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面具后的女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面具后的女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3-05 00:44:3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面具后的女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面具后的女人》是一本由[法]柯莱特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08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018-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面具后的女人》精选点评:

  ●每篇都非常短,没什么情节,隔了一个世纪后来看其实有点陈旧了,不算特别出彩,但仍然觉得有意思,有那种法语作品特有的神经质和情绪化,切开都是黑的。想找原著来读。

  ●极其细微的视角,细到无法看到主体,犹如一个长舌妇人唠唠叨叨讲着一个又一个鸡毛蒜皮的小事,昏昏欲睡,挺好有助于睡眠

  ●办公室午休读物

  ●我尤其喜欢最后一篇《雨月》。她写作有很强的梦幻感,由物质的细节飞溅出充满诡异又出奇精准的美。我感觉她的小说是唯独女性作家才能够写出来的,女性的敏感、意识的颤动,细腻又迷人。柯莱特现实中肯定是一个很难相处的人,她有一种神经质一般的触觉,却成就了她的作品。

  ●27个短篇,前24篇最多不过六页,却有着莫泊桑式的谋篇布局,用极短的篇幅完成主体的铺陈和结尾的反转,表现爱情生活和人性中最隐秘的情感,细腻又精准,塑造人物的笔法很像寓言故事,情节又有许多象征意味,《项链》《莫里斯先生》《一个夜晚》和《景观》这几篇尤其喜欢;后三篇形式与风格又完全不同,一是篇幅略长(最后一篇《雨月》是中篇的容量),二是叙事视角的变化,成熟、独立、睿智、敏感的女性第一人称叙事者,依赖回忆去重构童年或是描述一段奇情的经历,有些许的自传色彩,会让你想起5、60年之后爱丽丝门罗那样的女作家,相比之下,生于19世纪,成名于巴黎的柯莱特要多一分优雅,少一分冷酷,若以作品的现代性去衡量,可以说丝毫不逊于伍尔芙那样级别的作家~

  ●曾经的先锋作品,在今天看来更像是午夜酒吧、僻静的私家车和下班后心照不宣留下来的白领男女的中产阶级文学。她的确是细腻的,但却是片段式的细腻,有时候直击心灵,有时候恍然若失,有时候索然无味。我仿佛看见她偏要在咖啡馆里要一杯酒,点燃长长的薄荷烟。她小说里最好的不是情节,而是语言的精短准确,但又看不出她有意的节制,一个句子仿佛说到一半就觉得意尽于是干脆自我了断。

  ●我知道她想表达什么,但写得不够深也不对味儿,轻飘飘看过就忘。

  ●像是翻开了日常生活遮盖下的隐秘碎片,很难定义这样的自发写作,不在好坏的层面上,而在启迪的深度。

  ●柯莱特的细腻,神经质,一点一点从生活表层之下挖掘出人的伪善、矛盾、不安。不明说,不戳破,好像藏在衣服底下的一根针,表面光鲜亮丽,其实每一个动作背后都是刺痛感。

  ●在日常中发现波澜,描写细腻,角度别致,有于无声处听惊雷之感。

  《面具后的女人》读后感(一):开小差是可以被允许的

  

柯莱特对女性心理细致入微的把握大概无人能出其右,思想意识和写作格局都太前瞻。《秘密》那篇里的格雷夫人甚至让我想起《第二炉香》,不知道张爱玲写蜜秋儿太太的时候有没有读过这篇短文

被称为波伏娃的女神,原以为会窥伺到一个尖锐又挣扎的灵魂,读了之后才发现并非如此,相较于波伏娃开创的理论,柯莱特更像是轻飘飘地在人世间旁观婚姻与爱情的揉搓

女性经验中关于深邃人性的浮靡写的实在太好,繁复又精妙的比喻也承载了诸多关于自我探索的想象

“她会像丢弃葡萄皮儿一样松开那年轻人的嘴唇,然后离开,到处晃悠,和遇到的其他人亲昵,再忘掉他们,直到疲惫后回到家,品味她源自决绝个性里的独立、自由和率真,品味作为陌生人的那种寂寥空虚而又毫无羞愧的、怪异的愉悦——就像这次百无聊赖之下单纯的外遇里,一个小小的面具和奇怪的装扮让她品味到的那样。”

这简直是我读到过关于婚姻里心血来潮最浪漫的旁白

  《面具后的女人》读后感(二):你我都在面具后

  

你我都在面具后

  《面具后的女人》[法]柯莱特 著 陈波 译 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

  1. 手

  回忆起茨威格《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中赌徒的手。爱与惧,都不过是一只手的瞬间。

  2. 黎明

  分手变成了对人生经历的否定,却又沉迷在疼痛中无法自拔。

  3. 前妻

  好奇和羡慕那些曾经在爱人的生命中占有过重要位置的人,哪怕他/她如今落魄

  4. 狐狸

  被遗忘蒙蔽,被本性唤醒,被伪装压抑。

  5. 死结

  最终败给自己的想象,里面是不安和自卑。

  6. 谋杀犯

  谋杀犯对被捕的渴望,你若不懂,请参考“坠入爱河”。

  7. 面具后的女人

  让他担心的是她的不可告人的预谋而不是看似过分的心血来潮。

  8. 秘密

  把“婚姻生活中的霉斑”投射到女儿未来的生活中无可厚非,可惜无法再享受当下。

  9. Châ

  他不喜欢“她是个男人”,自己却唱起女人的歌词。

  10. 项链

  更年期的妇女寻找着青春期的自己,用某一种激越追求已然逃走的另一种。

  11. 炒蛋

  一个在逃的杀人犯,想的只是解决口腹之欲,而非随心所欲的人生。

  12. 入室窃贼

  神奇的“神气”,产生瞬间变化的伟大力量,是来自年轻生命的优越感吗?

  13. 审判

  失去刘海就像失去了遮羞布,自己先败下阵来。

  14. 莫里斯先生

  对年轻状态的渴望不在于再次征服,而在于对过去的回忆和认可。

  15. 一个夜晚

  空洞迷离来自于年轻的缺席,炫目透亮是因为隐秘的抚握。可触摸的爱多有力量!

  16. 忠告

  自以为是的误会发生在巧合中,血红的指印终止了掌声。

  17. 阿利克斯的拒绝

  这是一篇让女人呈现“梳妆台”版自己的战斗檄文。

  18. 真谛

  光鲜亮丽是在大白天给别人看的,夜晚“猛烈的渴望”是退回有人味的尘埃里。

  19. 肖像

  当压抑她们的偶像走向毁灭,她们在自己和彼此眼中的形象即刻光辉起来。

  20. 景观

  用创作消磨欲死的意志,抵抗幼稚的冲动,定个瞬间的转机。

  21. 半疯人

  半疯人“搅动”他人成为半疯人方可“缓解”自身的半疯状态,貌似就全身而退了。

  22. 模仿游戏

  “卖弄”和“模仿”都指向竞争,藏掖着深深的“冒险”气味。“缺乏制约”的不是调香师,而是选择香调的女人。

  23. 习惯

  可以失去她,但要拥有她的状态。妒意大于友谊。

  24. 做针线活的女人

  母亲在他人“堂而皇之和令人不安”的评论里压抑女儿的“本性”。她成功了,女儿变“明智”了:“一言不发”或者“不说真话”。

  25. 族长

  族长在“乡村那种没有道德约束的平静的欢愉”中享受胯下和膝下之欢。

  26. 绿封蜡

  小镇上“新的拉法基案”在一个十五岁女孩眼中新奇而平静。别人给不了她要的答案,她有自己的视角和线索,她与世界有着独特的隔阂。

  27. 雨月

  那个住在有“雨月”的公寓里的迪莉娅是曾经的我在另一个客体上的循环再现还是现在的我对过去的“召唤”产生的投射?嫉妒和由此滋生的怨恨让人疯狂。

  《面具后的女人》读后感(三):用万花筒窥伺法国人的生活

  黄橙橙的光芒、波浪状硫色的羽毛、灰色的双眸、玫瑰色的桃子……五光十色的生活碎片被柯莱特置于万花筒的一端,而她的文笔就像是圆筒中的三棱镜,从万花筒的另一端望过去,细微琐碎的生活绽放出了奇异的色彩,平淡乏味变得光怪陆离。

  她将法国人生活中的褶皱一点点的铺呈开来,那蜿蜒的、漫长的折痕绘制成了天然的图景,友情、爱情、亲情构成了它清晰明朗的轮廓。

  柯莱特最为擅长描写男女之间的情感,比如第一篇《手》,妻子对丈夫感情的变化通过对其身体“手”这一部位的喜恶来表示,从无比享受的躺在丈夫汗毛丛生的胳膊上到“她开始了一端隐忍的双重人生,像一个低下而敏感的使者一样,躬身谦逊地亲吻那只怪物般的手”,茂盛的汗毛成为了妻子眼中野蛮的未开化的象征,结实的胳膊成为了妻子眼中毫无生命力的木头。夫妻间的情感就像古时的榫与卯,丈夫是榫,妻子是卯,从彼此缓缓地接触到完美的嵌合再到悄无声息的抽离,他们已然看清对方所有的瑕疵,木头表面微不足道的倒刺都能够被无限的放大成为横亘在双方面前难以逾越的障碍物。

  波伏娃说,“我们羡慕柯莱特的自发性,这种自发性不会在任何男作家身上碰到。”波伏娃是一位女权主义者,她觉得“打扮不仅仅是修饰,它还表明了女人的社会处境。”在《cha》(cha,柬埔寨语里表示肯定的词,为女性专用,与男性的不同)这篇小说中可以看见女人如何用衣着征服一个男人,妻子为了在元帅面前为丈夫谋得一份差事,她打扮得光彩夺目,翩若惊鸿,因有求于人,此时丈夫的地位是低于妻子的,妻子凝脂般的皮肤、柔荑般的手指、如精巧的凿子雕刻出的眼睛,在丈夫眼中都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事物,她身体内与身体外所有的一切此时此刻都不属于她的丈夫,她是君王,丈夫是臣子,卑躬屈膝是丈夫应有的姿态,丈夫也深以为然,他不停的发出“cha”的声响,他不断的暗示着自己的身份,“她”才是一家之主,而“他”不过是卑微的仆人。丈夫从男性到女性化的转变,不仅仅是因为妻子着装的变化,更多的是因为他是一位“被帮助者”,而他的妻子却是一位“给予者”。“有一天,女人可以用她的‘强’去爱,而不是用她的弱去爱,不是逃避自我,而是找到自我,不是自我舍弃,而是自我肯定。那时,爱情对她和他将一样,将变成生活的源泉,而不是致命的危险。”女性权利的体现在小说的结尾被 表现得淋漓尽致,妻子的身上发出一阵金属的光芒,她向司机喊道:“回普拉多!”然后她挽起丈夫的手臂,脸上流露出谦逊而又专横的真情。

  与书同名的短篇小说《面具后的女人》大抵是柯莱特法式风格最为显著地作品,假装正经的丈夫与口是心非的妻子,丈夫撒谎参加了假面舞会,而妻子也撒了同样的谎,不经意间他看见了戴着耀眼面具的妻子,陌生男人粗糙的手如游蛇般在妻子的背部滑动着,他视而不见,妻子厌恶的脱离开来,接着妻子又与另一男子热烈拥吻,他没有推开她们,“他确信她没有约任何人,她会像丢弃葡萄皮儿一样松开那年轻人的嘴唇,然后离开,到处晃悠,和遇到的其他人亲昵,再忘掉他们,直到疲惫后回到家,品味她源自决绝个性里的独立、自由和率真,品味作为陌生人的那种寂寥空虚而又毫无羞愧的、怪异的愉悦——就像这次百无聊赖之下单纯的外遇,一个小小的面具和奇怪的装扮让她品味到的那样。”这篇文章也反映出了柯莱特所倡导的女权,女性不是男性的附属品,女性是独立的个体,沾花惹草并不仅仅是男性的权力,多少年来男性丰富的感情生活被誉为“风流倜傥”,而女性多谈了几次恋爱则被贬为“水性杨花”,在柯莱特笔下这一切都不复存在,男性与女性是平等的个体,女性不再仰视男性,而男性拜倒在女性的石榴裙下比比皆是。

  将女权融于小说之中,将法国人的细腻置于文字间流淌,让二者完美结合的作者想必只有柯莱特一人吧。

  《面具后的女人》读后感(四):《面具后的女人》译后记

  第一次读到柯莱特是在一本法语现代短篇小说集里。柯莱特的《前妻》排在前面,寥寥数千字,语言的和情感的强度令人惊叹,作品流露的浓烈的现代气息,更是让人难以想象这篇小说写成快一个世纪了。

  在法国,柯莱特被看作从乔治·桑以来最伟大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文学成就在法国乃至欧美都备受推崇。她的作品展现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具有强烈的女性主义色彩,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对于20世纪早期的女性,不仅表达女性独立的愿望,甚至连发表作品都是一件挑战的事。

  柯莱特的养成得益于她的家庭。她1873年生于法国勃艮第地区,父亲学识渊博,从小给她读文学经典和报刊散文。虽然身为军官,他对柯莱特的教育却非常自由。柯莱特小时候穿着像个男孩,梦想长大当个水手。对柯莱特影响更大的是她的母亲茜多。茜多热爱音乐和艺术,她把高乃依的戏剧藏在弥撒经盒里,悄悄念给柯莱特听。茜多还在花园里教柯莱特观察自然里的生物,正是母亲帮助柯莱特养成了敏锐的观察力。

  柯莱特20岁时嫁给了文学评论家威利结婚,搬到了巴黎。威利发现柯莱特拥有写作的天分,逼迫柯莱特创作了“克罗蒂娜”系列小说,并以自己的名义发表。书籍非常畅销,但威利将版权占为己有,柯莱特一无所获,选择了离开威利。为了谋生,柯莱特做起了舞台演员,编剧和记者。在做话剧演员期间,她和艺术家、贝尔伯夫侯爵夫人产生了感情,开始一起生活。后来,因在台上表演同性接吻被警察制止,双方都遭受巨大的压力。

  虽然一度生活艰难,柯莱特始终没有停止写作。她的才华得到众多著名作家的赏识。普鲁斯特读到她的《谢里宝贝》时不忍动容,专门写信祝贺她。纪德曾感叹说柯莱特善于捕捉“隐秘而不可言说的欲望”。她一生写了50多部小说、话剧、评论和大量散文,作品数次改编成电影,由奥黛丽·赫本主演的话剧《琪琪》在百老汇大受欢迎,她笔下的人物克罗蒂娜甚至成为巴黎模仿的风尚。

  柯莱特笔下塑造了许多勇敢掌握自己命运的女性人物。这个早期的探索者和先驱突破道德的禁忌,大胆探讨女性的地位,情感和身体的快感。她拓展了女性甚至是同性的话语空间,引领女性解放的风潮。她曾经署名为柯莱特·威利,离婚之后,柯莱特只用自己的名字来署名。安吉拉·卡特说,柯莱特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个脱离丈夫的姓氏,以自己的名字著称于世的女作家。

  如果说柯莱特很多作品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这本《面具后的女人》则展现了她高超的小说技艺,后面有机会将展开讨论。本书译自1924年出版的La femme cachée,直翻为“隐藏的女人”,与编辑协商后结合小说内容译成了《面具后的女人》。另外,由于法语原书篇幅较短,本书额外收录了柯莱特几个篇幅较长的作品。

  由于历史的原因,法语原文一些表达略显陈旧,做了意译处理。此外,部分地方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模糊性,给翻译带来不少挑战。但能翻译自己喜欢的作品实属幸运,作为一个写作者,我也从翻译的过程中获益良多。

  对译者来说,做大的痛苦莫过于译作与自己的理想还有差距。由于我工作的疏漏,书中还有一些语言问题,特向读者致歉!我整理了部分更正的内容,发到了我的豆瓣日记。

  最后,感谢Laure Gouhier、吴敏娜女士为原书的法语难点提供释疑,以及其他所有提供过帮助的朋友。特别感谢各位编审,尤其是果麦文化的王小马,本书译稿数次修订,她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无比辛勤的劳动。

  陈波

  2018年11月

  《面具后的女人》读后感(五):被标记的宣泄体

  读柯莱特的文字,要反复读,要用铅笔勾画线索,即使一两页的小故事也值得这样做。这样小学生学课文式的方法主要是基于我第之前没有深入了解过柯莱特,她的创作背景,创作三观这些前课都没有做过,对于两性精神生活的阅历和阅读少之又少,专业知识学习有局限,存在很多知识断层知识盲区,所以我读的很慢。从每一句话到每一故事的理解都是了解柯莱特的一个积累过程,是那种慢慢攀爬的感觉,周围有神秘蓝色的雾,有只无形的手拉拽着你从头到脚的思绪。深处会有夹带海藻咸腥味的海水拍打荡涤,有花果香伊甸乐园的氧气交换浸润,也有融化黄油般的自溺感,即使不停挣脱汗流浃背也享受其中这般自我逃离后的又自我回归。心脏为某句话某个故事犹豫或振奋时,大脑里有似金银的光。柯莱特真是神奇且迷人。 回到故事中,一个个男人与女人的自我救赎很多时候并不是来自空虚一人的行动。有伴侣,有朋友或者陌生路人,这些人像一个绿水湖,湖周围有青树翠草,颜色单调却统一,能充分把一个绿调以外色调的东西突兀地显现出来。这就像一个人在闷热的一天中午无所事事即使想要做点什么也被周围环境不予理睬,他或许有了怨恨,却无法对抗内心地疯狂,以一种灵魂出窍的麻木冰凉告诉世界自己是个正常人然而似乎也是无济于事。当然也不能简单地将这些五彩缤纷的视作统一色调世界下无声的宣泄体,我们不能这样做,除此以外,我们也不能随意冠名宣泄体。 这本是简单的事情,可当你随着钟表摆动单手托住下巴无所依从时,就会惊奇地发现无论是自己还是周边的人,盆栽,热茶腾腾的细烟雾都在浸没于自己的生命之歌中,好听与否也只有自己知道。不妄做选择,不道听云云,遵从心中那首歌的乐谱,尽量音准,那颗心会感动,然后完成解放,各个色调不再那么残酷无情,走入自然融洽的时刻。 于女人,岁月是我们无法随意倒退的进度条,谁都做不到在没有具体穿越形态科学诞生前回到前一秒,在这让人难受的事实面前,忽略它应该是最好的选择了。镜子外的人不该由镜子里的人来评判,不该放任它伤害那自由的心,能掌握镜子外存在的美是否消退的从不是不会说话但一模一样的镜像。勇敢的女性给人潇洒有力量的感觉,但在是否更爱自己的问题上,也不能像前面说的那样被看成宣泄体。《真谛》里,“没有丈夫,没有孩子,没有恋人,也没有情人......嫉妒她的朋友会说,‘处在自由之巅’。但我站在自由之巅了吗?艾琳拿回了自己的嫁妆,获得了独立,搬进了一个古老的豪宅,这里阳光明媚,静谧隐蔽,是为隐居的人或充满激情的夫妇而准备的。生活在一个平静的地方——啊!这多么平静......但是我需要这么平静吗?”这是选择题,选项多样无标准答案,宣泄体不是被打上错误标记的那个,不是自由,不是平静。不可否认存在很多矛盾,矛盾地生活一天又一天,这也不能说是逃避。生活方式的选择,人生方向的选择真的是最不需多言的,尊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真的不要多说什么。让矛盾给我们有小忧虑有小自由有小快乐的一天又一天。 柯莱特的女性先见性让人佩服,愚见女性最不能放弃的是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受教育能帮助我们在生活中明确是非观,能在需要做选择时思路更宽广,眼光更长远,结果更理性,这样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说到自我保护,予以平等的权利,无世语眼光,给女性更多思考空间,这很重要。女性精神世界的构建本就比男性的更难,阻碍更多,在大同语境的通俗道德下,为自己拿住种种本该拥有却发现这不是本该而是需要斗争取得的权利时,会出现中途放弃不想被中伤,磨损自己的个人界限,回头又被拉进通俗道德的流浪中。柯莱特看到了,所以她为我们塑造了靠男人肖像生活太长时间当失去完美肖像后变的颓败萎靡的女人,有随年纪增长开始失去自信与活力的被年轻美所羁绊的老女人,有被世语眼光伤害无感的女孩放弃思想,不哭不闹。也有很勇敢的,热爱生活,活的正义,为自己解放的标兵女性形象...... 讴歌这些另我们喜欢的形象,以此洗礼自己的灵魂,不要什么看起来高大上的独立实则软弱如苟活的蝼蚁,凄惨,不幸,无爱;不要任人宰割随波逐流的懦弱被随随便便无视。不该被束缚对待,不该无自主选择,不该一味愚蠢地善良......做自己想做的事,不标记宣泄体,遵从内心而生活,美在心中,花钱能拥有的美不必忧愁,不以年龄而自卑,不要放弃去爱,爱能让我们的独立看起来更有力量。女性坚定有力量地活最美了。 我也想这样活,但我也不必就这样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