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丁
“姥爷,什么是补丁呀?”。
一天,正在上中学的外孙突然向我提出这么一个问題。这本来不是什么难题,我却愣住了。因为,我已许久没有看见补丁了。屈指一算,大约已有三、四十年了吧。而外孙今年只有十四岁,别说看见补丁,压根儿就没听说过“补丁”这一字眼儿。难怪外孙如此发问。如今,人们都讲究千元,万元……的高档服装。对于几十元的低档服装不屑一顾,更不用说补丁衣服了。如此这般,“补丁”几乎消声匿迹了。
然而,作为过来人,为了回答外孙的问题,我必须回顾一下补丁的作用,形状……。
那补丁有方的,圆的,也有不规则形状。一旦衣服的某一部位破损,那个部位便会出现一块补丁。
一般来说,一件衣服有一块,数块,甚至补丁摞补丁。
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于身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习以为常,甚至引以内荣。因此派生出“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之说。
孰不知,这补丁乃是贫穷的标配。
更为倒霉的是家庭主妇们,因为,缝补衣服是她们的天职。多少个不眠之夜,她们在灯下给孩子,给丈夫,给全家人,也给她们自己一针一线地缝补衣衫,那补丁滴着女人的汗,滴着女人的泪,滴着女人的血。
“姥爷,我们还会有穿补丁衣服的时候吗?”外孙不免有些担心地再度发问。
我答道﹕“不会了,永远不会了。”
哦,别了,补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