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清华园日记(全本·校注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清华园日记(全本·校注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3-05 04:47: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清华园日记(全本·校注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清华园日记(全本·校注版)》是一本由季羡林 / 叶新著作,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页数:3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清华园日记(全本·校注版)》精选点评:

  ●日记文字率真活泼,真实记录了国学大师大学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买的第二个版本。与之前版本比起来,装订设计更美,校注更精准,内容增加了一些季老先生清华读书期间发表文章全文。“想多日几个女人”的争议文字也进行了修订。

  ●喜欢季羡林,值得看的书

  ●这个版本简直是最棒的版本。而且真是一字未改一字未删。

  ●说好的一字不改呢?争议的文字就这么修订了?

  ●有了索引之后更加可爱活泼 喜欢。

  ●很喜欢这本书,读起来让人向往这样的生活~

  ●日记收录得好全@钟书阁

  ●按需。

  ●很不错的一本书,很喜欢啦

  《清华园日记(全本·校注版)》读后感(一):清华梦里记红尘

  季羡林(1911.8.2~2009.7.11),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唯一的终身教授。

  在后辈看来,季老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因此年轻时的季老应该是个早慧的苗子、天才的少年!真的是这样吗?年代久远,何处考证,也许日记就是最好的佐证!

  季老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从日记看来,其实,看似早慧的人,其志向也立得早。比如,日记(1933年8月17日)一则:最近又想到非加油德文不行。这大概也是因留学而引起的刺着的反应。昨天晚上我在纸条上写了几个字“在旋涡里抬起头来,没有失望,没有悲观,只有干!干!”然而干什么?干德文。我最近觉到。留美实在没意思。立志非到德国去一趟不行,我先在这里作个自誓。名人早年就有“撸起袖子,加油干”狠誓,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人有什么理由愉懒呢?

  毋庸置疑,季老是个多学、多思、多产的大学者,“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亦斗艳争奇,造诣精深!其著作多可见于量达24卷的《季羡林文集》。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从日记里,我们可以真实感受到季老当年做为清华学子对学业的兢兢追求!从对人文学科的倾情投入、渐入佳境,到特殊学术领域的专注,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学术大家的思想脱颖而出与锋芒毕露的历练过程(如,对东方学、佛学的兴趣,可以找到早年追寻的足迹)。对大学者来说,身边老师总有许多故事!三人行必有我师,很多日记随笔是有关老师的,老师的个性,老师的癖好,老师学问,老师的伪装,老师的真情!对早年清华北大的外籍老师不吝辛辣的批评,对可圈可点的中国史学、文学大家的师辈则是中肯的点赞,可见,季老年轻时就因袭了中国学者的严谨求真的学风,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也窥见一斑!虽寥寥数语,却可以看出待人接物,治学修身的个性与心性。

  季老的学术一部分也发端于家国情怀!在清华园的时间,恰逢中国纷乱的历史时期,身心历练,情怀起伏,就本真地体现在日记里真实情境与心境的流露与抒发!的确,生活安排是一门艺术,也是生存艺术。记得最深的是季老说过的一句“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因为真话是针,容易钆到人心的痛处!真话是药,利于病却苦于口舌!在这本日记里,多多少少也可以找到许多真话的痕迹了,乐哉,幸哉!真话可以真说,真话也可以说全,就留在可爱的日记里吧,任后世人评说。

  凡事看到重点,日记的另一个重点是:从笔记看到季老早年的圈子,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圈子,多样性,生活与个性的丰富!日记里不乏人们喜欢的史学大师、美学大师、文学大家的风范,如陈寅恪,朱光潜,沈从文,不一而足!季老的年轻时代也真是与中国学术活跃时期并轨的,与优秀为伍,以先进为标,个人成长更快,更稳健,也助于更快完成思想的深化与升华,更快地接近学术的使命,乃至人生的目标。

  观日记,察其心。我们的有幸,就在日记,洞察到季老年轻时的棱角与锋芒!日记行文简繁兼收,“有感即发,文不加点,速度极快,从文字上看,有时难免有披头散发之感,却有一种真情流贯其中,与那种峨冠博带式的文章迥异有其趣”。也看得出,一个闷骚的少年,一种率真的本性,在一段纯真的年代,不因时代纷乱,而忘记心灵世界的丰实与展拓;偶有辛酸泪,也无妨将日子过得如痴如醉!

  在别人的日记里,看到不同的生活状态,多些思量,多些反省,这是日记的意义,也许看过的人也因此把日子过得更有意义些。对富有个性的生活状态的本真记述,是一面映射思想的镜子,从这意义讲,《清华园日记》不啻为季老对后人的殷殷教益。

  《清华园日记(全本·校注版)》读后感(二):“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认识一个真实的季老先生

  最早阅读季羡林老先生的作品是在大学期间,行文如其为人,温润儒雅真挚朴实。后来在杂志、网络上也了解了一下季老,他一辈子为人坦荡,谦虚谨慎,随然身为大家,却从不以此为傲,对晚学后辈从不吝惜提拔爱护,无论是学问还是为人处世,都可堪称楷模。后来工作后,出于好奇,又阅读了季老的《季羡林谈佛教》,《牛棚杂忆》,在有一段时期心情非常低落的时候,在图书馆借了《季羡林谈人生》,听大师谈人生,那总人生阅历,那为人处世的观点,那对于困难的淡然,让人读了之后感觉眼前一下就开阔了。在大师的开导下,心情还真是舒畅不少。前阵子有买了一本《季羡林给孩子的成长书》,让我们家娃也从小受季老的熏陶,争取考上清华,哈哈。清华是我们家孩子的一个小期望吧,在她六岁的时候,北京市团委组织去清华大学参观,虽然她还小,对于大学是什么,今后要做什么都还没有概念,但是清华大学的宽广、大气,给我们讲解的清华志愿者同学们的热情、学霸气质都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候开始就立下了今后要考清华的志向。正好见到了这本《清华园日记》,季羡林老先生讲述他在清华园的学习生活过程,满足我对老先生的敬仰之余,也可以读给孩子听,让孩子也知道国学大家是如何学习生活,清华园的日常是什么样子的。

  其实之前看过一版清华园日记的,那一版没有校注,排版也不是很舒服,因此就随便翻了翻,没有太关注。从前几年网上流传季羡林老先生的吐槽日记、胡适打牌日记开始,对于《清华园日记》这本书又有了很深的兴趣。这次买了《清华园日记(全本·校注版)》,拿到手之后感觉非常的舒服,无论是装帧,纸张、还是版式设计,都非常精美。

  之前看的那版清华园日记,没有注释,整本书就是季老日记的原文,由于对背景知识不是很熟悉,因此很多内容并不清楚是什么意思。这本书是校注版,对于日记中提到的人物、事件都做了详细的说明,非常贴心,对于我们这些对历史并不是特别了解的普通读者来说,阅读起来很轻松,而且对那个年代的事情有了非常多的了解。

  《清华园日记(全本·校注版)》的内容非常丰富,除了季老先生的日记以外,还将季老的成绩单、发表的文章等都列了出来,让读者对季老在清华园的整个学习过程都有一个深刻的了解。

  在1934年,季羡林先生已经是23岁,那时候他的文风已经形成,而且才能显露的非常淋漓尽致。在整个清华园学习的期间,季老总共发表文章27篇,其中译文四篇,书评十篇,散文9篇,议论文4篇。足可以见到大师的才华。以现在大学的教育水平来看,大学期间要是能够发表大师文章的零头,已经算是非常厉害的了吧。

  大师在上学时期写的日记,除了描写他读书心得,对学问研究体会之外,还有不少吐槽的文字,这些也是近几年以来网上流传甚广的一些文字。毕竟大家还是喜欢看到大师那普通人的一面,来拉近自己与大师之间的距离。当时大师也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跟同学们一样,喜欢看美女、会吐槽教授、会愤青。当初在决定出版季羡林的日记时,编辑看到这些边角料,有点刺眼,觉得有损大师的身份,便向季羡林建议,做适当删减。季羡林没有同意,他说,“我考虑了一下,决定不删,一仍其旧,一句话一句话也没有删。我七十年前不是圣人,今天不是圣人,将来也不会成为圣人。”

  他的日记中有内心的小恶魔:

心里老想着昨天晚上叶公超对我的态度——妈的,只要老子写出好文章来,怕什么鸟?学评论社信及特约撰稿人的信,代表人没写我的名字,非常不高兴,对这刊物也灰心了。这表示朋友看不起我。

  他的日记中也有暗自得意:

接到鲍芳园借钱的信,真讨厌,我能借给他吗?沈从文想认识我,我怎好去见他呢?以前的秋妹是轻浮,现在是在轻浮之外,加上一层自己莫名其妙的高傲。因为嫁了一个刚刚够看见饭碗的女婿,就烧成这个样,将来还堪设想吗?

  对于考试和教授,也跟我们上学时候一样一样的:

早晨连上两班吴可读的课,真正要命已极,吴可读怎么能从Oxford毕业呢,真笑天下之大话。分数差不多全出来了,真使我生气,有几门我简直想不到我能得那样坏的分数。这些教授,真是混蛋,随意乱来。文字学考过了,星期三还有一次考——毕莲真混蛋,讲的简直不成东西,又考,像什么话。开始上课,一上课,照例又来了,paper、reading report、test……妈的,一大堆,一大串,我这是来念书吗?晚上仍然大睡。

  还跟男生宿舍一样,天天打牌:

晚上又打牌。饭后,打牌。菊田来,打牌。又打牌。

  但是大师这些普通人的一面,在日记中所占的篇幅是在是很小,更多的还是作为西方文学研究的学生,对于专业课的学习,对于专业知识的钻研,阅读内容之丰富,与各位大神交往之广泛,都让人望尘莫及。

  通过《清华园日记》,能够让我们了解一个更全面的季羡林,能够让我们了解一个有血有肉的季羡林,同时也能够让我们充分认识到自己与大师的差距。

  《清华园日记(全本·校注版)》读后感(三):大师也是普通人

  之前看过一篇书评,讲季羡文先生的《清华园日记》,当时觉得非常有趣,一直想买来看。

  前几日获得这本淡蓝书封的《清华园日记》,觉得如获至宝。这个版本的《清华园日记》装帧朴素又不失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分量。排版上,这个版本也优于其他版本,每一页的标注都排在了该页的底部,细节上处处为读者考虑,可见其编辑的用心之处。

清华园日记书封清华园日记内页

  一直觉得日记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情,如果是我真的很难将自己的隐私坦白于众人。毕竟平日不敢说的话,都倾注于了纸上,要拿来公布于众,不知道自己会被多少人笑话。

  而季羡林先生却十分大度的拿了出来,一字未删一字未减的发表了。

“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什么样的思想,什么样在人前难以说出口的话,都写了进去。万没想到今天会把日记公开。这些话是不是要删掉呢?我考虑了一下,决定不删,一仍其旧,一句话也没有删。我七十年前不是圣人,今天不是圣人,将来也不会成为圣人。我不想到孔庙里去陪着吃冷猪肉。我把自己活脱脱地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清华园日记》写于季老清华读书的后两年。日记并非像是特意要出版的回忆录,散文之类的,当时主要是写给自己看,所以行文风格朴素自然,部分日记形如流水账,但有感而发之处又情感饱满,字里行间仿佛能想象到当时年轻气盛的季先生的模样来。

  就如季先生出版的一本自选集书名《我的心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将季羡林先生真性情的一面完整的呈现给了大家。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多是因为他们的广昭于天下的佳作成以及其超出于常人的优秀品格。但大师也是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也有普通人的懒惰,颓废,满腹牢骚,怨天尤人的时候。看《清华园日记》,才觉得学术大师也并非高高在上,反而是相当的平易近人呀。

  让我一起来见见季老普通人的一面吧。

  日常忘记写日记的季老

“日记刚复活了,第一天就忘记了去记,真该打!”“真混蛋,今天又忘记了。”“以下五天日记都是八日晚补记得……今天忘了作了写什么事。”

  开启疯狂吐槽模式的季老

  吐槽朋友

“最近我愈加对长之感到讨厌。昨天他忽然对我说,他要联络同乡,以据得某种权利,而与”南方小子“斗争,真没出息。说实话,以前我一向以他为畏友,不意他的劣根性也极深,主观太深,思想不清楚,对不懂的事情妄加解释,又复任性使气,真是出乎意料之外呵!”“我认识了什么叫朋友!什么东西,我以后一个鸟朋友也不要,我什么不被人家看得起呢?”“非自己打开一条路不行!什么朋友,鸟朋友!为什么堂堂一个人是别人看不起呢?”“宁与敌人做小卒,作奴隶,不与朋友作小卒,作奴隶。我诚恳的祈祷:《现代》上把我的文发表了罢。不然我这口气怎样出呢?”

  (恼羞成怒的季老,哈哈)

  吐槽老师

“我总觉得胡先生(大不敬!这里是胡适之先生)浅薄,无论读他的文字,听他的说话。但是,他的眼光远大,常站在时代前面我是承认的。我们看西洋,领导一派新思潮的人,自己的思想常常不深刻,胡先生也或者是这样罢。”“Holland又叫我们作文,她用法文说了两遍。我没听懂,下班再问,她就不说了。真老混蛋。”“梁作友(所谓义士者)终究是个纸老虎。我造就看透了。”“今天同星期四是我最怕的一天,因为有王Quincy的课,上他的课,作抄写机,真比上吴可读的课都讨厌。过午中世纪文学,说下星期又要考,真混蛋。”“早晨上了三班,老叶是胡诌八扯。”“心里老想着昨天晚上叶公超对我的态度——妈的,只要老子写出好文章,怕什么鸟?”“我已经决定:叶某真太不通,我以后不理他的了。真真岂有此理,简直出人意料之外。”

  吐槽上课

“早晨只是上班,坐得腚都痛了。”“今天才更深切的感到考试的无聊。一些放屁胡诌的讲义硬要我们记!”“开始上课,一上课,照例又来了,paper,reading report,test……妈的,一大堆,一大串,我这是来念书吗?”“上课没有别的感觉,只是觉得一点钟比以前长着一倍,屁股都坐痛了,仍听不到打铃。”“晚上上文艺心理学,更显得特别长,简直要睡过去。”“早晨读讲义,真是讨厌死了。”

  吐槽天气

“妈的,真讨厌,大风呼呼地直刮了一天。比以前都打,弄得满屋是黄土。”“夜三点到济南,细雨蒙蒙,非常讨厌。”

  忽然迷上打牌的季老

“午饭后,我在Herr王屋玩骨牌,不觉已经一点班中,我觉得时间过得快再不比”能赌博“。“饭后遇牧来,打牌,大胜。”“菊田来,打牌。”“晚又打牌。”“现在成了打牌时代了。几天来,几乎一天打两场,手腕都打得痛了。”“早饭后,打牌。昨夜一夜雨声,今天仍然绵绵不断,天色阴沉,实在除了打牌再没有好消遣法了。”“晚饭后,赴彭家,又打牌。”“今天是秋妹的生日,饭后打牌。”“归又打牌。”“饭后,打牌,一共打三场,大负。”“晚上又打牌,胜。”

  时常感到生活压力的季老

“以前我老觉到学生生活的高贵,尤其是入了清华,简直有腚上长尾巴的神气,絶不想到毕业后找职业的困难。今年暑假回家,仿佛触到一点现实似的,一方又受了大千老兄(美国留学生)找职业碰壁的刺激——忽然醒过来,这一醒不打紧,却出了一声冷汗。”“进来心情不很好。一方面想到将来,眼看就要毕业,前途仍然渺茫,而且有那样的一个家庭,一生还有什么幸福可说呢?”“最近心情很坏。想到过去,对不住母亲、对不住许多人。想到将来,茫茫,而且还有这样一个家庭。想到现在,现在穷的不得了。"

  当然,这些只是季老先生日记中的个别部分,并非说通篇都是如此情况。相反,季老先生的日记里看书,写作,抄书翻译之事占了绝大部分,大师辉煌的背后多是清冷寂寞的时光,如若不是日夜与书,与纸笔相伴,笔耕不缀,又怎样为日后的学问成就打下基础。

  虽说清华大学期间并非季老求学做学问的真正起点,但是在此期间季先生坚持写作,并在当时比较权威的期刊上发表了文章27篇,包括4篇译文,10篇书评,9篇散文,4篇论说问。

  日记开篇,季先生写到,

“……我常想,日记是最具体的生命的痕迹的记录,以后看起来,不但可以在里面找到以前的我的真面目,而且也可以看见我所以成了现在的我的原因……”

  我想是的,浮光掠影的生活记录中,我们可以瞥见季先生的过往。

  一是季先生自幼与母亲分离,时常怀念着自己的生母,怀念那种亲密无间的感情。

“今天最值得记得事情就是接到母亲的信,自从自己出来以后,接到她老人家的信这还是第一次。我真想亲亲这信,我真想哭,我快乐的有点儿悲哀了……的确母亲的爱是最可贵的呵!”“母亲的影子时时掠过我的心头。”“晚上又想到母亲,又大哭失声,我真不了解,上天何以单给我这样的命运呢?我想到自杀。”

  二是对现在家庭不满意,很小便过继给自己的叔父,与自己的婶母多有隔阂,有一种寄人篱下的疏离之感,内心时常感觉到有一种无法排遣的苦闷,没有人理解,寂寞非常(这也是促使季先生远赴德国留学的原因之一,内心渴望漂泊自由的生活,希望远离自己的家庭)。

“家庭,论理上应该是很甜蜜的。然而我的家庭,不甜不密也罢,却只是我的负担。物质上,当然了,灵魂上的负担却受不了。”“家里我更不耐烦了。中国的家庭真要不得。家庭本来是给人以安慰的,但大部分的家则正相反,我的家庭也是其中之一。推其原因,不外家里多女人,终日吃饱了无所事事,再加上女人天生的劣根性,其糟就可以想见了。再加上贫与病,益发蔚然大现,于是家庭几成苦闷的源泉。“

  三是旧时代的包办婚姻的悲剧也发生在了季先生的身上,虽然结婚了,但日记中几乎很少提及自己的夫人。除了一封家书告知其夫人怀孕,而季先生竟不知“是喜还是忧”,对其夫人的感情可见一斑。

“我最近觉得很孤独。我需要人的爱,但是谁能爱我呢?我需要人的了解,但是谁能了解我呢?我仿佛站在辽阔的沙漠里,听不到一点人声。寂寞呀,寂寞呀!我想到故乡的母亲”(季羡林先生每次感到孤独的时候就会想起他的母亲,日记中提到过数次,其他著作中也是频繁提到,可见其早年离开生母对于季先生内心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我的本性,不大肯向别人妥协,同时,我又怨着别人,不同我接近,就这样矛盾吗?”

  反观季先生的一生,真是让人唏嘘不已,早年与亲生父母别离,一直跟随叔父婶母终日有寄人篱下的惶惶之感,婚姻也并非出自己愿,德国留学恰逢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却又赶上了文化大革命,到了晚年,似乎也没有太顺心,依旧被一件听了让人头大的遗产纠纷案所纠缠。但是季先生并没有就此一直沉浸在自己的遭遇的悲痛之中,虽然饱经磨难,却仍然凭借着自己超出常人的意志力一心向学,坚持自己的热爱,即使老了在病榻上也不愿放下自己手中的那只笔。

  相比较今日的我们,实在是幸福的太多,但又有多少人能在清苦寂寞的道路上不忘初心坚持自我呢?

  《清华园日记(全本·校注版)》读后感(四):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季羡林《清华园日记》 这本书完美收录季羡林先生1932年至1934年在清华大学上学时所写的日记。以日记为体裁的书看过不少,可如此真实的原原本本不加修饰的日记还是第一次。读来特别亲切,这原本是季羡林先生写给自己看的,自己的真实思想、在人前难以说出口的话,都写了进去,一句话也没有删除。首先就让我感受到季老先生的诚挚。 初识先生,是在教学《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这篇课文时。课文中首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季羡林先生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接着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多么美好的境界!当时学生们对这句话记忆深刻,理解得非常精彩。于是,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个对德国有着深厚感情的爱国学者,心生敬意。可毕竟,距离是遥远的。 看了这本《清华园日记》,作者的真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现在我面前,他变得立体、鲜活。一个刻苦、向上、平凡、孤独的青年季羡林仿佛站在了我的面前。 一、在清华求学的季羡林是刻苦、向上的。 他的主要生活就是苦读、勤写,不断与同学、老师、前辈们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他爱书如命,生活花费的绝大部分用于买书。他去逛旧书摊、书店、图书馆,甚至托人从国外买书。为了买到自己喜欢的书,花费“巨资”毫不犹豫,甚至作出两年的经济计划。除了各教授开出的长长书单,还有他已经爱看的、想读的书。厚厚一本书中记下了他无数个挑灯苦读、读到眼睛发痛的场景。 他读书喜欢“先苦后甜”,先读老师布置的但自己不喜欢的,再畅读自己喜欢的。他读英文、法文、德文原著,逼迫自己读,或许,他之后精通多国语言,就是在那时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抄书,也翻译。在有思想火花的时候写作。他的一篇文章,通常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痛苦打磨,思想发酵。可他勤耕不辍,在大学期间,共计发表文章27篇,包括译文4篇、书评10篇、散文9篇,论说文4篇。书后面附有他在大学期间创作和发表的文章。《枸杞树》那棵苍老的枸杞树在我的头脑中扎了根;《兔子》唤起我童年养小动物的回忆,留下淡淡的伤痛;《红》中,那老实的中年人被砍头时“刀一闪,一道红的血光”在我们眼前一晃,心中一痛;《母与子》和《夜来香开花的时候》中那两位可敬可怜的妈妈,她们在这冷酷和黑暗的命运下呻吟着活着,儿子就是她们小小的梦想和希望。在他们的故事里,作者的眼前更亮了,我的眼前也更亮了,我认识了“怎样叫人生,怎样叫命运。” 在清华读书期间,季羡林先生立下了“非去德国不可”的誓愿,并时时督促自己朝着目标前进。从他的日记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时的学风非常好,跟现在的大学生活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前段时间读过《岁月满屋梁》,时常感叹民国真是一座惹人流连的戏台!人才辈出,命运多舛。一支妙笔追不上烽火岁月本身,单将那些名字放到一起,就够了!梁思成、林徽因、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张兆和、钱钟书、杨绛、陈寅格、唐筼、周培源、胡适、张充和……读过《清华园日记》,也同样有此感叹,先生周围的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胡适、鲁迅、金岳霖、沈从文、冰心、林徽因……这么多的良师益友,多多少少都应该对先生有一定的帮助吧? 二、受人景仰的国学大师也曾是平凡人。 季羡林先生评价自己的这几本日记“有感即发,文不加点,速度极快,从文字上看,有时难免有披头散发之感,却有一种真情流贯其中,与那种峨冠博带式的文章迥异其趣。我爱上了这些粗糙但却自然无雕饰的东西。”确实如此。有人说,除去文中的“清华”“北大”和人名,简直就是我们自己的日记一般。所记大都是日常琐碎,有牢骚,有所感,也有景物描写,语言也平实可亲,有时读来令人发笑。 “老想写点文章,只是思想不具体,不集中。奈何!” “过午,施、王、武三君来室闲扯。竹杠满天飞,终于谁也没敲着。一同访Winter2,碰橡皮钉一枚。” “今天才更深切地感到考试的无聊。一些放屁胡诌的讲义硬要我们记! 大千走了,颇有落寞之感。 ” “昨夜一夜大风,今天仍然没停,而且其势更猛。 ” “北平真是个好地方,唯独这每年春天的大风实在令人讨厌。 没做什么有意义的事——妈的,这些混蛋教授,不但不知道自己泄气, 还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 ” “过午看女子篮球赛,不是去看想[打]篮球,我想,只是去看大腿。 因为说到篮球,实在打得不好。 ” “现在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无聊地上班。倘若不记,这一天也实在没有什么可记。记起来又觉得记(的)单调,真没办法。无已,还是记罢一” 我们自己写日记,常常会有同感,难以坚持,因为很多时候真是无事可记。 “在清华。” “在清华。” 此类的日记我们也一定写过。甚至我们也常常补记,直到补不起来,最后不了了之。 三、年轻的季羡林也是孤独的。 季羡林是季家唯一的男孩,在父亲去世后,他被过继给叔叔。特殊的家庭让他特别敏感,叔叔家的妹妹经常对他冷嘲热讽,婶婶生病怪是他气病的……这一切,都让他只想离开家庭。家里所要求的,和自己所期望的总弄不到一块,这也是矛盾吗? “我的本性,不大肯同别人妥协,同时,我又怨着别人不同我接近,就这样矛盾吗?”在学校生活中,他觉得他所认识的朋友能够了解我的实在太少了。人们为什么一天戴着面具呢?他感觉到窒息。“我并(不)是天才,然而人们照样不了解我,这我还说什么呢?我大笑罢,我还是大哭呢?” 正因为这样,他才决心念德文了。将来只要有一点机会,非到德国去一趟不行,他现在就把希望全放在德国上。“在漩涡里抬起头来,没有失望,没有悲观,只有干!干!”所以他立誓:非到德国去一趟不行,倘若今生不能到德国去的,死不瞑目。 后来,季羡林梦想得以实现,真的去了德国留学,并且跟德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季羡林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快十年了,生前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着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可惜,他晚景凄凉,家人都相继离世,与儿子断绝关系十几年,纷争不断。真是令人唏嘘不已。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先生为我们,为人类奉献何其多,真是做到了“我为人人”。可是,我们呢?一篇篇捕风捉影的头条炒作,给那个孤独的老人留下的到底是什么呢?已经不得而知了。 ——季羡林《清华园日记》 这本书完美收录季羡林先生1932年至1934年在清华大学上学时所写的日记。以日记为体裁的书看过不少,可如此真实的原原本本不加修饰的日记还是第一次。读来特别亲切,这原本是季羡林先生写给自己看的,自己的真实思想、在人前难以说出口的话,都写了进去,一句话也没有删除。首先就让我感受到季老先生的诚挚。 初识先生,是在教学《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这篇课文时。课文中首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季羡林先生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接着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多么美好的境界!当时学生们对这句话记忆深刻,理解得非常精彩。于是,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个对德国有着深厚感情的爱国学者,心生敬意。可毕竟,距离是遥远的。 看了这本《清华园日记》,作者的真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现在我面前,他变得立体、鲜活。一个刻苦、向上、平凡、孤独的青年季羡林仿佛站在了我的面前。 一、在清华求学的季羡林是刻苦、向上的。 他的主要生活就是苦读、勤写,不断与同学、老师、前辈们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他爱书如命,生活花费的绝大部分用于买书。他去逛旧书摊、书店、图书馆,甚至托人从国外买书。为了买到自己喜欢的书,花费“巨资”毫不犹豫,甚至作出两年的经济计划。除了各教授开出的长长书单,还有他已经爱看的、想读的书。厚厚一本书中记下了他无数个挑灯苦读、读到眼睛发痛的场景。 他读书喜欢“先苦后甜”,先读老师布置的但自己不喜欢的,再畅读自己喜欢的。他读英文、法文、德文原著,逼迫自己读,或许,他之后精通多国语言,就是在那时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抄书,也翻译。在有思想火花的时候写作。他的一篇文章,通常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痛苦打磨,思想发酵。可他勤耕不辍,在大学期间,共计发表文章27篇,包括译文4篇、书评10篇、散文9篇,论说文4篇。书后面附有他在大学期间创作和发表的文章。《枸杞树》那棵苍老的枸杞树在我的头脑中扎了根;《兔子》唤起我童年养小动物的回忆,留下淡淡的伤痛;《红》中,那老实的中年人被砍头时“刀一闪,一道红的血光”在我们眼前一晃,心中一痛;《母与子》和《夜来香开花的时候》中那两位可敬可怜的妈妈,她们在这冷酷和黑暗的命运下呻吟着活着,儿子就是她们小小的梦想和希望。在他们的故事里,作者的眼前更亮了,我的眼前也更亮了,我认识了“怎样叫人生,怎样叫命运。” 在清华读书期间,季羡林先生立下了“非去德国不可”的誓愿,并时时督促自己朝着目标前进。从他的日记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时的学风非常好,跟现在的大学生活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前段时间读过《岁月满屋梁》,时常感叹民国真是一座惹人流连的戏台!人才辈出,命运多舛。一支妙笔追不上烽火岁月本身,单将那些名字放到一起,就够了!梁思成、林徽因、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张兆和、钱钟书、杨绛、陈寅格、唐筼、周培源、胡适、张充和……读过《清华园日记》,也同样有此感叹,先生周围的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胡适、鲁迅、金岳霖、沈从文、冰心、林徽因……这么多的良师益友,多多少少都应该对先生有一定的帮助吧? 二、受人景仰的国学大师也曾是平凡人。 季羡林先生评价自己的这几本日记“有感即发,文不加点,速度极快,从文字上看,有时难免有披头散发之感,却有一种真情流贯其中,与那种峨冠博带式的文章迥异其趣。我爱上了这些粗糙但却自然无雕饰的东西。”确实如此。有人说,除去文中的“清华”“北大”和人名,简直就是我们自己的日记一般。所记大都是日常琐碎,有牢骚,有所感,也有景物描写,语言也平实可亲,有时读来令人发笑。 “老想写点文章,只是思想不具体,不集中。奈何!” “过午,施、王、武三君来室闲扯。竹杠满天飞,终于谁也没敲着。一同访Winter2,碰橡皮钉一枚。” “今天才更深切地感到考试的无聊。一些放屁胡诌的讲义硬要我们记! 大千走了,颇有落寞之感。 ” “昨夜一夜大风,今天仍然没停,而且其势更猛。 ” “北平真是个好地方,唯独这每年春天的大风实在令人讨厌。 没做什么有意义的事——妈的,这些混蛋教授,不但不知道自己泄气, 还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 ” “过午看女子篮球赛,不是去看想[打]篮球,我想,只是去看大腿。 因为说到篮球,实在打得不好。 ” “现在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无聊地上班。倘若不记,这一天也实在没有什么可记。记起来又觉得记(的)单调,真没办法。无已,还是记罢一” 我们自己写日记,常常会有同感,难以坚持,因为很多时候真是无事可记。 “在清华。” “在清华。” 此类的日记我们也一定写过。甚至我们也常常补记,直到补不起来,最后不了了之。 三、年轻的季羡林也是孤独的。 季羡林是季家唯一的男孩,在父亲去世后,他被过继给叔叔。特殊的家庭让他特别敏感,叔叔家的妹妹经常对他冷嘲热讽,婶婶生病怪是他气病的……这一切,都让他只想离开家庭。家里所要求的,和自己所期望的总弄不到一块,这也是矛盾吗? “我的本性,不大肯同别人妥协,同时,我又怨着别人不同我接近,就这样矛盾吗?”在学校生活中,他觉得他所认识的朋友能够了解我的实在太少了。人们为什么一天戴着面具呢?他感觉到窒息。“我并(不)是天才,然而人们照样不了解我,这我还说什么呢?我大笑罢,我还是大哭呢?” 正因为这样,他才决心念德文了。将来只要有一点机会,非到德国去一趟不行,他现在就把希望全放在德国上。“在漩涡里抬起头来,没有失望,没有悲观,只有干!干!”所以他立誓:非到德国去一趟不行,倘若今生不能到德国去的,死不瞑目。 后来,季羡林梦想得以实现,真的去了德国留学,并且跟德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季羡林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快十年了,生前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着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可惜,他晚景凄凉,家人都相继离世,与儿子断绝关系十几年,纷争不断。真是令人唏嘘不已。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先生为我们、为人类奉献何其多,真是做到了“我为人人”。可是,我们呢?一篇篇捕风捉影的头条炒作,给那个孤独的老人留下的到底是什么呢?已经不得而知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