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假面的告白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假面的告白读后感锦集

2021-10-21 00:51:2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假面的告白读后感锦集

  《假面的告白》是一本由[日] 三岛由纪夫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00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21-1-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假面的告白》读后感(一):对告白的浅显回应

  读这本书真的思绪万千…首先,可以看到主人公对自己身份认同的痛苦挣扎,在反复的自省与诘问里不断拒绝与承认,在伪装的痛苦中品尝背德的欢欣。这一往复曲折的心路历程体现在叙述中,让读者也在一种亦真亦幻里沉浮。而戴上异性恋身份的假面,或许可以是巴勒特performtavity的一种诠释?其次,作为战后文学,主人公身处在战争纷乱的年代,就好像“losing your place in the world”有人对于命运、渺小对抗深渊的无力感,最后还是回归到了to be or not to be的永恒的拷问。此外,也是一本刨析人性的书,解刨刀之下,是血肉粘连的模糊景象,混在了懦弱与无畏、冷漠与温情、麻木与敏感、欺骗与真诚,使得主人公真实可触。最后,作为三岛由纪夫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其语言、选材、人物的设计,都在后续的一系列作品中有所呼应。《假面的告白》是最接近三岛由纪夫的作品。

  《假面的告白》读后感(二):勇敢做自己

  这是第一次接触三岛由纪夫 又是一次由于网络盛誉抱着极高的期待

  但是大概入门不该选这本书 一开始真的很难坚持下去 或者是翻译的问题...

  都说这是半自传性小说 作者强调虚构 读者认为是借着小说说自己 所以是假面的告白

  所以不管怎样

  故事里还是故事外

  主角追求恶 又自知不好 从恶里透露出来的是对同性(也就是男性)的刚毅的着迷和爱恋

  能坦白 能直面 能不为外人的眼神而遮掩而逃避 并且不以之为羞愧 这是多勇敢多强大

  人生这么短暂 我们却总因为别人的眼光 别人的言语 而不断质疑自己 甚至去选择并非自己意愿的选择 从而可能导致不愉快的结局

  人生真的很短 虽然也很长

  且行且珍惜 活在当下 从接受自己开始 好好爱自己 好好生活 享受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存在在这个世界上的 每一天吧

  《假面的告白》读后感(三):何为假面,何为告白

  《假面的告白》

  2020/04/14

  拿起这本书读到甚至二分之一时,我还处于一个不太明所以的状态。

  三岛倾注了大量的笔墨叙述主角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状态,让我很快就对这个主人公预设了一个极度敏感的印象。饱满的敏感特质为我感受这本书的故事增添了许多趣味,因为每一件细微的事情与环境的微妙变化都会使我更加好奇这些之于主角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

  我们的每一条情绪纤维行走在情感的世界里,都充斥着无法用道德与好坏界定的矛盾。由于我们大多数人每天被各种各样的快速信息所包围,忙于走马观花每一处这个社会放置在我们心里世界的装饰品,很少有人会如此仔细地剖析那每一条情绪纤维。而三岛成功用文字将这些矛盾感情可视化。应当兴奋快乐的时候,他不会忘记有既定因素拉扯着的悲伤与不安;面对痛苦或即将到来的不幸,他不吝啬也不耻于表达矛盾的期待与激动。这样不加掩盖的真实,正像一根针一样戳进我的心中,让我直接醒悟何为“假面”,何为“告白”。

  随着越来越“明所以”,(不能说真的可以抓住三岛的意思,只能说我不再对小说的故事线一头雾水),我的意识总不自觉地怜悯起这位主人公。人性的成长大多数时间都是客观条件所打磨的结果,人们被迫做出主动的选择,被动的形成性格,再被动的承担结果。被生病的祖母宣示了所有权的童年、孱弱多病的身体、对于女人的爱与欲,这些都让主人公被置于了一个与他人不同的境地里。我容易想象却又无法想象,每一次在他感受到差异时,他人的眼光与他自己的眼光交汇在一起像陨石一样砸在正成长中的他身上,会烙出怎样的印记呢。如此想来,如果更多的人愿意去思考与理解人之间的差异化,我们的社会能否有机会溶解掉更多的假面,让沉重面具后的角色更容易呼吸呢?

  《假面的告白》读后感(四):孤独的现代艺术家|2021.02.01

  很难评价,叹为观止。毫无保留地露骨的自我剖析,近似于病态的对于死亡和鲜血的美与向往,有点震撼。

  “我”生来就是为了死去,憧憬悲哀,作为一本半自传体性质的小说,三岛在书中却直白地大篇幅的表达了主人公对于男性健美身躯的性欲。

  他对近江和园子的不同的爱,就像是灵与肉的分离。和园子的那段感情很奇怪,灵魂上爱着对方,却没有欲望,放弃了后再次见面还是会悸动,纠缠。

  他的经历一半与战争有关,向往死亡,却又逃离,在矛盾中旋转。

  “我比别人更害怕空袭,同时我又怀着某种盲目的期望等待着死亡。正像我常说的,对于我,未来就是负担。人生一开始就作为义务观念强加在我的头上。我明知自己不可能完成这项义务,人生却以不履行义务为理由苛责我。”

  “我等待着什么人杀死我。但是,这和等待什么人拯救是同样的事情。”

  读三岛的文字像是在海里濒临窒息,感受死亡的气息时也能看到身边的美,海水在微微荡漾,压在胸口。

  “波涛以不安的膨胀的绿色形状,自远洋滑过海面而来。突向海面的较低的岩群,高高耸立,一面阻挡着犹如求救般扬起素腕的飞沫,一面又似乎沉浸在深深的充溢感之中,梦想着挣脱捆绑的浮游。但是,膨胀的绿波又舍它而去,以同样的速度滑向水岸。不久,某种东西在绿色的包衣中醒来,站立。波涛随之立起,将砍向水线下面的巨大海斧锋利的侧刃,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这深蓝色的断头台,飞溅着白色的血花砍落下来了。于是,追击着破碎的波头跌落下来的瞬间的波背,映照着垂死者的眼眸里出现的至纯的蓝天,但那不是此世的青蓝——海面上挣脱而出的未被腐蚀的平滑的岩群,隐身于经波涛袭击瞬间泛起的银白的泡沫之中,随着余波的后退灿烂生辉。”

  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阴翳的美。

  野岛武胜说三岛是一位“用绚烂的语言铠甲,包裹纤细、脆弱肉体的孤独的现代艺术家。”

  评价的太妙。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