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坚果壳》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坚果壳》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3-09 00:30:4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坚果壳》经典读后感有感

  《坚果壳》是一本由[英] 伊恩·麦克尤恩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6,页数:22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坚果壳》精选点评:

  ●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庸常的故事。

  ●一般般吧,除了写作视角上比较新颖以外,好像也没太多的新意。难道是老麦年龄大了走下坡路了吗?

  ●总体设计是好的,特别警督结尾破案和叙事者出生的部分,会让人有拍案叫绝的冲动。但就总体叙事来说,麦克尤恩还是在一如既往自信满满地炫技,写得很轻松随意,也很讨人嫌,就好像在说:你看你看我随随便便就能把文字玩儿出花儿来,你羡慕不羡慕崇拜不崇拜?——如果他以后还不能改掉这个毛病,那他永远都只能是一个“大的小作家”,而非“小的大作家”。

  ●2018^89 写着写着就俗套了,立意倒是巧,写成长篇略吃力不讨好

  ●叙述角度很奇特。 剧情没什么新奇的 但是语言真得难以让人望其项背,其实在借“我”的嘴在发表一些看法,对我来说趣味性基本没有。 该看第七章,弃。

  ●真的看不下去…

  ●这就是那种有一个厉害刁钻的点子,但要用这个点子写成一部长篇后发现好像这个点子扩展成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时也没那么牛逼的小说。

  ●应该是写着玩的,很多议题(移民、性别、社交网络etc)都浅尝辄止,不过阅读过程还是很抓人。胎儿的叙述视角太聪明了,有时候我在想胎儿有没有可能变成母亲的另一重人格?p.s. 小吐槽一下翻译,大部分都蛮好的,不过这个译者一定不爱喝酒,Sauvignon翻了一个很生僻的名字,这就算了,但Gin & Tonic您给我写成“杜松子酒和汤力水”我是真的无法接受:)

  ●来自豆瓣读书

  ●构思挺好的,眼前一亮。可惜了

  《坚果壳》读后感(一):【豆瓣鉴书团】万物皆有灵

  首先要感谢【豆瓣鉴书团】这次的活动!让我有机会第一时间能够拿到麦克尤恩的新书。

  首先,整体下来的阅读体验还是比较轻松。而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小说叙事的角度,全书基于一个仍孕育在母亲腹中胎儿的视角,从他所描述的世界里,我们目睹了一部发生在21世纪英国的《王子复仇记》。

  而书中真正令我着迷的,恰恰就是主人公自身。从一开始当读者意识到正在向我们诉说着的,是那位自我意识才萌发不久的腹中胎儿。我不知道这样的设定是否可行,我们可能也无从知道。但又如何,如此耳目一新的视角,确实能提供不一样的思维方式,甚至还会有一种“万物皆有灵性”的感觉。

  不过我唯一有点疑问的是,虽然书中的父亲是一个博学的诗人出版商,母亲每天都有通过收音机朝闻天下的习惯,但是我们主人公所展示出的谈吐以及阅历,着实让我自愧不如。

  《坚果壳》读后感(二):【豆瓣鉴书团】《坚果壳》读后感

  开篇,“于是我在这儿,倒挂在一个女人的身体里。”故事以一个婴儿的视角,讲述了他在面对母亲和叔叔乱伦,为了得到遗产设计害死他的父亲,他在母亲的身体里,知道了他们所有的计划,想阻止却无能为力。他爱他的母亲,同时也恨他的母亲,这两种情感交错着,折磨着他。

  母亲和叔叔计划得逞之后,面对他们的谎言,他们的残忍,婴儿内心的仇恨剧增。复仇:这是一股本能的冲动,十分强烈,可以原谅,在被侮辱、被欺骗、被伤害后,没有人能够抗拒为报仇出谋划策的诱惑。

  一个人一旦开始他的复仇行为,便无法回头,没有慰藉;不会安心,一切都会改变。

  母亲作为谋杀的策划者,她对自己伪造出证据信以为真。

  只有说服自己,人才能心安理得、一如既往的骗人。

  麦克尤恩,坚果壳喻子宫,以一个婴儿的视角来写故事,洞悉一切而无法改变,你只能远远的看着他发生,却无法阻止。

  《坚果壳》读后感(三):【豆瓣鉴书团】关于谋杀这件事

  首先感谢豆瓣读书时隔一周再次给了我中奖机会(也许运气都花在这上面了吧2333

  这次拿到的是麦克尤恩的新书,在这之前只读过一本他的书,还是因为友人的多次推荐才看的,然而那时候的自己对这种类型的书并不感兴趣,读了一本之后只好作罢。而这次的新书简介里提到了莎士比亚,让我的兴趣一下子起了来,拿到书之后在一个上午断断续续地读完了。

  这本书的故事情节其实很简单,读到后半部分的时候便可以猜到结局是什么,但是吸引人的是它的叙事视角,也就是从婴儿的角度来阐述一桩被人性击败的谋杀案。故事精彩的部分不在于谋杀的过程,而在于谋杀成功之后二人的心理变化。而婴儿,还未出生,可否称作人还是一个未知数。想起那句老话,“比鬼更可怕的是人。”正是因为婴儿的从未出生,这赋予了它人所不具有的上帝视角,但是这也限制了它的权利。

  与其说是为父报仇,不如说是人性为犯罪报了仇,永远不要考验人性,也永远不要低估了人性。

  《坚果壳》读后感(四):[豆瓣鉴书团]GO NUTS GO BANANAS

  在莎士比亚面前,卑躬屈膝,是我们的荣幸。致敬莎翁!

  无论是在西方文学世界或戏剧界,莎士比亚都是一个闪耀着光辉的名字。能在他的照耀下匍匐前行,是我们的荣幸。如果无知无畏,认为莎翁的戏剧不过尔尔,我斗胆建议你去读一读他的十四行诗原文。人类文明灿烂时。

  哈姆雷特,王子复仇记,千人千解。而“复仇”这个主题,则长久存在于神话故事、戏剧、文学作品中。最重要的是,存在于我们的基因里。

  复仇成功苦,复仇失败亦苦,总之,怎么都苦。

  坚果壳,Nuts Shell。子宫是壳,“我”是种子,亦是疯子。通常书名起得巧妙且富有深意的故事,都不浅薄。伊恩•麦克尤恩在这本书里,夹杂了大量的个人见解,关于人类,关于世界。在第27-31页,集中发力。“哈姆雷特”式的故事和语言是外壳,作家的思想是内核。

  GO NUTS GO BANANAS. 读完这本书后,你会明白我在说什么。

  《坚果壳》读后感(五):【豆瓣鉴书团】你我皆“我”

  说来惭愧,在《坚果壳》之前,麦克尤恩出名的《赎罪》《儿童法案》都还没来得及看,这是第一本。但读时和读后感觉都很好。

  对我而言,这是一本视角新颖的书:我们谁都不记得在妈妈肚子里的事情,到底有没有思想,会不会有想法,每次踹妈妈肚子到底是不是有所表达。而麦克尤恩这次的讲述,以一个未出世婴儿的视角,来写外部世界的一个巨大阴谋。

  实际上作为读者而言,你我皆“我”——这位未出世的婴儿。我们只能旁观,只能通过描述来想象,无法阻止所有事情的发生。就像是《一出好戏》里那只蜥蜴,冷眼旁观,无能为力。

  约翰。读开篇的时候,我想起《月亮和六便士》里那个善良的德克。中间我一度以为约翰也有自己的伎俩,还想说会不会大快人心,最终却还是归于一声叹息。

  特鲁迪。我不理解她。情欲真的能如此蒙蔽人的双眼吗?克劳德的市侩和愚蠢,她也知道啊——但转念一想,我对克劳德的全部观感来自“我”的叙述,谁又能知道“我”是不是真的客观呢。

  我很喜欢结局的描写,那种努力撕开一切,想要冲出来的新生感。这是我看过对出生最独特、也最有生命力的一次描写。

  也不禁想,“我”还记得这一切吗?会有真的“复仇”吗?

  夸赞这本的描述和翻译,读起来非常流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