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要挑战人性》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不要挑战人性》读后感精选

2021-12-10 00:36:1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不要挑战人性》读后感精选

  《不要挑战人性》是一本由潘楷文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3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要挑战人性》读后感(一):人性脆弱,用心去爱

  喜欢心理学的朋友们一定要看看这本书。虽然书名乍一看上去有点儿鸡汤的味道,但是其实作者在书中详细介绍了20个经典的人性实验,比如双生子爬梯实验、米尔格拉姆电击实验、车祸目击者实验等。其中有一些真的超出一般人的认知。看了这些实验你就会发现,人这种生物到底有多脆弱:我们的记忆会被骗,我们的良知其实不堪一击,我们的情感是一头大象,而理智却只是骑在大象背上的那个小小的骑象人……

  说到没人性,首先就不得不提本书中做实验的科学家们。科学虽然是个好东西,但它也能把人变成没人性的恶魔。最令人感到恐怖的是书中提到的小艾伯特实验的实验者——20世纪初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正巧前几天我无意中在wb看到了这个实验的录像片段。华生给11个月大的婴儿小艾伯特提供了很多玩具。他发现小艾伯特最喜欢一只小白鼠,于是就让他跟小白鼠玩。但是后来他会在小艾伯特想要亲密接触小白鼠的时候故意用敲击铁条等方式制造巨大噪音,让小艾伯特受到惊吓。连续多次之后,小艾伯特看到小白鼠乃至毛茸茸的东西就会失控大哭,最后就连日常中都变得精神极不稳定。书中说小艾伯特因为脑积水死于六岁,但是网上视频说有人后来找到了小艾伯特的家人,据说他一直活到六十几岁才去世,但是生前一直对猫狗等宠物感到恐惧。

  华生做这个实验本来的目的是要弄清恐惧情绪从何而来。但是没想到他却成了有些人一生无法摆脱恐惧的始作俑者。作者在书中讲到后来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大脑中的“杏仁核”区域是专门负责快速处理和表达情绪的区域,特别是激烈的情绪。而长时间的情绪压力甚至是可以遗传的,并且会抑制心智发育。而对抗恐惧,最有效的办法是表达出来。

  通读本书可以发现,作者在每个实验之后联系实际案例时经常会讲到孩子的教育及发育。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书也特别适合父母们阅读。比如双生子爬梯实验中,一岁大的同卵双胞胎兄弟俩一个提早开始练习爬梯,另一个稍晚4周开始练习,然而兄弟俩学会爬梯子的时间却是一样的。这说明一个问题: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上的成熟度,没有足够的成熟度,就谈不上真正的心理与能力的发展,而学习在这当中只起到促进作用。这个实验非常直观地解释了“揠苗助长”到底错在何处。

  而且这本书也很适合已婚人士阅读,比如其中提到的吊桥实验,它告诉我们,敞开心扉互动是爱情最好的润滑剂。所以说到底,人性是脆弱的,经不起考验的,但是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更应当认真地去呵护我们爱的人。

  《不要挑战人性》读后感(二):《不要挑战人性》:了解20个史上经典的人性实验,去完成自我的成长

  人类认识自己,也许就在一瞬间 ,也许仅仅就是一个实验。 心理学是19世纪才开始发展出来的一门崭新的实验学科。这一学科的理论在这之前,更多来自于哲学,至于思辨,哲学家们的洞见有时是准确的,但更多会有偏差,甚至偏差极大,不然一个性本善、性本恶就争议了几千年还没有答案。但实验,如果控制精确,就可以带来完全意想不到的结果,这些结果用于解释人性,有时更准确、更有的放矢。 潘楷文,知乎特约作者,本身也是心理学专业教员,他与心理学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还原了在心理学史上改变了人类对自我认知最为深刻的20个实验,把它们系统的总结了我们,并根据他自己的心理学知识,进行细致剖析,再联系现代前沿心理学研究,让我们通过这些实验,通过作者的解析,让我们更了解心理学,更了解人性,更了解自己。而这些心理学实验,很多都是颠覆我们常识和认知的,结果可能会让我们极为意外,作者也就给它起了一个有着警示性的名字 《不要挑战人性》。

  在这本书中,我们来介绍一下我们最常听说的棉花糖实验。其实这个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对于有孩子的父母来说,都是极为熟悉的,而延迟满足,也成了教育机构追捧的项目之一 。但就是这样影响了几十年的一个实验,他的结果是真实的吗?而延迟满足真的是来自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吗? 作者给我们介绍了这个实验的一些后续实验,而这些实验,可能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听说过,更无从谈起对于它们结果的了解了,但正是这些后续实验,质疑和颠覆了棉花糖实验的结果。延迟满足并不一定是成功的必要因素,心理上的稀缺状态才是影响孩子最重要的因素。 2013年,罗杰斯特大学的查理德·阿斯林领导的团队重新做了一遍棉花糖实验。而这次的唯一不同是,当孩子们坚持等待了15分钟之后,他们被分为两组,一组得到了第二颗棉花糖,第二组却没有得到第二个棉花糖。然后再一次重复这样的实验,那些没有得到棉花糖的被试者,那有了被欺骗的经历的孩子们,再也不会坚持延迟满足。而这个实验的结果也就验证了所谓的延迟满足,仅仅是一瞬间的事情,任何其他的外界条件的改变,都会改变这一结果。

  2018年5月25日,发表在《心理科学》一篇论文,全部推翻了斯坦福棉花糖实验。这次实验的样本扩大到了900位,而包括了社会中的各种不同家庭的孩子们。而得到的结果却非常令人心酸,富裕家庭的孩子一定比贫穷家庭的孩子更能耐得住诱惑,而这就是稀缺性的结果。对于贫穷的孩子们,他们的心理需求可能更直接,有,就直接吃掉,因为今天可能有,明天就可能没有,对于他们来说,等待的风险远远大于收益 。但对于富裕的孩子们来说,即使等不到这一颗棉花糖,可能还有其他的更多的选择,等待着他们,他们更愿意承担风险,更愿意等待,对于他们来说,机遇还有很多。 看到的结果让人很无奈,但这就给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更加重要的难题。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孩子们的吃喝拉撒,更需要在关系和情感上对他们进行满足 。任何方面的稀缺,对于他们的将来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稀缺,要么放弃要么就会不断的追求,疯狂的追求,但这两个方面都是不理想的,放弃也就等于放弃了向上的渠道,但疯狂的追求又会欲壑难填,这也就是在很多爱情中,会有很多人没有安全感的原因之一。

  这只是棉花糖实验给我们的部分启发,《不要挑战人性 》中还有着20个史上经典的人性实验,去打开它们,去学习他们,去了解人性,去完成自我的成长。

  《不要挑战人性》读后感(三):《不要挑战人性:史上20个经典人性实验》:父母们,你们真的读懂了那些心理学实验的深意了吗?

  面对嗷嗷大哭的孩子,你应该不予理睬,孩子以后就不会再哭着求抱抱,就会变得又乖又好带;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砸锅卖铁也要给孩子安排各种兴趣班,双语幼儿园,贵族学校,凡事都要走在别人家孩子的前面;

  要想孩子增强自信,面对困难能够越挫越勇,父母就要变身“夸夸族”,从小奉行夸奖教育;

  延迟满足可以让孩子更有自控力,未来才能更优秀;

  …………

  为人父母对于这些来自育儿书和公众号的育儿理论一点都不陌生,甚至很多人还将其视为圭臬,努力地付诸于实践。然而这些理论是否正确,是否值得去追捧,却很少有人去思考。

  《不要挑战人性:史上20个经典人性实验》就是一本促使我们思考,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拒绝盲目跟风的心理学作品。它带领读者还原了20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现场,剖析实验中的每一个细节,详细介绍了每一个实验的来龙去脉,不仅帮助读者洞悉了深不见底的人性规律,更是教会大家如何提升觉知力,悦纳自己,共情他人,尤其是对自己最亲近的人,比如孩子,比如爱人。

  一、及时回应,更能培养天使宝宝

  如果想要拥有和谐的亲子关系,幸福的亲密关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见对方,倾听对方,让彼此之间的情感流动起来,真正理解对方的感受。在互动过程中,如果能够做到用身体感受对方的感受,用心去看见对方的形象,让孩子和爱人感到自己被看见、被认同、被理解,这样的成长体验会让彼此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且极具成长性。

  所以,当孩子嗷嗷大哭的时候,妈妈不仅仅需要给婴儿提供物质满足,还要与婴儿多进行情感互动和亲密抚触。妈妈的及时回应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内心的呼唤被听到了,才会带给孩子满足感和存在感,让孩子感到无比的安全。

  二、超前学习也许与人生赢家背道而驰

  如果有人说,你的孩子未来的发展前途可能在还是一颗受精卵的时候就已经定好了。你肯定不会相信。但是阿诺德·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告诉我们,孩子的成熟与发展有自身的规律,生理结构的成熟度与孩子发展某种能力是相辅相成的。环境和教育只能起到促进的作用,超前学习没有意义。

  对于父母来说,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己成长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一味逼迫孩子搞学习,而要将眼光放长远,创造条件让孩子切身体验“我能行”的感觉,养育出具备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的健康孩子。

  三、夸奖有风险,父母开口需谨慎

  如何夸奖孩子需要技巧,夸奖孩子“非常努力”比“你好聪明”更有助于孩子形成成长型思维模式。

  所谓成长型思维模式,就是让孩子意识到行为是一种自我延伸,是可控的,只要肯努力,什么事情都能学会。与之对应的则是固定型思维模式,即特别相信天赋的力量,认为不擅长的事情无论怎么努力都不可能学得会。

  如果父母只会夸奖孩子很聪明,孩子就会给自己贴上“聪明”的标签,并且会想尽办法维护自己聪明的形象,削弱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夸奖方法,孩子才能像“打了鸡血一样”开挂。

  四、延迟满足≠拥有自控力

  大多数人只听过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的棉花糖实验,也让延迟满足这个概念和增强意志力、提升控制力以及孩子的未来成就之间的关系成为各种教育培训产品的噱头。

  然而2018年三位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推翻了米歇尔的棉花糖实验,他们认为对孩子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是家庭条件,除了经济条件,父母能否为孩子提供物质上和精神上的稳定感同样关键。

  说到底,家庭是孩子的避风港,它既保护着孩子,也塑造和影响着孩子。如果孩子从小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就会产生严重的情感稀缺,心理上也无法获得持续的稳定感,未来的生活会带给他们巨大的压力。

  而那些能够给孩子持续提供物质和精神层面稳定感的家庭,关注、理解、看见孩子的需求,正是这样的满足和稳定感给孩子的未来提供了发展的前提。

  《不要挑战人性》除了将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理论和术语解释得明明白白,让读者对心理学世界更加亲近之外,更重要的是,我们重新看见了自己,看见了孩子,看见了爱人,看见了社会,看见了世界,并且擦亮眼睛,觉知自己的成长,让心智慢慢成熟完善,不在人云亦云,活得更加从容自信。

  《不要挑战人性》读后感(四):《不要挑战人性》——伟大的母爱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与妈妈的亲密关系是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潘楷文

  之前在读《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和李玫瑾教授的《幽微的人性》的时候,我就发现母爱的匮乏或者母亲关系的缺失,是造成成年心理问题的原因。

  我们出生的时候用嘴向妈妈的乳房发起“攻击”,有些婴儿甚至会将妈妈的乳房咬痛,这是婴儿建立的第一个社会性活动。

  这个时候妈妈用温情和接纳的态度欢迎了婴儿,婴儿就会觉得这个世界是安全的将会进一步发展自己的生命力,走向更大的外部世界、

  大量的心理学临床案例表明,许多患有严重精神疾病和人格障碍的人,其患病原因都是婴儿甚至童年与母亲的关系处了很大的问题。

  正如李玫瑾教授在分析犯罪心理学所说:“每一个反社会人格的出现,都有一个无法治愈的童年。”

  本书不仅仅只说了关于母爱的心理学实验,更多的关于依恋、关于记忆、关于人格和关于发展的心理学介绍,案例有趣、细节生动、论证有力。

  在这一个个的心理学实验中,我们观察人性、窥探自己和叩问灵魂,我们不仅要知道自己是谁,还需要知道不同人心理造就世界观的大不同。

  哈洛恒河猴实验

  心理学中的课题关系认为:人类从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刻开始,就开始寻找客体,也就是寻找妈妈。如果缺少了与妈妈的关系,婴儿的大脑与心理发育将会停滞,甚至会病变。

  鉴于此,2000年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儿科学和神经学教授查尔斯·纳尔逊发起了一个“布加勒斯特”早期治疗计划,对那些曾经没有父母养育的孩子进行治疗。

  而这些孩子安静的毫无表情,灵魂仿佛被抽走,之后根据之前的理论成果心理学家哈里·哈洛做了著名的恒河猴实验。

  实验

  恒河猴实验制造了“铁丝网妈妈”和“绒布妈妈”,“铁丝网妈妈”笼中的猴子可以不断的获得基本的奶水需求,而绒布妈妈没有奶水需求,却有着毛茸茸的皮肤。

  当幼猴被关进笼子,发现母猴不在的时候,表现的极度愤怒和焦躁,由于看不见妈妈表现的十分害怕,恐怖的叫声此起彼伏。

  在几天之后,看不到母猴的幼猴爬进了“绒布妈妈”的怀里,用纤细的爪子抚摸她的脸。或者在他的背部或者腹部蹭来蹭去。幼猴们在铁丝网妈妈那里获得奶水之后,便马上跳回绒布妈妈的怀抱,寸步不离。

  哈洛激动的认为,爱源于接触而并非食物。每一次的肢体接触都是影响感情和爱的重要因素。基于灵长类动物的习性,他得出结论: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社会关系,因为只有在关系中我们才能敞开自己的心扉,并认识和淬炼自己的内心。

  后来哈洛还做了更多大胆的恒河猴实验,甚至导致了那一批猴子自残、自闭,甚至完全丧失了爱的能力,后续的“绒布妈妈”猴子还具有攻击性。

  而那些被“绒布妈妈”伤害过的猴子,长大之后无法与社群生活,它们的攻击频率更高、更凶残,对自己的同类下手更狠。

  哈洛的恒河猴实验可以得出,情感互动胜于饮食照顾。正是婴儿与妈妈的互动,才能逐渐发展处清晰。坚韧和健康的心灵。

  人类社会性的本质

  人类的社会性主要由人彼此之间存在着依恋关系所表现,这种依恋关系包括恋人关系、夫妻关系,这种依恋关系的发展起始于童年。

  这也是意味着在儿童时期建立的依恋关系对于个人未来的成长至关重要,儿童时与父母的依恋关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成为孩子心理与性格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这些依恋关系主要可以分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焦虑矛盾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的人长大后会积极的与他人交往,很容易和他人发展出基于信任的人际关系。

  回避型依恋的人长大后经常回避和迁怒他人,不容易形成信任和亲密的人际关系。

  焦虑矛盾型依恋的人长大后常常汇兑他人的关系表现的过分紧张,表现出对他人的过分贪求和依赖。

  依恋不仅仅是亲自情感的联结,更是人性发展的基本需求和规律。

  结语

  生命出现在大约10亿年前时间,人类社会所演化的道德、规则、礼俗也是在近几千年中才出现。

  这些文化基础的出现不是为了压抑人类的天性,而是为了克服人类生命中的“野性”。但是值得提醒的是在个体生命生长的早期儿童时期,在文化基础还不能有效的让个体变得更文明更优雅时。

  我们需要尊重儿童原始生命的“狂野性”,当文化基础缺位或者不合时宜的时候,我们需要用拥抱、用接触和用情感去建立我们的社会链接,找到爱的依恋。

  而这就是我们健全人格的基础,也是我在本文中想表达的最大的观点。

  专做读书总结的公众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