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君之趣好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君之趣好

2022-02-11 04:01:50 作者:严阳 来源:杂文月刊 阅读:载入中…

君之趣好

  公元前89年,汉武帝在石闾山祭祀地神并接见群臣时说:“朕自即位以来,干了很多狂妄悖谬之事,使天下人愁苦,朕后悔莫及。从今以后,凡是伤害百姓、浪费天下财力的事,一律废止!”田千秋说:“很多方士都在谈论神仙之事,却都没有什么明显的功效,我请求皇上将他们一律罢斥遣散。”汉武帝说:“大鸿胪说得对。”于是将等候神仙降临的方士们全部遣散。(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十四》)

  在汉武帝当着群臣的面所做的自我检讨里,提到的“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之事,当然不是一件两件,而是很多很多。这些事,都包括哪些?至少应该包括穷兵黩武,向四夷频繁用兵,在耗尽了国家财政的同时,给无数家庭带来的悲剧;还包括他经常巡幸,屡次到泰山封禅,以及对于寻求不死之药的无限迷恋;等等。而从此之后,汉武帝不再派兵出征,并封田千秋为富民侯,任命他为丞相,以表示他要使百姓休息,希望能增加财富,养育百姓。他还任命赵过为搜粟都尉——赵过精通轮耕保持地力的代田之法,在土地耕耘技术和农具制造方面都有改良。赵过传授这些技巧给老百姓,使老百姓用力少而收获多。

  有感于汉武帝晚年这些的思维与具体做法上的变化,司马光感叹道:天下信(果真、果然)未尝(未必)无士也!武帝好四夷之功,而勇锐轻死之士充满朝廷,辟土广地,无不如意。及后息民重农,而赵过之俦(等)教民耕耘,民亦被(享受)其利。此一君之身趣好殊别(迥然不同),而士辄应之,诚使武帝兼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之量(气度)以兴(复兴)商、周之治(太平盛世),其(难道)无三代(夏、商、周)之臣乎!

  我们都知道,司马光可不仅是《资治通鉴》的主编,他还是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地位相当于首相)的著名政治家。所以,他编《资治通鉴》的目的可绝不仅仅是为了记录历史,更加重要的目的则是以史为鉴,为后代帝王提供治国理政的参考。因此,对于汉武帝这位建树甚多、在中国历史上居有重要地位的人物,在他看来,功绩固然多多,但可反思与批判的东西也不少。尤其是他个人的某些“趣好”,因为对于国家、对于百姓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让他痛心疾首,所以,他有意不强调,以使后来者引以为戒。

  在这里,司马光“一君之身趣好殊别,而士辄应之”,给人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不正是因为汉武帝早年特喜欢对四夷用兵,所以,他的身边才集聚了如李广、卫青、霍去病这些军事人才?不正是他因为十分迷信,对于神仙、蓬莱、不死之药无限向往,所以,李少君、齐少翁等方士方才趋之若鹜,紧紧围绕在他身边,并把他骗得团团转?而当晚年汉武帝忽然梦醒,意识到从前很多做法的荒唐与可笑,作出了改变,开始重视民生,那么,如田千秋、赵过等治国之才,则出现在他身边。所有这些,是不是足以证明做国君的“趣好”,对于“士人”的巨大影响力?

  上有所好,下必投之。作为一国之君,对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对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所以,国君的“趣好”绝不仅仅是国君个人的事儿,因此,必须慎之又慎。而我们能够想象的是,假如汉武帝不是在他去世前两年,方才大梦醒来,而是更早一些就能意识到对于一个国家、对于这个国家的老百姓來说,更重要的是什么,那么,汉武帝可能是一个更伟大的历史人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君之趣好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