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这样和孩子相处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这样和孩子相处读后感摘抄

2021-11-23 00:09:3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这样和孩子相处读后感摘抄

  《这样和孩子相处》是一本由刘颋颋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元,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这样和孩子相处》读后感(一):父母仅仅靠知识和技巧就可以养育好自己的孩子吗?

  现在许多父母都开始意识到养育孩子要有方法,所以会去报名听亲子课学习育儿的知识,但问题在于,并非仅仅靠学习育儿知识就可以消除在育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虽然知道在与孩子沟通时要克制好自己的情绪,但还是会控制不住的想要发脾气,事后常常后悔自己控制好脾气。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我们只掌握了育儿的表面知识,却没有理解知识背后的内在逻辑,所以我们既没有真正理解自己,也没有真正理解孩子,自然没办法仅仅靠掌握知识就养育好自己的孩子。

  当读过刘颋颋博士这本书后,就会发现其实父母不仅需要育儿知识,还应该学会自己如何去与孩子相处,从而打造和谐的亲子关系,而一段优质的亲子关系可以解决育儿过程中的许多问题。

  作者根据自己在“中国塔维斯托克”的武汉中德心理医院的学习经历,以及在儿童及青少年治疗的工作10余年,咨询时长超过8000小时,积累超1000多个咨询案例的丰富经验,提出了“空间育儿法”,并探讨了父母与孩子相处的四大主题:

  “一、深入了解亲子关系的本质;

  二、从毕生发展的角度,结合案例,分析在孩子成长每个阶段会遇到的养育困境,也让父母理解自身的需求及脆弱,疗愈作为父母的心理困境;

  三、改善和发展父母的内在空间,陪孩子一起进步、长大、成熟;

  四、探讨养育孩子的有效方式,给孩子高质量的亲子关系、足够好的原生家庭,激发孩子的成长动力,让孩子从原生家庭出发,去往更远的地方,成就自带光芒的孩子。”

  书中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分析,让我们在产生共鸣的过程中还联想到了自身的问题,这些案例的解析为父母进行自我探索提供了方法,另外书中还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提供了测查方法,来帮助我们观察和理解孩子,丰富的案例和可行的实操为父母提供了实际可行且有效的育儿办法。

  就像作者说的那样,“父母是孩子的大本营,只有大本营足够丰富、稳定,孩子才可能从这里出发,去往更远的地方”,育儿不仅仅是单向教育孩子的过程,父母应该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当父母学会与孩子相处,能够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时,我们便可以为孩子筑建一个稳定、强大、丰富的大本营,而《这样和孩子相处》便提供了构筑“大本营”的实操办法。

  《这样和孩子相处》读后感(二):拓宽你的心灵空间

  锤炼了一年多后,刘老师的这本书终于推出了。 每位资深心理咨询师都有其持续的关注点,而且会围绕这个关 注点倾注大量的心血,从而对此形成深刻的感知。 如果对自己的关注点加以理论梳理,并把自己的深刻感知清楚 地表达出来,就会是一本很好的书,也一定会给读者带来启发。刘 老师这本《这样和孩子相处》就是这样一本好书。 其实,资深的咨询师们之所以如此关注某个点,往往是因为那 正是他们的命运、他们的人生、他们的情结。 例如我自己,之所以总是在讲“老好人”,恰恰是因为我本人 就是这样的“老好人”,所以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与感知。 而刘老师之所以会研究这个主题,同样是缘于很直观的事实: 她来自教师世家,她的父母都是教师,并且她的家族中有多位教师。 按说教师教书育人,会更懂教育孩子,但也有一些教师反而更 容易对自己的孩子过度控制甚至逼迫,严重压缩孩子的心灵空间。 当然,这往往是因为他们自身的心灵空间被压缩了。 说到心灵空间,我讲一个故事。 我的一位来访者,毕业于重点大学,认知能力很好,但她对自 己和他人,似乎毫无观察能力,因为她的心灵空间被焦虑充满了。 所有焦虑,背后都是死亡恐惧。例如这位来访者,她对自己的 形容是,她觉得自己这一生都走在钢丝绳上,这边是刀山火海,那 边是悬崖。 因此,她的注意力都用在保持平衡上了,没有多余的内在空间 去反思自己和观察他人。 但经过一年的心理咨询后,她突然觉得自己从钢丝绳上走下来 了,从此后,她有了足够的内在空间可以去观察自己和他人了。 几年后,她发生了更深刻的改变。她感觉有些如黑色潮水般的 东西从心灵中褪去,然后她发现,自己内心如此宽广,并拥有很多 美好的东西。 她还发现,自己的丈夫和孩子、自己周围的人都特别好;而以 前,她觉得周围一切都是不好的,她很容易对人、对事物持批评否 认的态度。 那股像潮水般褪去的东西,是羞耻感。 羞耻感是对自我的否认、攻击和破坏,也可以说是一种不配得 感,就是一个人觉得“我真差,我实在是太无力、太无助、太弱小 了”。这位来访者过去被这种感觉所淹没,如同在黑色的潮水中挣 扎,所以她觉得自己的内在空间糟透了,这份感觉投射到外界,她 就觉得周围世界糟透了。 当这些占满她心灵空间的羞耻感褪去后,那些好的感觉,也就 是对自己接纳的感觉,才会涌进来。 刘老师的这本书中讲的空间感,基本上也是这个意思。 现在有不少人觉得只有不断增强自己,让自己有用,才是唯一 可走的路。其实那不过是一条发展“工具性自我”的路,因过于追 求他人认同,于是当自己不够好、不够有用时,就会觉得自己差劲 极了,羞耻感油然而生。 当被羞耻感淹没时,人会有共同的反应,就是看不见自己的好, 也看不见周围人和世界的好。 于是,那些看上去很好的心理学道理,就只能在自己头脑中占 据一些空间,却难以占据真正有价值的心灵空间。 同时,自己的孩子、伴侣乃至自己,也难以在自己的心灵空间 中存在。 作为心理学博士,刘老师受过极为系统的训练,咨询经验非常 丰富,加上她自己原生家庭的问题……这些都促成了她对这个话题 iv 这样和孩子相处 给孩子足够好的原生家庭 的专注——如何拓宽自己的心灵空间。 这是一个极好的主题,相信大家会在学习这个主题时,能体验 到一些心灵空间拓宽的感觉。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少遭受羞耻感的折磨,多一些心灵空间去容 纳各种美好的东西。 武志红

  《这样和孩子相处》读后感(三):我们是如何将自己的童年创伤,放大后传给我们孩子的?

  每个父母都曾经是孩子。孩子会长大,会带着成长留下的印记成为父母。成为父母之后,我们的内在空间状态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教育孩子的理念,影响我们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方式,从而影响孩子内在空间的形成。初为人父迫不及待看完了这本书,本以为《这样和孩子相处》是一本““讲道理”的书,在做好被作者教育的准备后,没想到看了几页就发现很多以前的固有认知发生了崩塌。正像书中所说“我们总想用知识和技巧养育孩子”最后发现其实我们只不过把自己的童年创伤放大后传递给孩子。其实就好比给柴油车加上了98号汽油,还自以为给车吃了“细粮”。

  这本书将生活中常见的孩子心身问题作为案例讲述,不同的是我们家长在阅读的时候是从第三观察者的角度来和案例中的家庭做出对应,很容易从“心“理解自己的习惯性思维带给孩子的影响,不但疗愈了孩子更是疗愈了影响孩子的人,我们自己。并且每个章节后都有”反思空间“,能够让家长更加深刻的加速身心觉醒。

  我们大多数父母,希望孩子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过度的牺牲自己,其实是对孩子的控制,长久以往会造成孩子“心灵空间“的拥挤,孩子无法成为一个独立人格的个体,往往对孩子身心是极为不利的。

  孩子都有父母的影子,我们究竟想带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只有父母自我觉醒,才能带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心身状态。

  《这样和孩子相处》并没有拗口的心理学名词,同时也没有晦涩难懂的概念,有的只是每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案例,让我们作为观察者和孩子一起疗愈身心,可见作者的用心良苦,很值得推荐。

  这样和孩子相处

  评价人数不足

  刘颋颋 / 2021 / 人民邮电出版社

  《这样和孩子相处》读后感(四):如何给孩子更好的原生家庭

  一直以来,外国婆婆用“哭声免疫法”带娃的故事流传甚广。这让很多新手妈妈在每次听到孩子的哭声时,内心都会陷入一轮又一轮的天人交战。

  如果抱,据说会宠坏孩子,以后有的累!

  如果不抱,据说可以让孩子更独立,熬过这段焦心的日子,以后就可以一劳永逸了。

  就在这样的撕裂当中,家长们都陷入了靠知识养娃的误区。

  他们越来越发现,为何同样照书养娃,有的父母能养出品学兼优的好孩子,而自己家的孩子咋就这么差强人意呢?

  这个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博士刘颋颋(音同“挺”),在《这样和孩子相处,给孩子足够好的原生家庭》(以下简称《这样和孩子相处》)一书中,为我们揭开了谜底。

  刘颋颋作为督导级心理咨询师,在10余年的儿童及青少年治疗工作中发现,靠知识养娃的父母,往往会面临三大问题:

  一是书上的知识都懂,但是自己就是做不到。即理论和实践永远是两张皮;

  二是书上说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但是不知如何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有问题;

  三是书上说的都是拥有高学历高情商、在美满的原生家庭中长大的“专家级的父母”,不知怎么判断自己是否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刘博士在《这样和孩子相处》一书中首倡“空间育儿法”,用丰富翔实的成功咨询案例,向家长们传达这样一个理念:

  父母养育孩子,就像在一套属于整个家庭的大房子里,给孩子布置一个属于他的小房间。只有父母整理好了这套大房子、整理好了自己的内在空间,妥善地处理好自己内心的冲突和矛盾,才有可能为孩子准备好一个适合他成长的“空间”。

  为了让大家充分理解这一观点,并找到匹配自己的实操方法,这本书分了四个部分将“空间育儿法”的魔力娓娓道来:

  第一部分,讲述个人的内在空间有哪些特点,以及它在亲子关系中所占据的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为何你无法成为足够好的父母。作者例举自己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中,遇到的真实案例,涵盖婴幼儿、青少年、中学生、大学生等各个成长阶段的治疗者。

  读这部分内容,你会发现,如果为人父母不能很好地整理自己的内在空间、处理自己内心的冲突和矛盾,会给孩子的成长环境带来诸多危害。

  第三部分,告诉父母如何改善和发展自己的内在空间,让自己变成更好的父母,并获得高质量的生活。

  第四部分,探讨养育孩子的有效方式,告诉家长怎样建立一个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亲子空间。

  其方法包括建立共情的空间、分享的空间、规则清晰的空间、引领的空间和发展的空间。

  01

  要想养好娃,首先要养好自己

  成为父母,并不意味着为了孩子付出巨大的牺牲,失去自我。恰恰相反,为人父母是我们人生发展的新阶段。

  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内心曾经的创伤,譬如自恋、恐惧、无法释怀的缺憾等过往经历,会像镜子一样折射出来,使我们有机会修复和解决,也使我们有机会更好地理解自己、包容自己、养育自己,从而建立足够好的成人空间。

  这些内容在《这样和孩子相处》的第二部分,作者用大量真实咨询案例,揭示了养娃的芸芸众生相。

  有位母亲,从小就不受欢迎,被寄养在不同的亲戚家,形成了孤僻、抑郁的性格。孩子的出生,并没有让她成为一个幸福的母亲,反而激活了过去的痛苦回忆,让她变得愤怒、焦虑、恐惧,甚至没办法抱一抱自己的孩子。

  作者在这个案例后面总结道:由于这个母亲内心容纳自己不足与负面情绪的空间被破坏了,所以她无法形成一个新的空间来容纳一个新的生命。

  有位母亲因为与丈夫感情不和,把孩子当做婚姻里的救命稻草,牢牢地捆绑在自己身边,导致孩子成为生活自理能力和抗挫折能力都很差的低能儿。

  而这些真相,就藏在这样一个画面里:一家三口来到作者的工作室接受心理咨询时,母亲和儿子坐在同一张沙发上,关系亲厚,父亲的座位却远在天边,眼神空洞……

  从这个案例不难发现:亲密关系会严重影响亲子关系。在家庭里,夫妻关系应该永远摆在亲子关系前面。

  有的父亲因为性格原因,在职场上不能展现自己的攻击性,不敢参与竞争,结果把自己埋在心底的攻击性释放到了孩子身上,对孩子非打即骂,家庭暴力由此产生。

  还有的父母因为有着不健康的自恋心态,把孩子当做满足自恋的工具。高压的学习氛围,导致孩子产生焦虑的状态:情绪很容易被激怒,上课分神,学业一落千丈……

  更糟糕的是,如果父母没有处理好内在空间,导致的冷漠、暴力、掌控欲等各种家庭问题,会形成代际传递,祸延子孙。

  在《不吼不叫,如何平静的让孩子与父母合作》里,美国著名的亲子教育专家罗娜·雷纳,提过这样一个观点:

  影响一个人成长发展有两套遗传系统,一套是基因遗传,一套是社会遗传。

  有多少人家里的吼叫式教育延绵不绝,就是因为自己的祖父母习惯性地吼叫自己的父母,所以父母承袭了这种教育方式来对付你,然后你又将悲剧传递给自己的孩子。

  在如何建立一个足够好的成人空间,让自己变成更好的父母这个问题上,作者给出的答案是:

  如果我们做父母的,能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丰富且充满乐趣,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示范和引领。

  我们并不需要把我们的人生理念灌输给孩子,如果能够放手,允许他们从旁观察,允许他们自我体验、自我探索,他们最终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存在意义。

  如果父母总是企图完全掌控生活的控制权,把孩子放在一个自己设定的轨道上,孩子必然会失去生活的话语权和兴趣。

  02

  照知识养娃,表面上科学,实际上不一定靠谱

  亲子关系,除了父母的养育能力之外,还受到孩子与父母之间匹配度的影响。

  人生而不同,每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气质。你之所以跟孩子之间矛盾频发,其实是因为你俩气质相差甚远。

  而和孩子建立好的关系基础,最重要也是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够从身体、情绪、思维等方面共情孩子。对孩子的共情,除了要能够识别出孩子的情绪和需求,还要能够符合孩子天生的气质。

  那么,究竟什么是气质?

  气质被医生分成了九个维度:敏感度、活动量、反应强度、适应性、情绪本质(乐观或悲观,内向或外向)、接近或者回避、坚持度、规律或者节奏,还有注意力分散度。

  这九个维度决定着人与人之间千差万别,也可以说是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

  如果你是一个节律性很强的人,完全不能容忍地板上七零八落的玩具,而你的孩子却恰恰相反,那么你眼中的井井有条,可能在孩子眼中却是单调枯燥。两人之间的矛盾,自然一点就炸。

  气质本身没有好坏之分,重要的是父母“养育的空间”要能够与孩子天生的气质相匹配。

  作者在咨询过程中发现,有些孩子天生性子安稳,对人更感兴趣,也希望和他人建立更亲密的关系;而有些孩子天生敏感,对刺激的耐受度较低,需要一定的个人空间,其性格更为内向。

  这就需要父母通过观察,了解孩子的气质,再根据孩子不同的气质,来制定不同的教育方式,调整亲子关系,如果一味照书养娃,无异于削足适履。

  03

  对孩子一味强调独立,是一种错误的态度

  回到文章开头讲的那个故事,孩子哭了,到底要不要抱。书中的观点是,要抱,还要马上抱。

  在作者看来,孩子虽然属于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但我们要理解他的感受、情绪体验,对于其情感需求,更要给予及时回应。

  孩子的心理空间往往处于养育者的心理空间之内,就像大房子套着小房间,还无法做到完全割裂开来。孩子还无法完全独立生活,在这个阶段对成年人的依赖性也很强。

  在《这样和孩子沟通》一书中,作者再三强调:

  “情感依恋是人类心灵成长的起点,对情感的过度忽略,会对孩子的人格发展、人际关系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些影响可能会持续终生。

  一个人格发展成熟、稳定的人,会在独立和依赖之间灵活转变和调整,一味强调独立,是一种错误的态度。”

  04

  一味夸赞孩子,可能会害了孩子

  一直以来,大多数人都对赏识教育存在误解,以为只要多夸孩子,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优秀。

  对此,作者在分享“如何保持专注力、好奇心,建立分享的亲子空间”中提出:

  每天花时间与孩子进行一对一的互动链接。在这个没有干扰的分享的空间里,关注孩子的行为、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真实地体验到自己在父母内心的价值。而这种稳定的价值感会支撑起孩子的自信心。

  与此同时,对孩子的言行始终充满好奇,谈论的话题不能仅仅停留在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

  还有一点需要尤为注意的是:尽量使用描述性语言,不要使用评价性语言。

  “因为任何评价性的语言,无论是夸赞还是批评,无形之中都会把我们成年人的价值观,带入孩子的世界。

  “孩子就会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可,试着修正自己、改变自己,让自己符合父母的价值观。”

  而孩子的世界本来应该是开放的,从一开始目之所及只限于一张小小的婴儿床所在的方寸空间,到坐起来、爬起来,能走到更远的地方,接触更广阔的天地……

  这不仅仅代表着,每个人成长中的物理空间的变化和发展,也意味着人的内在空间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

  弗洛伊德将这个自然的成长过程,视为“生本能”,也就是每个人天生就有一种能力、一种欲望,想要突破现有的局限、接触更丰富的空间、尝试更多元化的体验。

  所以,当孩子和我们展示分享他的作品、故事或游戏时,尽可能不用是非对错、好坏优劣予以简单评价。

  比如孩子给我们看他的绘画作品,我们不要总是说“哇,画得好棒”,还可以说“嗯,我看到这里画的是一个绿色的太阳,下面的小狗是蓝色的……你是怎么想到要这样画的呢?”

  写在最后

  一直以来,网上有句话戳中了很多人的心:不要再抱怨你的原生家庭。因为,从现在起,你就是你孩子的原生家庭。一切改变,都还来得及。

  正如刘博士在《这样和孩子相处》一书中说道:父母好比是孩子的大本营,只有大本营足够丰富、稳定,孩子才可能从这里出发,去往更远的地方,探索更多生命的可能性。

  如何做更好的父母,成就自带光芒的孩子,是为人父母,终其一生都应该学习的课题。

  当然,父母是怎样炼成的,这个技能习得,越早越好。不是吗?

  《这样和孩子相处,给孩子足够好的原生家庭》,这本由心理学家武志红作序推荐的育儿圣经,你值得拥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