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本店招牌菜》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本店招牌菜》的读后感大全

2021-02-26 02:53:5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本店招牌菜》的读后感大全

  《本店招牌菜》是一本由[美] 斯坦利·艾林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本店招牌菜》精选点评:

  ●不错的,短篇小说集挺刺激的

  ●2020.3.4-2020.3.10/3.8,50*7,332页。疫情期间的读书,斯坦利·艾林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作家,思路清晰,悬念设置精巧,而且每次都是最后神反转,是读过的最有意思的悬疑类短篇小说了,重人性而不重推理,也许是他没有写长篇的原因吧。

  ●吃肉需谨慎。。。。 最近悬疑看太多,得来点儿爱与和平缓缓。。

  ●每篇都精巧可爱

  ●和英剧《9号秘事》一样短小精悍,故事非常精彩。虽然不是每个故事的结局,都让人倍感惊喜,哪怕早已猜到了结局,悬疑推理的过程也非常享受。

  ●生死之际有点儿读不太懂,整体都不错

  ●短篇 推理 紧凑 九块九

  ●【藏书阁打卡】当欧·亨利踏足死亡,那就是斯坦利·艾林。十六个短篇足以看到他的笔力多么深厚。其中主要都着重于结尾的逆转,但是前面简洁又不失精要的故事情节与叙述足以超越许多作家,这解释了为什么容易被改编成电影。很多时候,作为一位有经验的读者可以看到结局,却依旧沉浸在这故事中,无可救药地跟着他的叙述,看到小说中的人物一步步走向那注定的结局。即使如此,他依旧有本事可以让读者或感受到惊奇,或感受到恐怖。这次新增的三篇中《贝登鲍尔的跳蚤》《不该问的问题》很是一般,《第十二尊雕像》倒是非常好。之前的《生死之际》《布莱星顿法》一般,其他的就没什么嫌弃的了。

  ●首篇文笔最佳,即使中途已猜出结局,那一步步勾出猜疑和恐惧的过程也足以让人后背发凉,在未知的延绵里回味。《最后一瓶酒》《经纪人列车》同样精彩,情节布局精巧,意外又在情理之中

  ●脑洞小说集,有些脑洞很有趣,最喜欢《埃策希尔.科恩的罪行》。

  《本店招牌菜》读后感(一):短评字又超

  这本书的故事有点老。故事的风格有点黑暗,大多以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进行残忍凶杀为主线。因为是短篇,以结局反转取巧的作品占比也很高。故事可以归为悬疑惊悚。

  按照编辑宣传语的说法,本书作者开创了流派,很多作家深受启迪。正是因为创作时间实在很早,影响的人又有点多,再加上悬疑题材本身的特质,他在书里使用的点子,后世作者在悬疑故事里反复使用,现在的读者再去看,很难再又惊艳的感觉。

  第一篇故事《本店招牌菜》——也就是书名的出处——氛围营造得还不错,悬念略显不足。之后的故事再没有做得比它更好。在构建悬念和惊悚之余,作者也借着这个黑暗的背景在故事里添加了一点隐喻,对人性的揭露。

  除此之外实在乏善可陈。因为年代的关系,我不好过分苛责,但是作为读者,这样故事实在没办法满意,特别是后半部分实在是太无趣了,我没看完。

  另外要注意,书有删节,不知是编辑的考量还是太残忍的故事没能过审。

  《本店招牌菜》读后感(二):简短精妙的悬疑小说集

  - 都是简单的小故事 有些已经猜到结局 但是氛围把握得很好 文字精准 简短 还有一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很喜欢(我平时不怎么看推理小说) 接下来依次打分(5/5)个人记录 剧透⚠️ 本店招牌菜(5): 养肥忠诚食客 然后杀掉做成招牌菜 虽然看到题名已经猜到真相 但是羔羊与疯狂信徒的内在联系让它更上一层楼 艾伯比先生井然有序的生活(3): 一块小地摊成功杀死五任妻子 第六任知情 但也没能幸免 愚者自将 (3.5): 为了棋逢对手 精神分裂杀妻案 中间两个人格的拉扯很不错 死亡圣诞夜(2.5): 楼梯杀人事件 最美好的一切(4.5): 凤凰男靠着富二代学成精英后 谋财害命 翻身之际发现杀的是大舅子 背叛者(4): 一厢情愿暗恋隔壁有夫之妇 本意搜证为爱复仇 不料反害所爱

  抉择时刻(4.5): “只有身处真正的两难境地才能获得启示。”古建筑“守护者”与魔术逃脱大师之间的pk

  家庭派对(2.5): 不要小看愤怒而绝望的女人 why women kill

  经纪人专列(2.5): 开车完美杀害妻子情夫后 妻子驾车带着老公一起撞火车 why women kill²

  布莱星顿法(5): 如果每个人都是一个零部件 当他们老去后 最佳的去处是哪里?情节本身很简单 但是隐藏的社会问题值得思考

  生死之际(2.5): 正义被扼杀了

  贝登鲍尔的跳蚤(4): 大明星(跳蚤)之间的爱恨情仇 暗喻娱乐圈

  不该问的问题(3): 总要有人做这个职业。但问题是你享受当电刑手吗?

  埃德希尔·科恩的罪行(3.5): 值得尊敬的、被误判多年的父亲以及躲在后面懦弱的儿子

  第十二尊雕像(5): 把嫌疑聚焦在一个人身上 然后一下彻底为他洗去嫌疑 完美谋杀就完成了 当然这少不了好心人的帮助 塞勒斯最终也得圆心愿 设定很不错!被作者耍了一下

  全世界最后一瓶酒(4): 如何杀死酒痴?把绝世好酒泼洒在他的面前。

  《本店招牌菜》读后感(三):当欧·亨利踏足死亡,那就是斯坦利·艾林

  推理小说在早期时,几乎都是短篇,长篇几无可见。无论是创始者爱伦·坡,还是大名鼎鼎的福尔摩斯之父阿瑟·柯南·道尔,他们的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的都是短小精悍的形式,而非我们已经熟悉的一本长篇的形式。当然随着谜题的复杂,读者阅读经历的增加,短篇逐渐无法满足读者那日益增长的阅读欲望,都要求着长篇的诞生,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就此到来。长篇当然是一种理所当然的解决方式,但是正如在社会派大行其道的当年坚持本格写作一样,在长篇化的推理世界中也有坚持短篇创作的作家,斯坦利·艾林就是这样的存在。

  短篇推理创作方式有很多,为了在短小的篇幅中与长篇竞争,吸引读者的目光,写作的方式也不知不觉地变得严苛起来,比如大山诚一郎式的追求极限,或误导或诡计,比如自福尔摩斯的年代传承下来的对人物的塑造,利用一个强大的人设串起所有的故事。这些当然各有利弊,比如大山诚一郎式极限的误导或诡计的问题在于如果有一个石破天惊、前所未见的诡计,为什么要写成短篇呢?写成长篇毕竟更可能成为神作,被读者见到,留存于世。对作者个人来说可能会有更多稿酬。反方面来说,这种自我折磨式的短篇写作的确非常艰难,如果写成长篇,可能会更有余裕。依靠人设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确是妙法。不过随着读者口味的变化,早期的万能神探的模式愈来愈不受喜欢,读者更喜欢或者更加独特古怪的侦探,或者更加接近现实,具有常人情感的侦探。于此同时,“黄金时期三大家”也在长篇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的侦探形象,不惟短篇小说所独有。还有,系列作在吸引固定读者的同时也又非常大的缺点——对新读者不友好:短篇的话难以收集所有作品,长篇的话难以阅读完所有作品。阿婆自不必说,日本的作家也比比皆是。

  斯坦利·艾林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或者说在追求极限这条道路上走出了一条新的分岔路,那就是追求气氛营造,细致心理描写。这次收录的十六个短篇足以看出笔力深厚。从故事性上来讲长篇为了篇幅一定要不断加入情节,或者一定的思想。但短篇一旦脱去了思想性的束缚,单纯为了娱乐的话,就可以追求故事的吸引程度,不断地雕琢故事的口吻与文字,最后达到极致,让读者手不释卷,一口气读下去。事实上,斯坦利·艾林正是这样做的:仔细塑造氛围,在结尾一击致命,这一点正如他的美国前辈——欧·亨利。这种风格同时解决了一个早期推理小说改编的问题。很多早期本格推理小说其实并不太适合影视改编,漫长的家访流,喋喋不休的对话,看了只是让观众感到厌烦。但斯坦利·艾林的故事不同,阴暗寂静的影院中,所有观众蜷缩在座椅上,亲眼见证罪案的发生,期待着主人公下一步的动作,不敢眨眼,不敢发出一点声音,直到电影落幕。也许这一点就是希区柯克看中斯坦利·艾林故事的原因吧。

  当然,这种写法并非包治百病的灵药。十六篇通读下来,结尾的一击致命本身也成了模式,大概有三种模式:惊奇,恐怖,奇思妙想。谨分类如下,以此结束:

  惊奇类的:

  艾伯比先生井然有序的生活

  最美好的一切

  背叛者

  抉择时刻

  家庭派对

  埃策希尔•科恩的罪行

  全世界最后一瓶酒

  恐怖类的:

  本店招牌菜

  愚者自将

  死亡圣诞夜

  经纪人专列

  第十二尊雕像

  奇思妙想类的:

  布莱星顿法

  生死之际

  贝登鲍尔的跳蚤

  不该问的问题

  最后PS:由于这本是增订本,比上一版新增了三篇,这三篇也是我所特别关注的。这次新增的三篇中《贝登鲍尔的跳蚤》《不该问的问题》各有特色,《第十二尊雕像》非常好。

  《本店招牌菜》读后感(四):叙事的魔力

  

一直都想给斯坦利·艾林的这本书写个书评,因为这本书太特别了,毫不夸张地说,它是我今年看过最好的短篇小说集。就作家的身份而言,艾林一生获奖无数,且这些荣誉均是对他所创作的侦探小说的肯定,然而我始终认为,他的短篇小说,更符合“谜(mystery) 小说”的范畴。

艾林的一生共创作了29部短篇小说,《本店招牌菜》里收录了16篇,相比其他获过爱伦坡奖的作家,艾林似乎冷门的多,在他的众多作品中,《本店招牌菜》也是唯一在国内得到翻译出版的著作。究其原因,其中之一恐怕是读者对这类“谜小说”的接受程度各不相同。艾林是那种对待写作极其谨慎的作家,字斟句酌之后才会下笔,然后反复修改。他会在文本中设置众多谜题,留下一些隐蔽的线索,结尾处再设置一些反转情节,或直接采用放空式结尾,这就导致读者在阅读第一遍的时候往往不知所云,但只要多读几遍,就会发现艾林在叙事上的巧妙。

作为获过奎因短篇推理特别奖的《本店招牌菜》,是我在这本书里最喜欢的一篇。总是不喜欢对文本做细读,认为会有过度阐释之嫌,然而这个短篇,它值得多次细读。第一次阅读,觉得它是描写人性之阴暗的,下属为了升职而眼睁睁看着上司步入死亡的深渊。第二次阅读,认为艾林是想借此对宗教进行讽喻,就像雪莉杰克逊在《摸彩》中对民主的讽刺一样。第三次阅读,才觉得自己似乎明白了作者的意图,而这个意图便是揭示宗教意义上的献祭。

故事的情节并不复杂,全文的核心线索,恐怕就是用人肉制成的“艾米斯坦羊”。破旧偏僻的餐馆,诡异的用餐方式,神秘莫测的老板,莫名失踪的客人,不定时有的招牌菜'艾米斯坦羊“,禁入厨房的规定,还有一众饕餮的食客....这些西装革履且文质彬彬的食客为了满足口欲,尽情享受着由同类的身体所做成的美味。这听上去原始而野蛮,但上司却将此看作文明的典范,因为这些食客”不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也是为了满足溶于血液的本性.....“餐馆老板懂得人类的本性,他既能满足食客内心的野兽,却不会伤害不相关的路人。读完全文就会明白,那些甘愿被当作”艾米斯坦羊“吃掉的人,其实都如文中的上司一样,完全出于自愿。而在文中提及的身着破旧水手服,浑身散发着酒味的海员,则被看作是野蛮的象征。读到这里,读者恐怕会开始思考,文明/野蛮的边界是什么,要如何定义这二者呢?按照通用的道德标准,那些毫不掩饰自己”吃人“欲望的食客,才是真正的野蛮人,而看似粗俗的酒鬼,才符合社会的常态,至此,文明与野蛮既形成了对立,又彼此交织。(其实可以用格雷马斯的符号学矩阵做个文本分析)

米泽穗信在《羔羊的盛宴》中致敬了艾林的这个文本,羊这一符号,在文本中也有着众多隐喻。希腊神话里,半人半羊的潘神是淫欲和邪恶的象征;宗教里,羊既被用来献祭以除去世人的罪孽,同时,羊头又被用来暗喻撒旦....在天主教定义的七宗罪里,暴食更多强调的不是贪吃抑或浪费食物,而是一种沉醉于某物放弃思考的状态。文中的食客沉湎于人肉带来的感官享乐,而将人的献祭看作理所应当之事,这便是暴食。下属从一开始对餐馆的不屑,到沉迷,乃至最后看到上司要去”献祭“而不加阻拦,这一过程,也是他逐渐向欲望屈服的表现。

文中还有其他很多有趣的地方。比如艾林描写餐馆老板的微笑,像《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的柴郡猫。卡罗尔笔下的柴郡猫,忽隐忽现,消失的最后会留下一个诡异的微笑。想到德勒兹在《意义的逻辑》中也提及此猫,所以不禁产生了一个联想,餐馆老板真的存在吗?或者其实他从未在场,在场的只是他的声音,或者他只是食客内心欲望的一个投射?文本中,艾林将厨房写为至圣所(sanctum sanctorum),也是强调了一种宗教献祭的意涵。在结尾处,餐馆老板对下属说了一句法语,中译本翻译成了再见,特意查了原文,其实艾林写的是”au voir",而并非法语中表示再见的au revoir。有趣的是,我始终不相信这是个笔误,但法语里,相比revoir包含的“再”这层意思,voir只强调看。所以,当上司献祭之后,下属还会不会再度光临餐馆,就成了一个谜。

其余的十五个短篇,也各有所长,涉及到的元素众多,恐怖,奇幻,日常....所有这些,在艾林的笔下,都是服务于他力图所揭示的人性的阴暗欲望。最可怕的是《死亡圣诞夜》,仿佛读了一个暗黑童话,所有人都陷入了一个可怕的时间轮回之中。另外,这本书里收录的16个短篇,很大一部分都被希区柯克改编成了短剧,收录到了《希区柯克剧场》里。

在前言里,艾林说,他一直认为短篇小说比长篇小说更克制,也更容易迅速制造一种奇特而有趣的余味,他希望能通过小说,让读者以小见大。读完这本书,身为读者我想说,他做到了。(私心再推荐一下阿刀田高的《拿破仑狂》,个人认为在日式推理中,仅阿刀田高深得艾林写作之精髓)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