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潮骚》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潮骚》读后感锦集

2022-03-17 00:14: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潮骚》读后感锦集

  《潮骚》是一本由[日]三岛由纪夫著作,一頁folio | 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潮骚》读后感(一):海边的小茉莉

  在一个与世隔离的小岛上,质朴懵懂的少年新治偶遇少女初江,“直疑秋水为神态,犹识春风在画图,”他无法抑制心中的喜爱,却因为家世的差异,而无法靠近。灯塔边的偶遇,让初江也爱上了这个有着古铜色肌肤的明亮少年。初江的爸爸照大爷禁止两人见面,却挡不住少年之间狂热而持久的爱。终于,新治在暴雨中守护船只的勇敢,让照大爷为止动容和钦佩,两个年轻人终于谈起了甜甜的恋爱。

  读罢,我沉浸在这座充满粉红泡泡的桃花源境,闻着海风里的咸味,看见清晨薄雾下发白的天空、灯塔下的呼啸的海浪,还有少年潮湿的爱欲和纯洁的爱情。

  但是,这是我印象中的三岛由纪夫么?那个写暴力美学“金阁寺”的三岛,那个剖腹自杀的三岛。三岛写出了如此静怡的歌岛,卧轨自杀的海子也写出了“面朝大海,出暖花开”的美好。也许即便对世界失望,他们心中也存在着一个镜花水月。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尤瑟纳尔曾如此评论道:“《潮骚》这样洋溢着幸福的书,作家在其写作生涯中只能写出一本。三岛由纪夫的三部杰作中,如果说《假面自白》是黑色的,《金阁寺》是红色的,那么《潮骚》就是透明的。”可是,即使只有这一本,也已经足够。

  《潮骚》读后感(二):直接的人生

  三岛由纪夫在《潮骚》中塑造了他的桃花源——一处远离城市的小岛,隔绝而淳朴。

  小说描写了一段少年少女的恋爱,一见钟情,被女孩父亲阻拦,直至修成正果。非常俗套的情节,以如今的眼光看似乎它已经古早到足以成为“封建”。但三岛在开始就给出了前提:城市里的孩子通过电影和书籍学会如何恋爱,而歌岛由于与世隔绝,新治和初江是通过自己摸索学会恋爱的。

  张爱玲说过,城市的孩子,总是先从电影里看到海,之后才看见真正的海,总是先看见主角接吻,再亲自谈恋爱。

  间接的人生。

  而三岛笔下的歌岛则不是这样,古老的规则运行其间,婚丧嫁娶有其独特的不容置疑的规矩,却不显得“落后”。三岛不想批判什么,《潮骚》里的风景描写带着原始的清澈的气息,海是深沉的、危险的,同样是馈赠的,人与海相依相守,通过劳作获取生存资源。在这里看不见任何异化的存在,每一个人与每一件物都处于自然的轨道上,没有精神性的哲学思考,只有直面肉体与欲望的时刻,由于淳朴与自然,便一点儿也不显得流俗。

  也许归园田居才是东亚人类永恒的精神归处。

  《潮骚》读后感(三):《潮骚》经眼录——除了纯爱之外,我还看到了三岛出色的景物描写

  许多欧美作家喜欢在描写景物时堆砌名词,形成一种“洛可可”式的文风,精致、繁复。但我个人觉得缺乏真诚,所以总是跳过这些部分。

  相较之下,很欣赏三岛描绘景物的真诚感。其中又很有意思的一点是,三岛会时不时地在描绘景物时加入“人的气息”,让景物更有生机。

  例如,“一阵海风吹来,松树梢头簌簌而动。风直达神社晦暗的内部,掀起森严的响声。”其实到此为止,景物算描写完整了,我能想到的最多也到这里。但是三岛又加上一句,“海神好像嘉许了这位青年的祈愿。”

  海风不仅是自然的风,更是观照有求之人内心的回音。一下子感觉就不一样了。

  又如,三岛是怎么写“石板小路上有房檐的阴影”呢?“家猫们辗转各处,走东家,串西家,用尾巴梢儿抚摩着断断续续印在石板小路上的房檐阴影。”加入小猫,就又有生息了。

  三岛笔下的景物不仅是完整的,更是亲近的。所以读《潮骚》总有一种平易的感觉,这不仅是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纯爱导致的,更是三岛在不起眼的一处又一处为我们用心打造的。

  《潮骚》读后感(四):谁记得那个自卑的姑娘

  “潮骚”一词在日语中的释义是“涨潮时的海涛声”,作者之所以取了这么一个题目,我读下来认为原因有二,一是表示故事发生在四面环海的小岛上,人们靠海而生,听着潮汐声迎来一次又一次的日出与日落;二是以涨潮时的波涛声隐喻青年初恋时的心境,也预示着青年将要到来的成长。

  海岛生活、一见钟情、相恋、秘密交往、克服考验、终成眷属,这就是整本书的简单流程,一个俗套的海岛爱情故事,却让人不禁为它流连,在脑海中描绘出歌岛如世外桃源般的景象,还有那一望无际的大海。

  《潮骚》的大海是反射着太阳光的晶亮剔透的大海。生活在这片海上的人们民风淳朴、不拘小节,有着大海般宽广的胸襟。但在这样的环境中,却出了个对自己的外貌自卑不已,封闭在自己的壳里的姑娘——千代子。千代子并非女主角,恰恰相反,她作为阻碍男女主恋情的配角,站在了一个不讨人喜欢的角色定位上。然而,我却无比地心疼千代子,觉得她特别可爱。

  千代子是灯塔长夫妇的女儿,有一个顽固好客的父亲和一个博识强记的开明母亲,这样的家庭环境,在大部分男人都是渔夫,大部分女人都是海女的歌岛中,毫无疑问是特别的。再加上千代子独自一人去东京上大学,只在放假时回到家乡,这就更加导致了她和歌岛社会的割裂。千代子第一次露面是她从返乡的船上下来:

  “灯塔长的女儿千代子拎着手提包站在码头外侧。这个不爱交际的姑娘很少回岛上来,她讨厌和岛上的人们搭话。”

  她眷恋着东京,“在那里,‘自然’一应被征服了,剩余的自然的威力就是敌人。然而,在这个海岛上,人们视自然为友人,一味偏袒自然”。同时,千代子有着很严重的容貌焦虑,有着“五官青黑、粗糙但颇为明朗的脸庞”,“总是表情阴沉,一味考虑自己为何生得不美”。前期的刻画中,阴沉自卑的千代子与明朗自信的初江(女主角)一对比,确实显得不那么招人喜欢,自卑也大大折损了她的美貌,让这个角色变得脸谱化,像是浑身散发着黑气的怨妇。

  但是,我却很喜欢这样的千代子,对自己不自信是因为上进心,不亲故乡是因为她已经知道有更广阔的天地。我一直都觉得,这样的女孩子看上去很是惹人怜惜,她们有着一碰即碎的玻璃心脏,晶莹剔透地反射着她们自己变化莫测的内心和周围的一切。她们脆弱敏感、斤斤计较、感情用事,种种特质仿佛集结了世间男性对女性的偏见,在解开心结,克服了长久以来压抑着自己的东西之后,她们又能从自己的内心获得无穷无尽的力量,展翅高飞。

  千代子在本书中只是个笔墨稍重的配角,却有着自己的烦恼和挂念。我一直都认为一个故事的好坏不仅在于情节设置得多么精彩绝伦,主角多么讨喜,也在于它是否善待书中的每一个人物,是否为每一个人物都赋予了心。《潮骚》的看点不仅限于男女主角的纯爱故事,还有歌岛宁静的美景,岛民们淳朴的生活,以及一个敏感的姑娘走出自卑的过程。希望现实世界也能像故事中的一样,对这样的姑娘多点包容和理解,希望每一个敏感的姑娘也能像千代子一样,在因为一点小事受伤的同时,也能因一点小事而振作精神,这才是理想的乌托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