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帆”社会实践队
为了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改善农村社会风气,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深入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由22名成员组成的“风帆”社会实践队于2021年7月11日正式起航,在广东省湛江吴川市黄坡镇符屋小学开启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风帆”社会实践队隶属于岭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由来自化学化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法政学院、商学院等学院的22名队员组成,其中,来自化学化工学院的队员最多,共17人。因此,本次实践活动主要以开设各种有关科学的特色课程以及对实践基地符屋小学附近村落村民的科学知识普及率为主。为了更好地统筹兼顾,分工合作,“风帆”社会实践队内又分为五个小组,分别是:支教组、后勤组,安保组,新闻组和调研组。每个组负责不同的工作,例如,支教组主要负责为实践基地的学生进行备课和授课,带领学生参与各种活动;后勤组则负责整个实践队伍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问题。虽然每组的工作都不相同,但都有着一个目的,就是贯彻落实“我爱科学”的实践主题,将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到底。
截止到目前,“风帆”社会实践队的三下乡之旅已经进行了一半。在这期间,实践队在符屋小学开设了趣味化学、趣味物理、趣味地理、趣味舞蹈等课程,并于16日举办了科学竞赛日活动,为符屋小学的学生们带来了许多科学的知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风帆”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会继续高喊“扬思路风帆,共筑科学梦”的口号,为符屋小学的学生带来更多的知识与欢乐。
7月17日上午,一阵悦耳的音乐声环绕在“风帆”实践队住宿的地方,走进一听还能隐隐约约听到“1,2,3,4”数节拍的声音。原来是舞蹈教师伍春媚正在备课。查阅课表,伍春媚的舞蹈课被安排在下午,但她早早的备课,希望可以带给符屋小学学生一场精彩的舞蹈课,让学生收获满满。
伍春媚提前三天找好适合学生的舞蹈和舞蹈教学视频,之后,她自己反反复复一边看视频,一边根据音乐做出相应的舞蹈动作。她将自己经常跳错的动作记录在笔记本上,写下错误原因和纠错方法。在跳舞的过程中,将容易跳错的地方一一记录下来。自“风帆”实践队来到符屋小学开展志愿支教活动开始,伍春媚每次课都精心准备,旨在为学生呈现内容丰富多彩的舞蹈课。
伍春媚表示,每一件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舞蹈课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只有课前充分准备,才能让学生在四十分钟内学习到更多的内容。她认为教学工作总会遇到难点,提前准备才可能顺利解决。舞蹈总有一两段动作比较复杂,学生学习进度往往在那个地方停滞不前,如果提前知道难点,想出解决办法和解决方案,那么将事半功倍。
皇天不负有心人,由于伍春媚未雨绸缪,认真备课,她的课堂上学生参与度很高,课堂氛围异常活跃,学生学习舞蹈也很快,几乎一节课就能完成舞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