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参禅不易得益,念佛成就最快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参禅不易得益,念佛成就最快

2021-12-10 16:36:21 作者:真如妙心 来源:真如妙心推荐 阅读:载入中…

参禅不易得益,念佛成就最快

  参禅不易得益,念佛成就最快

  参禅不易得益,以五祖寺戒禅师为证。戒师非常人,尚未断见惑,况了生死乎?其后身东坡守杭时,尚不拒绝娼妓,可知其仍是具缚凡夫。

  光虽未死,且作死想。以故一切事,既不能料理,则不过问,以后随师作主办。钱财在上海者,光俱不要。有力多印,无力少印,再无力不印,均随财力为准,切勿负债,以致棘手劳心也。凡有信心者,令彼一心念佛,不必以光为念,亦勿特来相看,免得费钱费时,了无所益也。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卷一·致德森法师书四)

  吾人在生死轮回中,久经长劫,所造恶业,无量无边。若仗自己修持之力,欲得灭尽烦恼惑业,以了生脱死,难于登天。若能信佛所说之净土法门,以真信切愿,念阿弥陀佛名号,求生西方净土,无论业力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譬如一颗沙子,入水即沉;纵有数千万吨巨石,装于大轮船中,即可不沉而运于他处,以随意使用也。石喻众生之业力深重,大轮船喻弥陀之慈力广大。若不念佛,仗自己修持之力,欲了生死,须到业尽情空地位方可。否则,纵令烦恼惑业断得只有一丝毫,亦不能了,喻如极小之沙子,亦必沉于水中,决不能自己出于水外。

  阁下但生信心,念佛求生西方净土,不可再起别种念头。果能如是,寿未尽,则速得痊愈,以专一志诚念佛功德,使能减除宿世恶业,犹如杲日既出,霜雪即化。寿已尽,则即能往生净土,以心无异念,即得与佛感应道交,故蒙佛慈接引往生也。阁下若信此话得及,则生也得大利益,死也得大利益。

  瞋心乃宿世之习性,今作我已死想,任彼刀割香涂,于我无干;所有不顺心之境,作已死想,则便无可起瞋矣。此即如来所传之三昧法水,普洗一切众生之结业者,(光)特为阁下述之,非(光)自出心裁妄说也。若不念佛求生西方,纵生到至极尊贵之非非想天,天福一尽,仍复轮回六道。若志诚恳切念佛,纵将堕阿鼻地狱,尚能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万不可以卑劣自居,谓我业重,恐不能生;若作此想念,则决定不能生矣。何也?以心无真信切愿,无由感佛故也。

  (印光大师文钞增广卷二·复裘佩卿居士书二)

  念佛时不能恳切者,不知娑婆苦、极乐乐耳。若念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遇,净土法门更为难遇。若不一心念佛,一气不来,定随宿生今世之最重恶业,堕三途恶道,长劫受苦,了无出期。如是则思地狱苦,发菩提心。菩提心者,自利利他之心也。此心一发,如器受电,如药加硫。其力甚大,而且迅速。其消业障,增福慧,非平常福德善根之所能比喻也。被境所转,系操持力浅,则喜怒动于中,好恶形于面矣。操持者,即涵养之谓也。若正念重,则余一切皆轻矣。是以真修行人,于尘劳中炼磨。烦恼习气,必使渐渐消灭,方为实在工夫。在家人不随众,各人念佛,坐立绕跪,皆无不可。但不可执定一法,若执定,则人易劳而心或难得相应。当斟酌其自己之色力及工夫,而取其合宜行之,则有益矣。若常途通行,宜先绕,次坐,次跪。绕跪皆觉辛苦,宜坐念。坐念若起昏沈,宜绕念,或立念。昏沈去,常复坐念。宜按钟,不宜掐珠,以掐珠难养心故。安士全书,实为末世最胜良导。尤惜阴居士极欲全国流布。俾大家同开眼界。由兹挽回世道人心,止息天灾人祸。

  (印光大师文钞增广卷一·复陈慧超居士书)

  汝之所说,乃一切人之通病。欲治此病,非想念苦境不可。经云,思地狱苦,发菩提心。然地狱之苦,以未曾亲见,无善根人,尚不能顿发出离逃避之心。最切要者,当想两军交战,炮声如雷,子弹如雨,飞艇在上,地雷在下,一时齐发,则两军之人同皆粉身碎骨,随炮子以分散,化作乌有,我亦身预其中。当其将发未发之时,尚知念佛求生之事。此时惶恐万分,而营官指挥,各执枪炮,不敢稍懈,懈则即时见杀。此时断不至事务所牵,恐怖所碍,不能念佛矣。此种境界,不及地狱万分之一,以凡夫心力所能想到,故想时便毛骨耸然,如亲经历也。汝之懈怠,由于不详审未来之苦。倘能详审以思,断不至长时懈怠。至于事牵,亦属浮泛之遮护语,非实情也。今为一喻,如孝子思亲,虽与人百凡应酬,其心中常常有思亲之念,不能暂忘。又如贪淫之人,常想美女,彼虽终日各有事业,而其心中想美女之心,不能一刻相忘。汝能若临阵之欲脱苦,孝子之思亲,淫士之恋女。则一切时一切处,均能念佛,不能间断矣。其余种种法则,文钞悉具。但熟读精思自得,故不多及。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卷三·复智正居士书二)

  净土法门,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圆顿法门,以故等觉菩萨,已邻佛地,尚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逆恶罪人,将堕阿鼻,若能称念洪名,即预末品,法门之妙,无以复加,世每以愚夫愚妇,悉能修持,谓为浅近,致令如来究竟度生之心,郁而未畅,众生现生出苦之道,塞而罔通,真歇了禅师云,念佛法门,径路修行,正按大藏,接上上根器,傍引中下之机,又云,乃佛乃祖,在教在禅,皆修净业,同归一源,入得此门,无量法门悉皆能入,伏愿一切见闻,同随华藏海会之班,一致进行,回向往生也已。

  欲求往生,当放下此世间,并放下过分之狂妄心。如同菩萨在生死中度脱众生,此须自己是菩萨始得。若自己尚是凡夫,便欲担任此事,不但不能度人,且不能自度。世间多少善知识,皆受此病,尚谓之有“菩提心”。须知此心,先求往生,则有益。以此不求往生,须是菩萨则可,否则为害不浅。过分之狂妄心,为真修行者之一大障碍,不可不知。

  (印光大师文钞增广 ·覆潘对凫书)

  学佛之人,先以知因果慎独上下手。既能慎独,则邪念自消,何至有所不如法处。若有则当力令断灭,方为真实行履。否则学在一边,行在一边,知见愈高,行履愈下。此今学佛自称通家者之贴骨大疮。倘能以不贰过是期,则学得一分,便得一分之实益矣。

  (印光大师文钞增广·复陈伯达书)

  汝心里除念佛外,不使有一点别的念头,连汝这个身子,也不预计死后作怎样安顿,连孙子重孙等,都要当做素不相识之人,不管他们长长短短,只管念我的佛,一心盼著佛来接引我往生西方净土。汝能照我所说的做,一切事通通放下,到了临命终时,自然感佛亲垂接引,往生西方净土。若是仍旧贪恋世间一切好东西,及银钱房屋首饰衣服,并儿女孙曾等,则万万也不会生西方净土了。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示周余志莲法语)

  有净业正因,再加以正信心自念,眷属助念,何虑不生佛国?所不生者,由情爱一起,正念即失。勿道功夫浅,即功夫深,亦不能生。以凡情用事,与佛圣气分相隔故也。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复章缘净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