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 做人的底线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做人的底线

2022-03-21 20:36:40 作者:樱桃 来源:儒风大家 阅读:载入中…

 做人的底线

  常言道:“一撇一捺写个人,一生一世学做人。”

  人这辈子,最重要的事,就是做个好人。

  把人做好,才能把事做好。

  无论是谁,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做人的底线

  01

  再苦,不怨父母

  《朱子家训》中说:“重赀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如果一个人看重钱财,薄待父母,就不配做人。

  父母给我们生命,抚育我们成长,尽力给我们最好的一切。

  而有的人却总抱怨父母无能,甚至觉得父母是拖累,这绝不是为人子女的道理。

  电视剧《幸福一家人》中有个片段,让人印象深刻。

  房天忆振振有辞,要和经营小面馆的父亲断绝关系。

  原因竟是,父亲没有背景和资源,让他同事面前抬不起头来。

  心中还满是怨恨,全然忘记了父亲几十年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

  父亲听得老泪纵横,还向儿子深深鞠了一躬:“我对不起你们!”真是闻者伤心。

  把自己的失败,都归结为父母,这就是恩将仇报。

  这种人,不懂感恩,没有良知,永远也过不好这一生。

  《增广贤文》中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动物尚且知道回报父母的恩德,更何况是人呢?

  身无饥寒,父母无愧于我;人无长进,我以何待父母。

  应对父母怀有感恩恭敬之心,还应该用自己的努力,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

  =

  02

  再难,不坑朋友

  老舍说:“一个人的生命,我以为,是一半儿活在朋友中的。”

  朋友,就是人生路上的伴,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家人。

  伤心时,他们会温暖陪伴;困难时,他们会努力帮衬。

  而那些心术不正、坑害朋友的人,是真的没了底线,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唐朝武周年间,诗人宋之问在朝廷中投机失败,秘密逃往洛阳。

  当时,他的朋友王同皎出于交情,没有举报,反倒是好心收留了他。

  还把他当成自己人,甚至把自己要密谋杀害武三思的计划都和盘托出。

  遗憾的是,宋之问却把朋友当成了荣华富贵的阶梯。

  他私下告发,使得王同皎以谋反罪被处死,自己却因此被授五品官。

  但恶有恶报,宋之问最后得罪权贵,被唐玄宗赐死,结束了他龌龊的一生。

  人活着,品行比功名利禄可贵,情义比荣华富贵重要。

  千万不要为了私利,不择手段,把人算计。

  真心难得,良友难寻,别辜负了朋友的信任,别践踏了朋友的真心。

  友情到最后,拼的都是人品,唯有人品,可立一生!

  =

  03

  再穷,不丢骨气

  《水浒传》中说:“人无刚骨,安身不牢。”

  一个人要是没有了骨气,也就丢了安身立命的资本。

  生而为人,可以没钱,可以没地位,但再穷也不能丢掉骨气。

  因为骨气,就是做人的尊严,有了尊严,才能找到活着的意义。

  春秋战国时,齐国发生严重的饥荒,很多人被活活饿死。

  贵族奴隶主黔敖为了彰显自己的善名,就在路边施舍食物给灾民。

  饥饿难耐的灾民纷纷前去,但有一个饿汉却不为所动。

  黔敖看到后,拿着食物傲慢地对他说:“喂,快来吃吧!”

  那个饿汉却说:“我就是因为不吃这种食物,才饿成这样的。”

  这就是“嗟来之食”的典故。

  丰子恺说:

  “有些动物主要是皮值钱,譬如狐狸;有些动物主要是肉值钱,譬如牛;有些动物主要是骨头值钱,譬如人。”

  骨气,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一个人最硬的底牌。

  人活一世,不丢骨气,不忘底线,才能行得端、坐得正、走得远。

  =

  04

  再久,不忘恩情

  常言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做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再久也别忘了恩情。

  受人恩惠,不仅要时刻放在心上,更要涌泉相报。

  韩信年幼时生活艰难,三餐难继。

  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位漂洗丝絮的老妇,看他可怜,每天都接济他一些食物。

  老妇人自己也是勉强度日,却说不需要韩信报答,只希望他能自食其力照顾好自己。

  多年后,韩信封王,他找到那位老妇人,赠黄金千两,以谢当年恩情。

  一饭之恩,韩信永世不忘。这是一种处世方式,更是做人的底线和原则。

  曾国藩说:“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

  哪怕时隔经年,世事变迁,懂得感恩的人,永远不会忘记曾经的恩情。

  也只有知恩图报,方能受人尊重,立足于天地之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 做人的底线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