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原平,同川美梨,同川好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原平,同川美梨,同川好汉

2022-04-03 03:03:56 作者:bigwinner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原平,同川美梨,同川好汉

  原平,同川美梨,同川好汉

  天地大了,世界大了,就容易忽视许多好地方。过去真的不知道山西忻州市的原平还有个同川镇。

  同川镇离省城太原也就百多公里,竟然不知道她的存在,灯下黑了。

  原平人不陌生。山西省百多个县份都去过了。货怕货拼,人怕人比,在一色的山西老乡中,得给原平人竖个大拇指。

  改革开放几十年了,各省份经常在媒体平台上亮晒自家的成就和果实,谁发达谁欠发达一目了然。近多年来,山西人一到年底亮晒成绩时就脸红。因为咱们的经济果实和发达省份的果实放到一起,体面起来很难。

  于是乡亲们气不打一处来,恨贪官不作为,怨政府不给力,市长县长沒本事。到头来检点自己的很少。

  山西欠发达的根本问题是头脑。自己不改变,神仙也无奈。

  早就在饭桌上和朋友们扯过,如果咱各县各乡的都象原平鬼子一样,水果买卖称霸国内,还走向国际,山西能不发达?

  山西土话说鬼子是玩笑,是一种诙谐幽默,是对聪明的尊重。

  梨花时节下原平,到同川,大开眼界。才知道把香蕉水果买卖做成奇迹的是原平市同川好汉。

  作为土产的山西人,应该给原平人,同川人敬个礼。

  三月三,梨花开,普天大地好运来。

  山西省品牌研究会一行专家组应郭总的邀请,前往原平市同川。郭俊陆先生是山西企业界值得尊敬的一哥。他带领山西东湖老陈醋集团纵横商海,做岀傲人的成就。郭总事业有成,感恩心重,满满的桑梓情怀。他就是原平同川人。为了推动家乡的兴旺发达,郭总叫了品牌专家组过来把脉献策。

  三月初九,风和日丽。省城人一行到了原平市同川镇,参加小型的"同川发展论坛“。原平市不陌生,到同川是头一遭。下了高速出口东拐不远,是原平市近年建设的天涯山风景区。前不久还玩过的,袖珍山景,石头石鼓,饶有趣味。过了山口一直往东行是同川镇。

  原平市的地理描写挺好,东西两山拱卫,中是平地米粮川。西是聚宝盆,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东是摇钱树,即是名贯古今的原平酥梨之乡同川。

  吃过同川酥梨吗?同行的几位说道,都吃过。仿佛没吃过同川梨,不算吃过水果的把式。不知道同川梨,枉为一个研究农业土特的品牌学者。

  胡说本人真没吃过,也头遭知道同川梨。山西的梨乡不少,知道的有吕梁山的隰县玉露香,有上党的高平大黄梨,晋中祁县峪口的酥梨等。

  竟然是不识同川梨,孤陋寡闻了。

  从卫星图看同川,地处太行山西麓的丘陵地带,沟壑纵横,一条河谷贯穿东西。一过山口,同川呈现在眼前,漫山遍野的梯田上,望去即是梨花的海。盛开的白色梨花形成视角的冲击波,不激动不行。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抬头远眺,四面青山围绕,捧出一片梨花世界。梨花开放,为什么让老少钟情,心花怒放,不是因为文人墨客的几首雅诗,雪花如梨花,梨花胜雪涌,由此激发的心旌荡漾。北方大地经过了一冬的萧瑟枯寂,平静的冬藏后天地回暖,阳光和煦,梨花叶绿,最先作为报春的使者。漫山遍野梨花盛开,舒展了山河的肢体,唤醒慵懒的魂魄,春天和希望一齐来了。

  这就是同川为什么兴奋,为什么梨花时节不断有络绎不绝的人流过来。不是平川,胜似平川,独特风水,所以才叫同川。不是神人堆雪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竟有近十万亩的梨树经济林带,足够震撼壮美。

  同川镇政府会议室,不同于仪式感的开会。一场畅聊式开放型的论坛有干料。同川镇的主要领导们,梨种植专业户,梨加工企业家,同省城来的品牌研究会张成龙会长,田德生秘书长,还有著名资深品牌专家郭守祥老师等数人展开交流。直到晌午饭时,还意犹未尽。

  同川镇委李书记,赵镇长及镇委领导很值得尊重。他们有想法,有情怀,有动作。拳拳同川心,引智攀优,誓将同川梨走出山西,走岀世界。

  梨,是一种大众类水果食物。在我国,梨是仅次于苹果的大规模种植农品。盛产梨的省份有安徽,河北,山东,辽宁等省份。山西省部分地区有规模的种植。梨还是一种药食同源的好东西,口感鲜美,对人的身体康养有特别的功用。

  同川梨为什么好。前年在山西临猗县参加全国林业干果大会,期间曾听权威专家谈到梨的品质与种植。他说最好的产品必须有适合的先天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其次才是后期的护养管理。谈到山西,之所以隰县的玉露香梨成了气候,因为当时的科学培育选中的地域条件,除吕梁山隰县一带,还有忻州盆地边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气候温差,土壤的有机成份等,种植瓜果有相当的优势。市场结果也能证明,且不说同川梨,忻府区以及原平一带的甜瓜香瓜等产品,在局部市场非常有名气。

  同川所处的地域,四面环山,浑厚的黄土,四季分明的气候。在北方干旱丘陵地区,缺水是破不了的魔咒。同川属海河流域,境内有滹沱河等数条河流,镇里有4座中小型水库。水资源相对丰富。同川梨有悠久的种植历史。近年有汉墓遗址挖掘佐证,早在2100年前的汉代,同川就有梨树种植的史实。

  原平市还有另一顶闪光的荣誉冠。这里号称是"中国诗歌之乡"。三班故里,号称中华第一女诗仙的汉代诗词官班婕妤,就岀产在原平。现代原平诗词人层出不穷。凡吟文描写家乡的,无不以同川梨为素材。美好自然激活她们的创作灵感。

  据介绍,同川目前还有两棵唐代栽种的梨王树,距今一千多年。

  同川境种植梨树已成气候。传统的酥梨品牌是原平市的重要名片。每年三月三之际,同川还举办规模盛大的"梨花节”,吸引众多的外地客认识同川,观摩山乡的美丽独特风景。

  同川镇,是由先前的三个乡合并而成。镇上总人口不到5万。同川梨名闻遐迩,梨香飘远,一是同川梨乡的独特气候和土壤,长出的酥梨品质上乘,营养成份丰富。二是同川之地孕育了悠久的历史文化,一棵梨树不光讲述的是同川的美丽故事。早在汉朝时就设有同川郡,岀于雁门关边防南翼的位置,常有驻军重兵扎营,前后有几个将军府地。隋开皇时期曾是县衙驻地。同川县,史上称铜川,又有称桐川的。铜川,是因为此地埋藏有铜矿产资源。桐川,是因为这一带除了经济性质的梨树之外,还野生一种叫檬桐的树木,俗名又叫楸树。

  说起楸树,多啰嗦几笔了。在原平市西北部西神头村有座"扶苏忠烈祠”,是1300多年前唐太宗李世民颁旨建设的,交给尉迟恭将军做监工,是为纪念秦始皇的大儿子扶苏。忠烈祠左右,除了两棵挺拔的千年苍松,还有两棵誉满天下的"龙凤楸”。树龄已有2000多年。笔者曾在前年专程到原平瞻仰过。听了惊奇,看了震撼。酷似凤凰展翅,虬龙翔舞的两棵老楸神树,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造化。中国林业学会曾权威评价国内名古树百棵,西神头村的龙凤楸称为“中华第一楸”。

  楸树不知道是否原平的市树。她可是原平和同川镇的福音树。

  同川有文化的宝藏,有耐听的故事,自然会融化到同川的梨果中。

  笔者撰此文,赞美同川的梨花美,梨果香。大地的赐予,是千秋万代的福音。同时也有隐忧。现代工业正走向都市化,人口逐渐向城市集中,村子正不可避免的衰落。同川也一样,过往的许多村庄,人迹稀罕。粉刷扮美的农家院,许多空置撂荒,杂草丛生。

  真正想大树一笔的,是同川好汉。

  据镇上的李书记说,现在有3万多同川人走出省内外,是中国香蕉等水果贸易物流的主力军。同川好汉,名不虚传。他们的脚迹已遍及越南,柬埔寨,缅甸等地。是国际水果贸易业界不可忽视,足以搅动江湖的”原平同川人"。

  山西的经济欠发达,毛病有多种。别把精力放到诊断上。治愈毛病的良药其实简单,莫怨天莫怨地,学习原平同川人,走出去之后,天高地阔,一切问题都会应刃而解。乡人发了财之后,必然会回头报效桑梓。

  村子空心化严重,同川梨也不必着急。大地是人类真正的生存之本。城市膨胀,乡村振兴,轮回是必然的。工业与水泥的造物瞬息万变,而黄土地上的财富是永远的人间故事。

  从梨乡走出,一行人还参观了同川梨熬制梨膏的深加工企业。一批从土地上走出的企业人,想象力丰富,梨,梨饮,梨的多种制品一定有光辉的前景。

  同川梨花盛开,飘香千秋,也会飘香万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