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往事】温暖爱一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往事】温暖爱一生

2022-04-09 17:40:38 作者:五颜六色的天空 来源:五颜六色的天空 阅读:载入中…

【往事】温暖爱一生

  59岁时死于肺癌,白发人送黑发人,有过两次婚姻却终身未孕,若是你会怎样评价这样的一生?遗憾还是不甘?抱怨还是愤懑?

  但她却说自己的一生都活在“爱”与“被爱”里。

  她就是《我们仨》中的小圆,钱钟书杨绛的独生女钱瑗。

  钱瑗的父亲钱钟书和母亲杨绛,在中国近代的文化史上都是泰斗级的人物。

  与自己的父母相比,钱瑗的人生可以用“平凡”来形容,但她也踏实认真地做好了自己的工作,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内取得了傲人的成就。

  钱瑗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在她眼里,父亲钱钟书并不是一个多么了不起值得尊敬的大人物,只是一个教书匠,所以钱瑗从小也励志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钱瑗从1966年开始从事英语的教学工作,1978年被公派到英国兰开斯托大学进修英语及语言学,1980年回国。6年后晋升教授。此时的钱瑗也40出头,在教授的队伍中算是很年轻的了。

  之后1993年又被聘为外语系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生导师。

  但她最大的贡献还要属她编写了那本至今都被英语本科生们当作经典的《实用英语文体学》,这是她发明的一套适合中国人学习英语的方法。

  钱瑗去世的8年后,她曾经的学生还回到北师大捐款100万港币,设立了“钱瑗教育基金”。

  作为教师来说,钱瑗的工作可以说是无可挑剔的了。

  钱瑗这么优秀,这一定和钱钟书和杨绛对她的教育分不开吧?

  实际上,钱钟书和杨绛从来没有教过钱瑗,反而是钱瑗在“教”钱钟书。

  钱瑗的身体从小就不太好,可以说是体弱多病,经常性地休学,这种情况持续了很久,她的中学勉强算是上了三个学期,一多半的时间都不在学习里。

  面对这种情况,一般的家长如果自己有能力有时间的就给孩子补课了,没能力没时间的也肯定另外找老师给孩子辅导了。

  但是钱钟书和杨绛没有这样做,他们也不教钱瑗也不给请老师,就让钱瑗自学。

  钱瑗的俄语已经几个学期没有上过课了,就靠着4个月时间在家的自学,她竟然考到了第一名。

  这不是钱瑗特别聪明,而是钱钟书和杨绛“熏陶”得好。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钱钟书和杨绛的看法是一致的,“身教大于言传”。他们也从来没给钱瑗制定过什么规矩来束缚管教钱瑗。

  孩子是通过模仿父母的行为学习的,重点不在于父母跟孩子说了什么,而是父母自己怎么做。

  口头上叫孩子好好学习,扭头自己就出去打牌到半夜才回来,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的孩子是不会热爱学习的。

  钱钟书和杨绛有两个好习惯,一是爱看书,二是有计划。

  据杨绛回忆,她和钱钟书在法国留学期间,钱钟书就通过阅读自学了英语、法语、德语还有意大利语。

  这并不是钱钟书出于什么功利的考虑,他就是爱看书,嗜书如命,看书可以看到废寝忘食。杨绛爱看书的程度也不比钱钟书差多少。

  所以在家的时候,两个人也几乎是手不释卷。小钱瑗自然是看在眼里,馋在心里。父母整天捧着的东西,自然是好东西。所以钱瑗从小就对书本有浓厚的兴趣,从还不识字的时候,就泡在一堆比她人还高的书本里。

  等到钱瑗十一岁的时候,已经读了好几本著名的中外名著,可以说是“阅读等身”了。

  钱钟书和杨绛还喜欢制定目标和计划,钱瑗也跟着学,很小的时候就可以做读书计划,上学后就立下了要和父亲一样成为一名老师的志愿。

  钱瑗经常从学校回来还有模有样地给父亲上课,把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讲解给父亲听。

  在她考上师范大学前,已经在家有了多年的“教学经验”。

  如果说钱钟书和杨绛教给过钱瑗什么,那大概就是“爱”吧。

  钱瑗可以说是在钱钟书和杨绛的爱里泡大的。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是给自己另一半的爱。

  夫妻和睦温馨才会让孩子有家的感觉。如果夫妻关系不和,对孩子再好,孩子也会觉得这不过是父母对自己不幸婚姻的一种逃避。

  钱钟书和杨绛可以说是模范夫妻,神仙眷侣了。

  钱钟书曾公开夸赞杨绛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杨绛对于钱钟书也是孩子一般的宠溺。

  钱钟书是出了名的不会做家务,手笨如脚。

  在杨绛刚生完钱瑗还在坐月子的时候,家里的家务都需要钱钟书来操持,可每一次钱钟书来医院看杨绛,带来的都是“坏消息”。

  今天打坏了热水瓶,明天把墨水洒到了床单上,净帮倒忙,但杨绛从来不责怪他,反而安慰他说没有关系,等她出院了,她会都处理好。

  两个人在一起大半辈子,几乎就没有怎么吵过架。

  而钱瑗也可以算是我国最早的“独生子女”了,和后来的独生子女政策不同,钱钟书和杨绛决定只生一个,完全是出于爱的考虑。

  钱钟书和杨绛当初的结合很“随便”。

  钱钟书说“我没有订婚”,杨绛便答“我也没有男朋友”,两个人就在一起了,就这么一辈子。

  但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两个人出奇的认真。

  在钱瑗出生后,钱钟书认真地对杨绛说,如果我们再生一个孩子,比阿瑗更好,我们更喜欢这个孩子,不喜欢阿瑗了,那阿瑗不是太可怜了?

  所以为了防止这种父母偏心一个孩子的情况出现,钱钟书和杨绛决定,只要钱瑗这一个孩子,不再生育。

  也因此,钱瑗把这份爱,在日后又给了更多的人,给了学生,给了同事,给了自己的爱人。

  课上的好老师有很多,但能在去世后的二十年里,还不断有学生、同事、继子在刊物上公开发文缅怀的,寥寥无几。钱瑗算是一个。

  但,父母给钱瑗的爱很多,这个世界给钱瑗的爱却太少。

  钱瑗经历过两段婚姻,都不算幸福。

  钱瑗的第一任丈夫叫王德一,和钱钟书与杨绛一样,钱瑗和王德一也是学生时代的爱情。

  他们共同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同属于学校美工队,两个人都很有绘画的才能,对于绘画艺术作品也很有自己的个人见解,

  一来二去,两个人的友情就“升华”了。

  据说杨绛对于这个女婿也是非常的满意,极为喜欢。钱瑗和王德一一有空就回父母家吃饭。

  杨绛还为这个女婿剃过头。

  但这样幸福温馨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王德一选择了在暖气管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当时他和钱瑗结婚才不到一年的时间,也没有来得及留下子嗣。

  钱瑗就这样年纪轻轻地守了寡,一直到37岁才再婚。

  说起钱瑗的第二任丈夫杨伟成也是个“意外收获”。钱瑗原本就打算一直这么一个人过下去了。

  杨伟成是钱瑗助人为乐的“赠品”。

  原来钱瑗曾经帮助过一位被罚扫大街的老太太唐云。两人熟识后,唐老太太得知钱瑗丧偶十多年了,于是就想撮合她和自己的儿子,让钱瑗这么好的姑娘可以做自己的儿媳妇。

  原本钱瑗是没这个打算的,但盛情难却,只好答应和老太太的儿子见面。结果却没想到,来的竟然是我国著名的建筑设备专家,哥伦比亚大学的硕士杨伟成。

  原来那位老太太是我国著名的结构工程师杨宽麟的爱人。

  杨伟成和钱瑗一样,也是二婚,但他还带着一儿一女,儿子已经18岁了,自己还比钱瑗大十几岁。

  常理来说,杨伟成并不算一个很好的再婚对象,他的年龄还是次要的,主要是孩子的年龄太大了。

  继母是最不好当的了,尤其是大孩子的继母。跟继父不同,继母是要跟孩子朝夕相处的。如果孩子不接受,那么继母会在这个家里非常的难堪。

  但钱瑗还是被杨伟成所打动,和他组建了新的家庭。

  钱瑗也明白,继母不好当,所以她为了能走进两个孩子的心里,做了许多的功课。

  或许是遗传了钱钟书的缘故吧,钱瑗做什么都很能干,但唯独在做家务这一块不擅长,尤其不擅长做饭。

  想要抓住一个孩子的心,首先要抓住他的胃。所以钱瑗每周六都会去给继子继女买例如羊肉串、牛肉馅饼等等的小吃回来给他们解解馋,有时候还会特意带他们出去吃西式点心。

  当时买东西可不像现在这样方便,钱瑗为了买这些小吃,经常需要倒好几班公交车,回到家都已经很晚了。

  不仅是吃上,钱瑗还很努力地找和孩子的共同话题。

  钱瑗自己平时不爱看电视,但她为了跟孩子有得聊,也会特意找来电视报,先了解一下某部正在热播的电视剧的大致剧情,就是为了晚上回家后和孩子有话题可以聊。

  钱瑗的付出,两个孩子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和熟悉,钱瑗和两个孩子相处得像亲生的一样了。

  所以在钱瑗去世后,继女杨敏和继子杨宏建特意写了一本《我们的钱瑗》来怀念她,怀念四个人一起度过的二十多年幸福的时光。

  在两个孩子眼里,钱瑗像一个“大朋友”、“不是娘亲胜似娘亲”。

  钱钟书和杨绛给了钱瑗许多美好的品质,但也让她养成了一个“坏习惯”,就是工作过于的认真和负责。

  钱瑗从幼时起,身体就一直不好,长大以后,也是各种小毛病不断。再加上她经常工作到通宵,长此以往她的身体就垮了。

  其实钱瑗的身体早早就向她发出了求救的信号,但都被她无视了,一直拖到连下床的力气都没有了,实在无法忽视身体的状况时,钱瑗才不得不去医院做检查。

  检查的结果,让杨绛沉默了,钱瑗得了肺癌。当时钱钟书的身体也不好,在另外一个医院住院,为了不影响钱钟书的病情,杨绛没有把这个噩耗告诉他,当然也没有告诉钱瑗本人。

  自己的身体,自己最清楚,虽然杨绛没有告诉钱瑗她得的什么病,病情如何,但钱瑗自己也能猜到个七八分。她知道,自己命不久矣,这不是好好调养就能好的病。

  所以她叫母亲杨绛不用再来给她送饭了,杨绛也年事已高,每天在两个医院来回跑照顾两个病人,太劳累了。

  杨绛拗不过她,也知道此时自己就是家里的顶梁柱了,如果硬撑,硬要勉强自己照顾两个病人,不是长久之计,结果很可能就是三个人都病倒。所以杨绛只好每天通过电话和女儿交流。

  或许是因为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钱瑗也没有听从医生的嘱咐。

  医生让她好好休息,她还要把工作搬到医院里,继续批改作业和论文,非但如此,只要她觉得自己的病情稍有好转,她就要出院,继续回去上课,她不能让学生们一直等着她。

  有同事和学生来看她,劝她歇一歇,不要太劳累,她却说:“这是还文债,答应的事情,欠债是不好的。”

  既然已经注定要离开这个世界,她无法扭转这个事实。那么要走,也不能带着遗憾走。

  在钱瑗离开人世后,钱钟书突然得知了这个消息,这对于病重的钱钟书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还有什么能比白发人送黑发人更让人伤心欲绝的?

  1年后,钱钟书在病痛和伤感折磨中离世了。

  原来的“我们仨”只剩下了杨绛一个人。

  生前,钱瑗曾经说过“人很了不起,天堂就在心里”。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人生,人生就会是什么样的。

  钱瑗的人生或许不够长,但也不算短暂,有遗憾,但没有悔恨。回顾钱瑗将近60年的人生,有风雨坎坷,但无疑是幸福的。

  钱瑗的幸福,并不在于,父母爱人还有身边的人给予了她多少爱,而在于她向别人付出的爱。

  生命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广度。钱瑗是已经离开了,但二十多年过去了,她的亲朋好友,学生同事还是无比地怀念她,被她的爱所温暖。

  对于他们来说,钱瑗已经不在了,却又无处不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