛怪儿的话,一直跟着他。只不过,他们遇到了死神骸恩。毛怪儿说人们一生都在寻找,最后还是逃脱不了死亡。那么人生还有意义吗?有意义的,即使最终逃脱不了死亡的结局,但是我们还得需要寻找,因为我们在乎的是过程! 我认为毛怪儿就是我们自己内心的欲望,而小约翰就是我们善良的一面!所以,不论何时,总有两种人格住在我们的心里。
不论如何,还是需要追求的,不论你选择哪条路!因为,重要的是过程,因为我们经历过!
《小约翰》读后感(九):梦醒之后面对现实
如同沈复的《浮生六记》里天真无邪的孩子,童真烂漫之时,眼见了蚊虫也是不一样的快乐。 童真的孩子眼里有着的都是孩子气,放在“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一样的令人羡慕。在孩子的眼里,猫猫狗狗都有自己的脾气,小约翰拥有自己的一个世界。 哪怕他只是自己一个人,可是他从来不会觉得寂寞。对小约翰而言,这一切实在太奇妙了。多少快乐的时候,周遭都使他感到不可名状的幸福,他担心幸福瞬间消失,又不停拥有新的乐子。 这会不会是一场梦呢?快乐的时候,他也会担心。如同他把清风娃娃当成朋友一样,哪怕对老布莱斯他也一样守口如瓶。 《小约翰》曾被鲁迅称誉为“无韵的诗,成人的童话”,在梦一样的语言背后,那个凡·伊登笔下的小约翰是他心中不曾老去的孩子。 我们看着他一步一步进入那个从未体验过的世界,开始一段美好的旅程,又慢慢的因为一点一点长大离开曾经的乐园。 或许在我们心里也住着一个叫约翰的小孩,即使是凡尘俗世,小约翰一样可以偶尔徜徉在自己的世界里,那是我们给自己留的一份净土。 也许别人看不懂那些每天不一样的快乐,但是从一开始小约翰就不是自怨自艾的孩子,哪怕他只有老布莱斯陪伴自己,也绝对不会觉得无趣。 或许就在自家旧房子附近的那个花园里,小约翰正听着芦苇低吟树木叹息,风中偶尔是碎碎念的风之絮语,睡莲和青蛙也在小约翰的世界里有了自己的勃勃活力。 云朵和霞光的变幻,蟋蟀课堂和“兔子晚会”,馋厨大师和萤火虫领路人,如同小约翰以前期待的那样他实现了他的有生之年,能置身湖中水草间,也可以飞上天边的云洞。 可是,即使约翰期待的奇迹已经像是惊喜礼物一样不期而至发生了,他看见小鼹鼠和小田鼠讨论晚会装饰,手拉手的青蛙和蜥蜴,摇头晃脑的蛤蟆,甚至还得到了精灵国王亲自授予的金钥匙。 这一切如同小时候无数个英雄梦里,我们是会魔法的仙子或者精灵,或者总是自命不凡生来不同。 他时而变小,时而变大,他随旋儿一起观赏蟋蟀的课堂,参观兔子家中的慈善舞会,聆听蚂蚁家族的和平理论……但是孩子总会长大,那些浓郁的诗意和盎然的趣味使得小约翰拥有过自己的快乐,也慢慢的被流言蜚语催着,走啊走啊走去了不知名的远方。 这不仅仅是一场童话,我们追随小约翰的足迹在观赏那一场一场精彩绝伦的“微童话剧”的同时,也看到那些眼神。 “希望你改正自己的错误,能做到表现得体,而不是像人类那样粗鲁无礼。” 不管是和善亲近的精灵国王也好,其他那些来自兔子、萤火虫、老鼠、黑鸟、金龟子这些朋友们对人类的嘲讽与控诉对于生而为人的小约翰也是一样,只会叫他耳朵里嗡嗡作响。 这里再好,他也不过是一个游人。 我们不过都是四处流浪的行路人,终其一生,背井寻乡。 故事里的改变是因了蓝色蜻蜓精灵的那一吻,约翰的身上才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故事外的我们也一样天真烂漫过,岁月里慢慢的我们长大了,就连曾经遇到的精灵也抛之脑后。可是我们谁不是和小约翰一样天真过幸福过呢,只是有的人越走越远走出来曾经那片舞台。 在解读疑问的路上启程,回到现实里的小约翰在这个社会中就能快乐了嘛? 也许哪里都是一样的,那些声音嘈杂、街道肮脏,连同那些疲倦、呆滞、冷漠的目光一起照在他的心上,他也为人痛恨过,他也为这社会唾骂过…… 但是那又怎么样呢? 幸运的是,挣扎过后,小约翰明白了最容易坚持的是自己,他愿意变得温暖,做一个有追求的有责任的人。多幸运他还能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还能够拥有自己的一条路。 哪怕这路,或许不是坦途,只要在路上,就比没启程更幸福。
《小约翰》读后感(十):带你回到童年,带你找回童心,带你做回曾经单纯快乐的自己。
《小约翰》作为每年都要看好几遍《小王子》的大人,我以为自己有足够多的童心,足够的好奇心,足够包容这个世界,足够听见别人与我不一样的声音,可是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自己错了。
我错过了太多,而又自以为是,我故作聪明,其实蠢笨而平庸,我以为自己还一如往昔,但是早就回不去。
我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过这样的想法,我自己却是很想要回到童年,找回童心,做回那个的简单纯粹,天真快乐的自己。
《小约翰》那么,我想你一定不能错过这本《小约翰》。
书里讲的故事,简单明快,作者用孩童的视角,质朴的表叔,让我们看到一个完全不同于成人世界的新宇宙,这里的小动物会口吐人言,这里的一花一草一树一叶都有自己的声音,这里的风儿都会说话,这里的太阳和月亮孕育出不同的奇妙精灵,这是一个乌托邦,只有最纯真的孩子才能看见。
让我们跟着小约翰和清风娃娃一起探险,去蟋蟀学校上课,去听萤火蚯蚓的爱情故事,去参加兔子家办的慈善晚宴。
所有的小生物们都有他们对于人类不同的看法,如清风娃娃眼中的人类,蟋蟀们眼中的人类,小老鼠眼中的人类,都是什么样的,换一个角度,我的世界观好像都在这个时刻被震撼了一下。
甚至从心底升起一个念头,如果我有孩子,我会给他讲小约翰的故事,而我暂时没有,于是我自己看这个故事。
忙碌的工作,两点一线的生活,无趣单调又重复的日子,消磨掉我对世界的好奇心,我不再关心天空云彩的变化,不再关心树叶花瓣的凋零,不再关心小鸟知了的鸣叫,行为冷淡面无表情,我成了小时候的自己眼里面目模糊的大人,而这本书让我发现,我并不是完全无药可救,我和小约翰一样,被精灵带进那个神奇的沙丘世界,对眼前自己看见的惊叹不已,我以拥有清风娃娃这样的朋友而感到骄傲,因为我是最纯真善良的孩子,我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奇迹,虽然人们不相信我的所见所闻,以为我是个骗子,是个傻子,但是其实最美好的东西,眼睛是看不见的,要用心去发现。
我希望你也能亲自读一读这本《小约翰》,然后告诉我,你看见了什么,是不是和我一样,沉迷其中,找回了失落已久的童心,还有久违了的简单纯粹的快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