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感动,如此创造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感动,如此创造读后感锦集

2021-04-03 02:28: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感动,如此创造读后感锦集

  《感动,如此创造》是一本由【日】久石让著作,中信出版集团/中信·大方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2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感动,如此创造》读后感(一):一小时刷完

  这是一本记录日本作曲家久石让有关“创作”的所思所感的书。对我而言,最值得学习的有三点:一、“不受情绪起伏的影响”;搞创作不能过度依赖情绪。二、“心灵的基本建设始于规律的生活”;让生活维持固定的步调,尽可能规律、平顺。三、“扩展自我的关键:量胜于质”;质很重要,但要创作,一定要吸收各种各样的知识,多多地输入。

  《感动,如此创造》读后感(二):三明治理论

  读了这本书,印象最深的是作者提出的,三明治理论,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对的,这种形象是基于个人专业,和文化背景的!因此,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人的感觉是对的但又相对与不同!音乐,电影,类型都是不同的,你喜欢的还是会喜欢,不喜欢的还是很难喜欢!每个人的口味都不尽相同!初恋永远都那么美好,尽管分手仍然不会忘记!喜欢或不喜欢往往基于缘分!缘分就相当于红娘!这本书我能读它也就是一种机缘!就算读完了,我也仍然会喜欢这种类型的书籍!这就是我所能理解的'三明治理论'!

  《感动,如此创造》读后感(三):人生,要么剽窃,要么革命

  我与爱因斯坦之间的差别比我与一只猿人之间的差别还要大过一亿个宇宙的量级吧

  关于久石让先生重点提及的“用心创作”、训练心的感受力和创作的商品性及艺术性这三个方面,是本书的重点吧,其他都比较口水话。可是到底该如何提升对“心”的训练呢?

  该如何超越技术、追求正确这么初级的层面来训练“心”的感知力?设定高远的目标吗?盯着目标拼命努力吗?

  必须重现一点一点一步一步把自己立起来,曾经的自己缺少敬畏,从未逼迫自己到极限。每一天都是革命

  如今晨的梦,从零开始抓住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地挖掘自己、开垦自己,把自己逼到极限。

  《感动,如此创造》读后感(四):在平地上追求登峰造极

  《感动,如此创造》

  对于现代人来说,“感动”是越来越稀有之物,而作者却要通过音符来“创造”感动,并且是感动大多数人,这就注定创作不能曲高和寡,但又不能平淡无奇,就好像是在平地上追求登峰造极,十分不易。

  商业音乐创作和广告创意的创作十分相似,都不是像艺术那样能够天马行空的自由创作,而是需要基于商业需求,再考虑到社会的背景,洞察观众的心理,创作出符合时代背景、满足商业需求、并能够打动观众的作品。

  所以,艺术家更多依赖的是个人的灵感想法,而商业创作却需要给创作各种条件枷锁设置限制,然后再在有限的施展空间内,去突破性创作。这其实比纯艺术创作更需要创造力。

  如何保证每一次创作都能够在极高的水准,作者的经验就是在创作的过程中,随时将自己推向极限,极限的前方,就会有某些充满魅力的占新事物正在等待你。如果只是凭借经验或是脑中的逻辑思考得来的结果,一般只是庸俗普通的作品。这点我在广告创意上非常有共鸣,拒绝套路,每次都找到那个灵感的闪光点至关重要。

  《感动,如此创造》读后感(五):创作及其他思考丨笔记

创作虽然是个性的表现,其中却包含着各式各样的要素。有感觉,也有理论;有庸俗,也有高雅;有自己相当喜欢的部分,也有非常讨厌的部分;有充满自信坚持个人风格的部分,也有想要努力克服的弱点。所谓的创作,就是要让拥有如此多样面相的自己完全动起来,同时又要剥除自己所意识到的东西。因此,在创作过程中,必须随时把自己推向极致,极致的前方,会有充满魅力的崭新事物在等着,这就是我的想法。

  提到久石让总让人想到宫崎骏,他为宫崎骏的电影配乐无数次,为北野武《菊次郎的夏天》所做的《Summer》更是我的心头好。但是他的文字却透露出对创作的严肃感。

  他认为,创作的首要是不被情绪左右,借助固定的作息时间表,打造一个不受情绪影响的工作环境。能够持续不断地表现自己的专业能力,拥有每一次都能发挥高水准的能力才能算得上一流的艺术家。

  创作的目的并不是要触动多少人的情绪,听众想如何诠释应该是他们的自由,这只是所谓的附加价值,别把工作的意义放在讨人欢心上,要有自己的想法。

  创作的核心来自于直觉,摒除意识中的主观看法,同时也需要多看多听多吸收不同的东西,“大概99%都会是累积的经验所发挥的效果。”将不同时期偶遇的事物吸收变成自己的内在,是非常重要的事。这些东西是直觉反应而生的产物,往往会成为一种契机,拓展出意料之外的未来。

  除了创作,他也提到了传承,认为中国人是因为不断的改良而丢失掉了许多传统,日本人因为不懂得变通,没有创造力,老老实实固守传统。有得有失,他更希望日本能多一些创造力。

  对于日本的音乐教育他同样在反思,不是准确无误就是好,不是学到高超的技巧就是好。在严格训练的同时,也必须让孩子感到快乐。

  久石让讲的只是音乐创作、音乐传承、音乐教育吗?值得我们继续思考和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感动,如此创造》读后感(六):听一场创作者对音乐的告白

  夕阳西斜,随意独坐在角落,品一杯茶,耳边响着久石让的音乐,《summer》或是《silent love》,手里翻着他的这本《感动,如此创造》,一股灵动的暖意如阳光洒下,不禁会心一笑。这也许就如他在书中说的:音乐的原始力量能够直接传达到人的身体和内心。

  久石让,日本著名的音乐创作家。不但自己作曲,时而还开音乐会,身兼指挥和钢琴弹奏,被誉为现代配乐大师。他的音乐拨动心弦,书亦是如此,平白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清淡如流却又炙热如火,滋润并震撼着心灵。

  果然比你更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当我读着书时,脑子里不断地浮现出这句话。好像每一本传记类的书都会把主人公从神坛上拉下来,打碎神化变回肉身,用每一步的艰辛不易历练出大神的模样。站在台上的是天衣无缝的大师,转身一看,原来他们也是需要兢兢业业拼搏的普通人。

  曾经听着久石让的曲子天真地以为,这种曲子是大师眼睛一闭,灵感降临,然后眼睛一睁便自然流淌出来的吧。后来渐渐明白,没有什么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天才如贝多芬也得半夜起来练琴,爱因斯坦也需要夜以继日地做实验,米开朗基罗画画也要打草稿。

  书中写久石让的每项工作都是全力以赴,动用所有感觉,将自己逼到极限。每次接到电影配乐的创作任务时,他都是中午准时到工作室,一直潜心创作到后半夜,凌晨三、四点才休息睡觉。保持这种规律一直到此项工作结束。在准备音乐会时,每天都要练习十多个小时,他认为如果没有足够的练习时间的保证,就鼓不起勇气上台。即使挫折,就当是一场历练。“人生在世,要经历严苛的考验,并加以克服才会成长。”正是这样的精神,才成就了一首首美妙动听的旋律。

  当然,对于一名创作者,直觉还是不可缺少的元素。久石让也说“创作的核心还是在于直觉。是否能让作品变得更棒, 或更具创意,直觉的敏锐与否乃是关键所在。但说是无意识的时候,并非完全没有在思考,而是苦思要做出怎样的作品而将身心完全投入其中,不断将自己逼到极限的过程。创造力源自于感性,而构成感性的基础则是脑中的知识与经验的积累。”一件完美的作品,往往是坚持不懈的拼劲和直觉突现的灵光碰撞出的火花。

  关于作品与创作者的关系,人们经常不自觉的有一种代入感,认为一部作品的风格也反映了创作者的性格。久石让说“作品是作品,人还是人,作品代替不了人。创作者构建出来的作品也有独立的人格。”传世之作的背后不一定是圣人。创作者的品格也代表不了一部作品的风格。

  书中有谈到亚洲各国影视音乐文化的对比,以及他对音乐的一些自我感悟。“从原本空无一物,到创造出音乐,那一瞬间的幸福是任何事物都无法取代的。只要还活着的一天,即使到了九十岁,我也不会放弃作曲。今日的我要超越昨日的我,明日的我要胜过今日的我,以创造出更好的音乐为目标,不断地超越自我。”如此动人的文字,是一个音乐人的告白,更是一段动听的旋律,直达内心。

  久石让的音乐仿佛能唤醒童真,随着音律的跳动,回到美好的童年时光。《感动,如此创造》宛如是一篇久石让的乐章,自然,干净,缓缓的触碰心底。静下心,听一场创作者对音乐的诉说,爱吾所爱,甘之如饴。

  《感动,如此创造》读后感(七):严格严谨的浪漫主义

  书中有一段,久石让提到自己可能当不了教师,但实际上这本书,就是久石让对于当代人和下一代人最好的教育。不仅是一本适合做文字、创意工作的人看的书,也是当下所有年轻人该看看的书。书虽然不深,而且多为短篇,但并不妨碍让我们从中有所收获。一方面,就创意创作而言,久石让介绍了很多心得,另一方面,就更泛的对待人生和工作的态度,久石让的分享也很有说服力。同时,还为大家普及了作曲,尤其是与电影有关的作曲的一些知识,以及久石让与合作伙伴们的一些轶事。 书中有大量金句,也有不少有意思的小知识,在此也做一些梳理。纵览之后,你就会明白久石让何以成为久石让。基于大量的坚实的训练、知识、经验,加上与生俱来的、以及后天进一步提升的敏感度、感性和天赋。久石让是严苛的,但他更是浪漫的。 创作心得 创作者经常摆荡在创造性及需求的夹缝中,苦心思索自己能创造出怎样具有创意的作品。 情绪并非感性的主轴。若要确实且持续不断地创作大量的曲子,就不能任由自己受情绪影响。 若要具备创意,又要持续完成很多工作,打造不受情绪影响的工作环境、让生活维持固定的步调,尽可能过着规律平顺的生活非常重要。 量胜于质,吸收大量知识。虽然有时会感觉读的书很乏味,但也是种积累。吸收各式各样的知识,再通过自己不断过滤,在此过程中就能逐渐培养出筛选的能力。 歌德曾说过:感觉不会骗人,骗人的乃是判断。 遵从导演的意思固然重要,但绝不能只是写出导演想要的东西就好。导演有一个想法,提出想要某种类型的音乐时,从各种专业的立场,让导演不明确的想法逐渐成形,这就是我们的任务。身为一名音乐专家,我所做出来的配乐会适合导演竭尽全力拍摄出来的电影,同时又能令导演感到新鲜。 我创作时,所依据的不是那种意义模糊的感性。作曲需要的是符合逻辑的思考,以及骤然闪现的灵感。虽然灵感只占5%,但创作的核心还是在于直觉。而将直觉磨练的更加敏锐,其实也是靠过去的经验。 不经意映入眼帘的东西、传入二中的声音、飘散过来的香气、与人交谈时感到讶异的话题等等,最好将这些东西视为直觉反应而生的产物。这种想法往往会成为一种契机,拓展出意料之外的未来。 从事创作的人必须具备三项条件,分别是:对自己作品的坚持、不执着于个人的整体均衡感和强悍的精神。 就结果而论,我认为即使认识再久,也不能太过追求亲近的人际关系。一旦变得亲近,就再也无法让自己的精神全力以赴到达极限。最重要的是彼此尊重,彼此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 人生态度 所谓出色的专业人士,指的就是能持续不断地表现自己专业能力的人。所谓的一流,即拥有每一次都能够发挥高水平的能力。 无论遇到何种情况都无法做好时,或许是因为心里的骄傲感在作祟,或许是漏掉某个重要的部分。只要重新检视自己,就能找清楚无法做好的原因。 “这件商品有些缺陷啊”“没关系,这样就好”“说的也是,这件商品有它的优点,只要消费者小心使用就没事了。”我想,再怎么样也不可能有这种公司,即使有,用不了多久也会倒闭。 无论是前一个球季还是目前的球季,如果能创下同样好的记录,并不是由于打法、做法都完全相同的原故,而是因为自己能顺应改变。 在创作过程中,必须随时将自己推往极限为止。极限的前方,会有某些充满魅力的崭新事物正等着自己。如果只是借助自己在脑中思考而得到的东西来一决胜负,最终也不过是庸俗普通的作品。 自己创作出来的乐曲,第一位听众就是自己。因此如果连自己都无法感到兴奋,这样的作品还是不行。若不想让别人听,就是无法由衷的对自己的创作感到高兴,自然无法让自己打从心底认同。 决定某件事情时,我的判断标准大部分都是取决于自己能否完全地说服自己。不是走在一条由衷认同的道路上,也就无法对自己所要背负的辛苦或失败有所觉悟。 多看、多听、多读是件很重要的事。创造力源于感性,而构成感性的基础则是脑中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若有人问:看过某部电影了吗?你却只能回答:还没看过。这段谈话就无法继续。若对方也许是想借这部电影,谈谈与创意相关的话题,此时若搭不上话,岂不是可惜。 尽量多接触一些事物,拓展自己的包容力,乃是磨练感性的最高真理。 所谓的羞耻感,就是想要好好展现自我的反向想法,也是恐惧毫无保留呈现自己的心理。脑中如果存在着这种意识,大概就无法做出真正令人感到喜悦的作品。 无论是演奏会或公司的情形都是如此,即使公司拥有非常能干的员工,部门中只要有一个一无是处的家伙,必然会拖垮整个公司的水平。 没有所谓轻松的人生,每个人总有些不为人知的苦处,因此不需要再去自寻辛苦。以吃苦为自豪的人,欠缺了冷静审视自己的第三者思考,也没有客观观察的能力,他甚至无法感受知性。 与他人通力合作能够培养柔软性,或接纳事物的弹性,比如了解有多种方式的可能性、原来存在着别种看法等等。这些都能够让人感受到自我可能性未能延申的乐趣。这是独自工作时所无法体会到的。

  《感动,如此创造》读后感(八):我的职业是作曲家

  前不久,单位组织素质拓展。拓展地四面环山,草坪开阔而地势凹凸。第一个项目是职业棒球,教练担任投手,我们轮流练习击球。第一次手握球棒的感觉很奇妙,没有任何经验,只觉得新奇和忐忑,全神贯注地等待白球投出,再挥棒相击。那天上午是练习赛,我的状态不错,第一次接触棒球,三次全部击中。球棒一旦击中白球,耳边便听见砰一声轻响,白球蹦回场内。就像芝麻开门,一瞬间福至心灵。然而无论成功过多少次,到了下午的训练赛以及正式赛,我握着球棒站回击球手的位置时,第一次的新奇和忐忑感又袭上心头,情势永远千钧一发。击球手有三次机会,我全身心渴望精确有力地击中,仿佛它也和生命中其他事件紧密相连。

  在此以后,不再有机会接触到棒球,我一直很想将那些瞬间的狂喜保鲜在记忆库里,但又被其他琐事冲刷得所剩无几。直到我读完《感动,如此创造》,那些瞬间很奇妙地重返心头。久石让帮助我诠释了作为击球手的心情,“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永恒不变的。如果保持这样的想法,就能拥有非常开阔的视野。”

  作曲就像挥棒,“每次的作曲工作都是在挑战自我的极限。”他在书中举的例子,也是打棒球:“棒球选手在打击投手投球的瞬间,挥棒前判断的时间是零点零几秒。这个瞬间的判断与自己身体状况充分取得协调是最好不过的事。某一年的身体状况非常好,打击率高达三成,也当上了头号击球手,但是到了下一个球季,即使感觉自己仍维持相同的状态,视力或身体状况还是会产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如果每年都不针对这种变化做修正,就无法一直维持在相同的状态。”

  在他看来,创作与击球手的发挥有共通之处:“每一天、每一年人的状态都在改变。在每个时间点上,自己期望的表现方法也随之改变。在创作条件随时都在变化的环境里,一边摸索着创作途径,一边思考该如何呈现好的结果与音乐。”

  《感动,如此创造》是久石让讲述自己音乐创作的纪录。几十篇文章,篇幅都不长,各自独立,而思路保持关联。他谈到对感性的认识,强调逻辑的力量,分享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锻炼直觉。这本书贴近我们,它不是将你生硬地拽入作曲家的形而上世界,甚至也不为了告诉你创作的种种艰辛与诀窍,这本书和他的音乐一样是温柔的沟通;从一名音乐家的角度出发,呈现他自己每天在艰苦奋战过程中的所想所做。而我们更能感受到的,是他几十年保持经久不衰的创作力背后的强韧精神。即使出发点不同,我们在其中也一定能得到共鸣。

  他将这种强韧称之为专业能力,“如果只是想要创作自己想要的东西,最好不要将创作当成职业。”创作力如同才华,是一种暧昧之物,如果不能让它接连不断、持之以恒地在专业中得到寄予与体现,那么它本身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久石让明白:所谓出色的专业人士,指的就是能持续不断地表现自己专业能力的人。

  源头活水一般的创作力也并非全凭天赋。于日常细微处的累积、汲取、反思、创新自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基于对创作力清醒认知基础上的自我规划,他意识到:独自创作会面对个人世界的窄化。而在电影配乐的领域,与他人通力合作,能够培养柔软性,或接纳事物的弹性,能够让人感受到伸展自我可能性的乐趣。这是独自工作时所无法体会到的。“通过与人合作,世界会因此而倍加辽阔,变得更为丰富。”得益于这种合作,久石让的配乐旋律贯穿于宫崎骏、北野武等电影大师的经典作品中,双方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合作,而是彼此点亮的升华。

  只做电影配乐也无法满足久石让。他的梦想是能够写出不让他人专美于前的乐谱。这时,久石让转而举办演奏会、制作专辑,呈现他独立的音乐世界,甚至渴望撇开商业与市场因素,不管不顾地创作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于两者之间,不断地游走、挣扎。在矛盾之中反而实现平衡:“通过这两种工作,我才能让自己不偏不倚地维持在创作者的角色上。”

  我有时在家边干活边听《天空之城》专辑,那些旋律让人平和安静。想不到久石让在作曲过程中所经历的苦恼与折磨;每当演奏会的日期逼近,他也会感受到紧张沉重。久石让从来没有避讳这一点,每次距离演奏会正式开场还有15分钟左右的时候,他会先请工作人员离开休息室,一个人独处。在桌上铺上一条毛巾,并将毛巾想象成琴键,同时动手弹奏起哈农之类的练习曲,让手指热起来。他能将严苛的压力视为成长,是源于时时刻刻的内心觉悟:“从原本空无一物到创作出音乐,那一瞬间的幸福是任何事物都无法取代的。”作曲的本质是深入无意识的世界,在一片混沌中探寻未曾发现的自我。也许能探寻到神秘彼岸,而更多时候,是双脚陷在迷雾中的沼泽地里艰难迈进。久石让一次又一次把自己推向极限。相信极限的前方,会有充满魅力的崭新事物在等待。我们仰慕着久石让,就像仰慕一位高空走绳的人,从来没有一次失控过。直觉与逻辑力也好,对自我的清醒认知也罢,这些都是从一棵巨树上生长出来的绿叶枝桠,而最终作为一颗种子深埋底部的,是一种强韧的决心。其他一切都从决心中提取——“就像棒球击打灌木丛,有无数的鸟儿惊飞出来一般。”“不是走在一条由衷认同的道路上,也就无法对自己所要背负的辛苦或失败有所觉悟。”

  只要有活着的一天,都不会放弃作曲,久石让如是说。在日本,他能找到不少同类。这群小说家、漫画家,或者电影导演,都拥有马拉松选手一般的质素——生活方式“中规中矩”,而心灵世界执着于对技艺的不断超越。村上春树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提及要学会与时间交朋友,他像极了久石让:一日一日扎扎实实,不打乱节奏,将一个个未来的日子拖至身畔,再送至身后;井上雄彦的信念是:专业,便是不断向上。在漫画连载中与无数个截稿日搏斗;同样的,还有和久石让合作二十多年的电影导演宫崎骏。66岁,他在构思《悬崖上的金鱼姬》,在脑海里等鱼上钩,感慨自己的能量像水龙头里流出的水越变越细小。差不多十年后,他一边频繁地收到周围葬礼的坏消息,一边继续探索新的动画表现形式。75岁的老人总在感叹:时间不够了。将自己调侃为临终期老人。而他在凝神构思的,是一只名叫菠萝的毛毛虫,从卵里诞生,第一次看见新世界的情景。他告诉CG师:菠萝应该缓慢地转头,不会像成人那般动作熟练。面对这个世界,它会带着天真无邪的迟钝。

  前不久到朋友家做客,朋友家的小男孩弹了一曲久石让的《summer》,弹奏时,小脚快乐地微微翘着,琴声与男孩的天真快乐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撞击人心的从来不在于技巧,而在于天真。无论积累了多少经验,超越多少次技艺的极限,经历多少次成败。一旦准备创作,永远像第一次挥棒时那样带着专注的天真。这种天真感,想必也是久石让渴望内在一直拥有的“创作的泉源”。

  《感动,如此创造》读后感(九):积累才能创新

  感动,如此创造

  所谓的一流, 即拥有每一次都能够发挥高水平的能力。

  创作空间

  心灵的基本建设始于规律的生活 若想要具备创意,又要持续完成许多工作, 打造一个不受情绪影响的工作环境也很重要。以我个人而言,开始作曲工作时,我会留意让生活维持固定的步调,尽可能过着规律、平顺的日子。

  创作的独立性

  创作电影配乐时,我也从未想过要迎合导演。我只从整部作品的角度思考这个画面或这部电影需要什么样的音乐。我想导演大概也完全没想过某段音乐是否符合自己喜好的问题,而是以是否合乎这部电影的内容作为考虑吧。

  创作电影配乐的重点在于要确实提供这份工作、这部电影真正需要的作品,因此首要课题在于我是否能够达到这个目标。导演站在一位电影创作者的立场,如果他欣赏我的作品,就会告诉我:“嗯,很不错。”当作品呈现在世人面前,如果观众喜欢,听到的评价就是:“ 这首曲子真的很棒!”这就是所谓的附加价值。因此,我在创作音乐时,就不曾想过要迎合导演或观众的口味。 即使是上班族,如果有人工作时只想着如何讨好上司,又会让人作何感想?我想对这些人说,别把工作的意义浪费在这种地方。

  创作好的作品以及完成作品后的评价,看起来虽然是一体两面,但是基本意义上却有所不同。我认为创作不能完全与大众的需求脱离关系, 但也不能因此而迎合大众的需求。

  创作的逻辑性

  音乐也是如此。如果只有“Do ”一个单音,并不具备任何意义。如果不是像“Do Mi So ”这样将单音连贯一在起,就无法构成音乐。 电影也是靠着一幕幕连贯的影像画面而产生意义。换句话说,无论是音乐、文学还是电影等,只要是在时间流逝下产生的作品,就都具备逻辑性的结构。

  根据养老教授所说,在任何时空坐标轴中所创造的作品,全都具备着逻辑性的构造。

  相较之下,绘画作品呈现出的内容,在看到的那一刹那就能理解。绘画具备瞬间表现世界的力量。由于不需通过时间流逝来呈现内容,所以在理解时所直接诉诸的“ 点”就是感觉,而非逻辑性的结构。因此,画家无论是思考或行动,往往注重感性的部分。

  有次我在录某个广播节目时,邀请到养老孟司教授上节目。在该节目中,我也负责主持的工作。那天我与养老教授聊到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话题:“ 许多画家的个性都很古怪,但这是有原因的”。

  灵感的原始积累

  冷静地分析、整理“ 感性”一词涵盖的内容,得出的结果当然也包含个人所具备的感觉。不过可以想见,更重要的是感觉所依据的基础,其实是每个人自身过去所累积的点点滴滴。

  身为一名创作者,抱持的态度是能不断提出新构想,并且靠自己进行创作。但是,我在创作乐曲时,事实上是靠着我过去的经验、知识,迄今为止听过、接触过的音乐,以及身为一名作曲家,在这一路走来所学到的方法和思考过的事情,创作出的乐曲就是源于这些过去的累积。自己体内有着这些不同类型、一路培养出来的基础,因此我才能从事创作活动。

  “ 创作是感性的行为, 是创作者的心智活动。” 对于创作者而言, 如此大言不惭的主张的确比较体面。可惜光凭个人的感觉, 想从无到有完成所有创作, 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所谓的第一印象,就是由“想做出好作品”的想法而衍生出的多余观念还未影响创作者, 因此创作者能用最直接的方式, 原封不动地呈现自己的感受。我认为这是好的呈现方式。

  相对于全身心思考某件事情, 无意识做着日常生活中的某件事时, 好的想法反而更容易突然涌现。比起一直执著地胡乱探索,无意识出现的灵感反而更加理想。

  重要的第一印象 接到某部电影或某个广告的配乐工作时,我会事先读脚本。与导演讨论时,我也会询问导演想借助影像呈现的想法是什么。在这个阶段,我非常重视自己感受到的第一印象。 

  虽然只是最初的印象,但有时候脑中会突然浮现音乐旋律,有时候则只是抓到一点儿感觉而已。

  创作到极致

  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将自己逼至极限时,就会看到另一番风景。对于自己想要创作的东西,无法在一开始就看清全貌,经常不断地在调整方向。这种时候,只能说是自己的直觉一直在对我喊着:“往这个方向进行才对!” 诞生出来的作品要胜过人脑思考出的“好” , 就是这么一回事。如果顺利掌握住那道闪现的灵感, 作出来的曲子必定会成功。

  在描绘整体印象的阶段,脑中想的是:“ 如果朝这个方向进行,一定可以创作出有趣的作品。”这时候想到的“好”,仍只是局限在用脑思考的框架之中。在此想法中,或许还掺杂了商业上的考虑,觉得如果请来这么有名的吉他手,就能制造充分的话题

  创作虽然是个性的表现,其中却包含着各式各样的要素。有感觉,也有理论;有庸俗,也有高雅;有自己相当喜欢的部分,也有非常讨厌的部分;有充满自信坚持个人风格的部分,也有想要努力克服的弱点。所谓的创作,就是要让拥有如此多样面相的自己完全动起来, 同时又要剥除自己所意识到的东西;如此一来,自然就会享受个中乐趣,不是吗?

  因此,在创作过程中,必须随时将自己推往极限为止。极限的前方,会有某些充满魅力的崭新事物正等着自己,这就是我的想法。如果只是借助自己在脑中思考而得的东西来一决胜负,最终也不过是庸俗普通的作品吧。

  积累还是积累

  超越人脑思考出的“ 好”

  量胜于质, 即指吸收大量知识进入脑中。虽然有时会感觉所读的书很乏味、一点也不有趣, 不过这也是种累积。吸收各式各样的知识,再通过自己不断过滤, 我认为在此过程中就能逐渐培养出筛选的能力。

  训练直觉能力 扩展自我的关键:量胜于质 最近与许多人交谈后,我的心得是:多看、多听、多读是件很重要的事。

  创造力源自于感性, 而构成感性的基础则是脑中的知识与经验的积累。不断增加脑中的知识与经验,有助于扩展个人的包容力。

  将触角伸展至各种领域,让自己多看、多听、多读,走走、尝试、感觉,尽量不断增加自身累积的知识或经验。以我个人来说,当我全身心投入作曲时,会与周遭信息完全隔离,因此能够吸收的时间有限,但我还是会尽量累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