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爱丽丝漫游奇境 双语版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爱丽丝漫游奇境 双语版读后感100字

2021-03-18 04:35: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爱丽丝漫游奇境 双语版读后感100字

  《爱丽丝漫游奇境 双语版》是一本由[英] 刘易斯·卡罗尔 / [西班牙]茱莉亚·桑卓著作,文化发展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页数:3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丽丝漫游奇境 双语版》读后感(一):一本会陪你长大的书

  这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从小,每个喜欢听故事的孩子,大概都会躺在被子里,听父母轻轻的给自己读这本书,被书里的故事所吸引,迟迟不肯入睡,最后在父母的催促下进入梦境,寻找着和爱丽丝一样的境遇。

  故事讲了小姑娘爱丽丝与姐姐在树下玩闹,不小心睡着。爱丽丝跟随一只揣着怀表会说话的兔子进入了一个地下世界,在这里,喝一口水就能把身体缩小成老鼠般大小,吃口蛋糕又能变成巨人,很多类似的奇怪事情都在不断发生,她还遇到了红桃王后,红桃国王等一群奇怪的人。在这个神奇的地下世界,所有奇幻的事情都像是稀松平常,整个世界里似乎只有爱丽丝保持着好奇和清醒。她不断探寻,不断追问,不断成长最终长“大”后,却猛然惊醒,发现自己只是在树下睡着了,而梦里的事物,只是落在自己脸上的几片树叶罢了。

  长大后的我们,面对一切陌生事物,学会了成年人专属的警觉和敏感,却失去了童年时对事物的巨大好奇和不同思维,孩子的童真和想象力随着年龄的增大不断退化,这是成长的代价吗,还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融入复杂社会呢? 但是,长大后重温这本书,我又似乎变回了那个躺在被窝里恳求父母再多读一点的小女孩,那个小女孩会幻想自己也是爱丽丝,会做许多千奇百怪的勇敢的梦,会带着童真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去追索。 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陪我成长的书了吧,还未长大时,这个书教我勇气,好奇,和更广阔的想象。长大后,这本书教我学会理智的处事同时保持孩子的纯真,带着成人的警觉又怀揣对世界的奇思妙想。 希望长大的我们都可以这样吧,如果你丢失了以前那个听故事的小女孩,你可以再来爱丽丝的仙境里把她找回来。如果你一不小心变成了大人,希望你能和这本书一起,秘密的保留着一份纯真。

  《爱丽丝漫游奇境 双语版》读后感(二):破茧成蝶

  女孩成长经历 读《爱丽丝漫游奇境》 ——听雪7801 爱丽丝的神奇经历,非常吸引人,我就是被吸引了,成人也可以被吸引的。里面出现了各种小动物,昆虫,还有蜘蛛,老鼠,猫,蛇总之能让孩子们认识很多小动物。就让孩子们带领他们认识一下各种小动物吧!可爱的,不可爱的,有危险的,没有危险的,可以破茧成蝶的。 来来来,小兔子登场了,她匆匆忙忙从爱丽丝身边跑过去,嘴里念念有词:“哦,天哪!天哪!我要迟到了”我很好奇,爱丽丝也很好奇,这是干嘛呢?这么着急,爱丽丝就跟着兔子跑,她看清楚了,兔子还拿出了,手表看看时间,更奇怪是它还穿着马甲,爱丽丝就跟着兔子跳进,树下一个大大的兔子洞里。那是一个很深的井,很深很深,但是下降的速度特别慢,经过的地方有书架,储物架,爱丽丝有这样的经历下楼梯时就不会恐高了,这样变得多么勇敢啊! 爱丽丝感觉要降到地球中心了,一定到地下四千英尺了,下落,下落,继续下落,终于到底了,兔子在一个转弯处不见了,看到一个长长的,低矮的大厅,正考虑怎么出去,忽然发现玻璃三角桌子上又把金钥匙,爱丽丝想它一定可以打开某扇门。终于打开一扇门,进去后桌子上有个小瓶子上面有个小纸条“喝我”,它的味道很美,有酸樱桃汁,奶油,菠萝,烤鸡,太妃糖,和热奶油土司的味道(这里有很多吃的东西,还有水果)太好喝了,爱丽丝喝完,“我要像望远镜一样被收缩起来”她变的只有十英尺高,正好可以走过那道门。多么奇妙的想象力啊! 作者想象力太丰富了,后面还有很神奇的,想法,绝对可以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使你的孩子们,跟着刘易斯一步步化茧成蝶!

  《爱丽丝漫游奇境 双语版》读后感(三):我亲爱的爱丽丝

  知道《爱丽丝漫游奇境》似乎是很早的时候,却一直没有看过,早些年真人版电影上映的时候,德普主演疯帽子,在那时我才真正的去看了这部风靡世界的童话。而如今它的原著小说再版,我觉得,我需要从新去读一读这部带给我幻想的童话。

  每一个还没有长大的孩子都会期待一次冒险之旅,寻找着我们未曾知道的世界。我们的爱丽丝在河边遇见一直穿着马甲,拿着怀表并且会说话的兔子,出于好奇她追寻着兔子,掉进去兔子洞,奇妙惊险的冒险之旅开始了。在那个神奇的世界她遇到了各种奇奇怪怪的动物,爱丽丝可以与他们交流,可以参与他们的生活,这确实是一次奇妙的旅行。

  这部童话据说是英国文学中被引用次数仅次于莎士比亚名著的书,问世150余年,至少被翻译成180多种语言,行销全世界的读物。《爱丽丝漫游奇境》是一场冒险,在梦境中,那些可爱的动物鲜活起来,还有我最爱的帽子匠。

  这是一部荒诞的小说,在第一遍读起的时候,我们也只认为这是一个冒险的故事,爱问“为什么”的毛毛虫,可爱的小兔子比利,还有那只微笑猫,这个世界充满了新奇,也充满了冒险。

  关于《爱丽丝漫游奇境》原来也出版过很多次,就连影视也有过好几部,然而我却是知道的很晚,那个可爱的少女的梦境也是我年少时曾经幻想过的世界。这个故事流传下来,一次一次的再版,然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它对于每个人也有不同的意义。特别是书中关于帽子匠对爱丽丝所说的谜语,答案究竟是什么,千人千解。

  人的想象力是无限的,佩服作者的脑洞大开,这个小小的女孩所遇见的是我们所遇见的缩影,爱丽丝一路前行,一路成长,那些超出规则,不可思议的事情,她遇见了,很有趣的。

  这样一个冒险的故事,是我们所期望的,或许爱丽丝并不完美,她也会害怕,也会孤独,也会畏惧,但是幼小的她依旧保持着一颗乐观,善良的心,去融入这个世界,勇敢的去面对她所遭遇的一切。

  有人说翻译成中文的《爱丽丝漫游奇境》并不会将作者的原意表达出来,因为文化的差异。这一版的图书是中英文两册书,我想可以更好的理解了。

  《爱丽丝漫游奇境 双语版》读后感(四):与爱丽丝重逢

  小时候第一次接触到《爱丽丝漫游奇境》这个故事是电视台播放的动画片,想来已经二十年前的事情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有两处画面,一个是咧着大嘴笑容神秘的猫咪,还有结局时一群长着胳膊腿的扑克牌士兵扑向正在变大的爱丽丝。爱丽丝长着黄色的头发,小公主一般美丽可爱。

  《爱丽丝漫游奇境》是刘易斯·卡罗尔的经典童话故事,已经流传一百五十多年了。故事里塑造的人物形象已经伴随很多代人成长。故事的内容大多数人都早已有所了解:一个叫爱丽丝的女孩掉到了兔子洞里,她在里面经历了一场奇特的冒险旅程。前些年看了蒂姆·波顿导演的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电影中的爱丽丝没感觉到有什么出彩的地方,疯帽子和红白皇后倒是很有性格特点,人设更加生动有趣,场景也很华丽。原著里的人物和电影中的人物还是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读过原著以后,我对调皮聪明的爱丽丝有了更深的了解,并且在自己的脑海里重新构建了一个奇妙世界,与电影里的完全不同。

  书中还有个情节让我印象深刻,在打球的时候红皇后让侩子手去砍了只有一只脑袋显现出来的柴郡猫的头。侩子手的论点是,“一个脑袋除非长在一个身体上,否则就无法将它从什么地方砍下来,他以前也从未做过这样的事情,而且他这辈子都不打算那么做”。国王的论点是,“任何一个长着脑袋的东西,都可以被砍头”。王后的观点是,“如果这件事没有立即解决好,她就要砍掉所有人的头,一个都不留”。突然感觉他们的对话好耳熟。王后就像公司老板,国王就像领导,而侩子手就像一个做事死板的员工。哈哈!

  不仅儿童读童话,成人当然也会需要和喜欢童话故事。语言过于低龄化会影响成人读童话的兴致。里所翻译的这个版本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对于成人来说非常具有可读性。书中还有一个亮点,原来原著里穿插了许多双关语。这些书中都是有注释的,便于不了解英国文化的读者来说更容易理解。调皮的刘易斯·卡罗尔擅长把文字游戏融入情节之内,读起来更加有趣。这本书正如它的副标题——一本给成年人看的爱丽丝。我猜测在适合孩子读的爱丽丝里,也许并没有这些文字游戏,毕竟年龄小也读不懂。这可就少了一大乐趣了。

  这套双语版,我是先读了译文再去读原文的,原文与译文的读起来又别有另一番滋味。

  《爱丽丝漫游奇境 双语版》读后感(五):Fell down a rabbit hole

  《爱丽丝漫游奇境》是一部很著名的小说,一经出版即风靡众多国家,到现如今,翻译版本也是不计其数,最近在看《百变小樱》时,还看到了小樱打算给秋穗看这本书的绘本,而且此书还曾被改编为电影,改编后的情节与故事本身还是有点区别的。小时候我看的童话书并不多,接触《爱丽丝漫游奇境》也是从电影开始的,最近才有机会拜读原著,与电影相比,个人认为还是看原著更为精彩。

  这个故事很简短,但是却成为了一部经典不衰的童话故事。原本我以为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奇幻故事,只是给小孩子们读的,讲述了爱丽丝追赶一只揣着怀表、会说话的白兔,不小心掉进兔子洞后,在这个世界所遇到的奇奇怪怪的事情:放满了橱柜和书架的井壁;会让她变大变小的蘑菇、小饼干;会笑的柴郡猫;脾气暴躁的王后……最后在梦境中醒来,发现自己还躺在姐姐的腿上,睡了很长时间。

  然而在看了更多关于此书的点评介绍,恍然大悟,原来书中那些看似摸不着头脑的故事,都有这么多隐藏在背后的深层含义。比如渡渡鸟带头的围成圈赛跑的情节就是讽刺英国的议会制度;黑桃园丁用红油漆漆白玫瑰则是影射英国历时百年的红白玫瑰之战;而红桃王后冲爱丽丝喊“砍掉她的头”则是沙翁笔下理查三世对黑斯廷斯勋爵大喊“砍掉他的头”的桥段,等等。不仅如此,书中很多“无法理解”的逻辑、“荒唐”的对话其实都是有依据的,因为此书的作者不仅是“成人童话之父”,更是在数学、逻辑学领域颇有造诣。与其说它是一本童话书,不如说是献给成年人的启示书,在爱丽丝遇到这些奇怪的事情时一点也不慌张,而是乐观机智的对待,书中的人物就好像我们这些年轻人在社会上会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物,需要勇敢理智地处理……书中有很多故事和人物都是耐人寻味的,若是不断反复阅读此书,相信你会得到更多书中的丰富内涵与启示。

  之所以选择双语版的《爱丽丝漫游奇境》,是想要提高阅读英文原著的能力,我大概用了半天的时间就看完了翻译部分,英文原文目前只阅读了几章,都是一些较为简单的单词,翻译起来也不是特别难。一个好的翻译,我认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忠实于原文,其次再对文章加以适当得体的美化。很高兴买的此本书译者也是做到了忠实于原文,没有过多的个人想象与修饰增加文章内容,原汁原味挺不错的。

  《爱丽丝漫游奇境 双语版》读后感(六):150周年了,童话故事仍然再继续

  《爱丽丝漫游奇境》的故事虽然很早就了解,但是我却不是通过看书而知道的。就像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经典故事几乎人人都能够说上一段,但是真正看完原著的人却没有几个一样。因为作品的知名度而被改变成各种影视戏剧作品,而又因为影视戏剧的作品的风靡,而促使更多的人去阅读原著。图书与影视的关系就是这样微妙。

  这部经典的童话故事不仅仅是写给孩子们看的经典之作,也深受成人的喜爱,甚至连维多利亚女王都是此书的忠实读者。流传至今一百五十余年来,对诸多影视作品以及书籍创作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力,电影《骇客帝国》中都曾经出现过兔子洞这个梗。在读完原著之后也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儿时最为记忆犹新的《鲁西西奇遇记》,很是怀疑当年老郑创作这部作品之时是不是也受到了《爱丽丝漫游奇境》的影响。

  童话之所以被称之为童话,是因为在它所营造的世界中可以随心所欲,可以荒诞不经。爱丽丝被揣着怀表赶时间的兔子所吸引,莫名其妙的来到了树洞下的奇境世界,于是各种在现实世界中不可思议的人物和事情注意被爱丽丝所见识,经历一番冒险时候之后书中的爱丽丝从梦中醒来,回到了现实世界。而书外的孩子们也随之听完了这个故事,与爱丽丝一同回归于现实。

  童话对于孩子们来说就是这样,兔子就是兔子,猫就是猫,扑克牌也只是扑克牌,只不过是变得如同正常人一般会说话会行动了而已。不过对于成年人来说,童话所表达的自然不可能只是童话。一部看似平淡的《小王子》都能够被人们衍伸出各种象征与意义,更何况是这部荒诞不经,情节迭起的《爱丽丝漫游奇境》?书中的人物是否影射着十九世纪的欧洲社会现象我不得而知,但是书中确实处处能够感受到浓浓的英伦之风。

  很显然磨铁这次所出版的这个纪念150周年版本的《爱丽丝漫游奇境》,不是针对于小孩子来阅读的。精美的硬壳封面设计,梦幻般色彩的插图配画以及副册的英文原著和附赠的一套明信片周边,都表示这是用来收藏的。若是我们家的小淘气敢在没有学会爱惜图书之前去翻看我收藏的这个版本绝对是要会惹我生气的。虽然我早已经过而立之年,正在逐渐步入不惑,但是在我的心中也曾经有过一场如同爱丽丝一样环境奇游的梦想。

  正如书的腰封上所讲的那样,“每一个长大了的女孩,都曾经是爱丽丝。”

  《爱丽丝漫游奇境 双语版》读后感(七):光怪陆离的世界里,有真实的自己

  毕淑敏在不同年纪读《美人鱼》,有不同的感悟。这是我最早知道温故知新的实例。等到自己长大,再回过头去看曾经看过的东西,的确是不一样的感想。

  《爱丽丝漫游奇境》是英国作家、数学家、逻辑学家查尔斯·路德维希·道奇森在一八六五年以笔名刘易斯·卡罗尔出版的一部童话作品。其原型是邻居家的女儿。卡罗尔自幼极富想象力,性格内向、终生未婚,却非常热爱儿童,常用儿童共同游戏。

  爱丽丝的梦,做了一个半世纪,除了自身的文学魅力之外,还得益于它多形式、多载体呈现给人们。绘本、电影、电视剧、音乐剧、歌曲、游戏等等,还有以其为创作灵感的周边产品,具有相当大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

  而在我看来,童话,从来都不仅仅是童话。不论是以《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为代表的国外童话作品,还有中国古代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等,在让我们捧腹大笑,或是潸然泪下的故事背后,是当时的时代环境与社会背景,你会看到与现实相似的影子。这个诞生于维多利亚时代的故事,在今天,仍然流行着。同时,它也是十九世纪英国荒诞文学的高峰。

  故事中,各种看似荒诞的场景与对白,其实在当时的英国社会里都是司空见惯的。譬如茶会、槌球戏。最讽刺的是,成天喊着要砍人头的皇后,也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影射,而女皇陛下亦是此书的忠实读者。荒诞文学,表现了世界与人类生存的荒诞性,很多读者第一想到的,可能是《等待戈多》。觉得像《爱丽丝》这样的童话,怎么也会是荒诞文学。这也是作者厉害的一个地方。爱丽丝的人设,与作者严密的数学逻辑并不相符。他顺着时间,给我们说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当然,你若有兴趣,便可探究故事的背后,若不想,付之一笑即可。这就是它平衡的艺术:趣味性与深刻性之间的平衡,荒诞与真实之间的平衡。整体荒诞而细节真实。

  光怪陆离的童话世界,有的时候,是我们暂时逃避现实的栖息之地,有时候是我们梦想的乌托邦。儿时,我们是爱丽丝,误闯入了奇怪而有奇妙的世界;长大后,我们不仅仅是爱丽丝,更是故事背后真实世界里的任何一个人。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是因为它经得住岁月的磨洗。即使这个时代已然不是荒诞文学的时代,《爱丽丝》却一直继续着属于它的传奇,继续行走在今天。

  如果你不介意同一部作品多次阅读,那么童话,这部《爱丽丝》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童话,有童真,亦有成熟。

  《爱丽丝漫游奇境 双语版》读后感(八):我们都是爱丽丝

  《爱丽丝漫游奇境》这个童话光名字就有好几个版本,故事更是被翻译了无数种语言无数种版本流传全球,时至今日也依然会有导演翻拍它。

  这套《爱丽丝漫游奇境》是中英双本,分为了刘易斯卡罗尔的英文原版和里所大大翻译的中文版。里所大大翻译的爱丽丝和我之前所看版本的爱丽丝有点不同,毕竟一个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且里所大大本身就是一名诗人。书里还有西班牙大师茱莉亚桑卓的插画,非常具有特色的插画,随书还有附赠了明信片。而且书本身的大小也比一般的书要小,随身携带会很方便,出行必备的旅行书。

  其实爱丽丝就是曾经年少的我们,那时候的我们调皮捣蛋,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做梦,总有些天马行空的想法,沉迷梦境。其实看似梦境脱离现实,但梦境就是现实,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我个人觉得里面的那些小动物指的就是自己小时候的玩伴,那些一起做过的事就是真正发生过的,也或许是自己期待发生的。在现实的成长的道路里你会遇到很多事情,但是你没有办法,听从自己的意愿而按照父母的路走,但在这个故事里不一样,你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没有人会阻止你但也没有人会教你。在成长过程里总是充满着各种诱惑,如果你无法抵制这些诱惑那将会让你误入歧途。一旦你走上那样的不归路,你的成长道路将会让你失去原本该有的纯真善良。所以你要学会抵制诱惑分清黑白,要学会看人,更要学会一个人的坚强,成长的旅途总会有那些磕磕绊绊,也会有你所惧怕的东西。人必须要学会成长要战胜成长里的困难,也要学会拒绝诱惑,让自己的成长之路可以,五彩缤纷,耀眼夺目。而红桃皇后是什么?大概就是你必须要面对的成长,你必须敢于挑战,直面成长无法逃避。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慢慢发现你从一个天真浪漫的小孩长成了一个有负起责任来的大人。成长的旅途需要你学会交朋友,一个人跨过各种各样的坎,把那些曾经害怕的,遇到的难题都变成了人生的垫脚石,踩着它们一步一步向上爬。

  《爱丽丝漫游奇境》里的故事就是小时候的成长之路,成长就像梦一样,梦会醒,人也终究要长大。那些小时候的玩伴也终究会和你分开,那些曾经的奇思妙想也都会消失,但是,那些年少时的回忆将会是你一生的瑰宝。你将会永远记住那些曾经的美好,感激你自己当年所做过的每一个决定。

  我们都需要把握自己还是爱丽丝的时候,那样等到你老了之后再去回忆当年自己做过的“蠢事”,去笑去哭,重回漫游。

  《爱丽丝漫游奇境 双语版》读后感(九):每个小女孩都是爱丽丝

  起初拿到《爱丽丝漫游奇境双语版》图书,就爱不释手拿起来读上了,英文版对于英语不太好的我阅读有点困难,于是先从中文版看起。封面画着一个穿白色连衣裙的小女孩,就是爱丽丝了,她和很多的鸟类还有小动物在一起,很有趣。

  这本书是由英国“成人童话之父”刘易斯·卡罗尔所写,西班牙的茱莉亚·桑卓为书画了插画,而由中国80后代表诗人,诗歌译者,磨铁读诗会主编里所进行翻译。我觉得里所翻译得很棒,他将一个真实的爱丽丝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这本书最早是在1865年出版的,当时名为《爱丽丝梦游仙境》,这本书已经被翻译成至少125种语言,到20世纪中期重版300多次,其流传之广仅次于《圣经》和莎士比亚的作品。由这本书内容拍成了电影和电视剧,极富盛名。

  《爱丽丝漫游奇境》讲述了小姑娘爱丽丝追赶一只揣着怀表、会说话的白兔,掉进了一个兔子洞,由此坠入了神奇的地下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喝一口水就能缩得如同老鼠大小,吃一块蛋糕又会变成巨人,同一块蘑菇吃右边就变矮,吃其左边则又长高,狗发脾气时便咆哮和摇尾巴,而猫咆哮和摇尾巴却是因为高兴。在这个世界里,似乎所有吃的东西都有古怪。

  她还遇到了一大堆人和动物:渡渡鸟、蜥蜴比尔、柴郡猫、疯帽匠、三月野兔、榛睡鼠、素甲鱼、鹰头狮、丑陋的公爵夫人。她在一扇小门后的大花园里遇到了一整副的扑克牌,牌里粗暴的红桃王后、老好人红桃国王和神气活现的红桃杰克(J)等等。爱丽丝帮助兔子寻找丢失的扇子和手套,她之后还帮三个园丁躲避红王后的迫害,她还在荒诞的法庭上大声抗议国王和王后对好人的诬陷。在这个奇幻疯狂的世界里,似乎只有爱丽丝是唯一清醒的人,她不断探险,同时又不断追问“我是谁”,在探险的同时不断认识自我,不断成长,终于成长为一个“大”姑娘的时候,猛然惊醒,才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自己的一个梦境。

  书中的主人公爱丽丝是个善良诚实、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的可爱的小女孩,她身上所展现出来的这些优良的品格正是孩子身上独有的,是大人们值得学习的榜样。阅读这本书,从爱丽丝的身上更多地看到了自己童年时的经历,保持童真,充满童趣,始终对万事万物充满好奇心,能在琐碎平常的生活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和美的存在,这些正是现在我们成年人身上所欠缺的,希望读完这本书的人都能从中受到启发,这是一本更适合成年人阅读的童话书。

  《爱丽丝漫游奇境 双语版》读后感(十):美丽的童话世界

  曾经阅读过草间弥生和刘易斯•卡罗尔合编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草间弥生挥就的、众多的、大大小小的、五颜六色的圆点作为插图元素,让小说焕发出闪亮的光芒。

  这部童话,茱莉亚·桑卓的配图风格自然和简洁的草间弥生风格迥异,爱丽丝,这位美丽而又可爱的形象,和众多的精美插图无疑让读者有种强烈的阅读欲望,再配有刘易斯·卡罗尔的精彩童话故事,无疑更能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该书的腰封,提到这是部给成年人阅读的爱丽丝,作为读者觉得阅读范围还是能扩大些,不仅仅只有成人可以阅读之。

  不过也要说句大实话,童话里的故事,有些内容阅读起来还是有些困难,常常有种看不懂的感触,即便是多次阅读,还是如此。有些诗文更是云里雾里,是不是自己的阅读能力太低了之故?小孩或许需要在家长的指导之下才能加以阅读,以尽量理解童话里蕴含的内容。

  在《漫游奇境》中,读者跟随着爱丽丝一同经历着神秘的探秘之旅,童话的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眼球。而爱丽丝的身材还可以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又变化,其体形很小时,就如同《格列佛游记》里的小人国;体形变大时,身体可以充斥到整个房间。这一切不仅让爱丽丝郁闷不已,也连读者为之担心,直至爱丽丝找来对付体形大小变化的方法,这才有了放下心情的心态。

  在童话里,爱丽丝所到的王国,王后是非常搞怪的一位,其是扑克牌里的人物,看不惯某人时常常当着众人的面就直接要求杀那人的头。如有次比赛中,参与竞赛的队员,最终除了爱丽丝以及国王王后三人外,其余的都被王后判了“杀头”的惩罚。而在王国的某次法庭审理中,爱丽丝没想到自己也会被选为“证人”,更没想到自己也会被王后判为“杀头”。

  不过,幸亏这时爱丽丝醒了,恐怖的“杀头”终于结束,这才发现自己正躺在姐姐的怀中,原来是场梦境而已!爱丽丝的梦,实在是太有趣了。而他姐姐也希望爱丽丝能在其成长过程中,仍能保持住童趣的心情。

  读完此书后,不由得暗自感慨童话里有些内容难以理解,和经典童话《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的写作风格完全不同。不过也正因此,这部童话所富含的梦幻色彩,吸引了众多艺术家的目光,纷纷为之配上美丽的魅力插图,这也许就是该书有众多版本,以及畅销全球各地的原因所在。

  看过许多版本的“爱丽丝”,很少有英文内容,此版本为双语版本,无疑让此书更是具有自身的特色,读者们甚至可以去找找童话里的“藏头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