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讲给孩子的故宫·从故宫到长城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讲给孩子的故宫·从故宫到长城读后感摘抄

2021-12-07 00:03: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讲给孩子的故宫·从故宫到长城读后感摘抄

  《讲给孩子的故宫·从故宫到长城》是一本由祝勇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 天天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1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讲给孩子的故宫·从故宫到长城》读后感(一):关于长城的科普知识

  故宫600多年的历史,不仅仅代表了。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历史。但在我国历史上比故宫又有更长历史,从古到今一直到现在的,就是我们的长城。

  故宫与长城都是中华文明的象征,长城是世界上的八大奇迹,据说在太空中也能看到长城。故宫是至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而长城则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建筑,也是建筑防御工程。放到现在其实很难想象能建造出这样伟大的长城的人,到底是如何做到的?《讲给孩子的故宫从故宫到长城》就是一本给孩子讲述长城历史的故事。 最早的长城建在哪,又是谁修建了最早的长城。这些看似简单却又复杂的问题,孩子们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在我们的印象中,最早的长城是秦始皇建造的。然而实际上历史上最早的长城当属齐长城,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建造的。这就和我们原本的认知也有了一定的差别。而我们所知的长城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抵御外来人的袭击。

  如果说到与长城最相关的人物,那我们脑海中出现的就是秦始皇。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因为担心外族的侵袭,所以开始修建万里长城。秦始皇对于修建长城,其实也是专制制度的文化体现。而我们的民俗故事,孟姜女哭长城也是与长城有关。但在我看来,孟姜女的传说其实也是一种当时专制制度和封建主义的提现。 现在长城已经是作为文明的遗产存在广阔的大地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它的防御功能渐渐的减弱,我们更多的是去到长城看这一座雄伟的建筑,感知古人的智慧和辛劳,感受历史给我们留下的辉煌成就。 我们的古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作为代表我国的一个宏伟建筑,他的一砖一瓦都蕴含着历史,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若干年前去到北京,我也曾踏上长城,俯瞰我们的大好河山,感受我们祖国的宏伟与壮丽,这也是我们所有人感到自豪和幸福的。

  这是一本通俗却又详细的介绍长城的书籍,整本书中关于长城的内容还有很多,而在我看来这些通俗易懂,又配合很多真实照片的故事,是非常适合青少年去阅读和学习的。细看目录我们就能发现,从最简单的长城的建造时间,地点,人物,到长城的原理以及它的价值和它现在的结局,其实都无一不体现了一个国家历史的变迁。在长城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历史,也可以看到很多故事。而这些历史和这些故事,其实都象征着我们祖国的发展。 故宫与长城作为都是我国宏伟的建筑,他们经历了不同的朝代不同的时期,仍然是我们祖国的重要的一部分。他们见证着历史,影响着历史。如同书中所所说的,“我们能够看见他,但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别的器官……过去的长城是长城的始祖,现在的我们能够看到的长城都是继承了他的遗志才建立起来的!”

  《讲给孩子的故宫·从故宫到长城》读后感(二):千百年间,长城的“变”与“不变”

  提到万里长城大家都不会陌生,每个华夏儿女都熟知秦始皇修长城的故事。然而长城最早出现的时间却不是从秦开始的。

  历史上最早的长城当属齐长城,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齐长城是从河堤防洪工程脱胎出来的。后来,燕赵国诸侯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并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了具有防御功能的长城。以后历代君王几乎都加固增修长城。它因长达几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

  《讲给孩子的故宫:从故宫到长城》由现任故宫博物院影视研究所所长、作家、纪录片导演祝勇撰写。从时间、人物、地点、原理、价值、战争、结局7个维度,带大家回顾长城千百年来的壮阔历史,感受长城的“变”与“不变”。

  两千多年来,中国各朝各代在修筑长城和记载长城时,所使用的名称多有不同。“方城”只在春秋时楚国用过;“长堑、城堑、墙堑”这几种称谓基本上相互通用,从战国直到明代几乎全都使用过;“长城塞、长城亭障、长城障塞”这些称谓在史书当中也很常见;而“界壕”则是金代长城的专用词;“边墙、边垣”主要是明朝的。可见不同时期,长城的名字随着它的状态和防御功能的完善在变化。

  长城横跨中国南北,中国北方的长城,开始于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当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御匈奴、东胡等民族的劫掠,杀伤。而南长城修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邻国的入侵进攻。“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在秦始皇的时候已经肯定了它,接着司马迁又把它写入《史记》之中,之后的每一个朝代修筑长城都是按照这一原则进行的。依据当时的地形建立保护城池百姓的坚固防守,千百年间长城也是这么守护的。

  随着历史的推进到明朝时期,秦长城基本已成为废墟,明长城崛然而起。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畔,固若金汤。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统领十三万大军攻打宁远,明末爱国将领袁崇焕守住了明朝的大门,让努尔哈赤黯然退军。“宁远大捷”的第二年,努尔哈赤的继承者皇太极再次南下,却仍止步于此,袁崇焕以“宁锦大捷”宣告胜利。由于朝廷内外腐烂至极,两次捷报也并未能改写明朝走向灭亡的命运,公元1644年闯王李自成令吴三桂失去国家、失去家族及心爱的女人,吴三桂为了复仇开城门,引清兵入关。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无数次的叩关,这扇门都巍然不动,而今却向他们敞开了,几乎没付出任何代价。也是从这一年开始,长城终于结束了它坎坷波折的命运,因为清统治者要打造一种无形的文化上的长城,而不是依赖那些冰冷的砖石,它的核心是“修德安民”。

  书中还采用大量的摄影图片来给读者感受当代长城的容貌,不再有战争,不再有伤亡,不再有皑皑白骨。我们看到的是广阔的天空下那绵长的城墙和烽燧,仿佛沉睡般寂静。我们无法想象它是如何在千百年间无数次的战争中屹立不倒的,也无法去抚平它的满身伤疤,更无法忘记长城对每个朝代的守护。我们在感叹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更对长城肃然生敬,在了解长城的历史、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懂得中华儿女在千百年间守护家园、守护故土的那份决心。

  《讲给孩子的故宫·从故宫到长城》读后感(三):一望千年历史,长城万里长城魂

  风起云涌的记忆巍峨,蜿蜒山脉之中的是中华图腾万里长城,两千年来,关于长城的故事与历史绵延至今,依旧震撼着国人的灵魂。

  《讲给孩子的故宫·从故宫到长城》是散文学者、纪录片导演祝勇出版的《讲给孩子的故宫》6册的其中一册,翻看作者的简历生平,这位学者一直全情投入故宫这个主题之上,他《在故宫书写整个世界》的开端谈道“我的故乡就在故宫”,这也是写作与文学的乡愁,从故宫的一砖一瓦、一字一画辐射出来,纵横上下五千年,作者抓住了故宫和长城的关系,从有形到无形,有形的长城与无形的长城之间,是一个民族的繁衍与萌动。

  作者抓住了长城的肌理,七大维度解读长城千年壮阔历史。在绚烂的长城图景中,穿越漫漫黄沙与崇山峻岭,风尘仆仆中,用凝练动情的文字记录下这个巨大丰富的历史文明。

  《史记》中有“烽火戏诸侯”,而同时代的《竹书纪年》却没有任何记载,关于长城的考证推演,《左传》中有公元前555年,齐国为应对诸侯联合部队挖泥加高堤坝防止入侵的堑壕就具有了长城的性质。齐威王和齐宣王两个时代后,齐长城已经初现雏形。最初的长城如齐长城,楚长城,都侧重防守。从河北到辽宁的燕长城,战国时代修筑的最后一道长城,是中原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建立的第一条隔离带。最终各国长城被秦始皇废除,制造更大更长的长城,这个巨大的防御工程紧紧保护了自己帝国北方边境的安全。

  秦长城的修建工程民间传说很多,如此举全国之力的工程,据《史记》记载参加修筑长城的人数超过六十万。这个国家安全工具每一块石头夯土都凝结着无数家庭牺牲掉的幸福与笑脸,还有那再也回不了家乡的好儿郎,那些消逝的生命经过无数战争的愁苦与铁马冰河的记忆,逐渐形成了那些悲戚的民间爱情故事,如“孟姜女哭长城”。

  作者细数了这个故事漫长的创作过程,从先秦的《左传》到明《大明统一志》,故事才逐渐丰满完整,这个超现实的故事是一个被放大的符号,长城背后的人和事,包括人类的命运,和长城联系在一起,或休戚与共,或祭奠那个时代的悲剧。

  如今见到的长城大部分都为明长城,洪武年间,大将徐达抵御北元修山海关,这天下第一关,河西作战的大将冯胜修筑嘉峪关,古代帝王在宫殿之中思考边境问题,帝国权力和梦想都要通过长城来维持,但长城最终也防不住关东铁骑,也守不住这锦绣江山。无论是1644年还是那近代的被侵略,长城记录下了烽火,也反思了历史的选择。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退隐历史的长城温柔横卧在山脊之间,每一块砖记载下过去的时间、那些与长城有关的民族与人物、那些大战一触即发的铁骑、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魄,还有长城如今的宁静,作者祝勇笔下的长城,结局有开放性,除去大家关注的长城历史、文化、军事、政治方面的知识,更有透过长城去寻求中国文化的精气神儿。

  文字精雕细琢,充满了散文化的历史与文化哲思,附有摄影家李少白大气磅礴的长城摄影,如李少白评价故宫与长城,“故宫是建筑之美,长城是人与老天爷结合的杰作。”文字与图片,都是透过笔墨与镜头去感知长城的风景,长城的历史美,让人一眼万年。

  《讲给孩子的故宫·从故宫到长城》读后感(四):《讲给孩子的故宫:从故宫到长城》——“世界第七大奇迹”的前世今生

  “从太空上看地球,唯一能够辨别出的人工建筑只有中国长城。”

  不知从何时起,这样一种流言便深植在国人心中——能在太空看到咱们自己建造的长城,多厉害!

  只不过,随着国家航天技术的日益提升,一代又一代航天员巡航天际之后所带回的答案,却让我们失望了:太空距离地球太远,是不可能用肉眼辨认出任何人造建筑的。

  追溯历史我们才发现,这样一句谣言起自航天技术领先一步的西方国家。满口胡诌的大嘴巴子一说,书上文字那么一写,不实传言便被当了真。

  这件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它说明:对于我们自己的文化,我们还不够深入了解。

  要牢牢把握住自己民族的文化命脉,不再被虚假的传言左右,除了多了解历史,以辩证的眼光去看待,我们别无他法。

  比起鲜活存在过的人物,长城的沉默不语很容易让我们忽略了它的过往。今天我们爬长城,只会惊叹于它的雄伟,而很少去回想它那坎坷又曲折的前世命运。

  为了让我们对长城有更客观公正的认识,现任故宫博物院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祝勇携手摄影师李少白,利用“文字+摄影”的方式为“世界第七大奇迹”长城作传——《讲给孩子的故宫:从故宫到长城》。

  在这本书里,祝勇从时间、人物、地点、原理、价值、战争、结局这七个角度切入,串联起与长城相关的人事物。李少白的摄影作品则从东到西、从远到近地展现了现存长城各部分的风貌,仿佛把长城出生时的锋芒毕露,鼎盛时的威武雄壮,晚年时的破败颓然到重生后的生机勃发都再现出来。

  这样图文结合的讲解比任何一次导游解说都让我们更加近距离的观察长城,走近它烟波浩淼的前世今生。

  长城的雏形出现在距今一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最初是作为防洪堤坝使用的。

  后来,齐国将士大约是发现了这些为防水而修筑的半高泥墙有着抵挡箭矢的奇效,于是,将初具形态的墙体继续加宽加厚加长,逐步修建成作为军事防御壁垒般的存在。

  长城修筑历史上,秦始皇是最负盛名的“包工头”。

  和所有的专制统治者一样,为了守住自己的江山,吞并完六国的秦始皇动起了大兴“基建”的念头:他要筑长城,御外敌!

  在那样一个运输和物力都不算发达的时代,能造出历经千年风雨仍岿然屹立、绵延数万里的石头建筑,秦朝所要付出的一点也不比打仗少。

  据说,彼时的秦朝有百姓2000万人,而这其中,就有超60万的壮丁被派去了边境修筑长城。

  这60万壮丁用自己柔软的双手垒起了刚硬的城墙。他们为中华民族创造出不屈的民族力量,自己却没能在历史上留下半个姓名。

  和只是下令造长城的“包工头”秦始皇相比,这些劳动人民才是长城历史真正的书写者!

  长城的问世,本该是为了守护一方百姓的,而专制统治下的现实却是:“长城成了一台巨大的‘绞肉机’,成了秦朝百姓身体的最大施虐者”。而这种命运,秦始皇时代的每个臣民都无法逃脱。

  秦始皇之后清朝以前,这个命运的大网牢牢地笼罩在每一个帝王和他的江山头上。

  万里长城自秦始皇时代被建筑而成之后,就开始了它超长待命的“服役期”,而它的功用从落下第一块基石起已然注定——作为皇帝“院子”(代指“江山”)最外面的一道“墙”,它必须时刻抵御墙外人的侵略与攻击。

  历史上,长城外的少数民族无数次想要踏平这“墙”,进驻中原。“墙”里“墙”外,燃起过无数次烽火狼烟。

  明朝建国以后,开国皇帝朱元璋想要防止北面少数民族政权的再次南侵,只好命人继续加固长城,甚至喊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口号,“筑墙”赫然排列在了所有国事的第一位。

  明朝对长城的重视可以到达什么地步?这样说吧,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山海关、嘉峪关这两大长城关隘,就是大明王朝不惜加大国库财政赤字也要修筑的。

  自打“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建成之后,大明王朝的前沿防线确实布置得非常严实,明朝皇帝的如意算盘此刻也打得叮当作响——就让长城外的蒙元势力和女真势力互相缠斗吧!

  但历史的进程总是出人意料。女真势力日渐强大,连蒙元都不再是他的对手。于是,没有了旁敌顾忌的女真人,开始将目光投向水草丰美的中原地区,想要越过长城的铁蹄蠢蠢欲动。

  与此同时,得益于长城的守护,明朝内部过了一段安生日子,“温水煮青蛙”的明朝此刻还未意识到,亡国的危险即将来临。

  1644年,长城历史上最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防守“天下第一关”山海关的吴三桂为了报李自成的挟父虏妾之仇怒开山海关,大放清兵入关。这一幕,也成为长城千百年来搅扰进鲜血淋漓的战争史的落幕。

  清兵入主中原之后,建立起一个近三百年的王朝。而这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丝毫不把昔日隔绝他们南下的长城放在眼中,因为他们想用文化去征服其他民族。

  至此,长城终于走完了它漫长的前世。

  战争的历史落下帷幕,长城却依旧蜿蜒在苍翠的山头。“前世”的终结换来了“今生”的重生。

  如今的我们再去爬长城,爬的不过是散落在各地的长城中短短的一截。

  通过书上的照片,我们可以清晰的看见:甘肃省境内的长城已被风沙侵蚀,很多地方仅留存下孤立而高筑的烽火台;宁夏境内的长城只剩一小段一小段裸露的半墙,仿佛还是最初为挡水而修筑的模样;河北省境内及北京境内的大部分长城也被自在生长的野花与青草覆盖。一切喧嚣都被埋进了历史中,只留下岁月侵蚀过的痕迹。

  很多年前,一些人从长城脚下走过,为中原带来了遥远国度的文明与商品。文化沟通的道路与防御外敌的长城曾经是不可融合的对立关系。

  而如今,全世界的人们都慕名而来,只为一睹中华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长城,成了中外文化沟通的一条特殊通道。

  回首沧桑百年尘与土,再叹壮阔历史血与泪。长城,在封闭的需要中诞生,却于千年的进程中完成了它开放格局的蜕变。那坎坷的前世,被镌刻在了它“隐隐约约、曲曲折折的痕迹”上。

  至此,我们总该懂得:任何一处历史景色,你只有读懂它,才能在开放的视野中观赏它!

  讲给孩子的故宫·从故宫到长城

  评价人数不足

  祝勇 / 2021 / 人民文学出版社 天天出版社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