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暖特殊教育
三下乡开展已有几天时间,期间我们几乎全天待在学校。除开睡觉休息时间,我们“驻扎”在各自分配的班级中,因此有很多与特殊儿童接触的机会。
在学校上专业课时,刘老师常说“从事特殊教育多年,在特教中见过最真挚的情感同时也见过最冷漠的情感。”之前在湛特见习,提供周三一下午时间观课以及与特殊学生进行交流。缺少见习机会,每次见习时间短,更没有时间去深入了解具体的个案。对刘老师的话没有什么体会,在三下乡中有所体会。
这次三下乡不仅给予我们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同时可以看到更加真实的特殊教育。通过这几天的观察,发现同是教导特殊儿童存在两种极端情况,有些老师对学生采用的是暴力教学,而有些则是耐心、细心地教导学生。老师在介绍学生情况是提到,有些学生家长对孩子非常上心,但还是很多对孩子置之不理。作为家长都不能做到由心而发地接受自己的孩子,社会大众对特殊孩子的认同感可能更低。
目前,虽然国内特殊教育发展水平与速度有所提升,但对特殊教育认同度不高的现象依然存在。观课过程中,学生出现行为问题时,大多数老师采用的是大声训斥,甚至有老师拍打学生背部与头部。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究竟是学生学会了听指令还是自然而然地形成反射。
特殊教育教师有五心——爱心、细心、耐心、好奇心以及慧心。未来从事特教时光中,希望可以细心、耐心地对待我的学生。当学生出现问题行为时,善于观察探究背后的原因,而不是一味的指责苛求他们。时刻反思自己行为是否符合一个老师的形象,如何对工作保持热情,处理职业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